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初战塔什干
作者:去病将军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2551

布哈拉是座古老而又美丽的城市,号称“中亚城市博物馆”,有430多座各种风格的伊斯兰清真寺,虽然马鸿逵是虔诚的穆斯林,但他不敢久停,婉拒了布哈拉大汗的挽留,直接朝六百公里外的塔什干进发。

塔什干在乌兹别克语中意为“石头城”,因地处山麓冲积扇一带,有巨大卵石而得名。这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早在公元前二世纪就建有城池,公元六世纪就以商业、手工业著称,成为古代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俄国吞并中亚几个汗国后,在塔什干设立了突厥斯坦总督府。管辖今土库曼、乌兹别克、吉尔吉斯、塔吉克四国,而另一个草原总督府则管辖哈萨克大草原。俄属的突厥斯坦被西方学者称为西突厥,而把中国新疆一带称为东突厥,这也是后世“东突”的由来。

十月革命后,塔什干迅速成立了工兵代表苏维埃。这里由于是总督府所在地,士兵和工人比较多,所以苏维埃力量也比较强大。得知中国军队解放了布哈拉并有可能进攻塔什干的消息,塔什干苏维埃立即行动起来,收缩防线,把附近的军事力量撤退到城里,全部集中在一起,同时抓紧构建工事,严阵以待。

经过几天的急行军,马鸿逵部终于兵临塔什干城下,这次除了本部的3000骑兵,还有3000名塔吉克士兵以及3000名布哈拉汗国士兵以及一些乌兹别克反俄武装,总计10000余人。

马鸿逵此时正在临时指挥部查看地图,这一路基本上没有遇到什么有效抵抗,巡阅使大人真是挑的好时候,俄国军队的精锐早就调到欧洲前线,剩下为数不多的还在打内战,这可是收复中亚的好机会。这一路上夺取的大大小小城市数都数不清了,只要最后一战夺取突厥斯坦首府塔什干就算大功告成,到时仅剩的希瓦汗国还不是闻风而降。这份收复失地、开拓疆土的功劳可是小不了啊!

这时宋老年风风火火进来了,马鸿逵急忙招呼,“老年啊,拿来看看,我们该从哪攻城?”宋老年咕咚咕咚喝了口水:“马旅长,这塔什干还真不好打啊,我刚才去巡视了,怪不得叫石城,果然城墙坚固,真不愧是中亚要塞,看样子要好好合计一下。”

马鸿逵一笑:“这俄国佬早就打怕了,剩下些残兵败将又管他什么,我们这次带了上百门大炮,管他城墙坚固,也打他个稀巴烂!老年你尽管放心,我带骑兵到时亲自冲锋,保管24小时拿下这塔什干!”

宋老年还是有些担心:“马旅长啊,不可大意啊,听说这塔什干聚集了两万人马,况且这里是军事要镇,光人口就有15万,防守严密,不如我们先肃清外围,从长计议!”

“巡阅使还在等候我们的捷报呢,再者说,听说北路马福兴他们已经占领维尔内堡,我们要加快才行,放心,有我呢!”

上百门大炮同时轰击的威力果然无以伦比,炮火从前沿阵地一直覆盖到城墙,炮弹如雨点一样落下,阵地上几乎看不到人。马鸿逵看到这个效果非常满意,为了这次攻城,除了从新疆带来的大炮,他还把布哈拉全国的大炮都调来了,虽然这些大炮旧了点,但也能将就用,现在看来还是很有用的。炮火持续了足足一个小时,直到炮队报告所有炮管发热不能发射为止。塔什干城墙也出现了几个或大或小的缺口。

“进攻!”随着一声令下,回族骑兵如潮水般冲向城里,后面跟着如蚂蚁般的步兵,还没冲到城墙下,从战壕中伸出无数的枪口,激烈的枪声猛然响起,中间还间杂的“哒哒”声,勇敢的骑士象秋叶般纷纷落地,后面的则毫不畏惧的继续冲锋。“是机关枪!”马鸿逵不禁握紧拳头,这里竟有机枪,机枪可是骑兵最大的杀手,幸好听起来机枪不多,希望勇敢的小伙子们能够迅速突破防线。

显然机枪的威力是巨大的,它明显迟滞了骑兵推进的速度,大量骑兵死在乱枪之下。但训练有素的骑兵一边绕过前方战死的同伴,一边端枪射击,他们迅速冲到战壕边,举起雪亮的马刀从容不迫割下敌人的头颅,有些暴烈的战马甚至直接踢爆敌人脑袋。

就在回族骑兵准备冲入城中,忽然爆炸声骤起,原来是城内开始炮击。炮弹准确落在人群中,巨大的爆炸声惊得马匹四处乱窜,整个队形开始混乱,后退就是死路,显然这些骑兵都明白这个道理。没有人退缩,大队骑兵继续如滚滚洪流,汹涌向前,任凭敌人的炮弹在身边爆炸,不断有人落马,人是越来越少。

好不容易冲进城里,却见前方大街上已筑起层层街垒,处处都是火光冲天,骑兵是不可能冲上去的。领兵在前的是马鸿逵的堂弟马良,他暗叫一声:“不好,反应却是好快,所有兄弟下马,抢占两边城墙,掩护后面步兵进城!”话没说完,前方已是枪声大作,马良突然猛哼一声,右胸中了一枪,两边士兵急忙前来搀扶。马良一把推开,“执行命令!”骑兵纷纷下马,以马作屏障展开对射。

马鸿逵开始看见骑兵已经冲进城心中一阵狂喜,哪想到半天功夫里面却没有声响了,正纳闷,通讯兵来报告:“旅长,马良团长率兵突入城中不能前进,现和敌人正展开巷战。”马鸿逵急忙下令,“命令塔吉克旅立即进攻!”

战斗整整持续了三天,马鸿逵基本把手上的兵力都派出去了,但战局依然胶着,城里的战斗力特别强,马鸿逵几次组织冲过去又几次被打退,不管投入多少兵力都无济于事,最后,除了剩余的几千骑兵,连那些收编的反俄民族军都用上了,马鸿逵已经无兵可派,总不能把骑兵当步兵用吧。敌人已经开始逐步反击,再不撤退这点军队都要丢在这里了经过宋老年再三苦劝,马鸿逵没有办法,只好壮士断腕,命令全军撤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