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即将到来的黑暗
作者:和尚庙侃尼姑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3314

孙少平坐在宿舍里苦思冥想,许老传来的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他把这些话写在纸上,字斟句酌的把着研究,也没研究个子丑寅卯来。他有些郁闷的躺子床上,皱着眉头念着在看来比较关键的几句话?“我有困难,军队是我坚强的后盾?我有什么困难呢?”孙少平又有些纳闷。我的困难不就是想上军校?难道这就去找许老?

不对啊?这事许老知道的?而又被高层反对。他让我直接离开这,跑到南京去?这能行吗?

“干嘛啊少平?你还在琢磨啊?”廖志航拿着脸盆走了进来?看着躺在床上愁眉苦脸的?打趣地说道。

“照我说呢,你也别要什么证书了?直接到南京的了。”

听到这话,孙少平抱着脑袋?白了廖志航一眼?“你丫的?站着说话也不腰疼。幸灾罗祸吧你?”

廖志航晾着手巾?回过头?搞怪的“嘎嘎”一笑?“我不腰疼?我的腰硬着呢。”随即又回到桌前?拿起少平写的字看了起来。

“我说少平,你就为这些话犯思量?我看你把事物想得太复杂了。这有什么?你没困难吗?”看到少平双眼无神微微摇头。便“哈哈”笑道?“没困难那就自己创造困难嘛。”

创造困难?创造困难?孙少平双眼一亮?猛的坐了起来?“对啊!创造困难!”跳下床抱住廖志航?来了个360的大旋转。高兴地说道?“你小子不愧是政治奇才。”放下廖志航?孙少平套上鞋?端起脸盆道?“我去洗把脸?你去喊着弟妹子?今天我请客。哈哈……”

“政治奇才?我什么时候成了政治奇才了?”廖志航摸着脑袋?看着风一样跑出去的孙少平?不解的喃喃自语。

晚饭后?送走了晓霞和润叶姐。回到宿舍的少平精神还是很亢奋。他早就想好了?他不会去杀人放火?只能用笔抨击中央现下的路线政策。他迫不及待的拿出纸摸出笔?打开书桌上的台灯。当一切准备就绪?他又傻眼了。写什么呢?批驳两个“凡是”?这是老调重弹?仅能算是锦上添花?造不成轰动。

孙少平咬着笔头,双眼透过窗户,穿过黑暗,看着天上的繁星闪烁。星星虽然星罗棋布于天,但它不是太阳,驱走不了黑暗。驱走黑暗……

孙少平眼中又是一亮?忙念叨?“今天是四月二十六号?距五月十二号还有十多天。这篇文章还在酝酿中吧?”犹豫片刻?孙少平一握拳?为自己打气?“写!”说完就龙飞凤舞的在纸顶端写上《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此时的孙少平是心潮澎湃?这篇文章将会引起什么样的轰动?他很清楚。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主要阐明了检验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任何理论都要不断接受实践的检验等马克思主义的基本道理。这就从根本理论上否定了“两个凡是”。文章在党内外和广大干部群众中激起了强烈反响,同时也遭到一些人的非议和指责。

这场争论延续到六月二号,邓老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讲话,针对当时的形势再次精辟阐述了**的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这样一个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根本方法。这个讲话在关键时刻给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以有力的支持。

如果许老不及时出手,我能在这个漩涡里挺多久?会不会祸及家人?我那刚刚逃脱出风雨漂泊的家,会不会再一次陷入黑暗呢?太多的问号在孙少平的大脑里闪现。

思前虑后,最终他还是坚定的拿起笔,反正一个月后就平反了。改革是大势所趋,站在真理这边永远不会错的。

时间在激情的写作中慢慢流逝,指针在表盘上飞快的转动,当大小针汇合在十二上的时候。孙少平伸了个懒腰?长呼了一口气?“终于快写完了?剩了最后的结尾,他有些不知如何下笔了。”

他写的这篇文章与原文有很大的出入。他删除了原文上比较尖刻的东西,他又加入了自己结合后世的一些看法。

贪污成了社会的风气,无所不含的造假成了社会上的潮流?贪婪、自私、冷漠成了社会时尚。社会没了道德规范?人人都在崇洋媚外。标榜自己是愤青?却开着日本的车?拿着韩国手机,喝着法国的酒?看着美国大片。

孙少平剖析了这种不良现象,在文中提出了要提高国民素质,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国民民族主义意识。他还在文中说道,凡事都要有个循循渐渐的过程。不要急于求成,迈得步子太大。否则经济上去了,而国民的素质却没跟上?造成了整个社会道德的沦丧?笑贫不笑娼?生孩子倒卖发财?只要能发财?什么国法亲情的皆可抛。

十年动乱毁了一大批人?以后这批人又成了社会毒瘤。他们胆子大钻法律的空子?利用国家资源发了财?却又回报给社会什么呢?腐蚀了无数的官员,造就了无数的纨绔富二代。倒卖国家财产?给当地社会的治安问题带来诸多隐患。

想起这些,孙少平感觉胸口憋得难受,站起身来,点上烟,狠狠的吸了几口,在屋里来回踱步。这些问题太敏感了,他把改革和保守派一爬犁都搂了。这要看伟人的胸怀了?否则他将会粉身碎骨或远走高飞。

对于后世对伟人的了解,他又坐下拿起了笔。写道,改革要从农村开始,我们不要城市的面子工程。农村土地承包到户?剩余了不少的劳动力。他们在农闲时无所事事?来到城市?给城市的治安带来了极大的隐患。所以禁止他们外出?而知青暂时不要返城?他们有文化?有思想?可以组织他们在农村?利用当地的资源?带动农民致富。这样一举双的,避免了盲流流窜到城市?也避免了大批的知青返城?给城市的经济和治安带来沉重的压力。

而城市,要由政府出面,组织无业游民?学习文化?开办职业技能学习班。让他们自由组合国家帮扶利用所学自力更生。

改革初始?要先挑选精干政治思想过硬的人员?建立直属中央的国家监察机关。深入到农村或城市各个角落?监督改革?监察当地官员的思想动态。

这是他为83年的严打,提前预案。严打前社会动乱,都是农村盲流,城市的无业游民引发的。其无知残忍到令人发指的地步!他说的监察机关,就是为他们而组建的。

文中最后?孙少平写道?国家的改革任重而道远,不要试图一蹴而就。经济要和国民教育、军事改革同步稳定前进?这是个漫长的过程,但也是最稳妥没有阵痛的社会改革方案。

文章写完了?东方已泛红。孙少平站在窗前,凝望着东方。天快亮了,而我的黑暗却即将来临?不知天明在何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