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节 南方
作者:燕小七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5010

这是一个急剧变化的时代,自春秋末年以来,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改革再一次达到颠峰!

从最北方的辽东到最南方的番禹,改革的呼声延绵不绝!——帝国皇家历史研究院在汉元2035年的一次学术报告中如此指出从武帝建元二年到元狩元年这一段史实对于帝国发展的重要性。

但是在建元二年的最初几个月里,帝国的大臣和社会的主流典论却对于执掌帝国大权,执意进行激烈改革的少年天子有很多的不理解之处。

少年的天子做事,实在太过荒谬了些,一面发着这样的感叹,刚被任命为四征将军的四位帝国将军急忙上了委婉拒绝这一任命的奏折。

即使是最爱权势的人,在这个时代的背景以及社会舆论的主流影响下,也会毫不犹豫的拒绝天子的这个有些荒谬的任命。

四征将军,非人臣所可以承受!

在帝国目前的环境条件下,谁接受了这个任命,谁便会立刻被挂上大逆不道,居心叵测的帽子,从此受到全社会舆论的抨击!

相对于其他三位一地镇守大将,桂阳郡守王冲无疑显得相对的低调。

他既没有程不识将军那样的赫赫战功,也没有李广将军那样深入敌后,单骑击杀匈奴精锐弓手的威名,更没有李云那么的被人所关没

但是他所处的位置,却一直是帝国重兵把守的关口,桂阳的前方就是秦始皇修建的灵渠。

这条连接着珠江和长江的帝国南方最为重要的水利枢纽关系到了中原帝国一直以来的一个梦想:征服百越!

这个梦想自西周时期,就一直存在于帝国的战略思维中,倒如战国中赫赫有名地大诸侯国楚国最开始建立这样一个诸侯,周天子完全是基于对南方庞大领土的兴趣。

楚国王室熊姓的祖先,最开始正是授命于周武王之托,举族来到当时对于中原人而言完全荒芜的楚地,只可惜的是文王死地太早。接任的周王很显然遗忘了这么一件事情,直到成王时期,周公避祸于楚,听闻了楚国先人的奋斗史,大为感动。回朝后这件事情同样感动了成王,也因此楚国正式成为诸侯之一。

不是这个时代的人,你根本无法想象帝国的那种对于南方土地的特殊情节,正如一个外人根本无法了解到现代中国人对于国家足球队的特殊情节。

自周起,帝国的军队一次次通过楚国南征百越,企图征服这个地区。

但是两广地区特殊的地形,以及艰难地补给严重限制了周天子的征服计划,再加上这一带的民族彪悍成风,难以轻易驯服。

一年又一年。一岁又一岁,前来征服的军队失败了又来,来了又失败,直到周天子失去对诸侯地统辖权利。

但是这种南方情节显然也影响到了东周的诸侯们。齐楚之争,楚吴战争,吴越争霸,春秋的历史上,围绕南方的征服而展开的战争不记其数。

到秦始皇横扫天下,秦军成为有史以来中原帝国战斗力最强,装备最好,素质最高。职业化最普及的军队。

他们扫灭了东方六国,他们从草原民族的手里夺回了河套地区。胡马不敢南下而牧!

但是。秦始皇陛下依然不满足,此时帝国沉积已久的南方情节犹如火山般爆发!是地。历史上中原帝国为南方的土地流了无数地鲜血,战死地士兵的尸骨几乎可以堆积成山,中原人对于南方有着极为特殊以及敏感地秀节。

秦始皇帝三十一年,战无不胜的秦军开始踏上先烈走过的路,开始对百越地区展开迅猛的军事行动,血战三年,秦军在付出了严重的伤亡后,依然无法完成对这一地区的征服,秦始皇震怒,下令开凿灵渠,将长江与珠江水系连接在一起,最终通过这条渠道,三十万秦军被送到南方的战场,一战而下!

南方在历史上第一次被中原帝国彻底的,完全的全部掌握。

秦帝国在秦始皇死后,迅速崩溃,二世而亡,奉命驻扎在此的秦军最高军事长官赵陀,野心勃勃,在此自立为王,他背叛了帝国的信仰,背叛了国家。

南方再一次的脱离中原帝国的掌握。

七十年时间如弹指般飞过,中原帝国的国力再次积蓄起来,伴随着国力的增长,人口的恢复,南方情节再一次出现在帝国最高决策者的身上。

从孝文皇帝十一年开始,桂阳这个直接面对灵渠的重要据点就被帝国的中央寄予厚望,其驻军不断增加。

到孝景皇帝十一年,三十多年时间里,桂阳驻军从最开始的不到二万,迅速增加到拥有大小战船千余,骑步兵七万多的规模,不仅仅具备了对南方赵氏分裂集团的防御能力,甚至已经拥有了主动攻击的能力。

