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要做爸爸了,麻衣,锡矿,造船
作者:流浪星辰1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7763

三,要做爸爸了,麻衣,锡矿,造船

三,要做爸爸了。麻衣,锡矿,造船

集中了龙族的半数以上能工巧匠,我们开始了对投石车机动化的改造。

这个过程有点复杂,主要是因为我没有现代工程学力学弹道学等诸类学科的专门知识,只懂一点皮毛是不行的。这样,很多可以通过计算得到的结果,就要通过实验一次次试错,事倍功半。

好在机动投石车本身也不算太复杂,经过无数次失败,最后,还是让我搞成功了。

改造过的投石车与原来的不同,在使用前是平放的。

原来的投石车,下面也有轮子,但是因为主杆是竖立的,所以重心不稳,很容易倾斜倒翻,车轮车体本身材料又不太好,所以在崎岖不平的野外,运动度可以说是龟。

而现在,新型的投石车平时是顺着放在四个轮子的架子上的。需要时,通过滑轮与绳索,很快就可以竖立起来,最多十分钟,就可以射,这个度,已经是相当令人满意了。

而非战斗的行军期间,只要放倒主杆,用一头牛就可以很轻松地拉走,牛车的度虽慢,比以前用人小心翼翼地推着前进还是快了好多倍,而且不用担心会生翻倒事故,这样一来,投石车阵就成为了我们未来战争中的重火力支援与远程打击力量,而且还是机动的,虽然最近可能用不到,但是随着龙族势力的不断扩展,投石车必将成为攻城陷地的好帮手。

当然,原有的几十名投石车手还是不够,我已经将编制扩大到两百人,所以自然又补充了相当一部分新人进来,原来的老手,自然就成了骨干。

就在狼族虎族展开大战,我们龙族也积极秣马厉兵,准备打秋风时,我迎来了穿越到这个时空以后个人的第一件大喜事。

其实是两件,当然。也可以说是一件。

我要做爸爸了。

老实说,对于培养红色的**接替人,我没有少努力,基本上凡是在家的时候,每晚都努力耕耘,而且还不止一块田,广种薄收,就算出外,基本上也是带着一个女孩,可是来到这世界上大半年了,这女人的肚子,怎么就没有一个吹起来呢?

一般来说,现代的男女结婚,一年两年没有动静的也不在少数,除去主动避孕的,枪法不太准的也很多,可是,就算枪法不准,挡不住我胡乱扫射啊,多的时候,一个晚上也有五六次。差不多在半数妻妾身子里留下**的火种……

可能这些女孩还太小,育不完全,要不就是自己水土不服,与这个时空不相适应吧,慢慢就好了。

虽然知道这是自我安慰,但心里还是热切希望可以一枪中靶,来官升一级。

等啊等啊,等了大半年,终于翻身农奴得解放了。

依依,以及一个妃子,名叫芣苡的,在同一个月里有了。

芣苡就是车前草,估计是她母亲采车前草的时候怀的她,诗经有云:采采芣苡,薄言采兮……

错了,似乎应该是采采芣苡,薄言采之……虽然是读中文的,但是我这记性,实在是,嗨,早知道上天都时就带一本大百科辞典与文学全穿越时能不能带过来。

原始人没有什么医疗设备,Bx光机核磁震荡什么的,就是看那个什么的亲戚没来,然后恶心想吐喜欢酸的野果就知道了。

话说自从进入农耕时代以后,因为人手紧张,采集就很少了,两个人喜欢吃酸野果,都是自己去采。我现这种情况后,一问,才知道,当然不是同时怀孕的,还是有先后。

有了孩子,当然要重点保护,芣苡好一点,担任了农部的一个小小负责人,只负责作物选种,依依就麻烦一点,她既是农部头头,又在工部担任长老,分管纺织,还在科教文卫部担任长老,分管宣传方面一摊工作,现在自然不能一推了之,只得另外调了两位伶俐的童养媳夫人充当助手,她们两个就淑女动口不动手。

我那个兴奋啊,倒不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而是,我来到这个世界,要是没有留下自己的血脉,那是无法想象的。人生不过百年,百年之后又如何?

只有做了父亲,才真正像个男人吧?

