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节高压锅
作者:法拉第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9479

各种弩的制造工作已经交给归通管理的大工场负责。小理

在小工场,有一项重要工作就是给归豹造大时钟,还有时钟的改进工作,都被姜海涛交给了轸老头。轸老头还负责纸的试验,但收集和处理破布、刨花等原料都需要不少时间,而且现在天气冷,原料的浸泡很费时间,所以试验周期长,进展也很小。豫除了造不同的箭给井试验,还负责框锯、刨等工具的制造和小改进。井负责的箭头试验工作很枯燥,但他的主要工作还是改进抛石车。

姜海涛则在大家的不理解下,又开始进行一项基础研究工作——测量多种材料的机械性能。

他让工匠们用不同种类的木料、竹料制成一些哑铃状的东西:长10厘米,中间宽厚1厘米,两头各3厘米长的一段宽厚各3厘米。然后他把这些东西一头用丝绳挂到支架上,另一头吊上重物,看吊上多重后才能拉断。可是这个试验结果非常令人郁闷——一根也没有断。

奇怪了一阵后,姜海涛明白自己作的样品还是粗了,1厘米见方的木料至少可以承受几百公斤的拉力。于是他把这些木条的中间部分又弄细了些,只留下5毫米见方。首先进行试验的几种竹条,在挂到400公斤左右的重物时就断了。随后姜海涛又造了一些1厘米见方的小木块,上下用厚铜板压住,然后用重物压,直到把它们压裂。他告诉井,这是在测量各种材料的抗拉强度和抗压强度,可以方便今后的设计,比如抛石车杠杆的减重。[注024201]

姜海涛还让金匠们铸造了一些青铜棍。这次他吸收了先前的教训,预先估算了一下尺寸。从工匠们的实践中,他觉得青铜的强度应该比竹、木等高几倍,因此5毫米见方的铜棍应该能承受1吨的重物,没准还会到2吨。这个分量太重了。可是继续缩小尺寸,那就不是青铜棍,而是青铜丝了。后来在井的提醒下,姜海涛想起了杠杆,利用一根粗大的青铜杠杆把重物的力放大十倍。这套器械被工匠们完善后,开始用来测量各种材料的机械强度。

经过初步测量后,姜海涛就发现青铜的抗拉强度至少在20公斤/平方毫米。虽然材料配比不同时,差异很大,但都高于这个值。只要不超过这个值,青铜棍都没有变形。再大一些,有些青铜棍开始被拉细,最后断了。对于姜海涛来说,他暂时不需要知道精确的数据,因为根据这个强度,他已经对高压锅的强度不担心了。后续的反复试验和计算工作被交给了井,因为他需要寻找一种最合适的竹子来减轻杠杆的自重,包括竹子的种类、粗细。姜海涛自己则开始试造高压锅。

高压锅,本来并没有什么迫切的需要。归豹对于姜海涛所说的什么高压锅炖肉更快更鲜美,并没有太在意,觉得这完全是因为姜海涛在归贝家受到了生肉的刺激。在他看来,抽水机、鼓风机最重要,因为它们直接关系到农田、采矿。

可是入冬以来的几场大雪,让姜海涛把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摆到了更优先的位置。衣食住行,首先需要解决的自然是头两项。衣服上,鸭毛、鸡毛、鸟毛什么的轸老头已经快收集、处理好了,姜海涛准备在高压锅之后就马上着手。高压锅,可以让他吃到更容易消化的肉食,甚至还有排骨汤,加强营养。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嘛。所以这高压锅被姜海涛私自摆到了第一位。

当初在高压锅的木制模型完成后,姜海涛突然想到这个锅的强度够不够,会不会因为里面的压力太高而破裂。随后他尝试进行强度计算,结果发现当时的斤、厘等单位非常不方便,脑海中的一个大气压约10米水柱也无法直接采用。再加上抛石车、砲弩、抽水机等设计中的计算,让他下定决心制定新的度量衡。

现在又完成了青铜材料强度的初步测量,他马上就进行了计算。

姜海涛不知道自己家厨房用的高压锅,里面压力是多少,因此他打算先造一个最大可承受一倍大气压的青铜锅。一个大气压10米水柱,相当于每平方厘米1公斤。锅的内径被暂定为40厘米,高也是40厘米。按照这个尺寸和气压计算,锅内的压力会有40401=1600公斤。这个数值看起来虽然很大,但青铜的抗拉强度也不小,理论上壁厚只要达到0.07毫米就行了。当初姜海涛设计的木模型上,壁厚有1厘米。在他的印象中,家里的高压锅壁厚看起来只有2、3毫米。当然,那是不锈钢的,现在是青铜,铸造质量恐怕也没法比,如果有什么砂眼之类的可容易裂。所以为了安全,他决定还是保留1厘米的厚度。继续加厚当然更安全,但自重太大,还会影响传热。

