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彗星仍然挂在京城的天空
作者:拾贝听海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2189

处罚张四维等人的旨意传到内阁,吕调阳曾经到张府中求情,希望他能出面求情,但遭到了拒绝。吕调阳等人离去后,张居正的心情安静了许多,知道张四维等人的命运不可逆转,大臣们也不会再有人来打搅他了。

没有多长时间,吕调阳就离任回家养病。他已经病入膏肓。这个人是张巨正唯一的知己。他的离去对张居正来说简直就是一场劫难,再也不会找到吕调阳一样的伙计了。张四维被贬,内阁空虚,经过反复的思考,终于确定让申时行进入内阁。

这个时期,申时行开始在皇帝和张居正之间奔走。将皇帝的圣旨拿到张居正的孝闱里,请他过目,然后按张居正的指示分发到各部。对于申时行,张居正是放心的。他刚到内阁还不是他的对手,暂时不会给他找什么麻烦。

张居正已经取得了胜利,在这场守制与夺情的斗争中,经过那么多的血雨腥风,处罚了许多的大臣才使朝野暂时沉寂下来,再也没人讨论这件事情,他可以专心致志的工作了。

彗星仍然挂在京城的天空。每天夜里,它都在天空发出耀眼的光芒,并没有别的什么灾难发生,如果预示着什么灾难的话,恐怕只能落在张四维等人的身上。

皇宫里并没有因为处罚几个大臣,而影响万历的婚礼。冯保和太监们忙得很,大家都在为皇帝的婚事忙碌着。

张居正也过了七七之限,按照事前的约定,他穿着青衣角带回到内阁。一切都恢复正常,就像本就没有发生过什么事情一样。然而,这场风波让张居正的内心世界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好像过了几十年,张居正再也不是风度翩翩,神采奕奕,意气风发,已变成神态憔悴,步履阑珊,形同木偶,除了花白的头发,表明他还是一个充满智慧之人外,再也看不出与大学士相匹配的仪表风度了。岁月是无情的。历史将逐渐让这位老人退出大明朝的政治舞台,毫不留情地摧残着他的身心。

其实站在个人角度,此时激流而退仍不失为明智之举,古人曰:应时而动,识时务者为骏杰,是一个真理。小皇帝已经初步长大即将大婚,希望亲政的想法日益迫切,他不想大权旁落。在夺情与守制的问题上存在着激烈的斗争,张居正处在这个漩涡的中心,尽管万历对官员进行了残酷的镇压,但暗流汹涌,无论局势还是舆论对他都极为不利。然而,当局者迷,一心想建功立业,报效朝廷的他,并没有听从众多官员的劝阻,执意要按照李太后的意思留在京城,继续他的改革事业,为他今后的悲剧命运埋下了火种。

张居正的精神受到了很大的刺激,认识到人间的冷暖,世道的艰辛,也让他看清了官场的黑暗,似明似暗的看到身边潜在的危险。于是,在他回到内阁之初,就擅自开始了所谓的京察,在两京及官场开始了一场大清洗。清洗的唯一的标准就是夺情与守制,以在他的去留问题上的态度为蓝本。凡是反对夺情的均是裁撤罢官的对象,许多官员因为提倡恢复礼制,主张他回家守制而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惩罚,最轻的也是被罢官回家,而在这场斗争中凡是拥护夺情的,不论亲疏,均予以重用。就连当初与高拱有很深关系,被迫辞职的江南才子张佳赢,也被启用并从地方调入中央委以重任。

张居正彻底改变了对人生的态度,再也不像以前那样温文尔雅,换之一个骄横高傲的张居正。人们再也找不到以前的影子。在皇权与政权的高压之下,官场上又恢复了平静。官员们禁如寒蝉,畏之如虎,在他面前只有唯唯诺诺,不敢大声说话,形同奴仆。正是这样一种情况,在他日后失意的时候,才遭到众人的诽谤和诋毁。

清丈土地将是一场艰苦卓绝的斗争。这项工作的开展将给农民带来极大的好处,是最大的受益者。但是这项工作的最大阻力来自大地主、大官僚,清丈土地将使他们的既得利益受到很大的损失,这是这场改革不太顺利的重要原因之一。虽然一条鞭法已经取得极大的成功,国家财力得到极大的加强,张居正并不满足。他认为清丈土地则是根本,是从根本上改变现状的措施。他已经感到上天给他的时间不多了,必须利用现有的时间,集中精力把这件事情做完,免得使改革半途夭折。他横下一条心,不惜以自己的生命健康为代价,要把这件事情做完,把身家性命都已抛在脑后,千秋功罪任由后人评说了。

朝廷的官员已经换了多半,原来的户部尚书已经调任吏部尚书,从地方上调入的段正茂担任户部尚书。张居正把他找来商量在全国开展丈量土地的事情。段正茂与张居正的关系历史久远,特别是在最近的**中,坚定地站在张居正的一边,于是,官运恒通,青云直上。对于张巨正的政治主张,段正茂是十分了解的,在无数的奏章中,在朝会上,张居正反复的阐述这一问题,已经耳熟能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