攘外与安内
作者:猫儿怕吹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1387

提笔写这份短文,颇有些踌躇,不知如何表达,也许稍有不慎,便会被人冠以帽子、诟病唾骂。

明季战争有一个很大的特点,便是内忧外患,两线作战。既要镇压国内的农民起义,又要对抗关外的异族入侵。如此高难度的“动作”,不要说以明末腐朽至极、疲惫不堪之躯难以支撑,便是当今的世界强国,只怕也难以胜任。须知,“打赢两场局部战争”与“打赢两场全面战争”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以崇祯之时而言,内有李自成、张献忠,外有满洲,交相欺逼,而民不聊生、官员**,大厦将倾,独木岂能再支!终致北京城破,江山易主。倘若此前能避免两线作战,即便不能改变结局,但是决不会如斯之快!这个责任主要在于崇祯,尤其是在以“通虏谋叛、擅主和议、专戮大帅(毛文龙)、失误封疆”等罪名诛杀袁崇焕后,“和议”几乎等同于“通虏谋叛”,缺乏冷静的思考与判断,明政权最终在内外夹击中呜乎哀哉!

崇祯景山自尽后,残明余孽其实还有较大的实力。其实即便在城破之时,崇祯如能及时逃脱,渡江南下,振臂一呼,未尝不可以收拾重整。然而,或许是崇祯的性格使然,也许他已经心力交瘁,不愿再承受这种折磨,一句“汝何故生我家!”,手刃妻儿,凄惨无比,可谓表露心迹无疑。

崇祯一死,孽子孤臣纷纷拥立宗室,再续明室宗庙社稷,统称南明政权。先后有福王(弘光政权)、鲁王、唐王(又分为隆武政权与绍武政权)、桂王(永历政权)。其后续政权之多、互相内战之残酷,也为历史之罕见。

彼时更无“攘外与安内”之分,“对抗外敌”与“党同伐异”孰重孰轻,竟无人愿意认真考量。当时的局面与崇祯年间其实已经大不一样,民族危亡实已为第一要著。而这些残明政权,只知以正统自居,不把心思放在抵御“北兵”,而是以重兵攻击“骨肉同胞”。

如福王的弘光政权本有史可法和四藩,亦即黄得功、高杰、刘泽清、刘良佐,还有一个重兵在握的左良玉,兵马合计号称百万,实际上也有四五十万。如此雄厚的兵力,没有妥善布置在防御清军的第一线,反而内部火并,争斗不休!弘光帝在史可法连连告急时,竟然说:“上游急(指与左良玉的内战),则赴上游;北兵急(指清军),则赴北兵。”如此调度,安能不败!

历史证明,每当国家民族出现危亡之时,“攘外与安内”必定是一个关键的决策。如何确立轻重,如何妥协合作,试看国共的第二次合作便是在民族危亡时团结一心、举国抗日的绝好例证。

作为架空历史小说,往往选择国家危亡的历史关头作为切入点。《崇祯》如是、《新中华春秋》如是、《中华再起》亦如是,当然猫儿的《中华演义》也不能免俗。如何处理好“攘外与安内”的先后轻重,值得类似作品作者的思考和参详。

罗罗嗦嗦,不知所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