姜海涛不打算像现在的鼎那样,在下面铸几个青铜腿,把容器支在地面上,下面放木材加热。这种敞开式的加热方式当然浪费燃料。春秋时期也有炉灶,和他在老家见过的差不多,但上面主要是放陶制的容器,放不了厚厚的青铜器。于是他让工匠垒了一个新炉灶,周围有青铜柱、中间有青铜环加强。这样笨重的青铜高压锅就可以坐到这个青铜环,不至于把炉灶压塌。当然,烟囱什么的也有。

高压锅的强度问题没有他预料的那么难,但锅盖问题就不容易了。当初他也是回忆和琢磨了好几晚,才想出解决办法。

第一是要让锅盖扣住。他参照后世高压锅上的卡瓣,在这个锅盖周围也设计了六个扣下来的部分,锅沿上是对应的六个突出部分。盖上锅盖后转动32度,就能让上下扣在一起。利用两道工序的合铸法,这种翻转的卡瓣不难制造。锅盖上方还有两对凸起的卡子,人们可以在它们中间放下一根长长的横木,转动锅盖。

第二项要求更重要,那就是密封。锅盖、锅沿结合处的青铜面要仔细打磨,但仅仅这样还不够。姜海涛记得后世的高压锅里,锅盖内侧有一个塑料垫圈,截面好像是横的v字形。如果没有它,蒸汽可能会从金属接触面中间的间隙漏出来。现在不可能有塑料,于是他询问工匠们有什么软软的东西,有弹性,还不怕热。工匠们提出了藤条、皮革、动物肠等等。姜海涛最后决定用皮革,因为它看起来弹性不错,也最容易获得。动物肠弹性好一点,但比较少,处理起来麻烦点,而且经常被拿去作弓弦。另外,姜海涛感觉它经受不住高温。皮革的弹性当然远不如塑料,于是姜海涛在锅盖、锅沿的接触面上设计了两圈沟槽,计划把两个皮革圈嵌在里面,这样能通过弯曲的通道加强密封。

第三个问题就是安全阀、减压阀。高压锅上必须得有这玩意,否则蒸汽压力过高后,很容易爆炸。老妈可是警告过他,高压锅刚熄火时不能开,必须等里面的蒸汽冷下来。还要注意清洗安全阀的洞,保证畅通。姜海涛也看过这个安全阀、减压阀,感觉就是一个压在气眼上的重锤。于是他最初在锅盖上设计了三个圆柱状的凸起,外面可以分别套一个青铜重物。用重物的重量除以凸起上气眼的面积,就是压强。

现在气眼的直径被确定为5毫米,比后世高压锅上的大多了。小理可是它不能再小了,因为是铸造的。姜海涛当初就打算在铸造后对气眼进行一点简单的打磨,但还是担心它们被杂物堵上,于是在锅盖上一口气设计了三个。总不能三个都堵吧。当时在加工木制高压锅上的柱状凸起和重物套时,姜海涛还碰到了一个问题:重物套不能顺畅地上下移动。于是他把凸起设计成了园台形,重物套的内部也相应地改了一点。

重物的重量,如果锅内压力比外面高一个大气压,5毫米直径气眼上需要0.1963公斤。于是姜海涛又测量了一下青铜材料的密度,让工匠们分别铸造0.1、0.2、0.3公斤三种重物。这时井提出了一个办法:按照0.1公斤青铜重物套的尺寸,精细制造一个木模型,园台形,上面有一细杆;另外简易铸造一些青铜环,重0.1公斤,可以套在那个细杆上。这样,他们需要精密加工的零件可以减少两种,而且方便调节。姜海涛听了以后大喜,让工匠们造10克重的小铜环,以便更精细地调整安全阀上的压力。