而控制这一区域的赵氏集团,却开始逐渐日落西山,他们###他们的国家,最开始他们以为凭借自己的能力,完全可以掌握一切。

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失去了咸阳强大的后勤补给系统,以及先进的武器锻造体系,曾经显赫一时装备精良的南方军团,到孝文皇帝时期就已经再无可用之强弩,再无可穿之甲胄,空有数十万军队,却无法得到有效的粮食补给。

这支规模庞大的军队也不得不开始不断缩减,七十多年来,它的规模早已由最颠峰的五十万大军,锐减到如今的不到五万,整整缩水了十倍。

帝国征服南方,最大的困难就是水土不服,以及南方丛林中的瘴气,还有当地崎岖的山路。

帝国现任桂阳郡守兼将军王冲,字猛,其祖上正是当年秦国显赫一时的王氏家族,王家历代军人世家。为秦王的霸业奉献了整个家族的全部,从王谫将军到王离将军,王姓为秦帝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其家族也与另一个秦国军人世家蒙姓互为依靠,当年王冲地祖先正是随着蒙家一位将军来到南方,他们定居在了这个战死了无数袍泽的地方。秦帝国崩溃的时候,他的祖先目睹了南方军团的背叛,目睹了一个辉煌帝国地崩溃。

从那时候起,对于南方军团的背叛,王氏和蒙氏就有了深藏于血脉中的仇恨,两家遗留在桂阳地区的后人,开始了世代教育其子女以剿灭南方叛军为目标。

在这种教育下成长起来的王冲,对于南方的赵姓自然有着刻骨铭心的仇恨,他甚至认为。帝国应该先南后北,即先集中军队消灭南方,稳定当地的情势,然后再挥军北上。

这种言论在帝国有着极为广阔的市场。在通常意义上,帝国一直认为征服南方比击败北方地匈奴容易的多,而历代天子,大将军以及丞相特殊的南方情节又在另一个方面变相的助长了王冲地升迁速度。

从孝景皇帝三年王冲以十七岁的年纪从军以来,他的升迁速度几乎可以用火箭来形容,短短的十几年时间里,王冲由最初的骑尉最终成为如今的桂阳郡守,手握数万大军。

在郡守任上。王冲积极准备南征,蒙家和王家在桂阳遗留的后代先后被他安排到军队中。针对南方特殊的地形。王冲极力游说了帝国地高层,最终使孝景皇帝同意他在当地组织少数民族参军:

到现在桂阳郡已经形成了一支二万人的纯少数民族战士组成地军队。

虽然桂阳驻军一直以来由于远离帝国最发达地区域。相对于北方的边军,他们也缺乏来自中央地直接支持以及全面照顾。

他们虽然经费有限,他们虽然装备简陋,他们虽然没有什么战略计戈。

但是单以单兵作战能力来看的话,在整个帝国,这支军队都可以用强悍两个字来形容!

特别是那支少数民族组成的军队,相对于汉人军人,这些由当地少数民族组成的军人,格外的纯洁,他们更遵守纪律,更能吃苦,汉人军人根本无法攀爬上的山地,他们踏步如飞。

汉人军人习惯穿鞋战斗,可是他们却完全不需要鞋的保护,赤着脚就可以飞快的前进。

而且更重要的是,他们全部都是来自南方不堪赵家压迫和剥削从而逃跑过来的,对于赵家的仇恨,他们不亚于王冲。

时机越来越成熟,帝国换了新的天子后,战略侧重点开始由经济民生向军事倾斜,中央的命令开始越来越充满侵略性,帝国的中央从去年开始就不断要求王冲积极展开对南方赵氏的侦察,并修复灵渠一些陈旧的设施。

这些迹象表明,帝国已经开始准备筹划对南方的征服,王冲自然无比兴奋,积极投入到这些工作中。

他今年已经三十四岁了,在他这今年纪,他的祖先王謭将军就已经战功赫赫,位列战国四大名将!

人生蹉跎,他要想重新恢复祖先的荣耀,现在就是最好的时机!

也许是上天眷顾他吧,建元二年的上元刚过,南方赵氏发生了一次严重的内部政治斗争,其国王赵迁被他的两个儿子设计杀死,然后这两个儿子又与其他几个兄弟展开了激烈的内讧,根据王冲的情报,其中一个失败者逃到了夜郎。

而在王冲的计划中,先消灭或者招安夜郎,然后利用夜郎对南越地区居高临下的地理优势,顺牂牁河而下,迅速剿灭赵氏集团,重新恢复中原帝国对南方的绝对控制权!

这个计划被王冲夹杂在自己挽拒天子的奏折中一起用八百里加急送到长安,只等天子一声令下,他就会在得到虎符的瞬间迅速展开行动。

七十多年了,南方!帝国的剑再一次为你举起!<div align=center><!--阅读面页章节尾部广告--></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