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回 北海得救了
作者:当年星空      更新:2020-04-07 03:59      字数:3183

时任北海相的孔融听说了这件事,暗自称奇道:“呦呵!这个叫太史慈的小子够可以的啊!居然敢把政府部门的文件给碎掉!冲你这胆量和小损招儿,我也得给你点个大大的赞!”

也许是真的很佩服太史慈的这一行为,更也许是想要拉拢太史慈,孔融隔三差五的就会派人去照顾太史慈的母亲,每次去都嘘寒问暖的,而且还送给她很多礼品。

善有善报,孔融在都昌被黄巾军围困,正巧太史慈从辽东回家探母。

太史慈的母亲对他说:“虽然你和孔北海没有见过面,但自你去辽东避祸后,北海对我照顾有加,比起自己的故友和亲戚,有过之而无不及啊!如今他被黄巾军的管亥大军围困,我觉得你应该去帮帮他才对。”

太史慈深以为然地说道:“母亲大人说的是,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我三日后就前往!”

太史慈之所以如此的正直仁义,肯定离不开他母亲从小对他的教育。可见,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也是最重要的一任老师。

自从黄巾军围困都昌后,孔融整日站在都昌城城墙上吟诵着老祖宗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是啊,此时的他多么希望能有一只仁义之师过来帮自己一下啊......

其实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太史慈正独自一人往都昌城飞马赶来。

这时候的黄巾军还没有完全完成对都昌城的包围,太史慈瞅准这一机会,竟然在半夜敌人松懈的时候偷偷的溜进城里去了。

太史慈很惊讶,他惊讶的并非是黄巾军的松懈包围,而是都昌城的城防。此刻大敌当前,按理说对于进入都昌城的人和物,都需要经过严格的审查才可以进入,可没想到自己竟然轻而易举的溜进来了。

双方的军队都这么不靠谱,这仗究竟打的是什么玩意儿!?

之后就有了我上回所说的太史慈毛遂自荐请刘备的事儿。

进城确实有侥幸成分,但出城可就没这么容易喽,因为黄巾军的包围圈在这个时候已经完成了。

不过话说回来,如果这时候还没有完成对都昌城的包围工作,那各位黄巾军兄弟还是赶紧卖掉自己手中的兵器回家种地去吧。

就在太史慈毛遂自荐的第二日,只见太史慈手持一张弓,身后背着一个箭囊,还跟着两个随从。两个随从各拿一副箭靶子,三人大摇大摆的走出了都昌城门。

黄巾军一见到这架势,都惊讶的不知所措。

士兵们议论道:“这三人是什么东西?找死的么?”

“不会是孔融请来的会法术的茅山道士吧...”

“这三人究竟是何方神圣?还是说喝多了出城遛弯来的...?”

......

黄巾军边议论边排好阵势,静候三人...

太史慈三人刚刚走出城门几步远就停了下来。只见他的两个随从将靶子固定好,然后离开了靶子数米远。

太史慈从箭囊里抽出一支箭,搭上弓......

还没等众人反应过来,一支箭已经正中靶心!

众人一阵惊呼!

太史慈耍了个酷,他将第二支箭搭在弓上,拉上弓弦,这一回他没着急射出,而是头发甩甩的在原地转了个圈。

砰!!

这支箭在太史慈转回到开始起转点的那个位置的时候被他放了出去,又是正中靶心!

“收工!”

太史慈收起弓,两个侍从拿好箭靶子,又大摇大摆的回城了。

“尼玛敢情这三人是出来练箭的啊!真逗比!”黄巾军又开始议论道:“不过这小子的箭法还真不是盖的!”

“是啊是啊!如果我有这样的箭法该多好啊!”

“年纪轻轻就有如此身手,有谁知道这小子叫什么?”

“听说他就是毁掉州奏章的那个人,好像叫太史慈什么的吧...?”

......

就这一刻钟的功夫,太史慈竟然成了黄巾军崇拜的偶像!

次日,都昌城的屌丝三人组又出城练箭来了。

黄巾军一看又是这三人,竟然欢呼起来!

“今天又能一饱眼福了!”

太史慈手起箭射,弹无虚发!

黄巾军们扔下手中的兵器,用牙咬着自己双手的手指,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大声呼喊着:“慈仔、慈仔我们爱你!慈仔,你老尿性咧!!”

