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章 子忧母怨
作者:悲伤的白娘子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5045

“六日了,李响、陈汤,你们到底在哪里?”,萧问天背起双手,一手拿着轻车将军许嘉的军报,面朝悬挂在大殿当中的舆图站定,焦灼的目光沿舆图上弯弯曲曲的线条游走。

大西北,迢迢山水延绵不绝,舆图虽然冷寂无语,但萧问天知道,在它背后汉家儿郎又一次出征了。万马出长安,山关若等闲,舆图背后隐隐传来金鼓交鸣和震天的杀伐之声,无数汉军将士在前方金戈铁马、为国用命,可他这个天子却只能孤独一人站在宣室殿中等待。

等待、等待,直叫人心急如焚。

“来人,让你们传的大司农怎么还没到!”,萧问天猛地一个回身,把手中的军报扔在长案上,对着殿门喊道。

为了安静,中常侍赵一和一班侍从被萧问天从宣室内撵了出来。此时侍立在门口的赵一听到天子呼唤,忙躬身入殿回禀萧问天:“陛下,人已经去了,估摸着大司农一会儿就到了”。

“去,再催催”。

赵一应诺,转身走回门口,正准备指使两个小黄门再往大司农署传命,迎头却见大司农王舜急匆匆赶来。

“王大人呀,你可来了!”,赵一如.释重负,“陛下在里面等了好些时候,王大人赶紧进去吧”。

“好好好,署里头事务繁忙,耽搁了.一会儿,我这就入内面见陛下”,王舜跟赵一略做解释,然后迈开大步疾入宣室殿中。

“臣王舜拜见陛下”。

“好了,不用多礼了。朕有事问你,.起来回话”,萧问天见王舜进来,自己先跪坐下来,然后伸手招呼王舜。

刚刚抄了王凤三兄弟的家,所有抄捡来的资财悉.数充入国库,这么大一笔钱财,的确够王舜这个大司农好好忙上几天。因而,王舜晚到片刻,萧问天并没有太过责备的意思。

之所以招王舜来,还是为轻车将军许嘉的那份军.报。两万八千人驻守在武威城,再加上许嘉老成持重,守住武威问题不大,军力无虞,缺的是粮食。

既然李响和陈汤两路人马都没有消息,萧问天.现在能做的,就是确保武威城安然无恙。好在他预先想到了这一点,国库里如今有了上十亿钱,支撑许嘉的两万多人完全不成问题。

“大司农,敖仓里的粮米还有多少?”,萧问天问王舜道。

??“回陛下,敖仓粮.米还有六十万石,加上京都周边郡国的数目,统共一百五十万石”。王舜这个大司农当的不赖,一笔一笔数目算的很清楚?

“就这点了?大臣官吏的俸禄逐月要发,西边还在打仗,这点恐怕不够用吧?”。

“陛下,国库有钱,便可买粮。只是,臣担忧眼下粮价太高,时间长了,国库难免入不敷出”。

是呀,有钱就有粮食。不过,因为去年冬天那场罕见雪灾,北方一线的郡县冬麦毁坏不少,眼看着今年收成不好,因而市面上的粮食很紧张,粮价也卖得高。如果前方的战事久拖不决,而朝廷又没有新的收入来源的话,不说前方作战的军队了,整个大汉朝的运转势必难以为继。

一分钱难倒英雄汉,对整个国家而言也一样。萧问天作为一国之君,于外要想着前方的战事;于内,要忧心怎么开源节流。这一阵子,兵事、政局、钱粮,还有,临华殿母后那边,他还没就王凤的事情给母亲王政君一个交代。家国万事啊,做一个好皇帝到底是何滋味?如饮凉水,冷暖自知。

“大司农”,萧问天自忖半晌,冷不丁呼唤王舜一声。

“臣在”,王舜看向天子应道。

“前几日缉拿王凤的时候,朕不是交代你在未央司马门贴出布告,向长安百姓募钱么?”。

“这事……”,王舜很犯难,不知如何回答才好。布告贴出去好几日,普通的平民百姓还算踊跃,知道急国家之所难,但百姓们的几十百把个钱,加在一起也没多少,能换一千石粮食就不错了。

既然天子问起,王舜说不出口也得说,“陛下,布告贴出数日,一共筹得六十万钱,并且,大部分是百姓们一个钱一个钱捐来的”。

“六十万?就这么点?!”,萧问天难以相信这个数字,转念一想又明白了。

百姓都是好百姓,知道胡夷进犯,国家打仗要花钱,手头上多余的一个两个钱也给朝廷送来了。可那些在北阙甲第住着的高官巨贾呢?王凤三个便抄出了十亿家财,那其他的高官大户呢?!坐享国家之福却不思为国分忧,要这些人做什么!萧问天一怒之下真想派兵把那片地儿全给清了,抄来的东西,怎么说也够大汉朝花个三年两年的。

