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直达于天
作者:悲伤的白娘子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4375

帝之位,萧问天这回结结实实的坐了下去,和往日不今次他坐下之后没有把手中的佩剑交给中常侍赵一。(看也不看群臣一眼,萧问天将那锋利的宝剑铮地一声拔出剑鞘,接着悬垂剑身,用剑尖抵在地板之上,再把双手掌背相握,叠放在剑柄上面。

做完一系列动作,萧问天这才将浑身的精气神收在一双瞳孔之中,不言也不语地将前殿之内的公卿大臣逐细细看过。

还不错,似乎都知道今日朝议有大事生,在京两千石以上的公侯大臣全到齐了。三公之中,唯独大司马车骑将军许嘉不在,早在卫将军王商和鲜卑人决战之前,萧问天就派许嘉至渔阳郡驻防,直到今天也没有召他回来。九卿之中,除了太常空缺外,大司农王舜和未央卫尉王凤赴太原郡赈灾事,前些日子已经返回京都长安。

自打几天前卫将军王商率残师返回京都,虽然天子没有正式将其兵败之事诏告天下,但王商一入城门,即行被期门军士带至宣室面见天子,紧跟着便听说王商已被天子下至廷尉府问罪。这样一来,接着还会生什么,谁都不免在私下里猜测一二。可话说回来,也没有谁敢肯定必然会生什么。

与此同时,不知道从哪里来的消息在大臣们中间传得沸沸扬扬,说什么昔日的太子太傅张禹已经入朝啦,陛下放出话来,说要委其以重任;还有一个叫贾如的陈仓县令,陛下竟然与他不食不休的畅谈了一日一夜……

凡是大变前夕,一则在表面上总是显得格外的平静;其次,平静之下,各种谣传不胫而走,以致人心浮动。这个道理萧问天是懂的,所以,对于某些众人关注地事情,他必须得尽快做个了结,就在今日给天下臣民一个清清楚楚的交代,否则,迟恐生乱。

“今日朝议,人来的很齐呀”,问天把脸上僵硬的表情刻意舒缓下来,似笑非笑的开口说道,“有事要奏么,诸位?”。

在这个节骨眼上,一班公卿大臣都来听天子之所言、观天子之所行的,哪有心思奏报什么事情?即使真有什么事,也被严严实实的压在心底了。

众臣只管俯张耳,未料廷张霸高举手中笏板,从一侧地席位起身走至殿中央,朗声回奏天子道:“臣张霸禀奏陛下,现有卫将军王商败军一案,经廷尉府连日审讯并商议,已经草拟出量刑之规,请陛下裁度”。

“哦,是吗?廷尉府对王商如量刑的?”。

“回陛下”。张霸续陈述道。“此次败军之前。王商乃朝廷地辅大臣。位比三公地将军。几十年来为我大汉不辞劳苦。立有不少功勋。按大汉律条。败军之将当斩。但廷尉府经过反复考量。对王商一案。以为当援引昔日武皇帝之时地骁将军李广例。缴纳罚金五千斤。革除官爵、贬为庶人”。

听完廷尉张霸地奏。萧问天没有马上表态。不显山、不露水地点了点头。少顷。他才开口问道:“诸位。对王商地事情。你们怎么看?”。

下面黑压压一片跪坐地大臣。不用说左将军史丹、少府五鹿充宗。就是丞相匡衡、御史大夫张谭等人。哪一个没点见风使舵地眼色。廷尉张霸既然敢当朝把这件事情提出来。并且亮明了廷尉府地态度。背地里能不得到天子地肯吗?再说。王商背后还有个皇太后呢!天子岂能莽撞行事。真要了王商地命!

“是呀是呀。臣以为廷尉处罚得当。该当如此、该当如此!”。丞相匡衡紧接着回奏。生怕这个得迟了。被别人抢上前去。

“对对对。陛下。廷尉处罚地再恰当不过了”。

“嗯。如此宽严相济。既体现我大汉律条之威严。也照顾到老臣旧对社稷之功”……

萧问天循声望去,依次表态附议的是御史大夫张谭和少府五鹿充宗。与王商有切身厉害的大司农王舜、还有光禄大夫金敝、未央卫尉王凤、太常丞张勃等人却依旧一言不。不用说,这几个人虽未开口,肯定有自己地考量。他们都在等、都在看,他们想看看天子到底怎么做这个决断。

