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口舌
作者:司马子雨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4368

“道长但说无妨。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就是道长要我割股入药,李某也不敢推辞。”李准的语气虽然平淡,但其中却透露出坚定。

灵元老道心中暗暗得意,“这个呆子,果然一激就上当。”嘴里却道,“公子果然是孝心可敬,其实这办法说难也难,也容易也容易,我还是怕你的父母舍不得。”

老家人李忠急道,“难不难总得试试。老爷和夫人这辈子不容易,难道还能让他俩病怏怏的挨过后半生吗?”

“要想彻底治好,就得多管齐下:做法驱邪,这点好办,我跟赤铭道友两个人就可以做好;其次要改掉本宅的风水,散掉聚积的鬼气,这一点也不难;最难办的是公子的纯阴之体啊,这对鬼灵幽魂有着莫大的吸引力。即使别的都弄好了,只要公子还在,那不出两个月,散掉的鬼气又会被重新召集而来!”灵元说着摇了摇头,一副无可奈何的样子。

“难道就没办法可以禳解吗,我远走他乡行不行?”李准忙问。

“不行,这种情况是俗称的‘克亲’,只要亲缘关系在,即使走到天涯海角,也还是逃不掉命中的因果。除非……”老道沉吟了一下。

“除非什么?”

“除非公子肯舍身修道,以玄门道法炼去身体中的阴气,才能从根本上免除父母的灾殃。不过,从面相上看,你又是独子,如果你出家修道,又有谁来奉养你的父母呢?所以贫道刚才期期艾艾的不愿意说出口啊!”灵元老道说完,利用眼角的余光仔细观察李准和李忠的表现。

李准呆在那里,仿佛被雷劈了一般:要么就这么下去,两个老人疾病缠身;要么自己出家修道,两位老人无人奉养天年,这两条路都是死路,都走不通的啊。

李忠愣了一愣,蹬蹬蹬的往后院就跑。两个老道看了他一眼,又仔细盯着李准,希望他尽快拿个主意。

没一会儿,就听门外有人咳嗽的声音,“是哪个老不死的贼道人鼓动我的孩儿出家,有胆子的站出来,看我不拿拐棍打他!”话音未落,就看一个六十来岁的老员外拄着拐杖,颤巍巍走进屋子里来。

在他后面跟着李忠,他们两个的身后,有个小丫环搀着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夫人,紧随而来。

李准抬头一看,连忙道,“爹,娘,你们不在后院休息,到这前院来干什么!”

“休息,再休息,我儿子就要去当老道了!三儿,你也不想想圣人所言,所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你不着急,我还想早点抱孙子呢!”老员外不管不顾的嚷了起来。

“他爹,你消消气,咱三儿也是一时糊涂,不会真走的。”老夫人转头向着李准问,“我的儿,刚才李忠跟我们都说了,你别犯浑。我跟你爹都是土埋半截的人了,早死几天晚死几天没什么区别,你可是咱们李家唯一的根苗,千万不能听那些外人的挑唆。”

听着两个老人的指桑骂槐,两个老道尽管装作无所谓的样子,却也觉得脸上微微发热。看灵元在桌子边坐着一言不发,赤铭子实在绷不住,道“两位老人家莫要多心,我们不是骗人求财的游方道人,这位灵元道兄乃是茅山掌门的师弟,道法高深;就是贫道的师门蓬莱,在休真届也有些小小的名气,就算是令郎拜在我们门下,也不算辱没了他。”

“别说你们是些施符念咒的道士,就是八仙来了,小老儿也要跟他理论一番,这养儿防老、传续后代香烟,走遍天下都是说的响的道理。”李老员外怒气不减。

“老爷子,别着急,我们没说要带走你们的儿子啊,你理解错啦。”灵元老道看赤铭子吃瘪,俗话说兔死狐悲,物伤其类,骂个和尚满寺羞,他连忙出来给打圆场,“老人家,我刚才跟令郎讲过,你这个宅子阴气太重,对你们老夫妻的身体不好。并且,令郎是万里无一的纯阴之体,那些幽魂鬼怪受他吸引就会不断聚集,这不但会让你们老夫妻身体不宁,最重要的是,长久下去令郎也会受极大影响,严重的时候会造成神志失常啊。”

“真的?”老员外半信半疑的问,“我年轻的时候也曾走南闯北做买卖,你们这些游方道士的鬼话别想骗到我。”

“看起来这老头认定我们是游方道士了,若是不耍点手段,恐怕这件事不能善了。”想到这里,灵元老道口中念念有词,“六丁神将,速来听用。”就见一阵风起,从半空中落下一尊金甲天神,向灵元躬身一礼,“不知我师唤弟子前来有何差遣?”

老道向北一指,“在我茅山丹房有两粒壮骨丹,你去替我拿来。”那神将听说不敢怠慢,一阵风卷向北,不一刻,从门外的半空中扔进来一个小小的红色葫芦。

那老道伸手借住,从葫芦中倒出两粒金丹,递给老员外道,“这是贫道锻炼的壮骨丹,服下之后能强身健体,驱邪避瘟。你们老夫妻被鬼气侵袭已久,除非服此金丹,否则难以补足被鬼物摄走的元气。”

丹药刚出葫芦,一阵扑鼻的清香让屋中众人的精神为之一爽,老员外闻到丹药的香气,看了看老妻有些泛白的脸色,“仙长,我只要一颗行不行?该多少钱我给,不过要想我儿子出家,却是不能。”

灵元老道把丹药塞进老员外的手里,“老人家,这丹药是我送给你的,分文不取!关于令郎的事情如何处理,我倒是有个道理,你听听看行不行。就在这附近,我们修真各派找到一块阴阳交泰之地,想在其上修造关帝庙。这座庙宇的钱款、砖瓦木料都筹集的差不多了,只是缺一个主持庙宇、照料香火之人。”

“仙长想让我家三郎去当观主?不干不干。”老员外大摇其头,“我家世代耕读传家,到了小老这一代家境没落,以走南闯北贩售货物赚了点铜臭之物。但一日三餐还是不愁的,不必让儿子去当道士骗人家的钱。更何况我只有这一个儿子,出家之后我们老夫妻两个又去依靠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