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请君入瓮
作者:红尘俗世蒙面人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3930

严氏父子心里也明白,严嵩贵为内阁首辅,皇上是断然不会令他出使外藩的,那么,唯一可能的,便是要让严世蕃充任使臣。严世蕃已经吓得面无人色,严嵩也不禁老眼含泪——他就这么一个儿子,百年之后还要他送终,却被皇上派往异域,此去烟波万里,死生难测,兴许便会从此阴阳两隔。白发人送黑发人,原本便是人间至伤至痛之事;儿子若是有什么不测,连尸骨大概都难以寻觅,岂不更令人痛比锥心?

果然,朱厚熜把目光投向了严世蕃:“年初吕芳对朕说,东楼有意率军出征,扬中华之国威于异域。其心可嘉!不过,扬威异域也不全靠武力,苏秦张仪合纵连横,仅凭其一张利嘴,何异于百万雄兵!是故,这一次就由你出使南洋,与西班牙人谈判。具体与西班牙人谈判要注意些什么,朕回头再和你细说。”

严世蕃万分惊恐,却又不敢违抗圣谕,嘴角哆嗦着应道:“微……微臣遵旨……”

朱厚熜当然明白他在担心什么,嘴角露出了一丝耐人寻味的笑容:“招抚外夷是礼部的差事,该当给你个合适的身份才是。就改任礼部左侍郎吧。对了,听说外面的人都叫你‘小阁老’,可有此事?”

严世蕃吓得浑身一哆嗦,立刻便有冷汗从头上潺潺而出,可是,这已经是官场人尽皆知之事,皇上想必早有耳闻,他可不敢贸然否认,赶紧又跪了下来,一边拼命叩头,一边说道:“皇上明鉴,皇上明鉴,微臣从……从未有觊觎内阁辅臣之位的心思……”

看到严世蕃如此惶恐,朱厚熜又笑了:“慌什么!朕平日那样看重你,一直把你放在身边栽培,还让你在应天府历练,难道你就做不得内阁辅臣?”

严世蕃心里怦然大动,却怎么也不敢承认自己真的就能做得内阁辅臣,嗫嚅着说:“微臣……微臣不、不敢……”

朱厚熜笑骂道:“没出息!朕昔日曾对营团军的将士们说过,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便不是好士兵,朕今日还要告诉你严世蕃,不想做内阁辅臣、甚至内阁首辅的官员,便不是我大明的好官员!你爹已过耳顺之年,替朕管着大明朝这么大一摊子事情,也着实辛苦。你若能补入内阁,既替朕料理国事,又能替他分点担子,岂不忠孝都能两全?”

这个时候,严嵩跪了下来:“擢黜之恩皆出于君上,原非臣下可以随意置喙。然则依臣之愚见,严世蕃资浅望轻,骤然擢升内阁辅臣,一恐有碍朝野视听;更恐有负皇上社稷之托。老臣恳请皇上收回成命,容他历练数年,而后再量才使用。”

“严阁老这话说的可是言不由衷啊!”朱厚熜把目光转向了严嵩,笑道:“不要以为朕什么都不知道,你这个儿子虽说不象你一样科名显赫,却难得精明能干,是你料理政务的一大帮手。若非如此,怎会有那么多外面的臣子称东楼为‘小阁老’?”

严嵩那张沟壑纵横、且布满老人斑的脸上不禁一红——自从嘉靖二十三年借着薛陈谋逆叛乱再度出山、入阁拜相,并于嘉靖二十四年取代翟銮成为内阁首辅之后,他一直舍不得放权给其他阁臣,终日守在内阁值房,始终霸着那支代皇上起草**拟的“枢笔”不放。可是,近些年来,尤其是去年过了七十知天命之年后,他就觉得自己的精力时有不济,有时候遇到六部有司前来内阁请示一些不大要紧的政务,他就说:“此事问犬子东楼即可。”皇上想必对此早有耳闻,所以才会那样揶揄他。

似乎没有注意到严嵩的尴尬,朱厚熜又接着说道:“说真的,东楼本就有经国济世之才,这些年在朕的身边历练,又长进了不少。这次朕把他放在应天府历练,诸般政务都处置的井井有条,最难得的是,改稻为桑、清查田亩,还有募捐,这几件棘手的事情都处理的十分妥帖,没有生出半点乱子,更让朕看到了他治政之能。朕想,也该是到了让他多担一些担子的时候了。”

眼见着多年的夙愿立时便能实现,严氏父子心中都是万分激动,任何自谦的话再也说不出口了。却不曾想,皇上话锋一转,说道:“不过,你严阁老身为首揆,东楼再入阁办差,国朝尚无先例,难免招人诟病。加之他这些年一帆风顺,更难免会有人说三道四,还需立一奇功,方能服众。是故朕才让他担任使臣,宣慰西班牙人。以东楼之机敏通达、精明强干,一定能不辱使命。到那个时候,让他到内阁替你分忧,也就顺理成章了。”

