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不同凡响!
作者:轻裘长剑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5878

十月份的私煤产量很不理想,这个月发生的事情实在是太多太多,自从月中运煤队遭遇伏击之后,萧翎就把分散在各处的力量集中在几个点上,运煤队每次必须以百人队的形势出动不说,沿途还有两个护卫队小队提供保护。这样一来,运煤的效率无形之中降低了很多,特别是十月下旬狍子岭矿洞的生产已经完全停滞了下来。

由此一来,十月份的产煤总数勉强超过了八千担,十月份的最后一天,黄孝仁黄大公子亲自将一万两的结款送到了张家屯,萧翎拿着这些银子有些哭笑不得,这些银子在自己手中恐怕还没握热就要统统花出去。

既然黄孝仁来了,萧翎也就问起了麒麟角一事,声称自己有一位好兄弟病了,需要五钱麒麟角做药引。黄孝仁一听到“麒麟角”三字,当下先是一愣,旋即大笑起来:

“萧大人真是厉害,连黄某家那珍藏多年的传家之宝都能打听得到!”

传家之宝!萧翎看着黄孝仁那看似毫无保留的笑容,当下明白这麒麟角恐怕是难以到手了。原来那麒麟角是黄明祥黄老先生年轻时无意间得到的宝物,说来也巧,自从得到那宝物后,黄家的私煤生意每日都要上一个台阶,黄老先生也就认为是那支麒麟角给他带来的好运,当下就把麒麟角当成了传家宝。

“老爷子一直把那麒麟角随身携带,不光是作为护身符,也作为我们黄家家主的象征。老爷子曾经说过,若是他把那麒麟角交给谁,谁就是我们黄家的下一任家主!”

随身携带?难怪以清风寨如此庞大的势力,就算知道了麒麟角在黄家藏着却也无法弄到手,原来那宝物竟然藏在黄老爷子一个大活人身上。

“老爷子随身带着那麒麟角,难道不怕遇到······”

“萧大人有所不知,别看老爷子快六十的人了,年轻时可是在武学方面下过一番功夫,虽说不是什么武林高手,可那身手还在,等闲七八个壮汉都近不了他的身!”

难怪,难怪!难怪当日在明州城,黄老先生面对那些欺负李能一家的泼皮毫不畏惧,萧翎当时还以为黄老爷子是借着自己的身份而有恃无恐,现在看来,当日就算自己不出手,那几个泼皮也难逃一劫!

这黄孝仁连自家的秘密都说了出来,想必是想借此进一步地拉拢萧翎。眼下萧翎也是堂堂朝廷的营统领了,手下兵马比那些官兵要强上许多,黄孝仁自然不会放过这么条大腿。

萧翎当下有些烦闷,那麒麟角看来是没啥希望弄到了,可自己昨天还答应了林旭,食言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食言所带来的后果。萧翎不想自己变成一个说大话的人,特别是对清风寨这三番五次解了自己大祸的恩人,脸上的表情也变得凝重起来。

黄孝仁见到萧翎那沉重的表情当下哈哈一笑,话锋一转,道:“不过这事儿也未尝不可一试,实话和萧大人说了吧,家父其实是很看重你的,这几个月来一直把萧大人的名讳挂在嘴边,甚至还说‘若是老夫有像萧翎这般有能耐的子嗣就好了’之类的话,萧大人对此千万不要见怪!”

萧翎当下也没说话,只是微微地笑了笑,就见黄孝仁继续说道:“虽说家父在那几名武夫进逼时选择袖手旁观,没有帮助萧大人渡过难关,不过暗地里却也帮了萧大人一个大忙,大人可知道?”

“愿闻其详!”

“本来那些武夫在围攻萧大人之前,曾经到明州城的兵器坊里寻找过弓箭等攻城武器,不过家父早就亲自到了兵器坊一趟,请那老板不要把兵器提供给那些武夫。要知道那兵器坊的后台可是越州镇守使大人,平日里谁的账都不买,当时也是看着家父的面子才帮了这么一个大忙!”

原来如此,难怪那些官兵连一把弓箭都没有装备,竟然是黄家老爷子亲自出面帮得大忙,萧翎的脑袋里还有疑问,当下不动声色地说道:

“看来是萧某误会老爷子的好意了,不过萧某眼下已是朝廷的官兵,只怕老爷子也会生出些须厌恶,萧某感觉老爷子不太喜欢和朝廷的武夫打交道!”

