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节 保皇党
作者:自由与荣耀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5448

张謇与端方的谈话很顺利,在张家港建设新军港和工业基地的事情得到端方的大力支持。且不说端方和龙剑铭的交情,就说这么大工程和这么大笔的资金投入,是任何一个想做出点政绩的地方官可遇不可求的好事啊!因此,端方并没有觉得自己帮助了拜把子兄弟,反而觉得又欠了一点人情。所以,当场就拍了板,立即下文江苏巡抚衙门(苏州)按照中国重工业总公司的要求行事。对四川新军调拨一部担任工业区和军港守卫的事情,也是一口应承下来。

这个事情,其实端方是要担一定风险的!在上海的周边,中国军队的调动是要受列强干涉的,何况,是传说中打败英国军队的四川新军驻防张家港呢!这里,离上海也就100公里的路程,可以说是朝发夕至。端方有端方的打算,南洋第十镇正在编练,有四川新军来做个样板,新军编练的成效可以大增不说,顺便给南洋十镇搞点军械,也在情理之中嘛。上海制造局那些破烂玩意给龙剑铭一整治,那还不成为成都兵工厂那样的军械厂?这制造局是谁管理?南洋大臣端方啊!

张謇办成了事情也没多耽搁,他还得回上海去找张澜,这个张才是龙剑铭在华东的真正代表,《中国时事报》的总编。张謇要动用更多的力量,非张澜出手不可。

对与张澜见面说事情,张謇心里是有点发虚的。自从上次张謇拉张澜入保皇会不成以后,两个人就有点不对路了。

张謇,在政治上是趋向于用办洋务、办新学来强大国力的,从自身有大量产业的角度出发,他不赞成暴力革命。他害怕那种兵荒马乱的世道,在那种时候,倒霉的首先是自己名下大大小小的产业!因此,前些年的维新运动,张謇是颇以为然的,百日维新失败后,张謇仍然与流亡在日本和加拿大的康有为、梁启超保持着联系。仍然寄希望于满清朝廷接受变法、改良政治,支持光绪皇帝亲政。后来,康有为去加拿大,接受到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度,梁启超在日本,也接受了日本式的君主立宪制度,这两个国家,一个是世界第一大国,一个是亚洲强国,恰好都是君主立宪制度。因此,康有为和梁启超就自认为找到了改良国家政体的妙方,又转而倡议君主立宪。这种论调,恰好符合了资本家和地方督抚的需要,因此,成为1904年中国叫得最响的政治口号。

张謇,也在不遗余力地倡议着君主立宪。就在前不久,他还给自己的挂名学生袁世凯去了一封信,表面上是祝贺袁世凯成为督办政务处的大臣,实际上是劝袁世凯积极促行君主立宪。这个信,对袁世凯来说,是符合自身需要的。可是他不会傻兮兮地去抛头露面,为啥?什么叫君主立宪?不就是首先得让老太婆下台嘛!那样的事情,袁世凯就算再吃几副豹子胆也不敢做!因此,袁世凯给张謇回了封信,让张謇在南方组织工商实业界的人士,呼吁君主立宪,造成声势。

而张謇要造声势,除了每天去拜访、去串联以外,最好的办法就是借助报纸的力量了!可惜,上海的报纸有一半以上都倾向于革命。原来,《苏报》是倾向君主立宪的,可是章太炎老先生一下换了脑筋,把邹容也搞进了《苏报》馆,成了积极的革命派,去年,朝廷发了狠联合上海租界工部局把两人抓了去判了刑,可这样一来,反而让两人名气大增,影响力大增!民主革命派渐渐在上海附近压倒了保皇的立宪派。到这个时候,张謇能利用的就只有张澜和他的报纸了。可《中国时事报》一直在革命派和立宪派的论战中保持着沉默,每天不过报道一下国际形势、四川的新政、西藏东北的战事而已。张謇要利用《中国时事报》,首先就要把主编张澜拉进立宪派的阵营。可惜,几次谈话都以失败告终!

张澜给他的答复很简单:“我是中立派,是办报纸的,只报道新闻时事,不谈政治。”软硬不吃啊!张謇能有什么办法?不过,一码归一码,政治上的意见不同是一回事,龙剑铭交代下来的事情又是另一回事了。

因此,张謇又急匆匆地返回上海,在美租界的《中国时事报》报馆找到了张澜,详细地商谈了一遍张家港工业区的宣传动员工作。正事谈完,立马走人,因为,在张謇的家里,还有一个人在等着他呐!