“行了,朕知道了”,

萧问天万分失望的朝王舜一挥手,“布告继续贴着,回头朕让宫里头节省些用度,不必要的开销,今年全都罢了。还有,武威城那边军粮紧缺,你回去想办法筹措点,先把敖仓里头的送过去,不够再买”。

“喏!臣这就去办”。

“嗯,去吧”。

看着王舜离开,萧问天继续端坐良久。蓦地,似乎想起什么事,萧问天抬头大声呼唤道:“赵一!赵一!”。

“在呢,陛下,在这儿!”,赵一赶紧应声。

“有军报吗?李响和陈汤两位将军有军报吗?”,萧问天压低嗓音问道。

“回陛下,没有收到二位将军的军报”。

再次得到否定的答案,萧问天双眉紧锁,仰面闭上眼睛,伸出一只手不住揉捏太阳穴。

“陛下,虽然没有两位将军的消息,但奴才有两件事要禀奏于您”。

“说吧,朕听着”,萧问天将身体换了个方向,背kao在长案上半倚着,把双腿解放出来,长长舒展开来。

天子忧心忡忡,日日相伴的近侍赵一把一切都看在眼里,想了想,他先挑了件好事禀奏给萧问天。原来,就在刚才萧问天和王舜说话的功夫,中书令石显差人前来告诉赵一,说长安巨贾万章,看到朝廷募钱出兵的布告,决定捐给朝廷一半的家财以资军用,还说恭祝汉军天威,早日大破胡夷,以得胜之师凯旋归来。

“你说什么?”,萧问天一下子转过身来,看着赵一问道,“万章?他要捐一半家财给朝廷?”。

“正是!”,赵一笑着答道,“还有良驹八千匹,粮米六十万石,棉、绸各一万匹”。

“好哇!好个万章!”,萧问天的脸上总算有了些笑容,“雪中送炭,不在多少,能有这份心就很不错!嗯,朕总算听到一件好事,赵一呀,回头你去打听打听,看看万章这个人怎么样,朝廷拿了人家的东西,总得补偿点给别人,大汉朝,是天下人的大汉朝!”。

赵一跟着呵呵一笑,“陛下说得极是,奴才回头就去安排”。

“对了,你刚才不是说有两件事吗?另一件呢?”,萧问天再问赵一。

“回陛下,是皇太后那边差人传话,请陛下去临华殿用午膳”。

该来的躲也躲不掉,萧问天本来想再过几天去临华殿给母后解释,现在他一心在想打仗的事,没多余的心思。可既然母后等不及了,那么想要一个说法,萧问天也只好去临华殿给母后王政君一个交代,反正,早早晚晚有这么一天。

长乐宫临华殿。

大殿正中,宽大的食案上摆满了菜肴,皇太后王政君早早的摒退了服侍的宫女和宦人,独自一人坐在殿中等儿子到来。

王政君是前一日得到的消息,一个弟弟被儿子发配去守陵,这还好,好歹在长安近郊,苦的是另外两个兄弟 —— 王根和王音,竟然被儿子流放到不知几千里外的交趾郡!家也被抄了,除了王凤的妻室子女,王根和王音的所有家眷皆被充作官奴。

本来都是血脉相亲,同是一家人,王政君想不明白,自己的儿子为什么就容不下自己的亲舅舅,不给官做也就罢了,可为何要逼迫至此!王政君心中又气又苦,她决心一定要让儿子给自己一个说法。

“儿子见过母后”,进到临华殿,萧问天朝王政君行了一礼,“母亲,这几日可安好?朝堂上事多,这些天一直不得空来看望您老人家”。

萧问天说完,自己捡了块席垫kao在王政君边上坐下来,看了看满满一案子菜肴,忍不住又交代一句,“母亲,现如今国力匮乏,前方又有大军出征,宫里的用度,能省就省些吧。委屈您一阵子,过了这个坎就好了”。

“骜儿”,王政君长叹一口气,不无幽怨的说道:“不说这些,就是再好的膳食,娘现在一口也咽不下!”。

萧问天闻言一惊,抬头看着母后的脸问:“母亲,您这是何故?”。

“你还问我何故!”,王政君骤然发难,“我问你,以前,你说你那些个舅舅不成器,不堪大用,不愿意重用他们,这些娘都认了。可如今,你派兵抄他们的家,发配的发配、流放的流放,你、你……你安的什么心?为何不干脆一刀杀了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