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伐明(2)
作者:正昇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3658

当李自成的大军势如破竹的向京师出发时,被李自成册封为晋王的杨靖也率领五万大军攻向大同。.

大同总兵姜壤、巡府卫景瑗、代王在破寇军刚刚出动时就已经探知了情况。其实,当破寇军攻下朔州,他们就做好了破寇军进军大同的准备。但破寇军不知怎么回事,就是一直不动,直到现在破寇军才突然才出动。对他们来说,一直停留在二百里外的破寇军就像脖子上悬着的钢刀,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落下来。这种随时面临死亡的压力让人人都喘不过气,有时候他们甚至盼望着破寇军能够早日出动,自己是死是活也好有个决断,不至于一直提心掉胆,没个安稳。

大同城里的普通老百姓其实和他们一样,也在一直盼望着破寇军的到来。一来,老百姓听南边来的商人说破寇军的地界是如何如何的繁华,都盼望着破寇军来大同杀贪官,分田地,解救他们。二来,大同由于离破寇军太近,官兵为了防备破寇军,每天开城门的时间只有两个时辰,这使得不论是进城的还是出城的老百姓都很是不方便。于是,所有的老百姓都想早日有个决断,不论是官军胜利还是破寇军胜利,也比现在这样麻烦的好。

但现在破寇军真的出动了,所有的人又忽然觉得其实还是平平安安的好,虽然有压力,但总比死的好啊。普通老百姓更是忧心忡忡,生怕自己遭到无妄之灾。聪明的几个月前已经带着金银细软出城躲避去了,一些心存侥幸的还留在城里。他们倒不是真的不想走,而是现在已经走不了了。自从破寇军要攻过来的消息传出后,大同城门紧闭,连只苍蝇都飞不进去,更别说是人。既然走不了,一些经验丰富的居民又另想他法。金银珠宝全部埋在地里,女人们则整天擦着锅黑。

于是原来热热闹闹的大同城就出现了这样一种情况:大街上冷冷清清的,偶尔会突然从街旁的居民家里跑出一个男人提着篮子将新挖出来的泥土匆匆倒在街角,然后又匆匆跑回家,锁上门。或者,偶尔会急急忙忙闪过一个窈窕的女子,但脸上、脖子上都是黑黑的锅黑,不要说陌生人看不清楚,就是熟人见了,甚至是丈夫见了也得仔仔细细、认认真真的打量几眼才能认出来:他娘的,原来这是我老婆。这也怪不得老百姓大惊小怪,怪就怪这个时代的军人太过恐怖,杀人放火,无恶不作,比土匪还要土匪。虽然去过南边的人都说破寇军乃仁义之师、爱民如子,但谁都没有亲眼见过,不小心一点儿怎么能行。如果破寇军并不是像听说的那样爱民如子的话,金银被抢了虽然心疼但还不揪心,还能忍受,可是若老婆被抢了,那就糟糕透顶。

说起怕死,最怕死可不是小老百姓,而是大同总兵姜壤。姜壤别看五大三粗,杀人如麻,但对死可是怕的惊天动地。上次和破寇军打得那一仗,虽然自己并没有亲自参与,但破寇军那种势若猛虎的进攻势态却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此一听说破寇军要来了,虽然现在仅仅是集结兵马,还在二百里开外,但他已经好几天没有舒舒服服的睡觉了,生怕一觉睡醒,偌大的一个大好头颅就不见了。

他思来想去,觉得不论自己如何努力,也不可能守住大同,那样只能白白送死。现在最好的办法就是放弃大同,赶快逃命。但他一想到崇祯那刻薄寡恩的性格就脊背发凉,自己这一逃,逃过了破寇军的毒手却也逃不过崇祯的毒手。可是要留在这里送死,姜壤又不甘心,他还想建功立业,青史留名呢,这样一死多可惜。

姜壤忽然眉头一杨,现在这个时候,自己的唯一的出路好像就只有投降了,听说破寇军对投降的降临待遇都不错,自己身为一个总兵,破寇军总会给自己一个大官当当吧。想到这里,姜壤又暗暗叹了一口大气,如果来攻的要是大顺的军队就好了,现在李自成北征,天下似乎唾手可得,自己要是投到他的麾下,怎么也能弄一个开国将领当一当。可惜这次来的却是破寇军。破寇军现在虽然名义上受李自成调遣,但傻子都可以看得出来,两方是面和心不和,更何况破寇军和李自成合作之前,双方还刚刚打了一场的大仗。李自成要是当了皇帝,岂会容下破寇军这样一个形同独立的存在?说不定李自成一得天下,第一个要消灭的就是破寇军,到那时候自己又何去何从?难道陪着破寇军送死?唉,不管了,现在先联络破寇军投降再说,至于以后破寇军和大顺军的事,大不了自己再投降一次。