最后的设计细节被确定后,姜海涛立刻让工匠们开始铸造。两天后,第一个青铜高压锅就摆在了新炉灶上。它足足有80公斤重,仅锅盖就有16公斤。

虽然这个重量姜海涛早就计算出大概了,可是看到几个工匠们抬它,姜海涛依然感到有点惊讶,心说下一个高压锅一定要把尺寸缩小一些,或者冒险把锅壁造薄点。

第一次试验,姜海涛谨慎地没有放肉,也没有在安全阀上套重物,只放入半锅清水开始烧。这厚厚的青铜锅就是比不锈钢锅麻烦,足足烧了一个多小时才开始冒出蒸汽。随后姜海涛让人把铜帽套到安全阀上,分别是0.1、0.12、0.15公斤。铜帽和安全阀凸起的精细加工看来还比较过关,蒸汽不再冒出来了。这样又等了10分钟左右,第一个重物被顶了起来,蒸汽从它下方四散喷射。工匠们看着没太大反应,姜海涛却很兴奋。水汽能把金属重物顶起来,这可是蒸汽机诞生的源头,没准自己能造一台蒸汽机。不过看昨天打磨高压锅锅盖,还有铜帽和安全阀,造一个光滑的汽缸将非常费事。

又继续加热了10多分钟后,另外两个铜帽也被顶起来了,而且两个轻的铜帽被顶得乱跳。这时姜海涛有点庆幸自己把安全阀凸起的角度留得还比较陡,否则铜帽肯定要掉下来。姜海涛这时决定暂停试验,让工匠们把高压锅吊下来。自然冷却显然很慢,于是姜海涛取下铜帽,尖利的蒸汽哨声把很多人吓了一大跳。

蒸汽不再喷出来后,姜海涛命人打开锅盖。这时他悄悄地躲远了一些,看着几个人把木棍放到锅盖上的两对卡子中,像推磨一样转动。锅盖安全地打开了,只是在周围喷出一点蒸汽。金匠们敲了敲高压锅,仔细看看后告诉姜海涛,没发现什么问题。姜海涛过去一看,锅里的水少了一半。厨子看到后,立刻告诉姜海涛,这锅太费水,如果用来炖肉,很容易干了。姜海涛明白那是因为水蒸发得太多。

看了看锅盖,他意识到气眼大了,所以在铜帽被顶起后,泄漏的蒸汽比较多。再回忆一下老妈炖肉的过程,他又想起两个细节。有几次在高压锅开始冒出蒸汽,呲呲作响时,老妈不在厨房,就让他去把灶火关小,这时候蒸汽就变成间歇性的冒出。嗯,这应该是减少提供的热量,让水不要那么快蒸发。第二个细节是每次炖完肉关火后,老妈都要把高压锅留在灶眼上,说是等它凉下来,而且曾经嘱咐他不要去碰锅盖,包括上面的安全阀。姜海涛这下明白,自己刚才取下铜帽排汽,虽然加快了冷却,但也放走了大量蒸汽,锅里剩下的水自然少了。看来后面的试验中要注意这几个问题。

姜海涛随后让人把早就准备好的几块犀牛肉和牛肉,都放到了锅里,并且补充了一些水。一个厨子被叫来,按照他平常炖肉的方法放入调料。姜海涛看着他洒下去的一些树枝、树叶、粉末状东西,虽然有点好奇,但也没细问。他只认识厨房里的油盐酱醋,还有肯德基的番茄酱,所以自己最好别上去露怯。厨子则对这个新的大锅很好奇,不知道为什么要用它来炖肉。

盖紧锅盖后,姜海涛在安全阀上放好铜帽,并把它们的重量分别调整到0.2、0.21、0.22公斤。他准备在高一个大气压的情况下炖肉。架好锅、升起火后,他让工匠们注意观察铜帽,自己则坐到工场的一旁继续设计抽水机。按照刚才第一次试验,锅里大概要半个多小时后才会开。

果然,过了半个多小时后,工匠们告诉他0.2公斤的铜帽顶起来了,姜海涛立刻过去查看。铜帽下喷出的蒸汽连续不断,于是他让工匠们把火弄小些,告诉他们只让这一个铜帽跳动;如果0.21公斤的也起来了,就赶紧再把火弄小;如果这个0.2公斤的一直落下不跳了,就适当加点火。反正就是让它顶起一下又落下,过一会再被顶起来一下,反复跳动。一名工匠立刻抱怨说,这可很难办到。姜海涛一想也是,现在这高压锅可比老妈的大多了,火力却不像煤气灶那么好调节。他只好让工匠们尽量努力,然后自己坐到远处观看。

在工匠的努力下,铜帽时常会落下了,姜海涛感觉到锅内的压力正在两个大气压左右波动。冒出的蒸汽也开始散发出香味,激发出大家的食欲。

这肉需要在高压锅里炖多久,他不知道。印象中老妈在厨房炖牛肉时,从开始冒汽到关火,大概半个小时。于是姜海涛感觉,如果把这个压力保持一小时,应该能把牛肉完全炖烂了。至于犀牛肉,多一个钟头?还是再多半个钟头就够了?还是先等一个钟头,把牛肉炖烂后再说吧。

