第一百三十七章 整军备战
作者:红尘俗世蒙面人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3544

站在海高城的城头上,眼看着城外明军骑兵越聚越多,已经远远超过了城内守军的人数,无数支黑洞洞的*口、一柄柄雪亮的马刀**似的对着城头高高举起,大概只需一声令下,就要劈开面前的城墙;而主公岛津贵久血淋淋的人头仍被明军士兵高高擎起,似乎在暗示着城中之人如果胆敢抵抗,就要遭受到何种的下场;再加上城内守军越来越多的人都握紧了手中的刀*,用凶狠的眼神盯着自己,发出无言的胁迫,海高城城主高山八弥终于承受不了如此巨大的压力,对身旁的武士、足轻黯然说道:“如果大家都没有信心替主公守住这座城,那么,这座城是无论如何也守不住的。既然如此,身为城主的我也没有权力逼迫大家和城池同存亡。战败失城之责就由我一力承担,待我向主公谢罪之后,大家就请便吧!”

既是为了维护自己武士的尊严,也是为了向主公岛津贵久尽到忠义,更是为了换取留在鹿儿岛城的家眷的安全,高山八弥选择了切腹自尽。另一位协助他守城的岛津氏家臣替他做了介错之后,马上命人打开了城门。明军铁骑呼啸而入,迅速将海高城守军统统控制了起来,并占据了城中各处要害之处。

兵不血刃地拿下了海高城,独立骑兵旅将士们士气高涨,纷纷请缨继续追击那些溃逃到鹿儿岛城的倭奴,一举拿下倭奴岛津氏的老巢,随便再砍去那个施出“金蝉脱壳”之计溜之大吉的倭奴头目岛津贵久。旅长亦不刺考虑到其时天色已晚,加之众将士从午后时分便投入战斗,又奔袭海高城,无论兵士还是马匹都疲累不堪且饥肠辘辘,不宜再长途奔袭鹿儿岛城,便婉言劝阻了众将士,一边命人埋锅造饭,一边派人回禀俞大猷。

骑兵旅夺取海高城的战报送达之时,负责正面攻击岛津氏雁翔阵的三个步兵师已经结束了战斗。因永定港毕竟只是一个突击修建起来的港口,这阵子一下子涌进来一万五千多人的大军,着实拥挤不堪,俞大猷便留下第二师打扫战场,亲率第一师和第三师移驻海高城。被羁押在城中的海高城守军看到如此雄壮的军势,无不惊恐万状、面无人色,心中暗自庆幸自己未曾与这样的敌人交手,也感激高山八弥城主的识时务。

拿下海高城之后的次日,俞大猷在海高城召集副军长亦不刺及第一军各师团长商议下一步作战方略,议定第一军兵分三路,其中,第二师以一个团驻防海高城,并策应崇明岛守备团加强永定港的防务,其余两个团次第攻击萨摩两个小城——有守军八百的轻海城和守军五百的能见城;第三师全师出动,攻打萨摩境内仅此于海高城的大城——有守军三千的大弥城,并负责监视与萨摩接壤的大隅、日向两国,阻击驻守大隅、日向两国的岛津氏倭奴回援鹿儿岛城。第一师及独立骑兵旅、军属重炮团负责攻打倭奴岛津氏的老巢鹿儿岛城。三路大军继续遵循稳扎稳打的思路,用一个月到一个半月的时间完全荡平萨摩。

不过,俞大猷考虑到第一军自从在朝鲜釜山军港誓师出征之后,先后攻克了对马、壹歧两岛,又直扑萨摩,虽说接连取胜,全军将士士气高涨,但毕竟坐了一个多月的海船,兵士们过于疲惫,且有不少人因不服水土而生病;加之明军并不打算横扫九州,只是要教训教训在背后支持倭寇*扰大明海疆的萨摩岛津氏,并为中朝联军下一步兵进伊势湾,深入倭国近畿作战建立一个巩固的基地,作为转运兵员、军需之用。因此,他命令全军转入为期十天的休整,并命各级军官将佐认真总结此战得失,悉心钻研倭奴战法,并派出探马斥候勘察萨摩各处山形地貌水文,以利日后再战夺取更大的胜利。

