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作者:洛畔耕夫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7562

( 请牢记 ) ( 请牢记 ) 天渐渐地黑下来。开 心 文 学 本来就yīn着的天,这时更使人感到沉闷。

两辆架子车,拉着装得小山似的两车椽和檩条在夜sè中出现在龙山头。已经立了秋,天气有些凉。傍晚时分,远处传来隐隐的雷声,不是还有一阵阵凉风吹来。拉车的两个人却光着脊梁,穿着短裤,露出一身结实的肌肉,浑身冒着热汗。下了坡,就是银河湾了。

“古山,先别下坡,咱先歇一会,等天全黑了好进村。”后面那个身材高大壮实的拉车大汉叫住前面那个长的细高的拉车小伙。

小伙子喘了口气,正准备拉车下山说:“魏夫叔,趁天还不太黑赶快下坡吧!赶到家里吃晚饭。”

魏夫说:“有你吃的,回到家让你婶给你干面叶儿。”他停了一下又说:“要注意影响,等人们都睡了,咱再回去最好。”

叫古山的小伙一听,便停住了车,恍然大悟地忽闪着大眼睛说:“还是魏夫叔想得周到!

两个人把架子车支好,便一块儿坐在龙山头的龙王庙前休息。他们用毛巾搽干身上的汗,把衣服穿上,龙山头的风大,两个人都感到有点儿凉。他们一边就着军用水壶里的水吃干粮,一边闲聊。

黑沉沉的夜幕慢慢笼罩了大地。仙女峰、银河水、村庄、田野那组成的山水画不见了,眼前一片迷茫。忽然,银河两岸村庄的电灯亮了。山下好像繁星闪烁,天上银河落地。几个村的高音喇叭响起来了。或放着革命歌曲、或革命样板戏、或通知干部社员开会、或广播着最新消息-------银河两岸一片喧哗。

1969年,政党建党,吐故纳新后,魏壮、屈活都先后自动退到了后边,让年轻人干。魏夫击败了魏地当上了银河湾大队党支部书记。在村村通高压线的形势下,魏夫带领社员们砍伐了村里所有的大树,买了三万多元,给银河大队架起了高压线。从此,银河湾家家用上了电灯,各生产队的磨面机、抽水泵、打麦机都用上了。魏夫因此取得了银河湾人的信任和拥护。

“黑夜电灯亮闪闪,疑是银河落九天。”古山望着山下的电灯顺口吟出两句诗来。

“还真有点诗人味呢?”魏夫笑着说,“高压电架成了,你设想一下咱银河湾下步该咋走?”

“按党指引的路线走吗!古山应付着。

古山去年高中毕业,正好赶上村里架高压电,急需一个电工,魏夫见古山有文化,又jīng明能干,便让古山当了电工。魏夫考虑魏壮屈活年纪大了,只能商量事不能跑腿,魏新虽是大队会计,资格比自己老,也不好指挥,只有古山年纪小又勤快,整天跟在自己屁股后面转,因此古山便成了魏夫的手脚子,随叫随到,随唤随应。魏夫叫古山跟着县里来的电工学技术,古山脑瓜灵,人又勤快,不长时间便掌握了架线、接线、装灯泡、安开关、上梯子爬线杆等技术。大队买来的电料用多少剩多少,古山一天一向魏夫回报。架电的内幕也只有魏夫和古山清楚。

魏夫见古山不正面回答,便以领导和长辈的口气教训道:“年轻人要目光远大。下一步咱们要像大寨人、林县人、刘庄人那样重新安排银河湾的河山。咱要建一座三级提灌站,把银河水引上山,然后把山上山下的耕地统一规划,山下地达到路直田方,坡上地修成梯田,种上苹果大枣,使它们都渠水绕田,旱涝保收。大队还要搞机械厂、面粉厂、粮食加工厂,实现电气化、水利化、机械化,建成‘电灯电话,楼上楼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古山一边听,一边点头,还不时伸出舌头惊叫:“妈呀!那多美呀!那需要多少钱呢!钱从哪里来呀?”

