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回 镐京风云变
作者:小李飞刀lc      更新:2020-04-11 01:25      字数:3938

人界,周武元年,镐京城

话说武王伐纣,姜尚封神,上合天数,下应民心。殷商六百年江山最终毁于末代君王殷受之手。话说纣王殷受膝下有三个儿子:太子殷郊、二子殷洪、三子殷武庚。殷洪本是阐教门下,因助纣为虐逆天而行于封神之役中阵亡;而太子殷郊西岐一战之后突然失踪,仿佛人间蒸发,无人知晓。只遗下幼子殷武庚,当年因其年纪尚幼,虽躲过了封神之劫,却难逃亡国之难……

大周立国,那周武王姬发乃是仁德之君,不愿诛连纣王幼子殷武庚,便下令将其母贞妃和殷武庚贬为庶民留在朝歌之中,谁知此举却遭到了不少重臣的反对。

这日上朝,元德殿上群臣之中步出一人来。这人相貌堂堂颇有威仪,年纪与武王相仿,正是武王姬发的弟弟姬旦。此人在兴周灭纣的大业中对武王鼎力相助,又是宗亲,立国之后封为侯爵,地位显赫。他一出列,群臣中发出一阵窃窃私语。

姬旦手持玉圭对着武王行了君臣之礼,而后奏道:“大王,古人云:斩草要除根。那殷武庚乃是纣王的嫡系血脉,如今我大周刚刚立国,殷商遗民众多,蠢蠢欲动者何其之多也?臣知大王仁德,但是此事非同儿戏,望大王三思!”

武王姬发问:“依你之见,如何处置?”

姬旦将手一挥如手起刀落状,口中说道:“杀,以绝后患。”

武王摇头叹道:“古人亦云:大罪不累亲子。如今纣王无道,身死亡国,已是应了天数。何必对这手无缚鸡之力的母子赶尽杀绝?况殷武庚只是十岁一孩童,我姬发以仁德立国,怎忍心害之?寡人心意已决,卿不必再言了。”说罢让其退下。

散朝之后,姬旦愁眉不展,离开大殿之后想起了一个人来,这人不是别人,正是大周丞相——姜尚。

姜尚封神之后无缘仙道只能得人间富贵,是造大周八百年基业的肱骨之臣,姬旦心知若姜尚开口武王必然听之,随即命人即刻备车前往丞相府去。

话说此时姜尚正在府中与武吉下棋。为了大周八百年基业,这位老者尽心竭力此时已是白发苍苍,年逾八十。

“武吉,你的棋艺有进步啊!”说话这人满头白发却目光有神,身上披着丞相朝服,正是姜尚。对面对弈者唤作武吉,乃是姜尚徒弟。

这武吉三十出头,目光炯炯,颌下有些短短的黑须,身上披着铠甲,正捏着一颗黑子琢磨如何下子。

二人正下棋之时见头顶飞过一只大鸟,传来‘呱呱’之声。姜尚见了掐指一算,对武吉吩咐道:“你我先放下棋子。有贵客来访,你速去门口迎接。”

武吉有些摸不着头脑便来到府前打开大门,正好见姬旦刚刚下了马车踱步而来。“丞相真是料事如神!”武吉心中暗自赞叹一声赶忙上前迎接。

“武吉将军,丞相可在?”姬旦问。

武吉答道:“正在府中恭候侯爷!”遂请其入门。

姬旦一进府见姜尚正在下棋,拱手说道:“姬旦冒昧前来,打扰丞相雅兴了!”姜尚早知来意,便请姬旦坐下,嘴上说道:“侯爷来的正好,早闻侯爷棋艺颇精,今日正好与老夫下上一盘。”

“下棋么?”姬旦笑道:“谁不知道丞相昔日可是昆仑名士!我等凡夫俗子怎与丞相比肩?”姜尚笑道:“惭愧啊,老夫资质愚钝无缘仙道,说什么昆仑名士。侯爷请!”说罢将手一挥,那棋盘上的黑白二子分别落回了棋罐之中。棋盘干干净净。

姬旦也不好推辞,手中拿了一枚棋子落下,口中说道:“那我就讨教下丞相高招。”虽然眼睛看着棋盘,但姬旦心中却想着其他,故而有些焦躁,不出十步便落了下风。

姜尚看着棋盘,又抬头见姬旦眉头微皱,淡淡一笑,“侯爷今日来找老夫何事?”

