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神话之悟空】 by 南&夏
作者:神机坛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7829

讨论完了女娲和妲己,呵呵,下面我来尝试分析一下孙悟空。(八 ** .**.com 百度搜索)

说的角度可能比较特别,不同意的朋友可以探讨。

声明:所有讨论,都是在《西游记》基础上的,都是站在小说和神话立场上的。

有些朋友觉得《西游记》中的孙大圣开始神武,后来懦弱,“一个赌,从此五指山下一晃数百年。虽然等来了唐僧,但也等来了紧箍咒,从此的大圣不再神通广大,连老君看炉子的小童都得靠到处求人,才能击败,连晚辈红孩儿,都无法击败。从此的大圣不再是大圣,而是悟空,老老实实的跟随师父取经的孙悟空,齐天大圣之名已随风散去。”(引用夏侯烈火朋友的话)

之所以引用这段话,并不是想反驳这位朋友什么,更不是要抬高自己,贬低别人。而是因为,这个看法可能是很多朋友的看《西游记》时的感觉吧,当然,大家讨论的角度不同,可能会有多种思维,多种结果,我不过是从我自己的角度,来尝试的论述一下。呵呵。

我个人的角度,在《西游记》一百回中,孙悟空贯彻始终,因而全书就是他们修行的一个过程,悟空亦然。他由天地阴阳所化生,可以上天入地,傲视天下万物,取经路上坚念不移,“成圣、为仙、做佛”本身就是一个悟空修行的过程;有牵有挂,头上便是有金箍;无牵无挂,金箍自然就退去,成就佛果;反观唐僧,有心拜佛,佛即是魔;无心拜佛,魔皆是佛,正如唐僧自己所说的:心生,种种魔生;心灭,种种魔灭。――《西游记》第十三回。

首先,我们来说说名字,唐三藏的三个弟子(白龙没有法号不算)分别法号为:悟净、悟能、悟空。

多看看这三个名字,能体会到什么呢?呵呵,如果是对佛学有点研究的,估计都能有些体会吧。

悟是什么意思呢?悟就是心灵实践,或者叫做“修证”、“体证”等。而这三个徒弟的名字显然是佛法的比喻形象:“悟空”是对皈依佛的暗示;“悟能”是对皈依法的暗示;“悟净”是对皈依僧的暗示。

第一步,初入门径,欲念纷杂,要看得清楚,就要清净自身,清净身心,是为:悟净。做到这一点,需要平时的不断修持,才能看得清晰、看得透彻,才能在滚滚红尘、纷纷乱事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

第二步,小有成就,由于修持,有了些许神通(所以八戒比沙和尚本是要大),但是,由于有了神通,自然又有了**。有了**则不是修行者希望看到的,也会阻碍修行,所以才需要悟能,要明白这些神通的含义,要看破这些神通的执著,是为:悟能。只有悟了能,才可以更近一步。

第三步,达到最高境界的发现,应该就是悟空了。空明一切、洞悉一切。由于舍弃了**的吸引,达到了“空”的境界,但“空”是根本吗?不是,佛经云:“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单纯的“空”,仍是“有”的境界,并不是最高境界,所以要悟“空”,舍弃对“空”的执著,是为:悟空。

呵呵,说了半天,和大圣有何关系呢?我们回顾一下大圣的出生、学艺、成圣、被压、取经、成圣的这些经历,有没有一些感觉呢?

早先的大圣,无忧无虑,逍遥自在。你看他与群猴玩耍,采花觅果,朝游夜宿,正是所谓的“山中无甲子,寒尽不知年”啊。

后来,由于看到生老病死,产生了修行的心。(和释迦牟尼很像啊)。

于是到了菩提祖师隐居所在的西牛贺洲“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中学习。呵呵,灵台在哪里呢?为什么只有“方寸”呢?有些对佛学稍有了解的人,再经过“方寸”的暗示,都可以想到了吧,乃“心”也。而“斜月三星”呢?暗指也是“心”(字的形状:斜月像心字的一勾,三星像心字的三点)。

所以,可见,修行开始是修心啊。悟空这几年的学习过程,实际上就是在修心。修心修什么呢?乃悟净也。

猴子本性纯朴,原本就没有什么杂念,再加上这几年的修行,自然就“净”了,于是产生了“能”。

于是猴子学会了七十二变,法力高强了。“能”了,自然**就出来了。于是人前卖弄,被菩提祖师“你从那里来,便从那里去就是了。”

猴儿虽受到教训,但仍为明悟。于是,又有“东海强得金箍棒”、“地府销了生死簿”。其实,很多人觉得闹天宫前期的大圣“为了自己和自己的族人能自由自在的生活,不惜踏破地府,与天争斗。管他劳什子神仙天规,为了自己的族人,十万天兵照样扁”。

呵呵,站在猴儿的立场上,当然痛快,当然逍遥,但有没有想过,天地万物各司其职,龙王何过?定海神针被抢?阎王何过?生死簿被销?站在龙王和阎王的角度,猴儿与强盗、恶人何异?正是恃“能”傲物。

