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征辟属官
作者:洪荒书生侨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10046

三国时期名将辈出,而且大多智勇双全。不过武将的智谋不好量化,特别是受罗贯中《三国演义》影响,对武力的高低看得特别重,因此毛批《三国》主要以武力排名列出了所谓的二十四名将: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黄许孙太两夏侯二张徐庞甘周魏枪神张绣和文颜虽勇无奈命太悲,三国二十四名将打末邓艾和姜维。(吕布、赵云、典韦、关羽、马超、张飞、黄忠、许禇、孙策、太史慈、夏侯敦、夏侯渊、张辽、张郃、徐晃、庞德、甘宁、周泰、魏延、张绣、文丑、颜良、邓艾、姜维。)

当然三国时期的英雄名将远不止这二十四位,毛批《三国》显然是为凑二十四位数,比如前期的华雄,孙坚,后期的王双、文鸯等都没有被列入其中。

蔡铭要征用未来名将,蔡铭首先想到的就是这二十四名将,特别是刘备帐下的五虎上将和曹操帐下的五子良将。

五虎上将中黄忠已经在自己名下,关羽和张飞那是刘备的铁杆兄弟是不用想,马超此时不过十来岁的小孩,唯有赵云有点盼头。不过赵云远在真定,此时名声不显,能不能找到他不说,那么远的路程一个来回也要数月时间上肯定刚不上,因此也不能报太大的希望。

五子良将蔡铭已经见过的有徐晃和张合。徐晃已经在自己麾下,张合之前在冀州征剿黄巾时已经试过招揽,可惜他似乎并不看好自己。剩下张辽、于禁、乐进三人,张辽此时正好被丁原派遣到洛阳,被何进找入北军为军司马,于禁是时任骑都尉鲍信的部下,只有乐进此时还未出仕。这三人都是蔡铭重点招揽的对象。

除了以上几人之外,超级保镖典韦、许褚,东吴大将太史慈、周泰,甚至是被诸葛亮评说脑后有反骨的同乡人魏延都是蔡铭热切想要征辟的对象。

蔡铭自然巴不得将二十四位名将一网打尽最好,但事实上别说是蔡铭,就是此时的大将军何进,四世之中有五人官拜三公的袁氏家族出身的袁绍就算是先知先觉的知道了二十四名将的事也别想能一网打尽。

当然蔡铭想要征召的绝对不仅仅是上面列出的几人,很多演义中并不是很显眼,但是正史中各诸侯中智勇双全,战功卓著的将领也都是蔡铭的征辟对象。但是蔡铭也知道,这些暂时都只是自己的一厢情愿而已,人家愿意愿不愿意来还是另外一回事。

三国是一个风起云涌,波澜壮阔的大时代,就像武将方面名将辈出一样,三国时期的智谋之士也是光芒耀眼。

而且蔡铭深知:想要在未来的诸侯争霸群雄割据中崭露头角,成就一番事业,光靠武将是不行的。还必须有哪些知时务,能够及时把握时代脉搏,适时制定方略,的大战略家。特别是那些能够在军事谋略上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的智谋之士,和精通内政,治理地方,发展经济的稳定后方的内政大才。

作为一个最为后世乐道的大时代,三国时期的谋士,不管是军事型的,毒谋诡计型的,内政经济,机变谋略型的都大有人在。

中后期的不说,暂时还不在蔡铭的考虑范围。

前期的谋士杰出者亦有十数位之多,如曹操帐下的戏志才、荀彧、荀攸、贾诩、程昱、郭嘉、董昭,刘晔,袁绍帐下的田丰、沮授、审配、逢纪、许攸、郭图,孙权帐下的张昭、张纮,其余如蒯良、蒯越兄弟,陈珪、陈登父子,陈宫等也都不凡。

可是这些人被人乐道被称为千古人杰的同时,自然也不是那么容易折服的。

对于武将蔡铭还是颇有信心能够借着自己目前的身份征召收服一些,因为此时天下还未大乱,武人地位普遍低下,正常情况下极难出人头地。而且武人多耿直,且大多出身并不怎么好,只要待之于诚还好收复。

但是谋臣就不同了,特别是前期的谋士,大多出身世家,而且本分作为智谋之士,才华横溢,就算是天下不乱,他们也不愁出仕。而且一个个其奸似鬼,不但要为自己前途考虑,还要为家族考量,若没有相当的家世身份很难打动他。就像历史上,郭嘉,荀彧这样眼光犀利,极善于为自己挑选明主的智谋之士,最初都不免俗套的纷纷投像了袁绍。

而且此时征用名士,还有一个浅规则,那就是不能过界。一般来说像蔡铭这样的郡守,要征用名士做属官,只能征用自己出生地南阳的名士,或自己任职所在的巴郡的名士,除了这两个的方的名士,若要征用其他地方的除非是名声不显的普通士人,或者是自己的亲戚或知交好友才可以征用。要打破这个潜规则除非你是三公或大将军的级别朝廷要员。

当然如果你有像后来袁绍那样的名望,能够让其他地方的名士来主动投靠,那就令当别论了。

蔡铭自然没有那样的名望能够,因此只能通过现在的身份和职务之便去征用。

因此这样一界定,蔡铭能够征用的能够称得上是名士的就极少,似乎只有南阳的许攸和自己的好友钟繇。而许攸自不用说,已经投靠了袁绍,又被自己气得吐血,自然不可能被自己征召。到是钟繇做了三年侍郎,正是外放的时候,又是自己的好友,或可响应自己的征召。

什么狗屁的潜规则?

