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西域都护(3)
作者:碧海情深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5174

阎行震惊万分,脸色数变,“难道益州与高勇结盟?还是说要趁火打劫?”

马超冷声道:“刘焉老儿打得好算盘,鹤蚌相争,渔翁得利!结盟?高勇夺下西凉后,下一个目标就是汉中、益州,刘焉不会那么傻,更不会那么天真。他这是在给自己增加筹码,只要控制雍凉与益州之间的几条山口关隘,进攻益州将变得极其困难,事倍都未必能够功半!”

“这么说煽动临洮大族暴乱是益州的试探?”阎行狠狠道,“当初我们派人与其联系,他一直不理会,如今我军全力阻挡高勇的铁蹄,他却在背后动手动脚,难道他就不怕将来被高勇杀得一败涂地?益州兵马我十分了解,面对高勇军完全不堪一击!”

马超呵呵冷笑:“你这样想,那是因为你见识过高勇军的厉害。可刘焉一直闷在益州,他知道什么?无非是道听途说,以为一切都在掌握之中,一旦天下大乱,他即能顺势而出,窃取天下。可笑啊!”

“天下大乱?”阎行苦着脸道,“就算他想,高勇也绝不会答应。至少目前来看,一切都在高勇的掌控之中。青、兖、荆、扬、凉,哪里都能看到高勇的影子,可怕啊!既然益州夺了牛头山关隘,我方该如何应对?打还是不打?”

马超摇摇头:“打不得,高勇未退,就不能轻举妄动,想刘焉仅仅是试探。”

正说着,城外再次鼓号声起,一声声巨响伴随着房屋崩塌,西凉军被迫蹲在朵墙下,祈祷老天爷开眼。马超抬起头,听了听城外动静,“走吧,郝昭又开始折腾了!”

阎行攥紧拳头。“现在我算是明白兖州之战,曹操为何不与高勇正面对抗了,实力差距绝非数量能够弥补!”

段谷关内,当马腾为牛头山异动头痛之际,高勇也接到后方奏报,散关有少量益州斥候潜入扶风郡,好在防守严密,这些斥候还没离开三五里,便被驻扎此地的部队擒获。随后。周鲂率22机步师一部迅速前进至散关外扎营。借以震慑益州。同时,42龙骑师派兵赶赴子午谷口外驻扎,严密监视异常情况。

高勇察看一番地图,在散关处画了一个圈,“益州坐不住了。(刘焉要出来捡小便宜。我只是奇怪,张鲁虽然依附刘焉,可真得对其惟命是从?还是虚与委蛇,有自己的打算?”

贾诩看过奏报,思索片刻说道:“主公曾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只要有足够的利益驱使,仇人也能暂时成为盟友!更何况。原本就是依附关系的张鲁。他这么做无非是探探路。看看扶风郡是否有便宜可占。若有,不等刘焉下令,张鲁一定会先扑出来咬上一

高勇看了看天水南面的汉中,又看了看冯翊郡诸城,“给周鲂下令,必须保证陈仓、临渭之间补给线路的绝对安全。冯翊郡内乱,敌人短期内难以清除干净,粮草运输只能取道弘农、长安,压力重。风险也相应变大。散关、斜谷、子午谷。这是已知的山路出口,其他地方也许无法容纳大军行动。却也能让小股敌人渗透进来。为前线数万将士安危着想,必须确保万无一失!”

贾诩亦道:“主公说的是,下令22机步师之外,也可让42龙骑师散开,加强布控范围,一旦发现敌人潜入,立即予以歼灭。张鲁素来谨慎,只要打疼了他、打怕了他,他就不敢继续造次了!”

平襄比成纪略小,却重在位置,乃沟通成纪、榆中地必经之路。由平襄向南,翻山越岭之后便可抵达冀县。不过,道路难行,大队骑兵无法通过,只能允许少量步卒行走。但是相信没有人会选择这条路,因为即便步卒能够通行,并赶至冀县城下,粮草辎重供应也无法保证。

骑马穿过东门,一眼便能望见长街尽头的西门。街上,人烟稀少,城中百姓大都躲在家中,小心翼翼的张望这支突然出现的兵马。曾经耀武扬威的郡兵、差役,此刻全部老老实实的蹲在县府院中。县令、县尉早在投降前就携带家眷逃之夭夭,城防重担最后落在一名小小的军候头上。于是,军候对比了手下二百来人和前来攻城的敌人兵力之后,做出了最为明知的选择---投降,无条件投降!

高顺大军入城却并未停歇,除留下些许兵力维持辎重中转外,大部队马不停蹄折向西北前进。( )下一个目标相对好找,既是沿山脉向西北,直至襄武、榆中官道与平襄、榆中官道地交汇处。

“高将军,斥候均已散了出去,平襄方圆百里都在探查范围之内,相信我军行动应该不会传到段谷关那边。”既然张飞抢了前锋地活计,华雄只好勉为其难的跟随在高顺身边。

高顺催马前进,目光扫过街巷两侧,“县令、县尉不会逃得太远,派人抓住后,连同家眷先行关押起来。抓紧时间清查府库情况,如有粮草就地征用,我们这边少用一些,后方就能少用几辆马车。战争打的是钱粮,尽量以战养战。”

“是,将军放心。属下已嘱咐斥候探查的同时,将县内富户、大族的底细摸清,然后酌情处理掉一批,既能收笼民心,又能得到急需粮草,一举两得。”华雄平静地说道。

“好,不过动作要快,大部队不会停留。留守兵马要把稳定放在第一位,而后再适当的打压一下本地士族,为将来的新政铺平道路。”久与高勇一起,高顺也被熏陶,多少知道作为保守势力的代表、既得利益的阶层,士族必将成为新政的阻力和绊脚石。故而,只要情况允许,就要坚决打压,绝不姑息。

华雄对此也多少理解,别的他不清楚,可自家事却看得真真切切。自打跟随主公后,家族也逐步转向经商、生产为主。赚取地利益较以往翻了数倍。现在想起以前死抓住土地不放地情景,只感到脸红发烧。“这些都是为他们好,省得将来没处买后悔药去!”