却说倭奴岛津氏这边,岛津贵久在永定港外的合战之中遭遇惨重失败,丢下众多家臣和武士,孤身仓皇逃回鹿儿岛城,原本以为明军很快就会杀到城下,自家兵马又在这一战中几乎全军覆灭,根本无力也来不及巩固城防,便下定了以身殉城,维护自己武士尊严的决心,命令家老伊集院忠栋赶紧带着岛津氏族人和家臣们的家 MM英姿上传眷撤往日向,与先期前往日向的儿子、岛津氏的家督继承人岛津义久会合,徐图岛津氏东山再起的宏图伟业。可是,令他诧异的是,探子来报,明军攻占了海高城之后,并没有迅疾进兵,而是岛津贵久的心中又渐渐燃起了希望,赶紧发出紧急征召令,要鹿儿岛城附近的武士、足轻和青壮领民都到城里来报到,一同固守城池,还特别提出要坚壁清野,要把所有的粮食、猪羊都送到城里的粮仓来统一保管,一是增加鹿儿岛城的军储,以备战事旷日持久;二来也是为了一粒粮食都不能留给那些该死的明国人,让他们乏粮自溃而去。

岛津贵久满心以为,萨摩虽说土地贫瘠、人口稀少,但因地势险要,自镰仓幕府时代起就没有遭遇过外来战乱的侵袭,只是当地土豪之间争来斗去,战争规模有限,死的人也不算太多;到了室町幕府时代由他们岛津氏管辖之后,更加没有人敢来袭扰,经过数代经营,生齿繁衍,领民数量增加到了十几万人。这些领民全靠有岛津氏的保护才能免遭财产被抢掠、房子被烧毁、妻女被奸,乃至自己被杀死的命运,可谓世代受到岛津氏的恩惠,自己的征召令一出,虽说未必能应者云集,至少也能召到万儿八千人。

令岛津贵久万万也没有想到的是,两天下来,只征召到了不到两千人;更让他气愤不已的是,附近村庄的青壮领民几乎没有一个人来应征。他起初以为,那些卑贱的农夫们是担心被交战双方误杀而悄悄藏匿在了附近的山里,还没有接到他的征召令,就耐着性子又等了两天。谁曾想,左等右等仍没有几个人来应征,气的岛津贵久一连骂了无数声“八格”仍觉得不解恨,就派家臣带着兵士前去搜捕那些不懂得知恩图报的领民们。家臣们在外奔波了一天,终于带回来了消息,岛津贵久这才知道,鹿儿岛城周边的村庄十室九空,除了实在老的走不动路的古稀老人之外,几乎连一个人影都看不见。

究其根源,还在于岛津氏攻打明国人占据的港口那一战败得实在太惨,从岛津贵久本人到那些战败溃逃的武士、足轻,为了保全自己的脸面,都不约而同地夸大了明军的兵力,有说几万的,有说十几万的,慨叹并非自己技不如人,而是寡不敌众。到了后来,越说越离谱,越传越邪乎,干脆说明国一下子来了几十万大军,要踏平萨摩,血洗鹿儿岛城!

也难怪萨摩领民们会如此风声鹤唳,草木皆兵——要知道,当年“元寇”两度入侵日本,虽说没有打到萨摩,却曾攻击过与萨摩隔海相望的北九州肥前国。那些东征日本的“元寇”严格遵循他们在草原争霸和中原征战的养成的习惯,每占领一地,总要大肆烧杀抢掠一番,之后还要屠城屠村,可称得上是所到之处皆成白地,所过之境鸡犬不留。肥前近海的不少市镇村庄当时都毁于一旦,几年十年之后,数十里乃至上百里仍荒无人烟,只有累累白骨隐没于荒草之间。这些真假难辨却又令人毛骨悚然的的流言日后都传到了萨摩,变成他们吓唬啼哭不休的孩子的最好法宝。如今听说明国人再度兴师入寇,几十万大军大举进攻萨摩,领民们顿时都想起了这些可怕的往事,无不吓得魂飞魄散,谁还敢留在家中?不等岛津贵久发出征召令,几乎家家户户都跟着那一战溃败而逃、担心回来受到严厉惩罚的溃兵们一道远远地朝着日向、大隅逃难去了。

唯一能令岛津贵久略感欣慰的是,也还是有不少世代奉公的武士、足轻家中的人,虽然家中子侄、父兄刚刚在攻打明国人占据的港口之战中断送了性命,他们却没有忘记自己身为武士的责任,一接到征召令,全家男丁,上到六七十岁的花甲老人,下至十二三岁的垂髫少年,都遵从主家的命令,扛着竹*、穿着竹甲,赶到城里来报到。

其中,有一家祖孙三代一同**,那名已经老的走不动路、只能坐在小车上,由儿子孙子推着进城的武士在呈给岛津贵久的清单上写道:“六十五岁一人,不能行走,有弓箭;四十四岁一人,有弓箭、竹*;十五岁一人,有弓箭、竹*、竹甲。”为了表示对岛津氏的忠诚,那人还在清单的最后一笔一划地写道:“全体人恭候指令,愿为驱使。”此等耿耿忠心,令岛津贵久及身边所有有幸与闻的人无不潸然泪下而又激动莫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