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陵考古世纪回眸
作者:心随梦寒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5165

秦陵考古世纪回眸

“文官俑”身上的尘埃尚未散尽青铜仙鹤们已经翩然临世……屡有奇迹出现的秦始皇帝陵在近八千秦兵马俑“军团”的浩浩声势下其形象似乎有些迷离了。然而四十年科学的考古与研究工作已经为我们提供了较为清晰的图画。

陵园布局基本清楚了

在一九六二年对秦陵园进行第一次全面考古勘探的基础上秦兵马俑现以来的二十多年里考古工作者在陵园内外6续勘探掘了数百万平方米的建筑基址六百余处各种陪葬坑、陪葬墓及修陵人墓掘出五万多件各类文物。尤其值得称道是整个陵园的布局基本清楚了。

秦兵马俑博物馆名誉馆长、秦始皇帝陵考古著名专家袁仲一先生认为整个陵园布局可分为四个层次:地下宫城(地宫)为核心部位其余依次为内城、外城和外城以外主次分明。

位于骊山北麓冲积扇上的秦始皇帝陵园(又名骊山园)南高北低南北落差达八十五米是一座南北大于东西的长方形陵园陵园的城垣由内外两重构成两座城垣都是呈南北向的长方形相互套合呈南北长东西窄的“回”字型而陵墓(上覆封土下筑地宫)则位于内城的南半部。

陵墓周围的地上和地下共有三重城垣这是考古史上的次现。地下的一重为地宫城垣地面的两重则一为内城垣一为外廓城垣就象是一座设计规整建筑宏伟的都城。

陵墓封土下的地宫位于宫城内是整个陵园的核心。对此《史记》记载其“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其情虽然不清但地宫之上确实存在一出正常值数倍的强汞异常区。而地宫城垣南侧尚有一条深近四十米的东西向沟渠其西侧也有一条Z字型的排水渠。

内城垣内的地面地下设施最多尤其是内城的南半部较为密集。地下宫城、寝殿及车马仪仗、仓储等众多的陪葬坑均在内城的南半部。内城北半部的西区是便殿附属建筑区东区是后宫人员的陪葬墓区。这种布局清晰地说明:内城南部为重点区北部为附属区。而南北两部设施的内涵均属于宫廷的范围。

内外城垣之间的外廓城部分根据考古资料西区的地面和地下设施最为密集。由南向北依次分布着:曲尺形大型马厩坑、三十一座珍禽异兽坑、四十八座后宫人员的陪葬墓、三组四合院式的园寺吏舍建筑基址。东区的南部有一大型陪葬坑试掘方内出土了大批石铠甲及少数车马器而“百戏俑”坑则在其南侧不远处。南、北两区目前尚未现遗迹、遗物。这种布局说明外廓城的西区是重点区其内涵为象征京城内的厩苑、囿苑及园寺吏舍。其与内城相比则显然居于附属地位。

外城垣之外的地区:东边有秦兵马俑坑、九八座小型马厩坑及众多陪葬墓。西边有三处修陵人员的墓地、砖瓦窑址、打石场。北边现有藏有禽兽肢体及鳖的仓储坑、陵园督造人员的官署及郦邑建筑遗址。南边靠近骊山有一宽约四十米的防洪堤。

由于历经过两千余年的风雨除了封土和南内城垣仍有局部残留之外秦始皇陵园的建筑迹近荡然无存。经对东内外城门及其附属遗址和其它几处城门基址、城垣等进行勘探掘现东西内外城门皆为院落式建筑并伴有三出阙式建筑。而尤其称奇的是其内城垣是内外两面皆有回廊的回廊式城垣其四角也各有角楼。

此外秦始皇陵还在中国陵寝史上设陵邑建寝殿便殿并开大规模修建陪葬坑之风气。而与秦王朝前后历代王陵的建制有所不同者则是秦始皇陵园内一墓独尊没有帝后陵。

由于秦始皇时代中国社会正处于大转型时期秦始皇陵的过渡性与复杂性常常出人意料。对此袁仲一认为按照事死如事生观念、陵城“若都邑”旧制和“皇权至高无上”新规建设的秦始皇陵园“其勘探掘往往让人惊奇不已但实又在意料之中”。

兵马俑保护问题基本解决了

穿越两千余年的时空色彩斑驳的秦兵马俑以“粉身碎骨”式的执着来到了工业革命后的世界。“复活的军团”在给予人类以震撼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文物保护的世纪难题。

针对通体彩绘的秦兵马俑原来彩色已经大部分脱落仅存留下局部的颜色残迹而出土后这些颜色残迹对环境行为十分敏感极易起翘、剥落的情况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秦俑博物馆一直将秦兵马俑彩绘保护的工作拿到与考古掘并重的地位并积极与中外科研单位及其文物保护专家开展合作从而使秦兵马俑彩绘保护问题基本解决了。

秦兵马俑博物馆文物保管部副主任、秦俑保护专家张志军先生认为秦兵马俑的保护主要是彩绘保护俑表面的彩绘保护最为迫切也最重要。现在已取得了兵马俑二号坑跪射俑彩绘保护多年稳定的好成绩在几件百戏俑上推广应用效果良好。