决心一下,姜壤连忙叫来心腹,派人联络破寇军商量关于投诚的事情。等心腹一脸激动的领命而去。姜壤又考虑自己是否应该去劝一下大同巡抚如果自己能够将卫景瑗劝降成功,那自己未投降就先立一功,破寇军应该更能重用自己。但卫景瑗是否能够被自己说服,姜壤很没有把握。卫景瑗是一个酸腐不堪的儒生,而且性格及其固执,爱认死理,这样的一个老头,姜壤别说去劝就是想想也觉得头疼。姜壤想了半天,最终还是打消了这个想法,现在一切小心为上,不能因小失大。

这时的破寇军正在向朔州集结,大概有十个标,五万人马。杨靖在派人与李自成谈判时就已经下了一定要拿下大同、宣府的决心。开始不动是因为担心自己攻下京师侧翼,成为天下的众矢之的。现在李自成在前边顶着,自己还有什么好怕的?至于自己抢在李自成之前攻下京师,杨靖倒也想过。现在京师虽有京营官军几十万,但这些兵大爷根本就没听过炮响。让他们列列队,在老百姓面前耀武扬威一下还行,至于打仗,不要说懂得兵事的文臣武将对其嗤之以鼻,就是崇祯皇帝也没对他们抱过什么希望。所以这时候的京营军队就是一群垃圾,杨靖要想进攻京城,对其完全可以无视。

各地地方对京师的驰援部队,杨靖也考虑到了,知道援兵根本来不及救援京师。江南的援兵远在万里之外,而且还要防备张献忠之辈,难以抵达京师,何况南兵战争经验不足,柔弱不堪,即使过来也起不到什么作用;河南、陕西两省都在大顺军的控制之下,官军早被消灭了,崇祯指望不上;山东李泽请的兵马人数不少,距京师也比较近,可是看他的所作所为,就知道此人除了贪财恋权,简直是一无是处。胆小怕事也就算了,而且庸碌无能,脓包一个。杨靖觉得自己大军一动,李泽请不投降就已经不错,至于救援京师,给他一个胆子,他也不敢;最让人担心就是山海关的吴三桂,但杨靖仔细分析了一下这个人。吴三桂开始英勇救父,后来在松山之战中率先逃跑,而且平常也没有什么大作为,能走到现在这个地位,完全是因为关宁军的主将要不投降,要不战死,只剩下他这个纨绔子弟来接任了。他身为世家子弟,父亲已经在京师为大明效力了,在此改朝换代的时机鸡蛋是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的,为了他吴家的利益传承,他还会为大明奋不顾身吗?杨靖觉得不可能,吴家这样靠投机起家的世家大族根本就没有什么华夷之防和忠心。这样一来,关宁军对破寇军的威胁也可以排除在外,进攻京师也不用考虑此人。所以杨靖在洪涛击败李过后,对抢在李自成前面拿下北京城,抓住崇祯小儿,在政治上占据主动的想法很是心动。

可是令杨靖失望的是,傅山等人不同意这么做。他说了几点原因,彻底打消了杨靖的想法。历史上杀死前朝帝王而开国的很少。汉取代秦刘邦没有杀死秦王子婴,不仅没有杀,而且还封其为宰相;唐取代隋李渊也没有杀隋炀帝,隋炀帝是被宇文家杀的。历史上杀死前朝皇帝的,即使有那也是等政权稳定以后,比如著名的李后主就是过了十几年才被杀死的。这些开国皇帝不杀前朝皇帝有可能是因为轮不到自己杀,有可能是为了显示自己的宽容,还有可能就是怕前朝遗民反弹作乱。

最重要的就是第三个。每个朝代都会有一批忠心耿耿的跟随着,即使朝代已经亡了,他们也不会忘记它,而是将自己的忠心寄托在末代的皇帝的身上。如果皇帝不死,他们有了寄托,即使不情愿,但也会安安稳稳。但若皇帝被杀了,那他们就很可能忍不住起兵为其报仇。刘邦善待子婴、对秦人约法三章得到了关中的民心,而项羽却将子婴杀了而失去了关中的民心。隋末,宇文家杀了杨广,不论是忠心的隋朝臣子,还是已经造反的义军,不论是真心的还是假意的,都群汹涌涌要为杨广报仇。

崇祯皇帝性格刚硬,若真的面临兵临城下的局面肯定会自杀殉国。破寇军若是进攻京师将崇祯逼死了,杨靖可以想象,天下的各股势力都会为了迎合民心,喊着“为崇祯报仇”的口号与自己誓不两立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