蔡铭心中暗骂。

在这种潜规则之下,自己根本就别想征召到那种真正有经天纬地之才的谋主之才。尽管蔡铭也知道就算是没有这种潜规则凭自己的出身和名望能够,也很难招到如荀彧、荀攸、田丰、沮授、张昭、张纮那样的大才。

不过在蔡铭眼中,规则就是用来打破的,而且蔡铭知道不久之后即将天下大乱,这种规则,迟早要被打破,即便是现在,蔡铭也并不想再回到朝廷,因此也就没有那么多顾虑。该出手的还是要出手。

只是此时蔡铭忙于准备赴任巴郡平定米贼之事,根本就没有时间,像其他那些穿越到三国的主角那样悠哉游哉的出门游历,一个个上门去亲自去拜访去忽悠。而一纸征书,能起到的作用实在是不大,不管是名士还是普通士人,面对一纸征书,好一点的可能会一笑度之,心高气傲的或许还会以为被侮辱了。

但是谁叫蔡铭没有时间呢?因此只能权且一试,权当作碰碰运气,像那些自己知道的,但却没有在洛阳的未来杰出的谋士们,发出一份份,言辞诚恳,冀求却却的求贤信函和征召文书。

求贤信函和征用文书发出去,之后蔡铭开始了对身在洛阳的那些想要征用的人才的拜访。

第一个拜访的自然是知交好友钟繇。虽然已经是好友,但是越是这样蔡铭就更希望能够让钟繇知道自己对他的重视。而且正因为是知交好友才容易破冰,为之后的征辟开一个好头。

蔡铭登门时,还未开口,钟繇就笑着说道:“易之,我等候你多时了。”

钟繇的这话并不是客套话。

自从知道蔡铭被任命为巴郡太守的时候,钟繇就一直在为这个与自己有着广泛的共同爱好的好友担心。

巴郡的情况钟繇也多少知道,概括来说:情况极不乐观。

钟繇并不是不知兵事的人,很多后人提到钟繇,首先想到的是他的书法,一般来说,擅长书法的自然是书生,书生有几个真正知晓兵事的。但事实恰恰相反,钟繇虽是个书生,但在兵法韬略方面亦有着很高的造诣,不但自己堪称大家,在历史上曹操迎献帝后,钟繇一直负责西面的防务。而且还教导出了未来的魏国后期名将钟会。

在黄巾起义平定之后,钟繇和蔡铭两人也经常在一起,讨论平定黄巾起义之战的各个战役的官军和黄巾军双方调度的高明或不足之处。虽然没有上过战场但通过蔡铭也了解到黄巾的弱点,战力及各种不足。知道只要有智谋之士辅佐,有勇武善战的将领冲锋陷阵,巴郡米贼并不是不可战胜。

可问题是智谋之士和智勇善战的将领从哪里来。

钟繇同样很清楚地明白,以蔡铭的出身以及后来与张让的联姻,肯定会使得那些智谋之士和军中智勇善战的将领裹足不前。蔡铭想要在洛阳或南阳征召到名士帮忙很难。

正所谓一个好汉三个帮,没有这些谋臣虎将的帮助,就算是蔡铭自己在怎么高明,文武双全,恐怕也只能落得个惨淡收场。

所以说,这个时候正是蔡铭最需要帮助的时候。作为蔡铭的知交好友,这个此时不出力更待何时。

因此钟繇早就做好了准备,在家里等候着蔡铭上门,只要蔡铭上门,就是龙潭虎穴,也要赔蔡铭一起去闯一闯。

钟繇如此爽快的表明立场,让蔡铭十分感动,蔡铭自然知道自己的被动,第一个找上钟繇也是报着希望首战告捷讨个吉利的说法的意思。果真,钟繇没有让自己失望。

两人坐下之后,交流了一番队巴郡平乱的看法之后。蔡铭心馋颍川的人才,可惜之前虽然记住不少颍川名人,可是就像戏志才一样虽然记住名字,但是具体是哪里人却并不太清楚。此时有钟繇这个当地的地头蛇正好请教一下于是对钟繇问道:“颍川文风鼎盛,人才辈出,名士多如恒河。元常可为我讲讲颍川年轻一辈有哪些突出的人才不?”

“你想征用颍川的人才?”