后来,天庭受封,嫌官小,造反。细想想,玉帝何过?原著中,有人承诺其为大官吗?没有。偷吃蟠桃不说,因听仙女言“不曾听得说”是否有他,就闹了蟠桃宴会,再次造反。站在其它的角度,与恶霸何异?又是野性难驯,恃“能”傲物。

此为有“能”,而未“悟”。于是被压“五指山”。被压多年,醒悟不少,随三藏取经。

但修行的增益谈何容易?于是还是有野性难驯、心性不稳(居然要打师傅)的时候,故而有了金箍约束于他,使其循规蹈矩。

至此,悟“能”化为悟“空”。

在随后的数年中,历经磨难,猴儿能请朋友帮就请朋友帮,能请圣人降就请圣人降,虽也尽心竭力,但懂得了空明一切、洞悉一切,不再恃“能”傲物、草菅人命,不再一味蛮干,罔顾因果。(由于可说的太多,唯恐帖子太长,就不详细说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以此观点再看看原著,会有体会)。

直至“凌云渡”前见自身,“行者笑道:‘师父莫怕,那个原来是你。’”、“脱却胎胞骨肉身,相亲相爱是元神。今朝行满方成佛,洗净当年六六尘。”自此,悟“空”自身,诸法空相。有始有终,成就金身正果。

至于金箍,乃是修行人的诸多戒律、约束,今日成就,何来约束?“行者举手去摸一摸,果然无之。”

所以,可见,一部《西游记》,一本修行言。

觉得猴儿窝囊朋友,实是单纯的从小说的角度看了热闹。殊不知,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猴儿最终能悟空,西行一路是根本。

由于可说的太多,时间短,错别字难免,在这里,也只是一个简单的概述,如果有不详细、不完善的地方,希望各位朋友多包涵,共同探讨。

--------------------------------------------------以上by南舟-----------------------

从悟空开始

首先,我之所以欣赏大圣不是像南舟说的那样只是为了"单纯的从小说的角度看了热闹".是因为猴子有真性情不像世间的伪君子满口的假道学,让人恶心.最重要的还是那句话,我命由我不由天!

想那阎王,龙王都是世间生灵顶礼膜供的人物,向来只有欺负别人,那有别人欺负自家的,可惜遇上了大圣.老吴一生刚正不阿,笔下的猴子自然也不畏权贵.到是南舟说龙王,阎王,天庭怎么怎么无辜,我觉得不对吧,要不作者怎么不选别人来当这个冤大头呢?不知道南舟了不了解吴承恩的生平,他老兄就是折在权贵手上.要想了解一本书首先也得了解作者啊.

以上只是我自己的看法,写写我自己喜欢大圣哪一点,免得被人误会!

现在开始驳,南舟的文章的理论基础就是佛理,但吴承恩信不信佛呢?我从网上找了以下材料,是西游里佛教几个人物.

一唐三藏

唐三藏是取经队伍中的领导者,为一虔诚的佛教徒,对取经的信念非常坚定,在困难当前,他虽束手无策,有时情绪低落,但却始终保持了不为威所屈、不为美色所动、不为利所诱的品格。正因在这一前提,才能团结起三名顽皮的徒弟,成功地取经回来。

但其优点似乎仅此而已,他虽有丰富的同情心,却因而不分是非善恶,乃至敌我不分、人妖颠倒。有时又懦弱无能、优柔寡断,眼泪多於行动,成为取经途中的累赘。因此,在性格上,他的弱正是突显了悟空的强。尤其使人恼恨的是,常常听信八戒的谗言,而念起紧箍咒,使悟空负屈蒙冤,受到不该有的折磨。《西游记》第二十七回「?魔三戏唐三藏,圣僧恨遂美猴王」是个典型的例子。

唐僧使人恼恨的另一点是害怕受孙悟空的牵连,由此暴露出自私可鄙的心理。例如第十四回「心猿归正,六贼无踪」里,叙述悟空打死了六个拦路打劫的贼人,唐僧责备他:

全无一点慈悲好善之心!早还是山野中无人查考;若到城市,倘有人一时冲撞了你,你也行凶,执著棍子,乱打伤人,我可做得白客,怎能脱身?孙悟空说:师父,我若不打死他,他却要打死你哩。唐僧责他:去不得西天,做不得和尚!忒恶!忒恶!

