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怎一个错字得了 (2)
作者:非?亦?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2202

狐忠心中藏有秘密,本不想表态,但此时李平发问,却又不能不答,他勉强应道:“丞相之事卑职不敢妄言,但都护大人同为国家重臣,万事还应顾全大体,同舟共济才是。丞相出征,至少目前看来是为国家安定,为兴汉除贼之大业,都护大人既领命在先,不管出于何种考虑,到底是延误了军机,以卑职看来,硬抗决非上策。一则有损大人声望,二则不利于国家大事,徒然为邻国所耻笑。所以卑职觉得,现在还须沿承前意,以蜀道艰难,阴雨阻隔,加剧粮草运输不便为由,求得丞相谅解。”

李平大怒:“你狐忠名虽为忠,实则不忠,我一向待你不薄,你何出此言?分明是心有所向,对我不满!我若向丞相求饶,岂不是坐实自己的罪名,更成为其俎上鱼肉?我如此便能声名不坠,得保平安吗?你这才是要我颠倒行事,置陛下与国事于不顾,成不忠不孝之人!”

狐忠心里憋屈,双目瞬间见泪,他翻身跪倒叫道:“卑职不敢,卑职所言全是发自肺腑,为大人着想,并无半分杂念!”

李平冷笑:“有无杂念天知地知你知,李正方没有穿透人心之能,我实在看不出!”

狐忠大哭:“大人,丞相早已对你有所猜忌,若不听狐忠之言,恐大事已去,祸福难测矣!大人猜疑狐忠,狐忠不敢有半句怨言,但狐忠为大人计,实在不敢不冒死进言!”

李平听不进去,他大吼道:“你必是受了诸葛亮唆使,变了心志!来人,把他给我叉出去!”

不待兵士靠身,狐忠长叹一声,伏地磕了三个响头,蹒跚而去。

李平目视狐忠离去,问成藩:“眼下我该如何?”

成藩沉吟道:“如果大人决心已下,只有混淆视听!我料诸葛丞相为顾全大局,必不至于相迫太甚,这是以进为进之计。当初大人要求建州,丞相虽然反对,却没有加责,调防汉中,又以江州相付,因此此举或可塞责,使丞相和朝廷无话可说,又能逼丞相再让一步。此计只是卑职竭尽愚忠,冒昧之言,具体行事,还请大人自己定夺!”

成藩很狡猾,一旦事败,则是李平自己所为,一旦事成,则他功劳莫大。

李平笑道:“我也正是这般想法,蜀中政局看似稳定,实际也暗藏漩涡,更有魏国这个大患在侧,料想以我李正方之能之望,他无法不用!”他接着却又长叹,说:“其实我也不想与丞相为敌,我仍旧不能不对他有所敬佩,但我实不甘心如此就此一生,若果能达成心愿,不负先帝重托,我必将与丞相共创大业!”

计议已定,于是李平在诸葛丞相退军之时,遂两次上书朝廷,一为疑问,一为猜测,妄想混淆视听,推托责任,逼诸葛丞相就范。他忘了时时为了大局稳定不免委曲求全,羁縻调和的诸葛丞相的另一面,他当年斩刘封彭?废廖立时的果决和魄力――他做事是有原则的,一旦矛盾超出了他能忍受的范围,他绝不留情。诸葛丞相同时具备了多种特质,李平也高估了自己的能力和作用。

虽然如此,李平终究还是不能不有所忌惮,当诸葛亮大军后撤之时,他不敢直面诸葛丞相,于是托病从前沿退回了沮彰,而诸葛亮大军临近沮彰,他又跑到了江阳。江阳属于江州,是他儿子的防地,这不能不看出他心中的疑虑。他的那个计策据有很大的两面性,他必须要有所防范。当然这种举动也可以视为一种威胁。

诸葛亮大军最终退回汉中,这个时候李平还想有所举动,但是他儿子李丰不支持――他也是诸葛丞相的忠实信徒――而狐忠又苦苦相劝,李平最终只好打消了念头。亲生儿子的反对和狐忠的直谏,终于使李平意识到自己如果再一意孤行,一错再错,恐怕他真将死无葬身之地了。他在江州不妄动,一切还可以说得过去,他一妄动,一切都将无法挽回。

李平此时很后悔自己的莽撞,以至于陷于更难的地步,他现在惟愿他那个欲盖弥彰的计策能够得到诸葛亮的原谅。如果诸葛亮能够把这一切只是归于李平担心遭到惩处而出的下策,仍然能够珍惜他的才干,考虑到方方面面,不予计较,李平现在就心满意足了。至于他那些从来很想要的东西,现在忽然间变得不那么重要起来,李平甚至想到,如果这一难能够侥幸脱过,他以后决不会再重蹈覆辙,他甘心位于丞相之下,老老实实受他驱使了。

但是诸葛亮能放过他吗?诸葛亮放过他他就真能够吸取教训吗?人心难测,此一时彼一时也,谁知顺利通过的人心会再起什么波澜!

一连数日,李平在希望和懊悔当中如坐针毡般地度过,日夜不得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