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节
作者:仪云尖兵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2137

腊月二十六。“快醒醒,别睡了,去洗漱洗漱,要去上早朝了。”赵炳章推了推赵东。赵东惺忪着眼睛问道:“现在是什么时辰了?”“已经过了寅时(凌晨4点多),我先去准备了,你也利落着点。”赵东起身,洗了把脸,用青盐漱了口。穿戴整齐后出门一看,赵炳章已经在外边等了,身穿着官服,头戴乌纱(知府的官服为明蓝色),人也精神了许多。赵东也是身披甲胄,一身的戎装。两人都没有雇佣轿夫,只是有两个长随提着灯笼跟丛着。街上冷冷清清,看不到行人。工夫不大,过了武林门,到了赵炳章口中所说的天街。当时的天街长一万三千五百尺(宋时的尺较小,约等于东西的四千米),阔一百七十步。这条街道是专供皇帝通行的,所以称“天衔”或“御街”。街分御道、河道、走廊三部分,御道中央专供皇帝通行,旁有官员行走的道路,河道外的走廊才允许百姓行走。黑呼呼的也看不到这条街的尽头,只是紧紧跟着赵炳章。这时天街上已经开始有上朝的官员通过,一顶顶的轿子不时的从后面赶上来。每当有轿子通过的时候,赵炳章就把赵东拉到天街旁边的小巷里边退让。原来这天街每五步十步必有一条巷子,当年这些巷子就是为了官员回避用的。远远望见对面某位大官的轿子来了——灯笼上自会标明身份,赶紧避进小巷,让上司的轿子先行。所以,越小的官上朝起得越早,走得越早,因为一路还得给人让道。两人不住的给人让道,耽搁了不少的时间,赵炳章脸上带着屈辱和不平小声说道:“有朝一日我也要人家给我让让道!”好容易进了皇宫大内,天还没亮,一些权高位重的大臣躲到太合殿旁边的暖阁避寒,而赵炳章和赵东这样的地方小吏只能在外边干冻着。直到天色渐明的时候才有个太监站在太合殿门口吼了一嗓子:“上朝”。这些大大小小的官员老爷们才鱼贯进殿。由于腊月黑夜很长,现在已进了辰时,赵东和赵炳章从起身到现在已经是两个时辰了。(4个小时)一个穿明黄滚龙袍的人从侧门出来坐在大殿的椅子上。众人忙跪下磕头,赵东也跟着高呼万岁。“都起来吧。”众人这才起身按文东武西站在两旁。其实三拜九叩的大礼是满清搞出来的名堂,以前觐见皇帝只是磕个头就了事。至于“众卿家平身,有事早奏,无本退朝”这些更是戏文里的东西,不足相信。赵东和赵炳章分站了队伍的末尾,赵东打量着理宗皇帝。理宗只是个五十多岁的老头,身才干干瘦瘦,脸上满是皱纹,两眼无神,坐在那里好象快睡着的样子。现在是宝佑四年的年底(1256年),这老头皇帝还有八年好活。首先是监本监(相当于现在的新闻出版署)侍郎的奏本:“启奏陛下,福建路又出了几本反书,臣已命人将相关人犯缉拿,请陛下裁决。”理宗摆摆手:“这样的事情你们看着处理吧。我只想听听蒙古人的消息,师宪(贾似道表字师宪),边境上有什么动静?”贾似道出班:“自蒙古人占了大理,还没有什么动静。圣上不必担心,我早已在四川云南布置重兵,可以说的固若金汤。”理宗皇帝问:“我听说蒙古的骑兵极为骁勇,可以一当十,可有此事?”贾似道说道:“川滇之地多高山大河,溪流密布,沟壑纵横,根本就不是骑兵可用之地。不论蒙古骑兵如何厉害,到了这样的地方也是毫无用处。”枢密使董宋臣(董宋臣是贾似道的早期政敌,在历史上的真实身份不过是一个内侍,只是很得理宗的宠信,为了情节需要,这里把他的官职升了)出班道:“启奏圣上,愚以为贾相所言未免偏颇。想那大理国占据地利之势,国内地形更是不利骑兵冲突,不也很快被蒙古人灭了吗?所以圣上应再次征调天下兵马入川进滇,以防蒙古突破西壁。事关社稷安危,万不可掉以轻心。”贾似道跪地道:“圣上圣明,切不可被董宋臣之言所惑。我朝财政自南渡以来一直未有起色,维持现状还是捉襟见肘,勉力支撑。若如董宋臣说言穷兵黩武,必大肆争敛民间,一旦激起民变,则内忧外患,社稷危亦。”董宋臣厉声道:“难道就眼看着蒙古坐大,蚕食鲸吞我大宋疆土不成。贾似道一再怠战,危言耸听,实在是我大宋的祸患,臣请圣上治贾贼之罪。”贾似道劈手就把圭板砸了过去,破口大骂:“董贼卖官鬻爵、贪赃枉法,引荐小人,还任用外戚。他才是最大的祸患,臣请诛之。”理宗言道:“两位卿家都是一品大员,竟然在朝堂上吵闹不休,成何体统?且先退下,容我考虑考虑。”赵东看贾董二人差点打起来,心中暗想:“看来这俩人不象历史书所记载的那样是奸佞之人,为了国家大事竟然到了动手的地步。”其实赵东看到的只是表面的现象,这只是贾董二人的表演而已。贾似道是个大投降派,可有了秦桧的前车之鉴,不敢表露的太过明显,就用“以山河之险固守,疲惫蒙古之后再徐图之”做幌子,消极备战。董宋臣却是个大大的弄臣,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不想让贾似道的势力过于强大。这个董宋臣为了讨理宗皇帝的喜欢,供其挥霍**,不遗余力地“开动脑筋”聚财致富,逐渐公开贿赂,卖官鬻爵。在宫中更不惜大兴土木,(芙蓉阁、香兰亭就是这个家伙修建的),买进大批娼优戏子。理宗日日宴游、夜夜欢歌早不知是年何年、是夕何夕。贾似道对董宋臣十分痛恨,因为这人挡在前头,截断一切官、财之源,也显不出自己的“满腹才华”。于是他打着“整顿朝纲”的旗号打击董宋臣。这些内幕自然是赵东所不知道的,宋室外有蒙古虎视耽耽,内有派系之争,积贫积弱到了积重难返的地步,灭亡也就只是时间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