钟繇有些惊讶的问道。

作为世家出身的钟繇自然知道那些潜规则。钟繇很是不解的看着蔡铭,按理说蔡铭也是世家出身,不可能不明白这种规则。

“颍川自古多人杰,尤其是我朝,更是名人辈出,我自然希望能够颍川的那些智谋之士能为我所用。”

蔡铭说道颍川的人才是一脸的向往,颍川的人才不但多,而且质量极高。

“可是你不知道郡守征用属官的规则吗?”钟繇问道。

“知道,可那又如何?规则就是用来打破的,若不能征得智谋之士为我所用,我也未必能回得洛阳,又何必顾虑那么多?”

蔡铭淡淡的很不以为然的说道。

钟繇默然点头,这个时候确实不用顾虑那么多。既然没了顾虑钟繇也就放开了。略微沉吟后开始对蔡铭介绍颍川年轻一辈的人才道:“颍川人才首推颍阴荀氏家族,老一辈的荀氏八龙不说。年轻一辈的荀文若、公达、休若、友若、仲豫,当今并无对,阳翟辛仲治,佐治兄弟刚亮公直有汲黯之高风,另许昌陈长文干练有清流雅望,戏志才机谋善断,郭公则能言善辩有张仪、苏秦之风,淳仲简知军略有勇力,皆一时之俊杰。”

“可有能为我所用?”

蔡铭急切的问道。

“唯戏志才或可一试。”钟繇道。

“荀文若亦不行?”

蔡铭可是知道,荀彧娶了中常侍唐衡的女儿为妻,同样是某些人眼中的宦官假子。不过荀氏家族乃大汉数百年望族,自不是蔡铭的蔡阳蔡氏家族所能比的,又因为荀彧少有才名,唐衡的名声亦不像张让那般狼籍,故得免于讥议。因此荀彧的处境远没有蔡铭这样糟糕。

钟繇眼神怪异的看着蔡铭,摇了摇头,言道:“荀文若本就无奈,况且荀氏家族乃颍川士人领袖,结交宦官可一而不可再,因此想要征召荀彧恐更不可能。”

“就知道会这样。”

原本蔡铭还有些侥幸,但是听了钟繇的话却不得不打消了这种一厢情愿的美好想法。

这也怪不得蔡铭心存侥幸,实在是荀彧的诱惑太大了,那可是真正的王佐之才,就像三国演义里面司马徽赞誉诸葛亮的说法“得一可安天下”一样,荀彧绝对可以称得这种赞誉。

离开钟繇家之后,蔡铭犹自不甘心的拜访了荀攸,可惜等了半天之后,门人丢下一句话:“老爷访友去了。”

蔡铭郁闷,这明显就是搪塞,蔡铭可是问过了,知道荀攸在家里才登门拜访的。之后蔡铭又拜访了正史上主誓讨伐董卓,有雄气壮节之称的臧洪、陈容两人,结果都吃了闭门羹。

蔡铭郁闷之下,又想到既然文人不行,那就暂时不管,先将武将搞定,因为张辽征兵还没有回来,蔡铭只得先去见了于禁,想要挖鲍信的墙角,结果于禁是个武人可没有文人那么含蓄,也没有让蔡铭吃闭门羹,但是却送了蔡铭一句话:“若将军远离洛都正可趁机斩断与宦官的干系,将军以为如何?”

这是要蔡铭抛妻弃子,蔡铭自然不干,如此名将不要也罢。

一连数日,接连受挫不要紧,洛阳某些士人知道蔡铭还没平定巴郡米贼就在征召太守的属官,更是讥笑连连。说蔡铭是不知死活,还要拉别人跟着陪葬,用心险恶,道德败坏。使得蔡铭不得不停下继续拜访洛阳名士的念头。

不过蔡铭一连串的奔波也并不是全无收获。

凭着蔡铭的三寸不烂之舌,蔡铭说动了两位年仅十八谁的太学生刘晔和满宠,辟刘晔为门下议曹史,满宠为计曹掾史。这两位虽然现在还年轻,但是未来都是智谋绝伦之辈,现在已经提前被蔡铭预定了。

同时就在蔡铭忙着征辟属官时,益州的事情又有了新的变化传到洛阳。

原来汉中米贼首领张修在张角兄弟领导的黄巾起义被剿灭之后,恐朝廷派大军征剿,步上张角兄弟的后尘,因此放下所创五斗米教遁走山林。

但是张修遁走之后并没有指定新的首领,因此各个头目为了夺权,产生内斗,被汉中大族杨氏家族族长杨松联合其他家族在杨昂、杨任兄弟的统帅下大破米贼,斩杀头目十余人,斩杀米贼数万,其他米贼或遁走或投降,汉中重新得以光复。

汉中光复之后,灵帝刘宏自然不会在做此亏本的买卖,立马宣快马将领命公孙瓒的诏令追回,同时催促蔡铭早日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