魏夫说:“得靠艰苦奋斗。咱大队要是在银河滩、银溪边、村前村后都栽上树,光这在上的几万棵树,放一茬就能办成一件事,有几茬树卖的,想办的事不就办成了!”

古山说:“咱川下的队,那个队树多,哪个队就有钱,栽树就像存款,这个利息比银行要高得多-------”

魏夫说:“你这个比喻好极了!”

黑暗中两个人都笑了起来。

突然,山下停了电。因为电力不足,晚上送电晚,停电早。大地又一片漆黑。起风了,风中夹着雨腥味,天要下雨了。

“该下坡了!”魏夫说,“这两车木料拉回去,谁问了,就说是咱们买的。”

古山黑暗中点了点头:“我知道。”

高压电加成后,大队还剩些电料。北山大队架高压电时,魏夫便把电料作了价借给了北山大队。银河大队的账上只有买电料的支出款项,剩下的电料因没收到现款便也无法上帐。只有等北山大对给了钱才能上到收入的账上。北山大队的支书和魏夫是朋友。魏夫私下对北山大队支书说:“不要钱了,我们也有用着你的时候。”北山大队支书在和魏夫的谈话中知道魏夫想盖三间厦房,没有木料。心里已经明白魏夫的心思,便答应给魏夫农两架子车木料。大队会计魏新曾向魏夫问起剩余电料的事。魏夫说:“大队与大队之间要搞好关系,咱说不定啥有用着人家的地方。那些电料咱不要了,就当支援人家。我想人家也不会忘了咱们。”

这事魏夫瞒不过古山。几个月后,当人们渐渐忘了这件事的时候,魏夫便约古山到北山把这两车木料拉回来。九根檩条,七十二根木椽足够两个人拉。

魏夫文革初期在县一高任班团支部书记时,因写了一首小诗,差一点被进驻一中的县文革小组打成“小******”,因此,他对派工作组的“资产阶级实令部”深恶痛绝。但他心眼多,没看准,不敢造工作组的反。直到造反派要掌权时,才抓紧加入了造反派组织----县革命造反司令部。因为资历浅,没什么功绩,三结合成立革命委员会时,在县革委校革委都没什么地位。因而对成为县革委常委的魏天,校革委常委、班革命领导小组长的屈龙等人都耿耿于怀。魏夫不像魏天那样敢想敢干,敢造反,野心勃勃,也不像屈龙那样文质彬彬、才华横溢、充满理想。他是无利不起早的现实主义者。每干一件事,他都想法从中捞到些好处,心里才踏实。他在回乡后,明里和魏天、屈龙、魏远以同学关系套近乎,暗地里却利用各种关系,使着手段和他们较劲。魏夫在干生产队长时,利用小恩小惠收买亲近的人,迎合农民的爱拾小便宜的小农意识,取得了社员的信任,利用手中的权力,给自己盖了两间厨房。当上支书后,就准备盖厦子,这次弄木料又成功了。魏夫总结文革经验是:不管咋反复,东西弄到手是落头,捞东西捞得“rì鬼不叫鬼叫唤”才是本事。这次拉木料只有古山知道内情,为了捂住古山的嘴,给古山分了两根檩条,并向古山承诺,将来有机会,就推荐古山上大学。古山觉得人家是支书,把这麽机密的事让自己干,也是看得起自己,又给自己分了两根檩条,心里很高兴,答应绝不向任何人说。

“天黑,下坡慢点!”魏夫招呼古山。

“嗯!”古山应了一声。

两个人下坡时,使劲用后背扛着车子,沿着崎岖不平的牛车道,慢慢滑到了坡下。

当魏夫古山把木料安顿好时,鸡已叫了。

不久,推荐工农兵大学开始,古山真的被推荐上大学走了。孤山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外地工作,又在那里成了家,把父母也接去了,很少回银河湾来。电料换木料的事,便再也无人过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