姬旦放下棋子开门见山,将处置殷武庚之事告知姜尚,又说道:“如今大王肯听的,只有丞相之言,请丞相三思!”

姜尚捋了捋须说道:“我知侯爷忧心大周社稷,但大王仁德方能坐拥天下,你我莫要再多费口舌了。若侯爷真的担心殷商后裔拥王造反,便可如此……”说着,姜尚将手中的三颗黑子摆在了姬旦的一颗白子周围,将白子牢牢困住。姬旦一见心中已明,不禁面上一喜哈哈大笑起来。

不日,姬旦下令在朝歌周围设下三个小诸侯国:朝歌以东设卫国,由管叔鲜掌管;朝歌西与南设鄘国,由蔡叔度掌管;朝歌以北为邶国,由霍叔处掌管;三人奉命共同监视殷武庚母子与一班殷商旧臣,以防生乱。

话说那殷武庚年纪不过九岁,成为庶民以来与母亲相依为命。其母贞妃是‘一后,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女御’中的九嫔之一,地位远不及夫人,更遑论与王后争宠。但贞妃出自书香门第,自幼喜好读书,知礼明义,刚入宫时纣王也大为欣赏其才华,颇得纣王宠幸。岂知后来妲己入宫迷惑天子,渐渐的便也被纣王抛诸脑后了。可怜小武庚也遭牵连,虽同为纣王子嗣却与二位兄长的待遇天差地别。后来若不是殷郊格外命人照顾贞妃,小武庚的命运可能会更加悲惨。

自打回到这朝歌后,贞妃便隐去姓名只替他人做些针线活贴补家用。若有闲余,便教殷武庚做人之礼,处事之仪;只是朝歌中的百姓大都知道这母子乃是纣王遗孤,不敢太过相近。也有好心人觉得二人日子过的太过清苦,不时的暗中帮上一把。只是小武庚每每看到别的小孩高兴的在一起玩耍时,只要一走近,其他人见了是他就都一哄而散了。

小武庚这日终于忍不住问起母亲:“娘亲,为什么外边的小孩都不愿意跟我玩啊?我好孤单啊!”说着两眼泪汪汪的忍不住哭了起来。贞妃听了这番话,俯下身来擦去小武庚的眼泪道:“因为你跟他们不一样。”

“哪里不一样啊?”小武庚哭着问。

贞妃顿了一顿,停下手中的活缓缓说道:“你是纣王之子,因你父王不信忠言,不尊天数,所以断送了殷商江山,只可怜我们母子无依无靠……”说到伤心处,贞妃不由两眼含泪长叹了一声。这一声包含了无尽的悲伤和太多的委屈。

“那我的两个哥哥呢?”殷武庚眨着眼睛问。

贞妃低声道:“他们……都已经战死沙场了。你的大哥,殷郊殿下昔日对我们母子有恩,听说他死在了西岐之战,他若不死,大商或许还有希望……不过现在说什么都晚了。”

殷武庚见母亲如此悲伤便也不敢再问了。

转眼间八年过去,贞妃为了贴补家用,无论冬夏皆要四处与人浆洗缝补衣物。毕竟多年过惯宫廷生活,身体哪里能吃得消?所幸殷武庚已非少不更事的孩童。便劝说母亲在家歇息,独自到城西砍柴挑夫以补贴家用。

这一年,殷武庚年方十七岁,生的面目俊朗,气宇轩昂。虽然是纣王之子,但品性与父亲大不相同,心地善良且为人正直,只是被困在这镐京终日不得远离,如笼中鸟、池中鱼,他时常望着城外的风光自怨自艾,不知何时能鱼入大海,鸟归山林。

这日一早,殷武庚照常到朝歌城西砍柴而归。早早来到集市遂插了标草卖柴,岂料呆到晌午也无人问津。“怎么回事?今日为何这集市的人这么少?”殷武庚只叹运道不济,收了柴垛往家走去。沿路之上,他见到城头上挂着许多白幡,不知道是何含义。

等到了家中,殷武庚喊了一声:“娘!我回来了!”