收工,回家。

屌丝三人组练完箭,又回去了。

接下来的几天,太史慈每天都在同一时间和同一地点练箭。

这天,太史慈三人走出城门,发现远处的黄巾军没有了以往的热情,他们有坐着的,有躺着的,还有卧着的,反正没一个站着的,有的人嘴里还直嘟囔:“天天总是这节目,也不换点新鲜的,没意思......总玩这套的话,刘德华也得成过气明星喽!”

“演?哼哼,你们说的不错,我确实在演,而且演的还很成功!今年的奥斯卡就归我太史慈吧!”

太史慈见黄巾军对自己失去了全部戒备,突然跃上自己的战马,大鞭子一挥“驾!”,爱驹心有灵犀,油门加到最大,直接冲进了围困都昌城的黄巾军大部队里面。

这些黄巾军本就不是什么训练有素的军队,太史慈突然来这么一出,都慌了手脚,连自己的兵器扔在哪儿都不知道了。

“兄弟们!我们中这小子的奸计了!他是孔融手底下的人啊!”管亥大喝道:“他妈的都给我追!追上后格杀勿论!”

黄巾军从地上爬起来,回军直追已经冲出包围圈的太史慈。

太史慈见追兵追过来了,拔箭便射,冲在前面的几个黄巾军士兵应弦而倒,黄巾军见状,偌大的军队竟无一人敢在追太史慈。

这就是事情的来龙去脉......

回到上一回接着说,各位应该都很清楚了吧,见刘备的那个使者正是太史慈。

起初刘备并不太愿意救孔融,后来听太史慈说了那段话,才吃惊而略带惊喜的问了一句:“孔北海也知道世间有个叫刘备的人么?”

“当然了!”太史慈说了一段把刘备捧上天的话。

“传令!拨三千精兵,随子义返回,以解都昌之围!”刘备下令道。

任何人都喜欢听阿谀奉承的话,包括刘备也是一样。但是,如果仅仅是爱听奉承的话,刘备也是成不了大气候的。

他之所以发兵营救孔融,主要是因为孔融在世间的名气很大,非常有号召力。

要知道,当年的何进和如今的董卓可是都想弄死这个孔融的啊!只不过他们都因为孔融是天下名人,弄死他怕遭到天下人的反感,所以才都没下手。董卓这才把孔融派到黄巾军泛滥的北海这里做了北海相,想要玩儿一出借刀杀人,没想到董卓的奸计还真就得逞了。

刘备想,孔融在世间这么有名望,如果自己现在发兵解了孔融的围,那么我的仁义之名肯定会迅速传遍四海,四海的有能志士还不都会闻风而来么?

太史慈领着刘备拨的三千精兵很快便返回了都昌城下。

乌合之众毕竟是乌合之众啊!听说孔融的援军来了,而且还是牛逼的正规军,没等管亥下令,所有黄巾军就都一哄而散的跑了。

孔融得救了,都昌城平安了,北海保住了!

站城墙差点站成望夫石的孔融十分感谢刘备的援军,但他更应该感谢的还是他的小兄弟太史慈啊!

孔融快速走出城,紧紧的攥住太史慈的双手,老泪纵横的说道:“子义,你真是我的少友啊!”

太史慈回答道:“昔日我受难逃亡辽东,幸得大人您照料家母,我和家母都非常感谢大人的恩遇,所以我才来解大人的燃眉之急的,如今黄巾贼已退,我可以安心回去侍奉老母亲了。”

“什么?贤弟要走?”

“是的,自从逃亡辽东以来,我久未和母亲蒙面,母亲年迈,如今是该尽尽孝道的时候了。”

“哎......”孔融叹了口气道:“既如此,我也不在强留贤弟您了,还望贤弟多多保重!我北海的大门永远为你敞开着!”

“谢大人!大人您多保重,我太史慈去也!”

就这样,太史慈辞了孔融的热情挽留,继续回家侍奉老母亲去了。

有人可能会问了,太史慈为孔融立了这么大的功劳,为何不留下来享受荣华富贵?如果说侍奉老母亲,那么直接把老母亲接到这里也可以啊,不比在家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强呢么?

我觉得,太史慈是一个非常正直的人,他帮助孔融解围纯属是为了报恩,没有任何其他的功利思想。

至于刘备...

哎...如果刘备像之前睡关羽、睡张飞以及未来睡诸葛亮一样,把太史慈也给睡喽,估计未来的五虎上将肯定会有太史慈的一个席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