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得道之人,深藏不露(…
作者:妙音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4977

第十五章:得道之人,深藏不露

一、题解:

你观察过河水吗?如果你观察过,你就会发现越是大河流起来越没有声音(我曾于2009年11月8日专门去武汉长江大桥体会长江的流水声),越是小河流起来就越是哗啦哗啦一个劲儿地响个不停。

老百姓们常说一句话,用来形容那些浅薄而又自以为是的人:“一瓶子不满,半瓶子逛荡”,因为这些人总是像一只羽毛并不美丽但却十分爱“的瑟”的孔雀一样,总是想在人前炫耀自己那点儿浅薄的、有限的才华,这不和那条小河是一样的吗?

然而,真正的得道之人却往往是深藏不露,轻易不让人们发现他们的大才的,如殷周时期的姜子牙、三国时期的水镜先生和春秋时期的老子等人,也正是因为他们不轻易四处炫耀,耐得住寂寞,所以才修养出了高尚的道德和经天纬地的才干。

二、原文:

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为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璞;旷兮,其若谷;浑兮,其若浊;孰能浊之以止,静之徐清?孰能安之以久,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为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三、译文:

古代的得道之人,见解微妙、洞察幽微,其思想深不可测。正是因为他高深莫测,所以我们只能勉强地形容一下:他小心谨慎,仿佛在冬天里过河一样不敢轻易通过结冻的河面;他处处警惕,仿佛防备四周的邻居窥破**一样;他严于律己,仿佛是在别人家里做客;他胸襟洒脱,仿佛温和的春天融化冰雪一样;他浑厚朴实,仿佛未经雕琢的宝玉;他豁达开阔,仿佛那空山幽谷;她的表现浑噩愚昧,不露锋芒,就像混浊的大水一样。谁能在浑浊*中平静下来,使身心清静如水呢?只能像浑水一样缓慢地自己变清。谁能在安定祥和中保持长久,在心平气和的状态下从容面对生活呢?只能像静止的东西一样缓慢的自己出现生机。能够遵循这个规律的人,就能保持谦虚的态度而不自满,正因为他从不骄傲自满,所以总能在陈旧的基础上不断地创新。

四、理解:

在动物界中,我们观察到老鹰站在那里好像是要睡觉的样子,老虎走路的时候,晃晃荡荡地,好像是生病了一样,但这都是一种假象,它们随时都能出击,以闪电般的速度冲向猎物。

郑板桥观察到有智慧的人也是这样,他说:“大巧若拙,大勇若怯,天下之智皆在一个“藏”字。与人交往,藏得巧妙,则能先发制人,出其不意,比之锋芒毕露者,不知要高明多少倍。”

当代《心理学》有一个论断:如果你觉得别人伤害了你的话,原谅他吧,因为伤害别人的人都是不幸的。每个人都应该怀有一颗宽容的心,这样自己也能够活得轻松。从心理学的角度证明了“宽容”这种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同志说: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个总结特别容易被大家理解。是《易经》、《道德经》等经典中建议大家修养谦虚的道德的最佳解释。

文化越高,修养越深的人就会越谦虚。这也是衡量国学大师的一个标准,当代有几个所谓的大师比普通人早学了几天国学就仗着圣人的名头儿狐假虎威,有的对电视台的主持人冷嘲热讽,有的把学员当成三孙子连贬带损,通过圣人经典中提供的标准,这些大师的修养欠缺就显露无遗。

释迦牟尼圣人在《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静平等觉经》第三十一章“真实功德”中也谈到了圣人的境界,虽然和道家文化的标准相似,但释家文化的描述则更加全面,更加形象和深刻,大家可以参照学习,互相印证:极乐世界菩萨们(即圣人们)的智慧宏大深广,犹如大海;菩萨们菩提觉悟的境界高广,有如妙高山;菩萨们自身显发的威严之光,超过了太阳和月亮;菩萨们心境的洁净无垢,又像那洁白的大雪山;菩萨们忍辱负重的精神,与那默默承受一切负荷的大地一样:大地载物不分轻重,菩萨度人也不分亲疏;菩萨们的内心清静,可与除尘洗垢的清水相比:清水溪流可洗世尘,菩萨清静可洗心尘;菩萨们的智慧炽盛,如同火焰:智慧之火烧尽烦恼之薪柴;菩萨们不执着的品性如同大风:风拂世界,无所不到,菩萨们行遍世界,自由自在而无障碍;菩萨们宣讲传布的佛法大音,如同雷声远达,震醒了世间痴迷而未觉悟之人;菩萨们的教法如同甘露:甘露滋润大地万物,佛法滋润众生心灵;菩萨们的平等慈悲犹如虚空:虚空广大无边无际,菩萨慈悲也无边无际护佑众生;菩萨们的品格犹如白莲:莲花不离污泥但又出污泥而不染,菩萨不舍众生,虽身处浊世秽土却仍然清静;菩萨们的胸怀犹如尼拘树:尼拘树宽阔而遮阳蔽日,菩萨们的胸怀也像尼拘树一样荫庇众生;菩萨们的智慧犹如金刚杵:金刚杵能摧毁一切铠甲,菩萨的般若妙智也能退一切烦恼魔军;菩萨们的坚强犹如铁围山:铁围山坚固不为一切所摧,菩萨的坚强,也不为众魔外道所动摇。极乐世界的菩萨之心,方广平正,顺遂机宜,巧行权变,讲论佛经从不生厌,追求佛法不知疲倦,持戒净洁,譬如琉璃清澈,心意行动,光明磊落,明鉴表里,菩萨们所说之法,使大家心悦诚服,法音震响,犹如击鼓,威德摧邪,犹如建法之幢,智慧照迷,犹如灿烂太阳。破除无明造成的痴惑,建成无贪无求的纯净心境;其禅定智慧温和,纤毫明察,能入实际之理体。做为大导师,调伏抑制自己和他人的不安之心。引导群生,舍离抛弃诸多爱欲执着,永远离开贪、嗔、痴三种污垢……他们威光显赫,神采奕奕,面貌和悦,内心欢喜,雄健勇猛,无畏无惧,其音容相貌非同一般,又有无量的功德和无碍的雄辩才能庄严其身。如此种种,实在是找不到能与之媲美的了。(极乐世界的普通人也都是)才能超世,智慧圆融,心中没有退转的念头,意志没有片刻的懈怠放逸,虽然外表上好像安闲沉稳,内心却急速地精进不已。心如同虚空一样,没有一物又能容下万物……适得不偏向两边的中道。显示在表情上,表里相应焕然成辉,自然而又严整,检束身体的姿态表情,收敛心中的思维意念,外表端庄,内心正直,身心洁净,没有爱欲贪染;他们的志向誓愿,坚定不移而没有一点点退缩。他们所追求的大道,和平中正,永远不会误入狭路以至邪道,他们随顺经中的戒律要求,自觉接受约束规定,不敢有所放逸而失足逾界,有如木工操作遵循墨线,循规蹈矩;他们内心所企慕的都是正真至道,没有其他的私心杂念,因此也没有什么烦恼忧虑。