可是刚这样保持了半个小时,就出现问题了——0.2公斤的铜帽不起来,0.21公斤的却起来了。姜海涛和工匠们都看到了这个现象,于是他立刻让工匠们撤火。看到铜帽都落下,他稍稍放了点心。犹豫再三,他命令一个工匠从那个0.2公斤的铜帽上慢慢取下铜环,降低它的重量。当只剩下0.15公斤时,铜帽下开始冒出蒸汽,过一会又停了。

姜海涛猜测是气眼被堵住了。为了证实一下,他又开始减少0.21公斤铜帽上的铜环。果然,当剩下0.18公斤时,它被顶了起来。调节第三个铜帽,也是到0.18公斤。为了防止另外两个被堵上,姜海涛命人继续减轻第一个铜帽,一点点排放蒸汽,直到它不动了。最后把它全取下来,蒸汽噗地一声开始喷发。停止喷发后,他又减轻第二个铜帽,结果一直没有蒸汽出来,这说明第一个气眼并没有完全堵死。三个铜帽全部被取下后,三个气眼也没有喷出蒸汽,只徐徐冒出一点。不过姜海涛还是不放心,继续等了一会,才让人打开锅盖。

一大股诱人的香气向四周铺开,引起了一片“哎呀”声。姜海涛也顾不上检查锅盖,立刻低头看了看锅里。水已经变成了浓浓的肉汤,看不到底。让厨子用勺捞出一块肉,结果刚提起一半,勺沿外的一部份肉就掉回锅里,把厨子都惊呆了。他炖了那么多年的牛肉,只在连续炖煮两三天后才见到过这么烂的肉。可现在只有一个小时,肉居然就已经变成这样了!在大家的催促下,厨子回过神,把还成形的肉都捞了上来。肉比放进去的少了五分之一,很明显有不少已经被完全炖烂了。大家分吃了几块牛肉后,全都啧啧称奇。

姜海涛也好好慰劳了一下自己的舌头,然后戳了戳那几块犀牛肉。它们虽然还没完全炖烂,但已经可以咬动了,于是他也尝了尝。和牛肉不一样,稍微硬一点,但味道也不错。这时工场里的所有人都已经围到高压锅的周围,姜海涛只好让大家把食具都拿出来,开始分汤分肉。

他和轸老头、井、厨子等人先尝为快了,这时就开始忙正事——检查锅盖的气眼。姜海涛的判断没错,一小块不知道是什么的东西进到了第一个气眼中。看着用一根竹签捅出的小东西,姜海涛有点发愁:如果气眼这么容易被堵,那可是个安全隐患。这时厨子出了一个主意:在锅盖下增加一个稍微小点的盖,遮挡一下气眼,不让它们正对着下面的汤水。这个主意应该能解决问题,不过怎么加上去呢?重新铸造锅盖?那可有点麻烦。

还是厨子提出了解决方法,那就是铸造一个青铜圆板,在远离气眼的地方开一些孔,然后把它放到锅盖下方。怎么安放它呢?井提出来铸造了一个简单的三腿架子,直接放到锅里,然后把铜片放到架子上。姜海涛立刻命令工匠们按照这个办法制造零件,加到这第一口高压锅里。他还决定在今后铸造高压锅时,内壁上增加几个小凸起,用来安放这种挡板。

改进工作完成后,第二次炖肉就顺利多了。当晚,归豹在宫殿里宴请了养敖、薳申等亲信,让他们品尝了几道新的肉食。他们都知道养敖在设计个什么高压锅,据说是用来炖肉的。但那些肉食的鲜美程度,还是大大出乎他们的预料。结果在这次宴会上,任何有关军队、武器、政治,甚至连农业生产的话题都没有说,大家全都在讨论菜谱。

第二天,归豹实在忍不住,又在大殿里宴请了归章、章通等人。对于他们的惊奇、称赞和询问,归豹只说是自己找到了一个“手艺绝顶高超”的厨子。宴会后,他立刻来找姜海涛,让他赶紧再造几口高压锅。

第二口高压锅,姜海涛决定把尺寸缩小到30厘米,壁厚也薄到7毫米,这样整锅的重量可以降低到30公斤。从理论上来说,7毫米应该是足够厚了,但铸造的青铜件在局部质量上,可要比锻造的不锈钢差很多。因此姜海涛反复叮嘱工匠们要仔细检查,不能有一点砂眼;铸成后也要逐次烧水加压试验。金匠们提出壁厚测量不方便,姜海涛立刻设计了一把像夹子的大卡尺,可以检查高压锅四周以及锅盖的壁厚。至于锅底,他让工匠们适当铸厚点。