不过令人遗憾的是,就算即将做爸爸,我也没有很多时间留在两个女人身边,搞点胎教什么的,只是制定了一套饮食食谱,规定两位夫人的饮食要均衡全面,而且必须新鲜,鱼啊肉啊,都必须是现捕现杀的。不许吃腌制的,好在现在龙族的蔬菜品种还算丰富,搭配得过来。另外,还要她们多做一些适量的运动,不要老是坐着躺着。

----------------------------------------

我自己却是忙得昏天黑地,恨不得连两只脚也扳起来做事。

这边要指导训练,这边又要指导各部明创造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东西,很多事情,虽然原始人会做,但是思路或者一些小窍门还是要我提供的,而且,就算提供了思路,很多简单的事情原始人还是不知道怎么去做,需要反复说明甚至手把手地教,比如让他们制作一个扳手,已经说得很明白了,但还是给我打制了一个四不像出来,非要我捏出泥巴模型来,让我哭笑不得。阿根或者智慧要是在身边就好了,依依也行,可是现在他们都有自己的事情或者需要休养。

其实,就这样,也已经不错的,这得归功于龙族特有的各类,将一些新名词新知识推广开去。

幸好,现在有些大孩子已经可以独当一面了,这些孩子接受教育与新鲜知识比成年人快,所以我有意识将他们带在身边,重点培养,而且使唤起来也比较方便,一些新名词他们也能接受并记住,让我轻松了不少。

最近我们主要是在进行纺织革新,这个真的是比较难搞,不是专业的,只懂点皮毛,真是让我费劲了脑筋,比明水轮机难多了。其实这个一点也不奇怪,大老爷们,谁会关心这个?

现在第二批麻已经下来了原料足够,但是纺织明显就跟不上。

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是虽然我们现在是粗加工,麻类无需纺纱,直接上机,但是我费尽心思捣鼓出来的纺织机的效率太低了;第二个是,就算这种蹩脚低效纺织机,也不可能制作太多,很多人手都被抽调去建设新城或者各驻地了,木工组的人手明显不足。

麻类一年收成几次,积下去只会越来越多,而现在又急需麻织品,族人很多都光着身子呢。

想了半天,给我想出了一个馊主意。那就是用类似结毛衣的办法,用竹针将麻纱直接编织成可以穿的衣服。

虽然麻纱不如毛线,主要是太硬,不如毛线柔软,但是原理是一样的,当然不会后世这么多花样,就是平针即可。

不过男人做这个就是不如女的,在我将麻衣(相对于毛衣)织法教给依依竹梅等人后几个小时,我的夫人团就已经织得像模像样了,第二天,织麻衣的运动就开始向深度与广度进军了。

当然,因为不知道怎么连接,收针,所以织出来的布是五花八门,大部分是畸形的,所以,下一步,还需要纺织组将这些所谓的麻布拼起来,而不是裁开来。

但是,尽管差强人意,却开创了群众性大织布热潮,原来的纺织机就那么几台,效率又不是太高,织出来的布料根本就不够用,现在好了,几千个妇女,人手一块布,麻纤维比较粗,又是很多纤维合成一大股的,结起来度很快,就是一个晚上下来也有十几公分,快的几十公分,而且随着熟练程度的提高,只会越来越快。

办法是人想出来的,改进纺织机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但是一动群众,织布的事情就解决了,要不怎么说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呢?

为了进一步提高群众的积极性,我干脆宣布,想要做麻布衣服的人,都必须自己提供麻布,然后由纺织组的人免费加工成衣服,而军人之类,这里不包括地方守备部队的民兵,光是牛骑兵与编制内野战军,则全部由部族提供,这样一来,所有族人积极性空前,问题很快就彻底解决了。

-------------------------------

此时,又传来一个特大喜讯,那就是,上次我派往太湖深处去的族人,经过一个多月的艰苦寻找,终于在一个岛上现了一种用火稍微一烧就会流出金属液体的石头!

不用说,这肯定就是锡矿石!

当然,用火烧流出液体金属的石头可能不止锡矿石这一类,我印象中,镓、铋的熔点都很低,汞更是常温下的液体金属,不过,一般都含量稀少,最常见的应该还是锡吧?

估计,他们现锡矿石的小岛应该就是无锡的锡山吧?

无锡属于古长江三角洲太湖冲积平原的一部分,不过在一万多年前,这一带除了少数高地山岭外,大部还被水淹没,或者是河流沼泽,而且三山岛上还现过一万两千年前的人类遗址,这个我有空要去看看。

更何况,虽然现在铁的产量有所提高,但是根本不够用,一天所产铁,最多也只能浇铸一具火炮,现在龙族各行各业都急需金属,而黄铜虽然在某些方面性能不错,但用作刀斧箭镞之类武器,以及盔甲等护具,还有很多生活用品方面却是硬度不够,用锡与铜合成青铜性能优良,比铁差不了多少,而且加工方便,是古人普遍使用的金属,所以,现锡矿对我与龙族来说,意义重大。

