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八章 孩子的要求
作者:不语楼主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3188

听完鲍春来说的故事,几个小孩子的兴趣都被调动了起来,这个也问,那个也问,吵吵闹闹好不热闹。()

如果是一般人说不定早被三个小孩子问得烦了,但鲍春来是师范校出身,而且当过好几年的导游,口才好,耐心有,肚子里的东西也多,应付起小孩子那是得心应手,小菜一碟。

大江南北,黄河两岸,江南水色,塞北风光,鲍春来是口若悬河,信手拈来,绘声绘色处,听得几个小孩子目不转睛,连饮料都忘了去喝。

“鲍叔叔,您懂的事情怎么那么多呀?”听鲍春来摆龙门摆得上瘾,王一飞满是羡慕的问道。

“呵,两个原因,首先是读的书多。上的时候,因为专业的原因需要阅读大量的书籍,古代的,现代的,国内的,国外的,上至天地,下至人历史,几年下来读过的书加起来比自已的身高都高。读的书多,知道的事自然也就多了。

其次,就是去过的地方多。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每到一个地方就长一分见识,多一分阅历,日积用累,时间长了,肚子里的东西还能少吗?”鲍春来笑着答道。

“鲍叔叔,那您怎么能去那么多地方呢?”朱慧妍也好奇的问道。

“呵,年轻嘛。虽然没有打出四川,但成为业余高手的心却始终没有死,所以在刚毕业的那两年总是趁着校放寒暑假的时间到各地去寻找高手习切磋,后来校为了增收,连寒暑假也要开补习课,好好一个假期给搞得零七八碎,连完的一个星期都凑不出来,没有了长假,加上当老师的收入也不是很高,所以我就辞了职到了一家旅游公司当导游。当了导游。那还不是全国个地满世界跑?去过的地方当然就多了。”鲍春来笑道。

“可是鲍叔叔,这样跑来跑去对棋艺高有好处吗?”王一飞有点不解地问道。在他来,要好棋就必须肯花时间在棋艺钻研上,全国各地满世界跑,那得有多少时间浪费在路上啊!

“那还用说,好处当然有了。”鲍春来所当然的答道。

“怎么?!”王一飞不解,这样的答案显然不能满足他地好奇心。

“开阔眼界呀。你,全国各地地高手那么多,如果死守在一个地方。就算到老死能碰到多少?比如说你吧,忘忧清乐道场的高社长。沈老师,李老师,陆老师。他们的确都是高手,但他们再怎么厉害终究只能代表四种风格对不对?”鲍春来笑着问道。

“嗯,对。”王一飞点了点头答道。因为这的确是不争的事实。

“这不就结了。这些日子你和那些彩棋手下棋,水平高低放一边,是不是每个人和每个人的棋风都不一样?”鲍春来接着问道。

“对。”这也是事实。

“呵呵,所以啦,如果一个人只在自已那一亩三分地称王称霸当然无所谓,但若成为真正的高手,不多跟不同风格的棋手对局交流,增加见识。开阔眼界是绝对不成的。高手是下棋下出来地,不是靠教就能教出来的。就象老话说地,豆芽长一房子高也是菜货,温室里的花朵长的再怎么鲜艳,碰到风霜也只是一堆杂草。”鲍春来笑道。

鲍春来地话王一飞是似懂非懂,但他很清楚实战对高棋力的重要性。

“鲍叔叔,这么说您的棋是在经过这样地修练后才达到现在这样的高度?”朱慧妍问道。

“呵,倒也不能完全这么说,但其中所占的份额应该很大。当然,我现在只是个业余五段,拿我做例子不是很有说服力。不过靠这种方式修练棋艺的人也不是没有,而且成功者也不是没有。”鲍春来笑道。实力是一回事,段位是另外一回事,段位高者实力通常要高,但段位低者水平也不一定就低,就象他现在的实力有十足的业六水平,但由于这一年没有参加大的比赛,所以段位始终还是没变。

