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艰难的抉择(下)
作者:常乐无言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3559

空中的电波伴随着击键的嘀嘀声在传递着消息,很快通过八路军总部电台的中转,传递到了延安。

这封由八路军总部标明主席及中央军委圈阅的电报很快送到了主席的案头。

“这个潘杨的战略眼光十分的独到,情报的收集也很有一套,可是他不是晋察冀的部队,怎么到了晋冀鲁豫的边缘去了?连一个地方上的同志都能够看出来事情的紧迫和情况的危急,他项ying难道就真的是不明白吗?还要再度商议?”带着浓重湖南乡音的中年男人仔细的看过了电文之后,抬起头来对着拿着同样内容的电文正在阅读的洛fu说道。

“新四军军部今天的联络已经接通,他们今天会专门就转移路线进行讨论,毕竟将在外啊!”

“新四军向北发展的方针,六中全会早已共同确定,后来en同志来到新四军时,又商得向南巩固,向东作战,向北发展的一致意见。华中是我们目前在全国最好发展的区域,在华中可以发展,而大江以南新四军受到友军十余师的威胁和限制的时候,我们曾主张从江南再调一个到二个团来江北,以便大大的发展华中力量。”

“但是现在的情况是,这位蒋委员长现在已经是磨刀霍霍啊!很快就要动手了!”

“你看看这是前日给项、叶的电文”

PS:以下内容为《毛泽东军事文集》第2卷,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12月版,第600页。

————你们在困难面前屡次来电请示方针,但中央还在一年以前即将方针给了你们,即向北发展,向敌后发展,你们却始终借故不执行。最近决定全部北移,至如何北移,如何克服移动中的困难,要你们自己想办法,有决心。现虽一面向国民党抗议,并要求宽展期限,发给饷弹,但你们不要对国民党存任何幻想,不要靠国民党帮助你们任何东西,把可能帮助的东西只当作意外之事。你们要有决心有办法冲破最黑暗最不利的环境,达到北移之目的。如有这种决心、办法,则虽受损失,基本骨干仍可保存,发展前途仍是光明的;如果动摇犹豫,自己无办法无决心,则在敌顽夹击下,你们是很危险的。全国没有任何一个地方有你们这样迟疑犹豫无办法无决心的。在移动中如遇国民党向你们攻击,你们要有自卫的准备与决心,这个方针也早已指示你们了————

※※※※※

“这个潘杨的情报进一步证实了我们的推断,那么新四军军部势必不能通过南进转移,那么路线的选择就要再进行商榷!看来老将是真的准备动手了!”

“马上给新四军军部发电,向他们指出,向南的路线,从国民党的防区经过是及其不安全的,让他们在选择行军路线的时候谨慎从事,但是北移的行动刻不容缓,必须马上进行!将这封潘杨的电报同时转发给新四军军部!”

与此同时,主席为新四军军部的安全转移做着最后的努力。十二月二十七日,主席一面请周enlai继续向蒋介石交涉,要他命令李品仙不得妨碍新四军北移;一面以朱de、叶ting的名义急电国民党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和副长官李品仙,恳请他们从抗战的利益出发,不要妨碍新四军的北移。

※※※※※※※

新四军选择南下皖南事变前,皖南新四军各部北移有三条路线可以选择,这就是向东、向南和向北:向北是由云岭、萧村、北贡里、土塘等皖南新四军各部驻地向北,经铜陵、繁昌之间的渡过长江至江北无为一带。这条路线基本上是敌占区。

向东是由我军驻地向东开拔,由苏南北渡,其具体路线是,从驻地经泾县的马头镇、宣城县的杨柳铺、孙家埠、毕家桥、郎溪、梅渚镇、南渡镇至篑桥、水西地区,然后进入苏南之敌占区,从镇江附近渡江。这条路线所经之地是敌、顽的交错防区。

向南是皖南新四军最后所选择的路线,这就是从驻地向南开拔,经茂林、三溪、旌德、沿天目山脚附近的宁国、郎溪,绕道苏南的溧阳,然后待机北渡。这条路线所经过的地区,不仅行程最远,而且全是国民党军队的防区,沿途有国民党驻军的几个师。新四军最终所选择的路线是向南的路线……

但是从最后的结果看来,新四军的行动最终是走上了一条不归之路,很多年之后都有人讨论,要是当年走的不是当时的那条路线,而是向北,向东又会怎么样呢?

也许有人会说,这样的话,一样会遭受灭顶之灾,但是这终究是对历史事件的某种可能进行着猜测,历史终究是历史。

可是现在潘杨的这封电报,就给了参与这段历史的这些当事人一个重新选择的机会,一个可能会避免全军覆没的下场的机会……

毕竟原来的那条路已经是全军覆没,难道其他的方向还会有更坏的结果?

※※※※※

12月27日收到中央的电报之前,新四军军部就已经在召开了一次会议,开始研究北移路线的选择,其实在此之前,关于这个问题已经在各种会议上被提起讨论,但是基本的调子已经早就由当时的主持新四军工作的中共中央东南局书记项ying给定了下来。

实际上对于军部北移的问题,以及路线上的考虑,多次有过争论,就连路线都拿出了三套方案。可是项ying也多次在会议上提及“向南,为黄山、天目山、纯石山,人少粮缺;靠江,则须经过敌友之间,极不利;渡江,绝对不可能,敌在长江封锁更严,江北桂军已密布江边。”“向东,某方已有布置,须冲过两道封锁,经过几次战斗,才能与陈支会合。到苏南,地区不利,处在敌友夹击,地区狭小。只有在广德、宁国一带坚持,继续战斗。”(《新四军·;文献》)

从这里看出来项的意见是倾向于向南转移,最后一旦不利,还可将部队拉上山,发挥新四军部队善于山地行军作战的长处,在原来红军时期的老游击区进行坚持的。但是就是这样的选择毁掉了整个新四军的军部。

叶ting在这个问题上反而比较的清醒,曾经多次在会议上建议直接从日军控制的敌占区突围,也就是北进的路线。但是因为项ying是一把手,中共中央东南局书记,在红军时期坚持南方三年游击战争和组建新四军的工作中是有着功绩的。又在主持新四军的工作。而叶ting现在是党外人士,虽然参加过南昌起义,但是脱党多年,在项ying的心目中不过属于可以团结的对象,并且在性格还有平时的生活习惯上两人又都有着极大的不同。久而久之就导致新四军军部的工作十分的不协调……

开始开会的时候,争论就十分的激烈,在到底是向南还是向北转移的问题上叶项两人针锋相对,几乎开始争吵起来。正在这个时候,通信参谋送来了刚刚收到的电报,叶项两人同时向参谋伸出了右手,参谋犹豫再三之后,还是将电报交给了坐在正中位置上的项ying。

项的脸色在阅读过电文之后变得极为难看,嘴里轻轻的念着“潘杨,潘杨!”同时将电文交给了通信参谋,示意他送给正扬着头看着窗外,文明杖在手心中转动的叶ting……

十余分钟之后……与会的众人传阅了中央的电报还有中央转发而来的署名为晋察冀军区新编第五团团长潘杨的电文。(老潘的新编第五团团长的职务始终没有解除)。气氛变得十分的凝重,因为在场的两大巨头,全都没有发言,只是大家都记住了同一个名字,那就是————潘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