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一章 北伐
作者:谢宝童      更新:2020-08-19 08:56      字数:2148

星月目视三人离去,笑眼问道:“江大哥,你去龙渊谷只是为了打探他们的阴谋吗?”

“是啊!”

江蘅虽然回答的很干脆,但是心中却在想:“星月如此问,一定是不相信我,难道她知道了周儿还活着?”

星月淡淡一笑,心中全都明白,不再深问,而是柔声期盼道:“江大哥,如今正是多事之秋,但盼你早去早回,我等你归来。”

“放心吧!”

“嗯!”

两人又絮叨一番后,星月才迟迟不舍的离去,望着她纤细的背影,江蘅心中暗自发愁:“当初不敢将周儿还活着的消息告诉星月,是怕她一怒之下说出那些不耻之事,如今这些谎言和不耻行径压的我喘不过气来,将来星月必有知晓之日,到时候我又该怎么办?”

他带着深深的哀愁和压抑离开仙华大殿去见陈庆之,本想将烦心事一吐为快,可是见了面,却又突然失去了说出口的勇气。

陈庆之见他眉宇深锁,当然看的出他有心事,也不过问,而是问起了最为关切的事:“江蘅兄弟,此番去龙渊谷,可有打探到周儿姑娘的下落?”

江蘅摇摇头,失落突然加剧了。

陈庆之见他一副失魂落魄,无精打采的样子,终于还是忍不住问出了口:“你和星月之间到底怎么了?”

江蘅望着他焦急的目光,怔了半响,一个字也没有说话口,步履沉重的离开了。

三日后,江蘅离开仙华派,打听到柴荣已经命各路大军向沧州集结,而他还在开封皇城并未出发,料想长歌门已经做好了防备,便不着急前往。

受够了仙华派愁苦无比的日子,一离开仙华山,便觉得身轻如燕,好像生出了双翼一般,又好似去掉了一身枷锁,轻盈无比。

数十日间,他游遍了四海九州,踏遍了千山万水,不单单是为了寻找周儿的下落,更是为了忘却心中的苦恼。

这一日,游历结束的江蘅来到开封城,打探到韩通已经疏通了北地的河流,在沿岸整修舟师,做好了战争的准备。

韩通是柴荣任命的水陆大军的先锋,他率军抵达沧州后,修治水道,修补损坏的堤防,开挖了泄洪口,为大军北伐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既然江蘅能打探到这个消息,柴荣肯定也已经知道了,不出所料,第二日便见柴荣率领部下,御驾亲征,浩浩荡荡的前往沧州去了。

早在柴荣南征唐国之际,契丹、北汉便屡屡有所异动,并多次派兵南下骚扰。柴荣回到开封后,即命殿前都点检张永德领兵到北部边界御敌。此时北伐,是柴荣为了开拓国境,筹谋已久的计划。

江蘅不知道龙渊谷的人什么时候会动手,便不远不近的跟随在柴荣大军身后。他知道,长歌门的人肯定也在暗中保护着,他也不想刻意去跟他们相见,只要能保证柴荣的安全,便就足够了。

十多日后,柴荣率领部下到达了沧州,一路下来,并未遇到任何险境,龙渊谷的人也没有出现。

江蘅想起了龙渊谷主的话,想必他定然是想趁着柴荣和契丹交兵,两败俱伤之际,再行刺杀,即便如此,他还是寸步不离的不离周军。

柴荣到达沧州后,立即任命赵匡胤为水路都部署,韩通为陆路都部署,率领数万精甲兵浩浩荡荡的杀往契丹国境。

赵匡胤指挥水军沿流北进,战船头尾相接,长达数十里,无比壮观。柴荣乘着龙舟,望着滔滔长流,意气风发,心中充满了昂扬斗志。

周军雄壮威武,一路北进,宁州刺史王洪审时度势,被周军神威震慑,率领部众举城投降。

十日后,到达益津关,契丹守将终廷晖未作任何抵抗,献城而降。

从益津关往西而去,水路渐渐狭隘起来,赵匡胤指挥的数千艘巨大的战船难以前行,柴荣只能命令步兵拉着小船继续前进,自己则弃舟登岸,乘马西行,步骑并进。

到了黄昏时分,声势浩大的周军还未跟上来,柴荣带领随驾的五百士卒只能先在野外宿营,跟随的官员察觉此地险峻,各个面现忧色,很是担心。

江蘅御剑空中,发现成群结队的契丹骑兵彪悍无比,正在四野出没,这才明白随从官员的担忧从何而来。

此时,赵匡胤率领的主力部队尚在几十里外,如果契丹骑兵迅速集结来袭,柴荣便十分危险了,而且此时也正是龙渊谷行刺的大好时机。

江蘅立刻变的警觉起来,居高临下,隐去紫光,俯视着下方的一举一动,在他心中,始终觉得不论是契丹骑兵,还是龙渊谷的人,都一定不会放过这次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不知过了多久,忽听得马蹄疾驰,似有千军万马奔腾而来,江蘅吃了一惊,细细看去,原来是赵匡胤率军及时赶来。

赵匡胤得知柴荣孤军登岸,早已打探到此地情形,急忙率领骑兵风驰电掣般赶来护驾。

而契丹骑兵侦查到周军大部队就在附近,所以没敢靠近柴荣,否则侵袭之下,柴荣便岌岌可危了。

江蘅这才稍稍松了一口气,即便绝了契丹骑兵侵袭的念头,但还是要防着龙渊谷的暗中行刺。

如此在暗夜中守护到天亮,龙渊谷的人并未出现,江蘅颇为疑惑,这大好的时机他们竟然白白浪费了,看来确实是要等到周军和契丹两败俱伤之际,再行刺杀之事。

而接下来的日子里,江蘅更加注意隐藏自己的行踪,生怕被龙渊谷的人发现。他心中一方面害怕柴荣被行刺,另一方面又怕龙渊谷的人不出现,而无法揭穿他们的阴谋。

如同南征唐国,攻破楚州城一样,赵匡胤一马当先,身先士卒,率众先后平定了瓦桥关,瀛州、鄚州,这三地的契丹守将早就闻听赵匡胤的大名,愣是没敢抵抗,率领部众举城投降了。

至此,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柴荣就收复了三州三关,而且不用一兵一卒,沿途城池皆迎刃而下,大获全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