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玉菡
作者:杨樗      更新:2021-11-26 13:36      字数:1361

二十八回,冯紫英邀请宝玉和薛蟠到家里喝酒,陪酒的有妓女云儿和。

宝玉说:“前儿所言幸与不幸之事,为昼悬夜想,今日一闻呼唤即至。”这是在前次相遇之后三天,而不是冯紫英说的“多则十日,少则八天”。

又叫琪官,唱小旦的,“妩媚温柔”,“名驰天下”。当时北京城最红的男旦。

一伙人喝酒唱曲,玩了一阵,“宝玉出席解手,便随了出来。”不但主动制造单独相处的机会,还“将系小衣儿一条大红汗巾子解了下来与宝玉。”尤其巧的是,这汗巾子是“昨日北静王给我的”。

最红的男旦主动向宝玉示好,如果在南京,并不奇怪。但是这是在北京,又正同北静王以及忠顺亲王这级别的人物来往,一见宝玉就交换贴身衣物就有点说不通。

事情再发展,就到了忠顺亲王府的长史官找上门,告诉贾政:“我们府里有一个做小旦的琪官”,“三五日不见回去”,“近日和衔玉的那位令郎相与甚厚”,认定宝玉拐走了琪官,要他交出人来。并且提出物证:“既云不知此人,那红汗巾子怎么到了公子腰里?”

傅鼐是胤禛的侍卫,手下,他的儿子富察昌龄也是。富察昌龄对应冯紫英,四皇子胤禛对应忠顺亲王,是忠顺亲王府上的戏子,出席其心腹冯紫英的酒宴非常合理。

但是又带着北静王给的汗巾子,所以同北静王也有关系。身为戏子,同各个派系的势力都建立联系是他们的生存之道。但是,第一次见宝玉,身上就带着北静王给的汗巾子,太过巧合了,可能是有意的。

也就是知道宝玉同北静王的亲密关系,带这汗巾子,就是为了取信宝玉。当然,这也可能是身为戏子的生存技能。但是,忠顺王府的长史官也知道这件事,就可以确定,这一场见面是他同忠顺亲王做成的圈套。

“宝玉听了这话,不觉轰去魂魄,目瞪口呆,心下自思:‘这话他如何得知!他既连这样机密事都知道了,大约别的瞒他不过……”

换腰带这件事,只有宝玉、、薛蟠知道,三十四回,“那薛蟠都因素日有这个名声,其实这一次却不是他干的。”作者确定告密的不是薛蟠,也就是只能是。宝玉因为判定告密的是,知道自己中了圈套,所以不肯再替他保密,立刻说出了他的下落。

但是只有戏子的事,并不会让宝玉“轰去魂魄,目瞪口呆”,而是因为这件事还牵扯到死鹰的事。“大约别的瞒他不过”,别的,就是死鹰的事。

曹甬知道胤禛知道他知道死鹰的事,自知一时疏忽,中了美男计,如今大难临头。

三十三回:“拿大棍,拿索子捆上,把各门都关上,有人传信往里头去,立刻打死。”这不是父亲打儿子,是胤禛手下长史官打曹甬,结果是“打的不祥了”,直接打到将死。

不但被打,而且消息被封锁。“里头”,也许是皇宫里头。

三十四回:“袭人看时,只见腿上半段青紫,都有四指宽的僵痕高了起来。”

1714年十一月十九日,康熙看见两只死鹰。富察昌龄自这一日赶回北京,到北京已经十二月。冯紫英说:“前儿也就回来了。”宝玉说:“怪道前儿初三四儿,我在沈世兄家赴席不见你呢。”

到北京已经十二月初三或者初四,同宝玉喝酒是在初五或初六。冯紫英还席在两天后,初七初八。长史官找上门来,至少是三五日后,因为琪官“三五日不见回来”。已经是十二月十二。

曹甬在1715年正月死于天花,距离挨打不过一个月时间。那么,他是在棒伤养好后,立刻得了天花去世吗?或者,是死于棒伤,而假托天花。

后者当然更合理。

谐音“将玉害”。是他间接害死了曹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