井在姜海涛那个大卡尺的启发下,设计了一个由多根连杆组成的木尺。把顶端卡在锅底后,读出各个连杆间的角度,就可以通过作图看出锅底的厚度。试验后发现它确实有效果,只不过制造和使用起来比较麻烦,误差也稍微有点大。井本想接着改进它,姜海涛却觉得这东西的实际用处暂时不大,让他留着以后有空再弄。

小工场现在除了为归豹制造大时钟,又增加了三口高压锅的订单。归豹本想给薳申和养敖家送两口,但在薳申提醒要注意保密后,放弃了这个想法,改为每天送些炖好的肉给他们。木工方面问题倒不大,因为框锯、刨子、磨床等工具不仅越来越多,质量也越来越好。大家也都从姜海涛那学会了不少数学、几何、物理知识,已经能完成具体的计算设计工作。特别是井、豫等人,还能根据姜海涛教过的一些物理知识设想新结构。

冶金方面的问题则开始突出了。金属原料有归豹的支持,供应充足。但是冶炼炉的能力就差点了,鼓风机的需要显得更迫切。

姜海涛本想把鼓风机还放一放,先抽点时间试试羽绒服,提高保暖能力。可是在看过轸老头收集整理的鸭毛、鸡毛和鸟毛后,他马上改了主意。

虽然轸老头已经按照他的要求,把比较粗大的羽毛去掉了,但留下的羽毛、羽绒仍旧是大大小小,混杂在一起。姜海涛捻起一堆看了看后,发现里面有一些绒毛不到一厘米长,底部一两毫米是很细的根部,上面就是蒲公英那样散开的细毛。这种小羽毛好像才叫羽绒。姜海涛记得自己的爸爸曾经买过一件廉价羽绒服,穿了几天后就开始“长毛”——里面不断有一些小羽毛戳出来。那些羽毛也不大,只有两三厘米长,但外形已经像大羽毛了,和这种小绒毛根本不一样。自己如果直接用这堆羽毛造羽绒服,可能也是个劣质产品。

必须把那些合格的小绒毛挑出来。可是一想到这工作量,姜海涛立刻觉得不对。后世造羽绒服,肯定不可能采用人工分拣,否则一个人一个星期也挑不完。一定是有什么机械的方法。

井很奇怪这些羽毛怎么能造衣服,也蹲在一旁看:“公子,你要把这些羽毛像鸟一样粘在衣服上吗?这应该挺暖和。”姜海涛转头问:“哦?你为什么这样觉得。”“那还不简单。那些鸟凭这点羽毛,可以在雪天里下水游泳,这就说明这些羽毛很保暖。不过我不太明白,为什么这么轻的羽毛,这么保暖呢?”

于是姜海涛告诉他,羽毛里是中空的结构,而且一层层叠起来后,把一些空气封闭在鸟的身体周围,而这些空气不是热的良导体。井边听边问,另外几名工匠也来旁听,大家总算明白了个大概。

讲解过程中,有人偶然吹起了几根羽毛。看着它们慢慢飘落,姜海涛突然想到了一个分拣羽毛的简单办法:把这些羽毛扬起来,从侧面用风吹它们;小羽毛下落速度快,会落在跟前,小绒毛落得慢,会飘到远处。再一回忆,这有点像农村里扬谷子,好像是用来分离谷粒和谷糠,或者谷子和稻草的。

姜海涛兴奋起来,马上询问工匠们知不知道现在收割了谷物后,怎么分离其中的杂草。听了介绍后,他了解到春秋时期的农民已经知道抛扬谷物来分离杂物的方法,而且他们在舂谷后,也用类似的方法把谷壳分离出来。不过姜海涛同时也知道,这些农民们都是利用自然风,最多在一旁派一个人用大扇子扇扇。

于是姜海涛立刻开始着手研究螺旋桨。

[注024201]:竹子的顺纹抗拉强度可达170mpa,顺纹抗压强度达80mpa。刚竹顺纹抗拉强度最高达280mpa。普通钢铁的抗拉强度为500~600mpa,黄铜300~500mpa。1mpa,就是每平方毫米1牛顿,每平方厘米100牛顿、10.2公斤。因此1厘米见方的竹子,可以承受大约1700公斤拉力;5毫米见方的可以承受433公斤。青铜的抗拉强度算20公斤/平方毫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