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关于农业的构想
作者:羊小寒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5358

“小火锅?”周文武知道火锅,却不知道小火锅是什么。

穆河也有火锅店,不过是那种最老式的铜锅,涮出来的羊肉的确是香,但是并不受欢迎。

十几年后,再想找一家正宗的炭火锅店,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在一九九五年,火锅更多的是寻常百姓逢年过节在自己家里齐聚一堂时候吃的,还并没有流行开来。

不过再过一两年,火锅就该成为穆河人除了烧烤以外的又一个在外用餐的选择。

炭火锅的味道最好,而小火锅是分餐制,最大的优点是比较干净卫生,还可以因人而异的选择食物,方便快捷,很受欢迎。

林风在北京工作的时候曾去过呷噗呷噗火锅店,那里总是门庭若市,熙熙攘攘。如果在穆河开一个类似的店,应该会有不错的效果。

除了呷噗呷噗之外,林风觉得还可以参考真功夫及和合谷的模式,做一个有自己品牌的中式快餐连锁。先从穆河做起,逐渐的扩展到全省全国,到时候说不定也能成为个餐饮大亨,进什么福布斯排行榜呢。

周文武对林风说的小火锅的事情挺感兴趣,林风便详细的给他说了一下。周文武一边听一边点头说:“这个主意不错,这又是一个穆河没有过的新花样,一定能成功。”

“别急别急。小姨夫,我发现你最近性格变的很急啊。”林风笑道。

周文武呵呵一笑:“谁会嫌钱多啊。现在这个店一个月赚的钱比以前一年还多,你说我能不兴奋吗。”

“兴奋点是好事,创业就需要漏点。不过别着急,免得扩张的太迅速,最后自己把自己撑死。”林风见过太多成功的企业急速扩张而导致失败的例子,现在周文武还是小本经营,他可不希望冒进带来什么不良的后果。

“听你的。”周文武现在很信服林风的话,认为他既然想要放慢脚步,那就一定有他的道理。

林风又给周文武说了些餐饮业方面的想法,周文武这才知道外甥竟然有大计划,他听的越来越兴奋,连声说:“你要是想干,我全力支持你。”

“还是那句话,慢慢来。我得先考察考察市场,免得把好不容易赚到的这点钱都赔进去。到时候你可就无家可归了。/**/”林风笑道。

两人正说的热闹,有人过来结账了。

周文武忙取来账单对了一下,啪啪的按着计算器,口中还问:“感觉怎么样,对我们店有什么意见吗?”

“老板,你这么一问,我还真有意见。你们家这是什么米饭啊,差点把我牙咯坏了。”客人有点不满的说,“你家的肉什么都挺好,味道也好,就是这米饭不怎么样。”

周文武忙陪笑说:“真是对不起啊,一会儿我问问怎么回事。你这单一共一百一十七,零头就抹了吧,以后还请多照顾。”

“嗯,那谢谢你了。不过下次来我还是吃炸馒头吧,你家的大米没法吃。”客人掏出一百元买了单,还嘟嘟囔囔的,看来对米饭真的很不满意。

“怎么回事?”林风问。

周文武摇摇头:“我也不知道,是不是这锅米饭煮的有问题啊。”

“周老板啊,这回的大米不行啊。好几桌客人都反应了。”等客人走了,在厨房管事的老金头冒出来了。他现在不但负责调制辣酱,也参与起管理来。

听到客人的抱怨,老金头就现身了。他这么一说,周文武和林风也觉出问题来,他们一起来到后厨,打开米袋子一看,里面的米似乎很陈,伸手在里面掏了一把,见米粒都不饱满,一看就知道不是什么好米。

“这怎么回事?”周文武脸色一沉,“谁买的?”

“是老板娘买的。”老金头说。

周文武立刻没了脾气,咳嗽一声:“这事我研究一下,先别供应米饭了。”

后厨的人应了,一个个脸上憋着笑。他们都知道老板怕老婆,这买错米的事情估计也就不了了之了。

从后厨出来,周文武尴尬的对林风说:“你小姨大大咧咧的,我估计她买的时候也没看。”

林风含糊的应了一声,心里却在想别的事情。

他想到的是日后出现的塑封免淘大米,粒粒饱满,不但省了淘米的步骤,而且煮起来很香。

穆河也是个农业大县,可惜这方面完全是靠天吃饭,农民们种出来的粮食除了卖给粮库之外,就是交到粮贩子的手上,完全没有考虑过农产品的加工。

其实穆河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完全可以在农业方面进行大的开发。可惜历任的官员从来没把心思放在这上面,整天想的就是修大楼盖广场,留下一堆烂摊子。

