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工业强乡(一)
作者:吴强辉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5034

冠山乡就二个象样一点的乡办企业,一个是陶瓷厂,一个是藤器厂。

陶瓷厂几年前还不错,为省供电公司生产一种叫做“吊瓶”的陶瓷产品,还能过下去,后来,省供电公司部门领导换了人,有了新的业务关系,就不再要冠山乡的吊瓶了,企业一下就陷入困境,现在只能生产一些粗糙的碗、盘子、酒坛子什么的,因价格便宜,比较受农民欢迎,也有一点市场,但销量上不去,陶瓷厂这二年一直是半死不活。

牛三立为陶瓷厂的事,跟分管企业的副乡长彭大忠说过几次,让他带着乡企业办主任李任江到陶瓷厂调研,拿出解决方案,为此,彭大忠也费了不少精力,到后来干脆提议更换陶瓷厂厂长。

对于换人,乡里大部分领导是同意的,但是,换了人是不是就一定行?大家却没有把握。

人还是换了,乡企业办主任李任江调任陶瓷厂厂长,阿柄提拔为乡企业办副主任,主持工作。

阿柄算是牛三立到冠山乡以后,提拔的第一个二级机构负责人。

这天,牛三立在彭大忠和阿柄陪同下,来到陶瓷厂调研。

牛三立一行人先在厂里转了一圈,这让牛三立对厂里的厂房、设备有了直观的印象。

新任厂长李任江汇报了振兴陶瓷厂的思路,准备在坚持生产低档产品的同时,新开发几种中档产品,当然也不是没想过开发高档高品,但由于受设备和技术条件制约,暂时还生产不出高档产品。

另外,企业正积极与一位外省老板联系,争取引进一条地砖生产线。

看得出,李任江是花了心思的。曹信忠被撤换,让他也有了危机感,陶瓷厂要不能打翻身仗,下次要撤换的就是他了。

厂里的技术员也参与了接待,这人快50岁了,又瘦又高,有1米八五的样子,大伙都叫他“高佬”。

汇报时,高佬也在场。

听阿柄介绍,高佬是下放知青,与当地一位女子结了婚,一直没有回城。高佬这人虽然不是科班出身,但这人肯钻,如今是厂里的技术员,也是设计员,工人们说,厂里可以没有曹信忠,也可以没有李任江,却不能没有高佬。

听了汇报,牛三立肯定了李任江的工作思路,强调要坚持创新,还出了主意:“现在县里的若云养生茶已经打开了销路,在全省都小有名气,我们能不能搭上养生茶这条线?能不能考虑开发出仿古的、有道家文化特色的茶具?”

这个建议大家听了都说好,尤其是高佬,很是激动,两眼放光。

顺着牛三立这个想法,大家开动脑筋,认为至少可以开发出茶叶罐、茶杯、茶碗、茶壶、茶碟、托盘等。

但是,产品怎样才能有道家特色?大家都没见过,不知道怎么设计?

牛三立道:“要设计出与道家文化有关的产品,设计者首先要了解道家文化,我手上有一些资料,可以提供给你们。”

牛三立还道:“等你们搞出了产品,产品介绍书、宣传资料我来帮你们搞。”

若云养生茶的宣传资料是牛三立一手搞起来的,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高佬跟着牛三立来到乡政府,拿到了牛三立提供的资料,就急着要回去,牛三立却不让他走,亲手给他泡了杯若云养生茶。

牛三立道:“高佬,听说你是下放知青?”

高佬神情中就有些黯然。

牛三立道:“我家乡在宁岗县,我们村以前也有不少知青,有一个女知青死了,就埋在村里附近的山上,我母亲每年给先人扫墓,还顺带会给这位女知青烧点纸。”

这事是真的,牛三立曾经为此感到不解,母亲对这位已经长眠的女知青为什么这么好?母亲解释说:“我俩是好姐妹哩,好得穿一条裤子哩。”

牛三立也就释然了,母亲真是个善良的人啊。

高佬听了,长叹一声,道:“我是沪城知青,一转眼,快三十年了,孔子说五十而知天命,而我却庸庸碌碌,一事无成。”

牛三立就问:“孩子多大了?”

“一个儿子在读高中,一个女儿在读初中。”

“将来孩子考上大学,负担很重啊?”

“是啊,就希望厂里的效益好一点,收入多一点。”

聊了一会,高佬问道:“牛书记,你怎么就会想到设计跟道家文化有关的茶具呢?”

牛三立微笑道:“我跟若云观的杨一道长很熟,受了他的影响。”

高佬道:“牛书记,据我所知,目前国内还没有同类产品,真要搞出这样的产品,真叫创新了!”

