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护国大潮(一)
作者:去病将军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2598

迪化,本是个远离政治中心的偏远城市。然而,这两年却俨然也是全国关注的重点城市,尤其是新疆将军刘先俊的一点一滴生活逸事,也成为人们谈论的焦点。为此,上海的几家大报纸还在迪化派驻了专职记者,比如北京的《国民公报》、上海的《时报》、《申报》、天津的《大公报》等。从此,报纸上时不时也出现些新疆的新闻,比如说新疆哪里又建成个炼钢厂,哪里的棉花产量又创亩产新纪录,也有关于老百姓生活的,比如上海的《时报》就连续刊登了一位移民怎么拖家带口迁到新疆,最后依靠种植棉花致富的报道。这期报道就引起了当时许多人的关注,他们纷纷来信询问,以至于《时报》不得不另外专门写一篇文章来说明如何移居新疆。

当然更娱八卦的则是那位新疆将军刘先俊,当然,这时现在的叫法,以前都是叫都督的,袁大总统后来统一换了叫法。听说刘大将军在青岛时遇到一位德国公主,那位德国公主对年青英才华横溢的刘大将军一往情深,可惜将军他无暇顾及儿女私情,枉负人家一片深情。

刘先俊此时就在看报,对这些花边新闻他只能一笑了之,民国的新闻可是非常自由的,他可不想做个暴君。不过茜茜小姐确实善良可爱,经常来都督府找他,美名其曰学习中国文化。但刘先俊其实大多时间都在忙于公事,十有八九反而落空。

拿起另一份报纸,刘先俊很快就被吸引了,是梁启超的一篇《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这段时间杨度、刘师培纷纷抛出鼓吹帝制的文章,袁世凯的宪法顾问古德若还抛出《共和与君主论》一文,关于国体问题的争论日益激烈。

进入十月份,北京的复辟帝制活动也进入高潮,各类的劝进、请愿活动层出不穷,什么妓女请愿团、乞丐请愿团等等花样百出。各地督军也纷纷表忠心,拥护帝制,连报纸上也突然转变风向,声称各地都支持帝制,一时似乎帝制已是深入人心。

在这帝制甚嚣尘上之际,唯有迪化是岿然不动的。迪化将军刘先俊既没有表态反对,更没有向其他地方一样表示衷心,就连袁世凯发来所谓征求民意的来电,也只是称顺应潮流而已。迪化的商民似乎不知道北京的这番热闹,连报纸也很少报道这方面的话题,果真就象个不关心中央政治的边陲小地方。不久,所谓国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各地代表1993人居然一致通过推戴袁世凯称帝。

经过请愿、选举、推戴几步后,12月12日,袁世凯终于宣布称帝,历史开了一个大大的倒车。

过几天就是公历新年,也就是迪化起义胜利四周年,每年这个时候迪化都会大大庆祝一番,一个小小的游行庆祝仪式是必不可少的,另外商人们也会趁这个人多的机会摆个展销会之类的活动,大街上一定是人山人海。刘先俊正在书房,卫兵进来通报:“有客人自称蔡锷将军的特使请求拜见将军!”刘先俊猛然想起,这几天忙于公事,却差点忘了明天12月25日就是云南护国运动开始的时候。

一进会议室,已经有一名年约三十的军官在里面等候。刘先俊一进去,觉得有些眼熟,突然想起,差点惊呼出来。那军官见刘先俊表情奇怪,忙站起身来:“滇军团长朱德奉蔡锷将军之命前来拜见刘将军!”

刘先俊赶紧又是让座,又是让茶,搞得身边的勤务兵马步芳都有些奇怪:“大都督怎么今天转性子了,不就是个小团长吗?以前就是见再大的官也没有这么客气啊?”朱德倒有些不好意思:“刘将军,现在袁世凯倒历史潮流,称帝登基,全国人民同声声讨之。现蔡锷将军、唐继尧将军和李烈钧将军齐聚昆明,准备吊民伐罪。刘将军收复科布多,二次革命时也挺身而出赞成革命,将军之大名遍传海内,尤其李烈钧将军对刘将军上次响应特别感激。这里有一封蔡锷将军和李烈钧将军、进步党党魁梁启超共同署名的信,请刘将军接信后共襄义举、再造民国!”

刘先俊听完一笑:“玉阶(朱德字)兄可知北洋军有多少人?”

朱德老老实实回答:“北洋军现有十三个师,十七个混成旅,将近40万人。”

“那现在云南的滇军呢?”

朱德犹豫了一下:“加上紧急招募的,目前集聚在昆明的军队已经有三万人。”

“那战斗力呢?”

“北洋军训练有素,武器精良,我军有很多临时招募的,武器也不齐备。”末了朱德忽然说:“刘将军,但袁世凯天怒人怨,士气低下,只要我军振臂一呼,必然群起响应。新疆现兵强马壮,若刘将军肯加入,必然胜算大增,到时刘将军就是民国再造之功臣,请刘将军一定以万民为念,挺身而出。。。。。。。”

“哈哈!”刘先俊笑着打断朱德的话,“玉阶兄,和你开个玩笑,袁世凯悍然称帝,我岂能坐视不管,你可电告昆明诸君,我刘先俊必然不甘人后,起兵护国!”

朱德见不辱使命,喜不自胜:“刘将军果然是军人的楷模。一心为民,不计得失,若能在刘将军手下做一小兵。。。。。。”

“啊,这个,”刘先俊见朱德的意思还想在自己手下听命,急忙打断他的话,朱德来新疆了,那以后中国历史怎么写,这可使不得。“马步芳啊,你带朱团长到迪化玩两天,明天就是圣诞节,这迪化外国人甚多,非常作兴,倒也非常热闹,过几天又是我迪化光复四周年,还要热闹一阵,玉阶兄来此不易,不妨看看这里风土人情,不虚此行才好。”

朱德见刘先俊盛情一片,便答应,“那谢谢刘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