见儿子早早归来,贞妃便问:“庚儿,今日怎么早早回来?柴可有卖出去?”

殷武庚一屁股坐在地上,抱怨道:“也不知怎的,这几日集市寥落无人问津,还到处挂着白幡。”

“什么?”贞妃闻言吃了一惊,赶忙跑出屋向城门方向看去。果不其然,城门处皆立着白旗白幡。

殷武庚追了出来,见娘亲神色有异开口问道:“娘,这是何意啊?”

贞妃久居宫中岂会不知这白旗白幡的意思,便对殷武庚说道:“看着满城的阵势,只有王候驾崩才有。却不知是何人。”

“驾崩,那就是人死了呗。”殷武庚说道:“娘亲稍后,待我去打听打听。”贞妃正要拦他,却早被他一溜烟的跑没影了。

殷武庚一路跑到西城门,见门口正有守卫也穿着白甲,便壮了胆子上前问道:“敢问大哥,这满城尽插白幡所为何事?”

那守卫闻言打量了殷武庚一番,骂道:“你这小子,天大的事你竟然不知?”

“天大的事?”殷武庚又问:“究竟是何事?请大哥赐教。”

守卫答道:“前日武王驾崩,全国戴孝十日。稍后便要挨家挨户发放孝服。”

“武王……驾崩?”殷武庚闻言不禁大吃了一惊,‘这可是个大消息……’赶忙一溜烟跑回家将这消息告知贞妃。

回到家中,贞妃问道:“怎样?可打听到消息?”

殷武庚喘了口气说道:“听……听西门守卫说是武王驾崩……全国要戴孝十天呢!”

“啊?”贞妃闻言顿时浑身一颤,手中衣物掉在地上。殷武庚忙将衣物捡起,问:“娘亲何故如此惊慌?”

贞妃缓缓坐下,叹了口气对殷武庚道:“你懂什么?想当年武王仁德,赦免了你我母子大罪方留下了性命。如今武王驾崩,岂不闻:一朝天子一朝臣。你毕竟是纣王亲子,若朝中有人奏上一本,你我母子性命难保!”

殷武庚哼了一声一拍胸膛大声说道:“父亲所做之事已经得了报应,还与你我母子何干?我们在此安稳度日又不曾惹到谁,为何要诛连我等?”

贞妃摇摇头叹道:“庚儿,你涉世太浅怎知人心险恶?如今你我无路可去,只有听天由命吧。”

过了两日,殷武庚照常打了柴草回家,刚走至西城门,看见城门外一骑人马扬尘而来,均是官军打扮。殷武庚自幼被母亲教导不可与人争执,见到官兵更要绕行。殷武庚赶忙背着柴草站在一旁给人马让路,谁知来人停在他面前上下打量起来,随即打开手中画卷比量了一番,口中说道:“公子留步。”

殷武庚心中有些不安转身便要走,那人喊了一声:“公子留步!”周围几匹马围了上来挡住了殷武庚的去路。手拿画卷那人翻身下了马,突然对殷武庚拱手拜道:“敢问公子可是殷武庚?”

‘公子?以前好像没人这么称呼过我?我这模样算是哪门子公子?’殷武庚心中自嘲了一句赶忙放下柴草,还礼道:“小子殷武庚,不知官爷找我何事?”来人只说道:“公子不必多问,请上马,我家主人有请!”说罢不由分辩拉着殷武庚的手将其扶上马背。

殷武庚无奈上了马,心中却忐忑不安起来,暗思:“莫不是真被娘亲说中,有祸而来?若真如此,由我一人顶着莫要连累娘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