牛三立道:“那就拜托你了,厂里发展了,我会建议厂里和乡里重奖你!”

高佬道:“牛书记放心,我一定会尽力,不知为什么,我这次特别有一种创作冲动!”

牛三立高兴地道:“那好,有什么想法,我们可以一起交流。对若云山道教文化,我还是下了一些功夫的。”

高佬道:“听得出,牛书记对道教文化有很深的了解。”

牛三立心中一动,就道:“高佬,杨一道长说过,要想深入了解和研究道教文化,最好是自己亲自修炼一门道教功法,不瞒你说,我现在就在练一种道家功法。”

高佬点点头:“看得出,牛书记眼神都和一般人不一样,特别清,特别亮。”

“真的?”牛三立听后也很高兴,这高佬观察得这么细致,说明他还真有独到之处。

牛三立沉吟片刻,道:“你愿意不愿意练功啊?这对你研究道家文化,对你的身体都很有好处的。”

高佬道:“我当然愿意。”

牛三立点点头,遥对若云山方向,心中默默地道了声“天尊慈悲,无量寿福!”

然后道:“这门功夫,名叫若云掌……”

这些天,高佬真说得上是“人逢喜事精神爽”,这么多年了,除了陶瓷厂的领导和工人,乡里那个领导高看过他?新来的牛书记却如此关心他,跟他成了无话不说的朋友,还亲自教他练功,这可是正宗的道家功夫!练过以后,他就有了体会,整个人精神状态都好了很多,这二年来他有些尿频尿急的毛病,练功以后,已得到明显缓解,性功能也改善了,跟老婆做那事,也猛多了,搞得老婆问他:“你是不是吃了牛鞭?”

高佬精神振奋,灵感迸发,很快拿出了一批设计图样,李任江看不出什么门道,自然也提不出什么好的建议,高佬心想还得找牛书记商量,牛三立看过以后,觉得不太满意,但也说不出问题究竟出在那,就亲自开车带着李任江、高佬去若云观,请教杨一道长。

杨一道长对此事非常重视,组织道观的人都来参与讨论,提了些意见;图纸再次修改后,杨一道长还是不满意,就又将图纸拿到省道教协会,征求了一些人的意见,还真有高人提出:“道文化与茶文化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其实不需要过于突出所谓道教文化,有那么一点点道教的元素就足够了,还是要以茶文化为主,要突出茶的高雅。”

这个意见如醍醐灌顶,让高佬和牛三立都摆脱了思维盲点。

牛三立道:“没错!茶文化也是道文化的一种,茶具就是茶具,不需要太多的道家元素。”

受此启发,茶具的设计思路就更明确也更清晰了,再度修改的设计图,就更突出了茶具的“雅”,很有些简约和空灵的意境。

牛三立给新茶具起名叫“雅之冠”,突出了产品的高雅,又暗含冠山乡的冠,大家都称好。此后设计开发的系列产品都称“雅之冠”,并注册了商标。

第一批“雅之冠”产品试制出来以后,拿到若云观,再拿到省道教协会请大家评点,大家都说很雅,都很喜欢,是发自内心的喜爱。

李任江就从省里打电话回来向牛三立报喜,牛三立听后也很高兴,指示他们不要急着回来,要立即着手宣传,并说很快会派人帮助他们。

放下电话,牛三立给赵銮雄打电话,把这事说了。赵銮雄说这事交给范平平就行。

此前,若云养生茶的宣传是范平平在操作的,轻车熟路,经她一运作,冠山乡的“雅之冠”茶具就上了报纸、电视和网络。

乡里穷,这前期的宣传费用都是赵銮雄垫付的。

这样一来,就有客户与陶瓷厂签定了供货合同,省里著名的连锁超市“东阳超市”更是决定在全省各地的超市同时推出道家茶具,并答应将茶具与“若云养生茶”放在一起,搞一个精品专柜。

而“土包子”李任江也在这些宣传、营销中学到了很多,知道了在现代企业,搞好营销远比拿出好产品更重要。

当然也知道了,牛书记与杨一道长,与赵老板、范总关系很深。

与此同时,经过李任江多方联络,终于迎来了一位外省客商。这是一家以生产地砖为主的企业,老板叫岳成龙,有个舅舅在冠山乡,不知怎么让李任江打听到了他,请他舅舅出面,再三邀请他来冠山乡投资。俗话说“天上雷公,地上舅公”,岳成龙推不过,就回来了一趟,只是吃住都在舅舅家,也到陶瓷厂看了看,什么也没说就走了,不肯接受厂里的招待。

李任江就有些泄气:招商的事,恐怕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