更突出的例子是第五十六回「神狂诛草寇,道迷放心猿」里,一群草寇捆住唐僧,唐僧盼望悟空相救。悟空打死二个草寇首领救出了唐僧,唐僧祷告曰:

你到森罗殿下兴词,倒树寻根,他姓孙,我姓陈,各居异姓。冤有头,债有主,切莫告我取经僧人。

几句祝词表现了唐僧无情、自私的心理,亦是对佛门「光明正大」的犀利讽刺。

二如来佛与阿傩、伽叶二尊者

阿傩、伽叶二人为佛祖身旁的弟子,在佛教亦属重要之人物,然我们在书中所见的尊者形象却是:

阿傩、伽叶引唐僧看遍经名,对唐僧道:「圣僧东土到此,有些甚?人事送我们?快拿出来,好传经与你去。」三藏闻言道:「弟子玄奘,来路迢遥,不曾备得。」二尊者笑道:「好,好,好!白手传经继世,後人当饿死矣!」

堂堂尊者,竟作出索贿的事来,真令人不敢置信,可怜三藏跋涉万里,自没想到菩萨们有此一招,别说孙悟空忍耐不住,相信读者读罢都摇头不已。最後虽在悟空的坚持下传了经书,仍是故意刁难,竟给了「无字之经」,换句话说就是白纸。作者用此事件,强力嘲讽了佛教的不守清规,堂堂尊者的形象当场变成?财作弊之徒。这还不打紧,更绝的是当师徒四人发现是白纸後,急回大雄宝殿找佛祖理论,佛祖竟然笑道:

你且休嚷。他两个问你要人事之情,我已知矣。但只是经不可轻传,亦不可空取。向时众比丘圣僧下山,曾将此经在舍卫国赵长春家与他诵了一遍,保他家生者安全,亡者超脱,只讨得他三斗三升米粒黄金回来。我还说他们忒卖贱了,教後代儿孙没钱使用。你如今空手来取,是以传了白本。白本者,乃无字真经,倒也是好的。因你那东土众生,愚迷不悟,只可事此传之耳。

读者读至此方恍然大悟,原来这是「上梁不正下梁歪」,尊者只是有样学样罢了,其对佛教的讽刺可谓辛辣入味。尤有甚者,那二尊者奉令复领四众去取经书,仍问唐僧要些人事,唐僧只好取出紫金钵盂奉上,只见:

那阿傩接了,但微微而笑。被那些管珍楼的力士,管香积的庖丁,看阁的尊者,你抹他脸,我扑他背,弹指的,扭唇的,一个个笑道:「不羞!不羞!需索取经的人事」须臾,把脸皮都羞皱了,只是拿著钵盂不放。伽叶却?进阁检经,一一查与三藏。

这不禁令人想起佛祖在灵山说法时,所发生的「拈花微笑」公案,当时那名微笑的弟子正好叫做摩诃伽叶,只是在《西游记》中的微笑,竟让人有点起鸡皮疙瘩。

从这些形象的描写,作者显然是将人性的黑暗面寄托在佛教的人物上,这定非无意识或随意的描写,而是有其意义的。在一般的认知中,佛祖必然是正面的意义,但作者在许多地方,所刻划的佛教人物都是负面的、虚伪的,如十六回「观音院僧谋宝贝」中,就描写一群不守清规的和尚,见三藏有一袈裟宝物,竟欲放火谋财,简直与强盗无异!

因有关吴承恩生平事迹之资料不多,无法判定他是否有宗教上的信仰。但根据历来学者的讨论,可以确定吴承恩并不信佛,也不宣扬佛法。而从书中佛道斗法,往往佛胜道败的结果来看,更不可能信道。所以我们可说,《西游记》中的佛道二教只是小说中的框架,并非实质的内容。小说尽管说了些宗教上的好话,对它们的揶揄嘲弄却更多。很明显的,《西游记》一书的目的不在对宗教的认识、佛教的尊崇,而是用诙谐幽默的手法写尽人间、天界的形形色色。并以丰富的幻想、活泼的人物形象,突显不合理的一切事物,让人笑中带泪。

用宗教人物形象来写作小说,所表现出来的形象,与作者对其宗教的认知有很大关系。吴承恩在仕途上虽不顺遂,却是个「性敏而多慧,博极群书。为诗文下笔成,清雅流丽,有秦少游之风。」的知识份子,必然读过《老子》及佛经等书,怎不知道家、佛家的思想呢?故他明知那些宗教人物之形象与他所刻划出的形象有别,仍要加油添醋、嘲讽揶揄一番,明显是有意识的扭曲,而非随意改写。其因或许是明代佛、道等宗教大盛,宗教之乱象顺时而起,如假借宗教之名以行敛财之实等等。故作者欲批判当时宗教之乱象,乃以小说来突显问题。

综上似乎老吴不太信佛啊.而南舟却用佛的角度来解释,我真是无语了.可以说南舟的基础理论就非常的不牢靠,针对一个不信佛甚至对佛有点不屑的人写出的作品,南舟却用佛的角度来解释,真是好滑稽啊!

"所以,可见,一部《西游记》,一本修行言。

觉得猴儿窝囊朋友,实是单纯的从小说的角度看了热闹。殊不知,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猴儿最终能悟空,西行一路是根本。"

南舟同志似乎没资格说别人啊,因为你理解的就大有问题。

--------------------------------------------------以上by夏侯烈火-------------------

本页地址:<spAn id=etjoy_url></spAn>

<input onclick=copytoclipBoard_qq() type=button value=发给qq好友阅读><input onclick=copytoclipBoard_ubb() type=button value=发到论坛共享阅读>

<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

</script>

<A href="http://./"

target=_blank>(八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