“是谁呢?”王一飞追问道。

“四川业余棋界曾经出过一位传奇性的人物,他地名字叫唐晓宏。一九年地时候他还只是一个普通的业余四段,完全谈不上名气。但就在那个时期,中日围棋擂台赛正进行地如火如荼,特别是聂卫平九段连破日本棋院几大超一流高手,取得十一连胜的空前战绩更在全国掀起了围棋热,黄河杯,晚报杯等业余大赛也是在这个时代应运而生。不愿意就此度过平淡一生的唐晓宏于是辞掉工作开始了江湖游历,从年初到九二年初,他的棋迹留在了长江以南的很多地方,南昌,舟山,上海,武汉,九江,过了很多业余界著名棋手:彭时佳,李家庆,吴铁民,夏胜浩,三年的时间里,他的经历充满了传奇色彩,在舟山的时候,应人之邀,他到那里教了一个星期的棋,报酬上两百块,这在那个年代已经是一个相当不错的收入了,而他到舟山的时候全身上下只剩下两块钱。面子和尊严使他靠这两块钱生活了一个星期,而这仅仅是他三年游历生涯中的一个插曲,类似的经历不知道还有过多少次。

就是这样,在三年的游历中,在和各地高手的切磋交流中,他的实力和名气同时在增长,三年的江湖磨砺在一九九二年湖南怀化的千人百团大赛中得到了回报,在这个有六百一十八人参加,其中包括如章德辉,田向东,彭时佳,刘轶一,姜磊等众多业余一流高手的比赛中,唐晓宏得到了他围棋生涯中的第一个冠军,自此以后,他的神勇状态一发而不可收拾,在一九九九年他围棋生涯中的最高峰时,唐晓宏四上北京,参加了向顶尖业余高手公开的阿含桐山杯,TCL杯,中韩业余对抗赛和有线电视快棋赛等多项业余大赛,在TCL杯中,他再次获得冠军成为定为专业七段。

怎么样?这个例子很有说服力吧?”

对于川籍业余高手的历史鲍春来是如数家珍,要数字有数字,要情节有情节,由不得人不信。

“三年时间就从业余四段成了全国冠军?哇噻,他可太厉害了!”王一飞由衷的赞道。年纪接近三十的人居然还能长棋,而且长得还这么迅速,幅度这么大,实在是令人钦佩。

“呵,还有更厉害的呢。江铸久知道吧?”鲍春来谈兴起来就收不住闸了。

“知道。他在首届中日围棋擂台赛上接连战胜五名日本一流高手,赛后直接破格升为九段,被称为抗日英雄,棋手凶狠善战,特别擅长贴身缠斗,越是复杂凶险的局面越是勇敢向前,所以有个绰号叫做拼命三郎。”对中国围棋的风云人物王一飞也是很有了解,很多人的棋谱他打过了都不止一遍。

“那你知道他在小的时候跟着他哥哥全国各地跑,逮到高手就一定要跟人家下吗?呵呵,说起来有的时候和你今天做的事儿也差不多,只不过你是为了出气,他是为了和人家比试高低。”鲍春来笑道。

“哦,是吗?那个时候他有多大?”听说还真有跟自已今天所做的事情相仿的人,而且这个人还是一代国手,王一飞惊讶的问道。

“比你稍大一些,但也没超过十岁。不过他那时候有一个条件是你没有的:十年革时期,校不开,生全放羊,只要说搞串联,火车随便坐不用花一分钱。现在这种事儿就不可能有了。”鲍春来笑道。

“啊,还有这样的好事儿呀?不用上,还能到处跑着玩儿?”陈道的一听还有小孩子不用上的事,羡慕得眼珠子差点儿没瞪出来。

“切,一天到晚光知道玩,怪不得回回考试老是倒数第一。”在陈道的的后脑勺上敲了个板栗,朱慧妍哼道。

“本来就是嘛。”揉着后脑勺,陈道的不服气地小声嘀咕着。

两个小孩子在那里打打闹闹,王一飞在一旁却是若有所思。

“哎,飞飞,在什么呢?”看出王一飞在事情,鲍春来凑过来小声问道。

“呃,鲍叔叔,我也象江铸久那样,您能带着我吗?”舔了舔嘴唇,王一飞非常认真地问道。

“咳,咳什么?”没有到王一飞出这样的要求,鲍春来差点没被正在喝的可乐给噎住。

“春生哥哥过几天要回四川,您不是也要去四川吗?到时候咱们一起走好不好?”王一飞这次说得更回清楚。

“啊,呵呵,飞飞,你现在还是个小孩子,去四川可不是件小事儿,你得先问过你的爸妈还有李老师他们才行的。”鲍春来笑道。小孩子的思还真是单纯,真是到哪儿算哪儿。

“噢,这样呀”王一飞信以为真,脑子里打起了算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