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
作者:金玉良言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2142

军校的事情倒是按部就班地进行,这多亏了史可法。我把立校宗旨、目的等等,反正后世我能知道的大概都告诉了他。

不愧为一代才子,后世的评价还是很正确的,堪当和平年代的贤相,军校井井有条。政治教育,也就是洗脑(这是我内心的说法),那些大儒们可比我强多了,从古至今,忠臣志士大讲特讲。

但是,我感觉这样还不够,光这样说教还不行。我想起了好几天,想出了两个办法,一是给袁崇焕修墓建祠,给他们立个榜样;二是建碑,如后世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一样,把大明开国到现在,特别是近几十年来的有名的忠臣志士写上,立碑以示纪念。

我找来史可法商量一下,史可法欣然同意。袁崇焕墓我修建在后世国父陵偏左一点,这只是个大体上的方位,国父我还敬重的,但愿别占了他的地方。

纪念碑选址在秦淮河东岸,清凉门以里的地方。秦淮河两岸歌妓名楼比比皆是,一派歌舞升平的景象,把纪念碑建在那,给他来点肃杀之气,以正世风。

这些事情也不能等完工了,在六月十五日,举行袁崇焕墓祠奠基典礼,纪念碑放在下月进行,史可法领命去安排不提。@本章节孤独手打 www.ShouDa8.Com@

奠基典礼上,我要讲话,还是念吧。身边有夏完淳,是个诗人,文章也不会错。

十五日这天,在京五品以上官员及军校所有学生尽皆到场。所谓奠基典礼就是袁公祠堂开始动工,由皇上亲自动手,挖第一锹,以示动土,为了渲染气氛,在中央挂一横幅,上书:袁公祠堂奠基典礼。众人四周而立,史可法主持。

我来念给袁公祠堂作的墓志铭,此铭也将刻于祠堂内碑石上。

袁公崇焕,广东东莞人。为人慷慨负胆略,好谈兵。遇老校退卒,辄与论塞上事,晓其厄塞情形,时以边才自许。万历四十七年,中进士甲科四十名,授邵武知县。天启二年,朝觐在都,擢兵部职方主事,监关外军。天启三年,升兵备右参政,驻守宁远。天启五年,孙督师从袁公计,遣将分据锦州、松山、杏山、右屯及大、小凌河,缮城郭居之。自是宁远且为内地,开疆复土二百里。天启六年,清虏举兵三十万西渡辽河,旋即至宁远。袁公偕大将满桂,副将朱梅,参将祖大寿,守备何可刚等集将士誓死守。袁公更刺血为书,激以忠义,将士咸请效死。时敌攻城,遂发西洋巨炮,毙敌酋努尔哈赤,敌军方退。天启六年,叙战功,加袁公兵部右侍郎,荫千户,巡抚辽东。自此关外宁远,锦州、中左、大凌河四城复延四百余里,北负山,南阻海,广四十里。崇祯元年四月,命以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督师蓟辽。七月,袁公入都,奏陈兵事,先帝召见于平台,慰劳甚至,咨以方略。对曰:“臣受陛下特眷,愿假以便宜,计五年,全辽可复。”先帝曰:“复辽,朕不吝封侯赏。卿努力解天下倒悬,卿子孙亦受其福。”袁公顿首谢。奏言:“东事本不易竣。陛下既委臣,臣安敢辞难。但五年内,户部转军饷,工部给器械,吏部用人,兵部调兵选将,须中外事事相应,方克有济。”帝为饬四部臣,如其言。崇焕又言:“以臣之力,制全辽有余,调众口不足。一出国门,便成万里,忌能妒功,夫岂无人。即不以权力掣臣肘,亦能以意见乱臣谋。”先帝起立倾听,谕之曰:“卿无疑虑,朕自有主持。”大学士刘鸿训等请收还之臣、桂尚方剑,以赐袁公,假之便宜。崇祯二年,叙春秋两防功,加太子太保,赐蟒衣、银币,荫锦衣千户。及敌寇越蓟州而西,会宦官、诸将蒙蔽先帝,阴与满人有约,以图谋反,致获罪死,时人不以为然。

惜哉,袁公,哀哉,袁公!平台对略,五年定辽,志气甚豪,一朝蒙难,天下皆哀。边失主帅,国失股肱。朕为立祠,并封忠义定北公,以彰其忠,以抚其功,彪名青史,万世留芳!

读完墓志铭,我拿起铁铲象征性地挖了第一下。之后,如同后世的奠基典礼一样,每一个人都要挖一下。给袁崇焕*昭雪,这是第二次提这个事,并顺利完成。但是,期间并不是没有压力,不管怎么说,这是崇祯亲定并诛杀的大臣,也只有我才能够、才敢这样做。

纵观袁崇焕的一生,在墓志铭中所叙述的是他的忠,是他的功。但由于袁崇焕的性格和处事哲学原因,并不是没有错误,再进一步讲,军事上也存在失误或让人难以理解的问题。但这不是我要说的,我利用的是他的正面,是他的高大形象。要让人们看到,当今皇上的不同,对忠臣的态度,给他们以希望,而不是失望。

作者题外话:勉强写写,多多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