穆河就在这样的官员领导下,一步落后步步落后,年景好了,农民就吃香喝辣,年景不好就节衣缩食,直到二零零九年还是如此,没有半点的改善。

如果能在穆河搞一个农产品加工厂,创立一个绿色粮食基地,把加工好的大米和其他农作物卖到全国甚至全世界,不知能不能行。

林风被自己这个想法给鼓舞了,如果他真的能做到这一点,那么就不只是改变了他自己的生活,也会进而改变整个穆河,给这里带来巨大的变化。

“农业……农业……”林风忽然想起了一个有争议的人物杨斌。

杨斌此人二零零一年登上福布斯排行榜,位列第二。而短短一年之后,他就成为囫囵中的囚徒,上演了一场人生中的大悲大喜。

杨斌的成与败不用细说,但是他曾经倡导的高科技农业模式,却给林风一个启迪。

一九九五年的时候,杨斌应该已经在中国进行着花卉栽培,只是林风不清楚具体的情况。

他想起前几天顾晓曦过生日的时候买不到玫瑰花的情形,再想想十几年后凡是个节日都要送花的场景,深知花卉市场将会迎来大爆发。

花卉只是高科技新农业的一个方面,林风的目光着眼的是穆河已经拥有的资源。

穆河地多人少,附近有大量的农场,非常适合大规模机械化耕种。

从闯关东以来,在穆河定居的人们大多数以种地为生,对土地有着非同一般的眷恋。这里土质优良,肥料丰富,虽然受限制于东北寒冷的气候,却很少有自然灾害,实在是不可多得的宝地。

除此之外,穆河附近有穆棱河,镜泊湖,牡丹江这样的水力资源,还有无数的荒山林地,可谓是一个远远未曾开发的大宝库。

如果真的在这里建一个农业基地,那将是一个集合农业、林业、食品加工业、畜牧业、旅游业、地产开发于一体的大规模的产业链。林风甚至不敢想象,一旦真的能做成这件事情,穆河将会变成怎样一个城市。

“林风,你想什么呢?”周文武问。

“没什么,我有点事,先走了。”林风没把想的事情告诉周文武。小姨夫这个人做做餐饮业还行,让他做大事业有点难为人。林风把农业基地的事情先埋在心里,准备先整理出一个清晰的思路,再想办法找机会来实施。

重活一次,他要把握每个机会。不过他也清楚自己的能力所在,他所拥有的无非就是未来的一点先进理念,却缺乏实际的执行力。真想要成就大事业,他一个人远远不够,他需要一些真正能够做事的人来帮忙。

林风一直都记得他上大学的时候,一位老师说的话。

他说:“刘备武艺不如关羽张飞,智谋不如诸葛亮庞统,为什么这些人死心塌地的为他卖命?”

具体的答案林风已经记不清了,他只记得那是管理学的课程,还记得一点,一个领导者不见得要是全才,却一定要懂得怎么利用手中的资源,实现利益的最大化。

林风现在要做的,就是尽可能多的搜集对他有利的资源,利用对以后十几年局势的把握,做一番可以改变自己,也可以改变这座城市的大事业。

晚上,林风一路溜达到鲍二好家。他本不想和鲍二好再扯上什么关系,可想来想去,能在这方面帮他的暂时只有鲍二好了。

鲍二好正好在家,他刚从乡下回来,正和杜梅吃着饭,一见林风来找,立刻热情的把他给迎进去。

两人寒暄了几句,林风把话题扯到收粮上,鲍二好以为林风有了兴趣,便给他讲起今年的形势来。

一九九五年的粮价很喜人,农民都发了小财,这一点从穆河街里涌动的人流就能看出来,就连林家的药店营业额都比往年增加了不少。

鲍二好赶上这波行情,这几天下乡收了不少农民一直握在手里不肯卖的大豆,据说一转手就能赚上万元。

“不错啊,这钱赚的倒是轻松。”林风知道倒粮赚钱,却没想到这么赚。

鲍二好却啐了一口:“要给粮库主任这个数……”

他伸出三根手指来晃了晃,林风自然不会以为是三百块,暗想这粮库主任够黑的,迟早要进监狱。

“对了,你今天过来找我,不是就为了聊天吧。”鲍二好把碗里最后一口饭扒进肚子里,又灌了一口水,问林风道。

“还真有点事情要麻烦你。”林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