汤寿潜,浙商的代表人物,也是保皇党、立宪派中的代表人物。当然,张謇约汤寿潜过府的目的不仅仅是商议如何推进君主立宪的问题,还有张家港即将到来的商机。

“蛰仙兄,让您久等啦,刚去了趟美国租界,唉!现在的年轻人呐,真不好说话。”张謇在张澜那里憋了一肚子的话没说,这一回家见到等候着自己的汤寿潜就开始叹气。

“季子兄可是又在张澜毛头小子那受了什么委屈?”汤寿潜常居上海,和张謇的来往非常的密切,自然知道事情的根源。要说起资历和名气,汤寿潜相比张謇差不了多少。1892年的进士,曾经在山东巡抚张曜幕府、湖广总督张之洞幕府任职,1900年和盛宣怀一起游说东南三省互保,1903年授两淮盐运使却不到任,自己跑到上海来倡议浙江全省铁路商办,也暗中联结浙沪商人,拥护君主立宪。

“唉,不说他了。有个事情我可现在就给您吹吹风,龙督办要投资一万万美元在张家港搞个工业基地,钢铁、石油、造船、军械一把抓。现在,朝廷那边已经同意了,端方也是极为赞同,表示大力襄助。我看呐,这个事情是肯定要办成!您呐,先把铁路的事情放一放,在张家港走上一圈,看看老港附近的地皮,再斟酌一下办点什么实业在那边才好!不过,蛰仙兄,我可先说好,您要办什么事跟我透个气,咱们联办!项目上,我张謇还是能做一点主的。”张謇之所以把消息优先透露给汤寿潜,是有两方面的打算。一,以汤寿潜在浙商中的声望,联合浙商在张家港进行中下游产业的辅助投资,完成龙剑铭交派给自己的任务。二,在大建设的时候,有投资项目、有张謇在内里的呼应,怎么也能捞到大把的实惠啊!三,张謇想尽力把自己的产业靠着张家港的建设快速扩大,可资金上也有不足,能与汤寿潜联合搞一下,也是一个办法。毕竟两人出身相同,政见一致,彼此的交往也算得深厚。

“哦,一万万美元的大手笔啊!恐怕当今国内,还真只有龙督办能搞出来!相当于四年的朝廷财税收入,用来办这样一个工业基地,可想而知啊!先谢谢季子兄给寿潜透露风声,这个事情,我就跟着您走,您在中国重工业总公司撑持着,有什么样的投资项目就支应一声。合股的事情,我看这样,大家一人一半,利润您六我四,管理上也就您做主就是。”汤寿潜一下就嗅出了银子的味道,对张謇的特别关照也是心存感激。

“好,这个事情就这么定了,不过,账房先生还得您出。”张謇可不是那种见识短浅的人,他犯不着在管理和财务上跟汤寿潜耍什么花样,毕竟这个事情是成则两利,败则两害的事情。汤寿潜一来张家港,那浙商必然蜂拥而来,这,才是张謇最希望的事情。他可不愿意得罪汤寿潜坏了龙剑铭的大事。划不来啊!

“也就季子兄这样豁达了。有个事情我还真得要跟您说说。”汤寿潜边说边凑近了一点,好像生怕隔墙有耳似的。

“蛰仙兄请讲,这个书房没有人在10米之内的。”张謇立马就知道汤寿潜有机密的事情要说。“莫非加拿大……”

“不!是四川!四川有人给我捎了信。您猜是谁?”汤寿潜不禁露出了点得意的神色。能跟四川目前的实权人物搭上关系,那可是件值得夸耀的事情,而且这个人物还不是一般的!

“谁?难道是杨……”张謇边说边抬头看了一下外面。他这动作完全是神经质的本能。他也怕这个机密被谁知晓了去啊!

“正是!季子兄,这段时间您都在奔波中国重工业总公司的事情,您大概还不知道吧?天命会,您听说过吗?”汤寿潜干脆把梨花木椅子搬了下,离得张謇更近。

“天命会?还真没听说过,干什么的?”张謇一直蒙着头在吼着立宪的事情,对有的东西还真疏忽了。不过,他的话刚一出口就回过了神。杨度和天命会,这个联系起来不就什么都明显了吗!

“杨皙子来了口信,说找到改朝换代的真命天子喽!就是您的督办大人。”汤寿潜这才把话说了出来。在他这个封建文人的思想里,什么起义什么暴动什么革命,最后不都是换个皇帝吗?满族人的气数看来已经有数了,中国的天下还得汉族皇帝来坐!这是明摆着的事啊!什么君主立宪保光绪,屁!保出来还不是满族亲贵的天下啊。在满人手下做官哪里有在汉人手下当开国功臣来得惬意?就只有张謇这个傻帽,还出头找龙剑铭说拥护光绪、拥护君主立宪!