这话萧翎憋在心里已经好些日子了,以黄家的势力和财力,完全可以用自己的亲信组建出几个营头的武装,可黄家到现在却和朝廷兵马没有太多交集,这一点实在是太反常了。

“实不相瞒,老爷子年轻时曾经吃过那些武夫的小亏,因此也不大愿意和他们打交道。再说黄某一家不过是商人,若是和地方兵马牵连太多的话,难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不过萧大人就不同了,家父是一个很认死理的人,既然他一直看重萧大人,就不会因为萧大人现在成了朝廷的武官而生出什么芥蒂。依黄某看,萧大人还是有很大希望说动老爷子借麒麟角一用!”

“既然如此,事不宜迟,萧某这就随大公子到明州城一趟,不管事情能够办妥,在这里先谢过大公子所做的一切!”

黄孝仁一听这话,脸上的表情变得不自然起来,就见他苦笑道:“只怕,萧大人还要多赶几天的路了!”

原来黄老爷子已于昨日前往了山阴城,此去要在那儿住上一段时间,萧翎想找到黄老爷子,还得去山阴城一趟。

萧翎不想把答应林旭的事情拖得太久,加上自己本来就要到山阴城的镇守使府办理官身的事情,眼下一举两得,也不算多花时间。

~~~~~~~~~~~~~~~~~~~~~~~~~~~~~~~~~~~~~~~~~~~~~~

张家屯到山阴城来回可是五六百里的路程,这可不是三两天功夫就能办完的事儿,临走之前,该交代的还是要交代。

这几日激战中的死难者达到了四十人之多,重伤致残者也不少于这个数。这年代可没有后世那相对完善的抚恤制度,就算是朝廷的兵马作战致残致死,也不过是象征性地赔偿一点儿银子就打发了。

可萧翎却没有那样做,死难者的家眷除了得到了一笔银子的丧葬费与抚恤金外,家眷今后的生活全都由萧翎的团体供养,而致残者除了继续按照眼下的酬劳标准领取银钱。除此之外,致死致残者家中凡是有子嗣的,全都由萧翎的团体出银子培养长大,成年后将进入即将组建的“萧字营”效力。

萧翎的这个举动在明州一带顿时激起了极大的反应,一部分人觉得萧翎是不是傻了,按照朝廷的一惯做法发点银子不就了事了?供养那么多的家眷得花多少的银子啊!

不过更多的声音却透露出对萧翎的敬佩之情,说实话,当兵比种田强了不少,而且家中还免去了大部分的赋税。可面对朝廷的招兵,百姓们一向是如畏虎狼,就算是那些当了兵的,平日里也都是懒懒散散,出征时也是三心二意,一有点不顺就会溃败下来。

究其原因,士兵们的饷钱在经过各级衙门的七扣八扣之后,拿到手上来的就那么一点儿,为了那每月几钱银子去拼命,任谁也觉得不值!再说了自己这一死不要紧,可身后的家眷却每人照顾,任谁都要千方百计地留下自己的小命。

可萧翎这儿就不同了,吃的好,穿的暖,用的装备更是精良不说,饷钱还比朝廷的丰厚许多,听那些先入伙的人说,连一文钱都不曾克扣。就算不幸致死致残的,家眷也都有人供养。大伙儿当兵不就图个吃饱穿暖,家眷无忧吗?既然萧翎能做到这一切,大伙儿也就没有了顾虑。

就这样,周围闲赋在家的民壮都纷纷地涌向了张家屯,希望能够通过一轮轮的筛选进入萧字营,就连周围的一些官兵都动了这么个心思。等到了十一月初,明州城几个新组建的营头的招兵处门可罗雀,连一半的新兵都没有招到,而张家屯周围可是搭起了数以百计大帐篷,十里八乡的青壮蜂拥而至,就算大伙儿最终落选,在这儿混上几顿好饭好菜也值了!

萧翎自然不知道自己的一个举措竟然带来了这么大的反响,他已于十一月初一带领亲卫队离开了张家屯,目的地自然是那不曾去过的郡城---山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