前殿之中再次冷场,好些个大臣感到有些不对劲了。

看来,从今天起,朝局真的变了。曾几何时,在前殿地朝议之中,他们需要认真听的不是上位高坐地天子之言,而是左侧席上就坐的卫将军王商说了些什么。

而现在,满朝的公卿大臣,第一次竖起耳朵用心在倾

高高在上的声音,没错,就是那个年轻的声音。更的是,这个年轻的声音,即将决定曾经一言九鼎、权倾一时的卫将军王商之命运。都说造化弄人,老天爷总是爱在人世间安排些颇具反讽意味的事情。

“卫将军王商,犯败军之罪。从即日起,革除所有官爵,贬为庶人,永不叙用。中垒校尉吴高、射声校尉冯兰,与王商同罪,贬为庶,就这样吧”。

萧问天轻飘飘的几句话让这件举国瞩目的事情一锤定音,同时,横亘在他心头的那块巨石突然间荡然无存。缓缓舒了一口气,萧问天感觉周身有种说不出的畅快,自己宛若一条蛟龙,历经万阻,终于归依大海。

天子既然已经做出决断,众位大臣也没什么可说的。或说,这几日当中,在大臣们的潜意识里,他们已经接受并习惯朝堂之上不再出现王商的身影。

之前的各种谣言不澄自清,王商的事情总算尘埃落定。大司农王舜心下一喜,他在感叹自己的老姐姐—太皇太后所料不差。天子纵然对他们王家有些怨气,也不至于赶尽杀绝,判王商一个斩之刑。当然,太皇太后也交代王舜要少说话,冷眼旁观朝局的走向,因为就连太皇太后自己也难以估量,这个昔日的浪荡子皇帝到底想把王家置于何地。毕竟,凡事总有个底线,天子再怎么动作,也得她这个太皇太后能够忍让接受,否则,就是鱼死网破。

有欢喜就有失,比如未央卫尉王凤。本来他想好好利用扳倒王商这个机会,给他自己以及他的家族谋得大好的晋身之机。怎奈天子先是拒不见他,自己回头再游说于皇太后,也不知道有没有成效。至少从目前天子轻判王商的结果来看,远远没有达到王凤的初衷。王凤由失望到怨恨,他恨自己这个外甥,怎么老是胳膊肘往外拐?说白了,长信宫的那个老东西,根本和天子没有半点血缘关系!

至于丞相匡衡、御史大夫谭跟少府五鹿充宗等人,此时的他们心里充满了迷茫和彷徨。卫将军王商一去,太皇太后的王家在朝廷里的顶梁柱只剩下个大司农王舜,据他们长年观察得出的结论,王舜为人洒脱逍遥,绝非领军人物,不会另起一派。那么,他们这些毫无根基之人,将来又要依附何人?

除了太皇太后之外,剩下就是皇太为尊了。难道要交好未央卫尉王凤么?但从天子的态度来看,王凤似乎并不为天子所喜。

“唉……走一步看一步吧”,丞相匡然叹道。

殿下群臣之中,也不乏自定见。比如左将军史丹、光禄大夫金敝。他们早已料定太皇太后的王家势必颓败,只是,他们不太确定天子到底会如何收拾这个局面。或说,他们在怀疑,天子又有多大的决心和能力给大汉朝换上一方新天地。不过,有一件事情他们是确定的,仅朝堂上扳倒王商,对整个国家的长治久安来说,远远不够。

就在群臣各:想着心思,以为今日的朝议即将结束之时,不想天子又开口说话了。

“好了,王商的事情就它过去吧。今日朝议,朕要宣布几件大事。赵一呀贾如入朝”。

赵一低头领命,在一片疑惑的目光之中迈着沉稳的步伐走至前殿门口,仰头清声宣唱道:“宣,东平内史张禹、陈仓县令贾如觐见……”。

殿外一轮红艳艳的冬日探头,一片金红的光芒柔和地裹挟在张禹和贾如的黑色袍服之上。两人闻听宣唱,相顾一笑,谦让再三后一齐拂摆宽大的袍袖,迈开轻盈的脚步踏上那道高耸的石阶。那道直达于天的石阶,几十年中他们无时无刻不在心中久久仰望……

“臣东平国内室张禹、陈仓县令贾如拜见陛下!”。进入前殿之内,两人迎着萧问天神色庄重地深倒,久久不肯起来。

“快快请起、快快请起!”,萧问天站起来,把宝剑**剑鞘后放置在案头,口中却在迭声招呼。

“谢陛下!”,张禹和贾如同时答道,同时直起身体。

萧问天把眼神从张禹和贾如身上移开,看着满朝的公卿大臣问道:“这两个人,你们认识吗?东平国内室张禹往日曾做过朕的老师,你们应该熟悉。至于陈仓县令贾如,你们即将和他同殿为臣,也会熟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