大家都知道,如果一个孩子从小没有学过国学的话,他在与周围的同学们相处的过程中是很容易生气的。外国有个老师有一次想出来一个办法,让孩子们懂得了怨恨和不原谅他人就会给自己增加负担的道理。他对同学们说:“咱们做一个心理科学的小实验好不好啊?你们找一个口袋,背在身上。要是生了谁的气,就把他的名字刻在一个土豆上,装在口袋里。”

过了一段儿时间,有的同学受不了了:“老师,我背不动了,太沉了。”

老师说:“你把他们都扔了吧,不放在心上,你的身体和心理就都轻松了。”

于是,同学们纷纷都把自己背的或多或少的土豆给扔掉了。

这个方法虽然有些笨拙儿,但孩子们的体会都很深刻,他们以后的心胸都宽阔多了。

杨修是三国时期的一个大才子。可惜的是,由于道德修养较差,喜欢炫耀自己的才能,后来被自己的才能害死了,成了“道德不足,知识越多越反动”的又一个生动案例。

有一次,有人送给了曹操一盒点心,当时老曹也不饿,就没吃,心血来潮,顺手展示了一下高超的书法技艺,在点心盒子上写了“一合酥”三个字。

曹操走后,杨修让大家过来吃点心,大家不敢,杨修说:“你看,这是丞相让咱们吃的,他在盒子上就是这么写的:一人一口酥嘛。可不是,古代都是竖着写字和念字,还真能这么念。”

说完之后,带头儿吃了起来,大家一哄而上,一扫而光。

后来老曹想吃这盒点心了,一找没了,一问是这么回事儿,心里很生气。

还有一次,老曹想建一个门。包工队施工完毕后,请老曹来验收。老曹玩儿深沉啥也没说,提笔在门上写了一个“活”字。众工友百思不得其解,急得抓耳挠腮,杨修说,你们可真笨,“门”里面加个“活”字,不就是个“阔”字吗?你们再返工建个简朴点儿的吧。

后来,老曹知道了这件事儿,心想这家伙这么聪明,能看透我的心,留着早晚会有危险。

在后来打汉中的战役中,由于战事不利,粮草又快没了,有一天曹操正在啃鸡肋骨,手下来求口令,他就随口来了个“鸡肋”。

杨修一听到这个口令就跟周围的人说,咱们赶紧收拾收拾行李吧,快撤兵了。口令是鸡肋,粮草也不多了,战斗又不顺利。后来老曹知道了,心想这下子可以名正言顺地杀了他了,于是就以“妖言惑众、扰乱军心”的罪名把他干掉了。

所以越是聪明的人就越要学国学,通过学国学来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懂得为人处世的道理,否则特别容易出事儿。

大家不要觉得我这么说很严重,其实我说的太轻了。有时,人的一次骄傲就足以伤害性命。三国时期,刘备在遇到司马德操时,这位水镜先生告诉刘备,你以前身边没有经天纬地之才,所以才像丧家之犬,到处逃命。当代有两位大才,号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卧龙就是诸葛亮,凤雏就是庞统,二人的水平确实是在伯仲之间。因为诸葛亮来得早,就先当了军师,庞统来得晚,就做了个副军师。

一次军事行动,诸葛亮派庞统率军前往,事先将一些要点加以嘱咐。过后庞统心想,你是卧龙,我是凤雏,咱俩齐名,我干嘛啥都得完全按照你的方案操作?我自己也不差,我也会设计方案,于是他就别出心裁,修改了诸葛亮的计划,结果在落凤坡被敌军乱箭射死。

只是骄傲了一下,当时天下数一数二这么大个人才就这么死了,实在是太令人惋惜了。但他用他的死告诉了我们一个真理,那就是不论多么有才,也不能骄傲。

五、应用建议:

请先自我检查一下,确认自己不是喜欢卖弄之人,然后发现并婉言规劝、引导自己周围存在浅薄、浮躁、骄傲等问题的亲友们,使他们也意识到应该适当修养并保持谦虚和低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