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民怨(四)
作者:老茅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3584

在朱由校下达命令以后,禁军们虽然收回兵器,退开到一边,但还是用凄厉的号角声,警示着躁动不已的人群。

随着凄厉的号角声不断响起,人群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涌动以后,慢慢的安静了下来。

满地散落的折扇,头巾,和蹲在地上,瑟瑟发抖,抱头痛哭的士子们,以及围成一团的那帮衣冠不整,面色铁青的言官们。还有那群在凄厉的号角声中呆在当场,茫然不知所措的百姓们。

“皇上!皇上啊!这些刁民居然敢殴打朝廷命官,请皇上严惩……”

局面在经过短暂的沉默后,不幸的的言官们,在确定百姓们慢慢平静下来以后,冲出一条道路,跑到了朱由校身前,猛磕着头,一把鼻涕一把泪的诉说着自己的冤屈,希望朱由校收回成命。就地镇压这群刁民。

为什么,难道这一切都是只是在做梦?自己这群以国家,民族为己任,不顾个人生死,为民请命的好官,却受到了这群百姓的拳头,百姓们不是应该对自己充满爱戴的吗?

这不可能是真的,他们是朝廷的中流砥柱,是百姓给皇帝的传声筒,是大明帝国的风向标,将来也有可能要名垂青史的人。

但是现在,这群百姓们居然把拳头伸向了他们。他们可是为国为民的好官,难道百姓们的拳头,不是应该揍向侯国兴那样的奸臣吗?

可是事实提醒了他们,这不是在做梦,因为周围还有士子们跪在地上继续求饶的声音,还有一群红着眼,死死盯着他们的百姓,其中也包括那个嘴角还沾着人血的农家汉子。

本来已经慢慢安静下来的百姓们,听说要严惩他们,又开始慢慢骚动起来,不时还有些不怕死的,对着边上士子们,揣上几脚。换来的又是一阵阵的哭叫,求饶。

反了,要造反了!这个时候居然还敢动手!看着那群红眼的百姓们,又开始有爆发的动向,刚才还痛声大哭,要求严惩百姓的言官们,慢慢的停止了声音。

朱由校全身还在微微发抖,自己也分不清是恐惧还是激动。从小性子懦弱的他,第一次在这十万京师百姓面前,在文武百官面前,发出了自己命令。

本来兴致不错的他,看着眼前这帮衣衫不整,皮青脸肿的言官,让周围沸腾的人群吓了一吓,居然变的鸦雀无声。本想张嘴安抚的他,竟然说不出一句话来。

就这样静静的看着跪在身前的这群言官,他突然感觉到一阵的悲哀,所谓的大明朝言官清流,原来都是这样的德行。

想到此,十七岁的少年天子朱由校突然觉得,这群文官要是在刚才百姓的暴怒之下,统统让打死,或许也是个不错的结局。

由于刚才文官们的哭诉,本来平静下的局面又开始有了失控的迹象。慢慢冷静下来的侯国兴,知道这样下去,百姓们如果在失去控制,朱由校本人都可能有危险,到时候可能真的难以挽回。

想到此,侯国兴抽出了朱由校宽大袖子里面的手,眼角偷偷向登闻鼓方向,瞄了瞄,然后退开几步,鞠躬拱手道:

“皇上,现在百姓们情绪激动,当务之急还是安抚百姓为上!”

朱由校看着侯国兴的眼神,微微颤抖的脸上泛起一丝羞红,为自己的失态自责不已,当下咳嗽几声,慢慢的向着登闻鼓方向走了过去。

本来还想痛哭的言官们,让骑兵们牢牢的挡在了身后,一个个气的满面通红,但在这京师数十万愤怒的百姓面前,却没有了以前那种在朱由校面前求死的勇气。开玩笑,刚才的事情证明了,如果自己在敢求死,这群百姓们可能真的让自己等人求仁得仁。

很快,朱由校在侯国兴.王安等人的护卫下,慢慢的走到了摆放登闻鼓的台阶上,接过侯国兴递来的棒槌,使劲敲了起来。

登闻鼓!在次发出了他的呐喊!

而这次敲响他的是大明帝国的统治者天启帝。

随着鼓声的在次响起,周围的百官纷纷跪了下来。

“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周围不安的百姓们也纷纷跪了下来。

听到身后的百姓们开始安静起来,朱由校擦了擦额头的汗水,慢慢的转过身来,将手中的棒槌,交给了侯在一边的王安后,对着跪在地下的百姓们,大声开口道:

“当年,太祖皇帝建立这登闻鼓,就是为了给天下不平事一个伸冤的地方。今日,朕在此敲响登闻鼓,是为了告诉你们,告诉朕的子民们,只要有朕在,就不会让你们承受任何的冤屈……”

侯国兴抬头看着台阶上,满面鲜红的朱由校,心底升起一阵安慰。这个孩子,似乎慢慢坚强了起来。

随着朱由校的演讲,跪在登闻鼓附近的百姓们,开始慢慢哭泣起来。而更远的百姓们,虽然不知道朱由校说的是什么,但也知道皇上肯定是要为他们做主了。

很快,这帮老实本分的人们,这数十万的京师百姓们,在这个人面前,如同孩子一样,轻声的哭泣起来。

这哭泣,似痛苦,似心酸,但更多的是一种欣慰。

是的,就是欣慰!