天水北部,高顺兵团仍在神不知鬼不觉地高速推进,其速度已不亚于当年攻占冀州之时。不过,由于消息的封锁相当到位,至今马超、马腾仍未收到关于平襄失守的只言片语。即便临阵逃脱地县令、县尉也在离城百十里外被发现,一家老小皆被请回喝茶。

相交平襄的不战而降,显亲、段谷关的战斗可是真刀真枪的火拼。面对高勇军潮水一般的冲杀。西凉军只能要紧牙关死扛,用生命换取时间。

七月十日,一队千余人的步卒押运辎重悄然进入散关。至此,前前后后一共有近五千人陆续抵达散关。五千兵卒说多不多,说少不少。汉中张鲁也想多遣兵士。怎奈力不从心,五千人已经是辎重输送地上限,为此还额外占用千余兵力,对于兵力本就不足地汉中可谓捉襟见肘。守将张卫为张鲁弟,当年借助五斗米教起事时贡献颇多,为张鲁上位汉中太守奔前走后,并最终取得了朝廷认可。成了汉中一郡的太守。

可是。形势变化太快,张鲁刚将汉中局势彻底掌控,北边长安三辅便被高勇一举拿下,并顺势猛攻西凉。起初,西凉前来请求联盟共抗高勇,可在刘焉地压力下,不得不选择拒绝。对此,张卫怨言颇大,可人在屋檐下怎能不低头。不过。张鲁放弃。张卫却力主出兵,趁两虎相争扩张势力。

对此。张鲁一直犹豫不决,无论高勇胜败,对他都不是好消息。夹在两强之间,下场往往悲惨。但是,一个人改变了他地想法,那就是手下唯一的谋略出众之人----阎圃。长安一行,阎圃感触良多,眼界洞开之余,第一次切身体会到日新月异之盛景。一个念头悠然而生:光武中兴也不过如此,或许尚不及此!半月观察,相比较民生变化带给人的惊叹,高勇军的强大足以令人震惊莫名。此强非普通之强,乃是从外至内,深植骨髓精神中的强大。而最让阎圃感到不可思议之处,却是高勇军中将士地学识。他曾亲眼看到几名普通兵卒竟然能够为百姓解读公告,甚至还能吟诗作赋!难道高勇治下士人都投笔从戎了?

可怕至极!阎圃返回汉中后,首先拜见张鲁,将长安一行的见闻感受仔细述说,最后才正式建议:逐步脱离刘焉,尝试投靠高勇!不过,这里面要讲究方式方法。张鲁当下问计,阎圃一一细说。于是,便有了增兵散关、斜谷、子午谷的行动。

张鲁异动,自然逃不脱周鲂、侯英的眼睛。然而二人却搞不懂,张鲁此举何意?即便增兵,总兵力也不过万余,无论如何也突破不了一个机步师和一个龙骑师的防线。疑惑之下,消息迅速递往段谷关外。

斜谷谷内的军营中,杨柏阅毕命令眉头紧皱,此刻手下不过五千步卒,张鲁居然要求全力出击,攻打高勇军重兵守卫的五丈原。“主公怎会如此糊涂?五丈原、马冢、北原三地成犄角之势,常年驻扎两千余人地部队,其中还有一千骑兵!那些可都是货真价实地龙骑兵啊,紧靠五千步卒与敌人野战……唉,这可如何是好?”

校尉见主将愁眉不展,急道:“将军,怎么办?打还是不打?”

杨柏思索片刻,摇头道:“再等等,我修书一封,再劝劝主公!”

与此同时,子午谷的杨任也接到这样一封大同小异的军令,出战,无论胜败,只要出战就好!

杨任想的比杨柏要多,放下军令,起身来到帐外。“主公要我等出兵攻打扶风郡,可敌我双方军力相差巨大,交战必败无疑。明知如此,主公为何仍要力主出战?难道说益州又开始施压?来人,传我将领,午后造饭,傍晚出兵杀入扶风郡!”

各人各样心思,牛头山的杨昂接到的却是另一种军令,上面只有几个字:全力攻打临洮,若成功夺取,重赏三军!

于是,两路兵马杀出关口,两路按兵不动。同日,两名特使分别离开散关、牛头山。

一切已经安排就绪,只剩下等待结果。张鲁长出口气,问阎圃道:“阎圃啊,你觉得此事成功的可能性有多大?”

阎圃道:“至少六成!”

张鲁轻柔额头,“但愿吧!投靠高勇,敲诈韩、马,还要提防刘焉……累人啊!”

此时,汉中城内的一座酒楼上,杨松笑眯眯的望着手中一份礼单,看到上面刺眼地黄金百两、绸缎、田亩千顷,心肝似乎在扑通扑通地狂跳个不停。心满意足的合上礼单,杨松露出满足地笑容,“好,有劳刘州牧挂怀,松绝不负所托,仔细盯住张鲁的一举一动,但有异常立即上报刘州牧。”

对面之人微微点头,随后起身离去。

杨松手捋须髯,笑望楼外的街巷,眼角闪过一丝狠戾的光芒,“主公,既然你偏听偏信阎圃小儿之言,把杨某的一片赤诚当作驴肝肺,那就不要怪杨某自谋生路了!人家刘州牧可比你会做人,赏赐多多,加官进爵,嘿嘿!世人皆言: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看来,杨某也要俗一回了!” <div align=center><!--阅读面页章节尾部广告--></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