这些年来,对于皇上用人,尤其是任用内阁辅弼重臣的种种安排,严嵩看得清清楚楚,无非就是利用他和夏言之间的矛盾,再拉进来一个徐阶,使朝臣陷入党争之中,免得抬高内阁事权之后,大明王朝出现曹操那样的权臣,领袖百官、架空皇权,把天家威福都夺了去。这也是千古不移之帝王驭臣之术,只不过是当今圣上乃是古今罕有之明君圣主,又最是雄猜多疑,做得更加滴水不漏而已。同样,对于栽培后进的种种安排,他也看得明明白白,仍是三党之中各扶一人,继续维持党争局面,以利于人主居中掌控全局。因此,对于皇上分明答应让儿子严世蕃入阁,却还要拖延一段时间的作法,他也并不感到奇怪——夏言那个老匹夫的得意门生高拱时下正率军远征南洋,可谓立下了卓著功勋,待他班师回朝、献俘阙下之日,便是入阁拜相之时。皇上万万不会在此之前,让严世蕃入阁。反过来说,设若皇上有意让高拱入赞中枢,严世蕃大概也能一同入阁。

想到这里,严嵩心里安定了下来,又见到儿子已经被皇上的话语撩拨的目露神光,似乎,便在心中慨叹一声:也罢,自古富贵险中求,东楼既有心做一番事业,就让他去闯一闯。只要平安回来,以皇上九五之尊,开口便是金科玉律,想必不会食言而肥……

于是,严嵩说道:“若皇上圣意已决,要严世蕃以礼部侍郎衔出使异域,老臣愿意辞去所兼礼部尚书之职,恳请皇上恩准。”

原来,纵观国朝两百年,从未有过父亲做六部正堂而儿子做副手的先例,严嵩情知自己若不主动请辞,一定会招致朝野内外的颇多非议,与其被人攻讦不休,搞得狼狈不堪,不如主动加之自嘉靖二十六年,皇上抬高了内阁的事权,将日常政务大多交给内阁处置,如今内阁已完全凌驾于六部之上,对于他来说,兼不兼礼部尚书并不重要,甚至,他常年在内阁当值,不能到衙理事,却还顶着尚书的头衔,就要承担一些具体部务的责任,因此,趁着这个机会,便向皇上提出了此议。

朱厚熜点头说道:“严阁老所言甚是,东楼擢升礼部佐贰,你再兼任正堂确实就显得不大合适了。朕准你辞了礼部尚书一职,专任内阁首揆。”

严嵩跪下,欠身说道:“老臣领旨谢恩。”

严氏父子告退而出之后,朱厚熜不禁得意地笑了起来:果然不出朕的所料,严氏父子还是眼热于内阁辅臣之位,明明知道此行可能有危险,还是要去赌一把啊!

原来,决定与西班牙人和解之后,派谁出使就成为摆在朱厚熜面前的一个难题。这个使者最重要的可不是苏武的气节,而是如何能巧妙地和西班牙人周旋,既能把已经发生的冲突糊弄过去,又能忽悠的西班牙人前来大明王朝做生意。派一个正人君子去,还真是办不好这件差事……

直至看到徐海战报之后有东海舰队经历官罗龙文一同署名,又想起了去年岁末,严世蕃曾经以罗龙文的密信构陷高拱收受徐海重贿,险些使“月之暗面”绝密行动曝光天下,朱厚熜顿时豁然开朗:外交嘛,不就是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吗?若论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本事,放眼大明,有几个人能比得上严嵩、严世蕃这对狼狈父子?有这本事,别在国内惹事添乱,给朕糊弄忽悠老外去!

当然了,这个时候去和西班牙人谈判,一定会有风险。难说西班牙人懂不懂得“两国交兵,不斩来使”的道理。不过,如果严世蕃有去无回,也没有什么关系,就算他给大明王朝尽忠死节了,还能在青史上留下一笔,也好过他在历史上被嘉靖皇帝给“咔嚓”了……

至于严嵩辞去礼部尚书一职,是朱厚熜的这一安排的一个副产品——礼部掌管文教诸事,每逢会试大比,礼部尚书通常都会被点为主考官,岂不是给严嵩拉帮结派、延揽天下英才大开方便之门。这个罗龙文就是一个例子,如果他不拜在严嵩门下,未尝不是一位于国于民有用之才。可惜他人虽有才,心术却不正,又误上了严氏父子的贼船,日后只怕难以大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