“啊!?不、不、不,不对!这张澜那里怎么一点口风也没露呢?”张謇脑袋快速地运转着,很快就找出了不合理之处。张澜可是龙剑铭在华东的利益代表,在张謇头上的太上皇,没有总经理头衔的总经理!虽然平时不太管公司的事情,可难保在私下里没管啊?连他都没有说过这样的话,那杨度……

“张澜这班子年轻人估计知道的不多。我猜想啊,是杨皙子在主持着这个事情。不革命不保皇,那做什么?真的当中间派?谁相信啊?!要说,这杨度的眼光也真准!看看四川,现在出落得怎样?您是去四川看过的,说说心里话。”汤寿潜心里是认定了的,自然在想办法诱导着张謇。

“四川,再有一年半载的,就可比苏浙二省之总和了!听说,今年农民又是丰收,督办公署用江苏的市价收购余粮,那,四川农民就更好过了,有钱买东西了!商业兴、工业旺、军队强、教育大而全,督办的钱花对了地方。”张謇说这样的话倒是出自于真心。

“您再想想,如果朝廷这个时候把督办调离四川,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汤寿潜的问题又进了一步,当然也就更敏感了。

“朝廷不敢这样做,那四川新军的军官们我可知道,只认督办,其他人,就算是天王老子也不认的。说他们有个铁血军人团,就是崇拜俾斯麦、崇拜龙督办的。要不,四川新军哪里有那么强的军力打败英国人呐!”张謇说着,心里逐渐就有了底,龙剑铭有钱有军队有地盘,在全国声誉颇佳,得人心啊!自古道:得人心者得天下。这龙剑铭可是用新政和西藏战争把人心给收拾齐了!

“正是啊!您说说看,那不是真命天子是什么?”汤寿潜看张謇彻底地反应过来,直接就把定义加在了龙剑铭头上。其实,他并不知道杨度的天命会也是背着龙剑铭在行事。

“那,蛰仙兄您的意思是?”张謇心里颇有点踌躇,当过大清的官,也做着龙剑铭给的差使,吼过君主立宪保光绪,现在折过头来拥护真命天子,谁信啊?要不,杨度何必舍近求远找汤寿潜而不找自己呢?明摆着,杨度不相信自己嘛。那,龙剑铭呢?

“及早表明心迹,季子兄,我已经决定加入天命会了,浙江也有不少人加入的,您现在做个决定吧。杨皙子那里,可能对您有误会,这个,完全是可以说清楚的!依您在龙先生心目中的地位,还怕杨皙子吗?”汤寿潜打的主意也是够精的。杨度那里,是政治方面的,站个队,在关键的时候发个话就了事。张謇这里,纯粹就是经济利益了!现钱啊!所以,两头讨好不吃亏哦。今天自己当了这个传话人,两边都要感谢自己,不是吗?

“保皇?好啊!咱们保新皇,这个事情就这么定了,麻烦老兄给皙子回个话。”张謇下了决心,事情明摆着,自己要不答应,那总襄理做不成还在其次,说不得哪天就吃颗枪子也不一定!何况,跟龙剑铭比跟满清,可有希望的多啊……

在这样一个时代,张謇和汤寿潜这样的封建文人出身的民族资本家,也有颇多的无奈,在政治上,能够给他们的选择并不多。

康有为、梁启超等人,自维新失败后,仍然对满清朝廷抱有极大的幻想,希望年轻的“圣主”光绪能够亲政掌权,实施彻底的变法改良。这种想法在视皇帝如傀儡,权力如生命的慈禧眼里,自然是万万不能接受的。所以,康梁二人现在仍然是朝廷的钦犯,有国难回。只能通过《新民丛报》来影响国内政局。他们的政见,始终围绕着满清皇帝光绪亲政的问题,企图淡化民族矛盾、封建制度下的各种弊端。当然,也包括封建经济与资本主义经济之间的冲突。对民族革命和民主革命,由改良派转化而成的保皇派非常仇视暴力革命,极力维护满清的统治。这样的论调,在中国社会的高层,如张謇、汤寿潜之流,有着很大的市场。

由年轻知识分子主张的暴力革命、推翻满清的统治。则是在三民主义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不过,三民主义涵盖的民生、民权、民族问题,并不能全部被人们所接受,至少,在封建地主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里,应者聊聊。而本身,这三民主义也不彻底。比如:主张民族主义,可又不敢明确提出反帝口号;主张民权主义,又不敢放手发动工人和农民;主张民生主义,又没有切实改变农村面貌的办法。由此,暴力革命本身的基础很软弱,很不彻底。同时,暴力革命容易引发战争,对地主、资本家这些社会既得利益者来说,是不愿意看到战争出现的。可偏偏,暴力革命的鼓吹者们,又试图依靠资本家和开明地主……

由此,在暴力革命和政治改良之间,人们无所适从。最终,只能根据自己的利益来选择要站的阵营。

就如此时的张謇和汤寿潜一样。他们也在选择,选择的标准就是哪个主张给自己带来的利益最大!事实已经很明显了,暴力革命是两人本来就不愿意选择的道路,可是,来自统治阶级上层的政权更迭,又能给两人带来莫大的好处,同样可能引发战争,其结果却截然不同!至于君主立宪或者说保皇专制,在目前的条件下,无异于空中楼阁,只能作为一种工具,作为天命会在全国掀起政治风潮的工具!

自由的新书上传了,连接在下面。兄弟们去看看,觉得好砸票收藏,不好就到讨论区骂自由。嘿嘿!

点击察看图片链接:

<div align=center><!--阅读面页章节尾部广告--></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