带着骑兵在朱由校身边警戒的侯国兴,看着哭泣的百姓们,心里百感交集。这个等级森严的年代,这些底层的百姓们,要求是如此的简单。

只要这个人,这个身穿龙袍的朱由校,轻声的安慰几句,他们就会得到莫大的满足。

侯国兴突然明白了,古代为啥会有皇帝下罪己诏了。只要百姓们能够有饭吃的前提下,一封罪己诏真的可以搞定一切。

这时演讲完毕的朱由校,又挥挥手对自己的子民们说道:

“回去吧,大家都回去吧!朕一定会给你们一个公道。”

片刻的沉默后,哭泣声划破了人们的思绪!

老张头的儿子,跪在地上,向着朱由校爬了过去。

直到周围警戒的骑兵挡住了他前进的道路后,他抬起头,指着登闻鼓边上老张头的尸体大哭道:

“皇上,回不去了,家没了,地没了,我们没有地方可去了啊!”

随着这个声音的响起,边上的百姓们又开始哭泣起来,不是他们不愿意回去,而是很多人,已经没有了家。

听到百姓们哭诉的声音,看着眼前这群瑟瑟发抖,无家可归的子民们。朱由校刚才还温和的眼神,突然变的凌厉起来,双手紧紧握着拳头,极力压制着心中的愤怒。

还未等朱由校在次开口,一边的次辅刘一燝见朱由校神色不对,走过来开口道:

“皇上,士子们虽然摧毁了房屋,但是已经答应了赔偿。现在还是着户部调来相关救灾物资,给百姓们度过眼前难关在说。还有现在伤亡严重,臣觉得……”

刘一燝眼前所能做的只能是先安抚住百姓,至于士子和百姓们谁对谁错,只能轻轻的一笔带过了。

当然对于刘一燝的一笔带过,百官们也就当看不见了,这个时候除了安抚百姓也没有其他处理方法了。一边是数千士子,一边是数十万百姓,这是个谁都不敢当面得罪的力量。

很快,在朱由校的命令下,禁军将百姓和士子们分开,以免等下又出现意外。

从皇宫里面请出来的太医们忙碌的处理着受伤的人群,而朱由校则就地和内阁大臣们商量起了事情的解决办法。

很快在百官们商量之后,得出了一个解决方法,士子们赔偿侯家周围农户和沿途让打砸抢的摊贩们所有的损失。

至于其他百姓们,状告士子的案件,着刑部就地处理,只要百姓们能够拿出证据,杀人偿命,欠债还钱。

毕竟现在百姓们人多势众,在皇上不同意就地镇压的情况下,只能先判罚士子们的罪过。当然也没有那个文官敢在这个时候提出镇压农民,这个可能会在史书上留下骂名。

而对于伤人的百姓们,这个问题就不好处理了,毕竟现在几十万百姓都参与了。在经过一番争吵之后,刘一燝提出,保持杨涟昨晚在侯府做出的判罚。

侯家租户每人杖二十,杀人者老张头由于已经死去,就不在追究其过失。但是老张头的儿子作为第一个带头冲入士子群体的人,就地关押,秋后问斩。

在刘一燝看来,这个判决对于这群租户们来说,已经是很宽厚的了,毕竟刚刚禁军传来的消息,士子们昏迷二十七人,生死不知。可能残废人数三十五人。而百姓们紧紧轻伤十多人。

“刘大人,下官想问一句,百姓们只是被动还手,到底有何罪只有?当日是这群士子冲入侯府,推其屋,毁其田。刚才又是这帮士子们伤人在先,为何士子们最后只是赔钱了事?”

侯国兴强忍着心头的愤怒,当着朱由校的面和内阁次辅刘一燝争论起来。

其实这个事情也怪不得刘一燝,刚才在询问了百官和士子以后,谁也找不到士子里面,到底是谁先出手伤人的。在说现在士子们已经伤亡惨重了,总不能把他们在给咔嚓几个吧。

“侯国兴,你还想如何?如不是因你劫持士子,怎会有今日之事。”边上脸色铁青的杨涟,走出来对着侯国兴又是一阵指责。

看着身边眼睛肿的如同灯笼一样的吏部侍郎赵蓝星,心里对侯国兴更加的痛恨。

原来刚才吏部侍郎赵蓝星刚好和杨涟等人站在一起,结果很不幸的让骑兵们留在了愤怒的人群中。最后在大声训斥百姓的时候,赵大人不知道中了谁的黑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