不过,考虑到此去锡山路途遥远,而且与海族方面的联系也需要度更快,操作更容易,载重量更大的水上交通工具,船只的建造也被提上了议事日程。

先是选材。

在造船最常用的两大木材——杉木与松木里面,虽然两者各有优缺点,但我更倾向杉木。

虽然说千年水底松,意思是松树在水下很耐腐蚀,不过,更轻而更容易加工的杉木却更适合造船。

南方的山上,杉木是非常常见的,虽然靠近龙族驻地的地方,死树都被砍伐了,但是远处,死杉树还有不少,粗的可以两人合抱,死去只有几年的杉树质地过了夏天十分干燥,重量很轻,正好用来造船。

反正现在我们的工具已经不少,尤其是长锯,那是在电锯出现之前加工长木板的最佳工具,我让铁匠一口气制作了十具,另外,还制作了大量的铁钉与铜钉。

现在原始人还是很难看得懂图纸,尤其是成年的,所以,我还是与以前制作别的器物一样,先用粘土制作模型,这个简单,先是三舱的小船,中间的船舱大些,前后两个小船舱,再前后,有两个小水密舱,船舱之间,用木板隔开,动力为浆、橹与帆。当然,考虑到平衡,桅杆不可能过高,帆的体积当然也不会太大。

为了加工方便一点,所以,只有船是用烧烤弯曲的木板,其余地方,都是方形,当然,方体船在操作性上远不如流线型的船体,不过这个貌似现在不太重要,而且方体船更加稳定一些,适于航行技术水平不高的原始人,等以后造船技术上去后再改成现代船型。

--------------------------------

集中了龙族的大多数匠人,还征调了一部分奴隶做苦力,我将模型做出来之后,造船工作就轰轰烈烈的展开了,大批死后不久的杉木被伐倒,拖到原驻地下游的地方,那里,早已经用三合土、石头与竹木搭起了一座船台,然后无数组匠人开始对巨木进行切割。

船各部分的连接,主要榫头,辅以铁钉与铜钉,铁钉强度高,铜钉耐腐蚀,两者结合比较保险,好在木板够宽大,但即便这样,铁钉铜钉用量也不少,这个我不管了,就算倾家荡产也要上,可惜现在还没有桐油,就用动物脂肪防腐吧,至于嵌缝,没有石膏粉,我用石灰粘土代替,拌入猪血豆腐,再用砸烂的细麻混合,貌似还可以。

其余就简单了,浆、橹与舵没有什么技术含量,桅杆因为这一带没有桥,所以不用放倒,直接用固定的,帆则用上了最新的麻布,非常轻便,效果也很好,至于绳索,现在不用愁了。

前后半个月不到,龙族第一艘帆船就在竹制滑道上下水了。

龙族所在的河道水不是太深,虽然现在是丰水季节,浅的地方也只有七八十公分,个别地方更浅,所以,也只能供空船航行,载货的话是不行的,还需要在下游水深处再造一个码头,就与铜矿码头造在一起吧,那里是下游,水深已经达到一米多,小吨位的船只航行已经不是问题了。

至于水手,就从多次往返制盐队的老族人里面选取吧。

试航这天,驻地人山人海,都涌到码头附近来观看,阿乌当仁不让成为了第一名船客,现在阿乌的神经系统久经锻炼,不会轻易晕过去了,况且,他在船上跳巫舞,也更加增添了神圣色彩。

好在方底船的稳定性非常好,要是一般的舢板,就是打死他阿乌也不愿上船。

可惜因为河道太浅,船装不了多少人,最后除了水手以外,也只有载了有优先权的六七个龙族长老就开始试航了。

在族人的欢呼声中,巨大的帆被升起来了,在广阔的水域中航行,只要不是顶风,船帆都可以通过转变角度借用风力,但是在山谷河流中不行,因为这里不是顺风就是逆风,今天是东风,只有往上游才能用帆。

这只船不大,我只在两旁分别安排了两个桨,划桨摇橹的水手在此前已经经过培训,所以勉强可以操作,但是水深是个问题,橹会不时碰到河底,最后我们放弃了,好在还准备了竹篙,正好用上。

掌舵自然是我了,这个是有象征意义的,估计不久,我这个“天神族长”在阿乌的词汇中就会出现伟大的舵手的字样了。

一声令下,竹篙撑动,桨儿轻摇,船缓缓离开岸边,向上游驶去。

虽然已经看到过竹筏,但是,这船只与竹筏还是有很大区别的,竹筏就好像顺应自然,而船只就已经改变了自然的一部分,哪怕是极为微不足道的一部分,也象征的龙族文明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所有的族人,包括奴隶,都放下了手里的工作,乌压压的一片,在岸上跟着船只沿途走,沿岸的竹林中,顿时踩出一条康庄大道。

-----------------------------

空调整夜都跳不起,热死我了,去电力部门反映也没用,昏昏沉沉的,写作大受影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