因秦兵马俑坑曾被人为破坏过、坑体进过水、长期埋在地下受到地下环境影响等因素秦兵马俑出土时大多数俑已没有彩绘极少数俑上保存较好;在出土过程中有的彩绘还直接脱离了俑体而与土块粘连在一起;最后剩下来与俑体仍连为一体的彩绘如保护措施不到位仍会很快生卷起、龟裂、起泡、脱落等现象。

为此文物保护人员调查了秦俑彩绘的层次结构即在烧烤的俑体上涂上一层生漆后在生漆层上涂矿物质颜料其中有些是人造的如铅白、铅旦等铅系颜料;分析出了颜料的物质组成确定了底层的主要成分为中国生漆;并进一步查明了彩绘损坏的主要原因:颜料颗粒之间及彩绘和层次之间粘附力很微弱特别是底层(生漆)对失水非常敏感在干燥过程中底层剧烈收缩引起底层起翘卷曲造成整个彩绘层脱离陶体。

在清楚了彩绘层次、颜料组成和损坏原因的基础上文物保护人员开始了如何使彩绘层不再继续脱落陶体的研究工作。

在运用过多种物理干燥方法与物理加固方法而彩绘层的保护效果仍不甚理想之后文物专家们提出了新的保护思路:彩绘保护的关键是稳定漆层因此其保护方法必须包含搞皱缩和加固两个方面;同时要使加固剂在漆层和陶体之间生效必须进行单体渗透、然后引聚合这种新方法的试验。

于是彩绘保护工作在两个方面同时展开:一是通过对二十余种加固剂和十九种抗皱缩剂的模拟实验和对比评估筛选出效果较好的加固剂;二是在二十多种单体进行聚合后性质的模拟实验后选出适用的单体。

功夫不负有心人。文保人员利用现代科技终在两个方面全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找到了有效的彩绘保护法:一为peg2oo和聚氨酯乳液联合处理法一是单体材料渗透、电子束固化的保护方法。

单体材料的分子量小容易渗入陶体表面而且没有粘性但用电子束照射聚合后形成高分子材料其保护效果最好。而利用peg2oo和聚氨酯乳液联合处理法则能防止生漆层收缩并改善生漆层的性能如同用来抹手的甘油一般对俑的‘皮肤’起到柔化作用并减慢其干燥度使俑的彩绘易于保护二号坑的彩绘俑即用其处理后效果很好。

彩绘保护的成功标志着秦兵马俑保护的最重要问题解决了同时在兵马俑的防霉、防风化与修复、秦俑“小气候”研究与环境监测以及土遗址的保护等方面也取得了许多成绩。

对此张志军认为文物保护是补救性的“尽管十年来秦俑保护问题基本得到解决但保护是一项长期事业秦俑保护工作中还有许多新情况、新材料正在研究或等待研究。譬如如何使脱落的彩绘‘重返’俑体的研究就在进行之中。”

世界性的秦文化研究中心初步形成了

昔日荒芜的土地到处都是勃张的红红石榴园风华般的少年亦是初染白霜;一件件陶土做就的兵马俑不断折射着一个民族的文化形象一个小小的博物馆如今已是世界上第一个封建帝国的专场演讲……

秦兵马俑博物馆不仅是中外闻名的旅游胜地更是饮誉全球的研究秦俑、秦文化的学术中心和基地。这是大学教授对秦俑馆二十余年科研水平的评判也是秦俑馆人一代代不懈奋斗的结晶。

一号坑大厅一开放秦俑馆便成立了学术委员会负责研究计划收集信息编印资料。翌年就编印出版了《秦俑馆开馆三年文集》其中主要是研究秦陵秦俑的论文为科研工作的起步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九八四年秦俑馆成立职工夜校对馆内人员进行基础培养。几年下来夜校成为各大学的“预科”而当年夜校的中坚学员现已成为秦俑馆的业务骨干。现任秦俑馆研究室主任徐卫民这位陕西师范大学的博士就是在这儿“出道”的。

在一九八四年创立《秦兵马俑博物馆年鉴》的基础上一九八五年又成立了专门的研究机构--研究室一九八六年创立了《秦陵秦俑研究动态》(一九九o年起为季刊)。

专职机构的设立和刊物的创立为开展学术交流与学术活动提供了宽阔舞台:二十年来秦俑馆业务人员先后参加了中国秦汉史研究会、中国行秦史学会的历届年会并参加许多有关学会组织的学术研究会开阔视野交流心得;邀请国内外大学、科研机构、文博单位的秦汉史及博物馆学专家来秦俑馆做学术报告以提高治学方法、文物保护等方面的能力。同时他们还先后组织召开了五届秦俑研究学术研讨会深化了秦兵马俑研究由秦俑而秦陵再延伸到秦文化。

二十余载书香氤氲秦俑人不仅以宽阔的胸怀广交海内外学友而且以崇高的创业精神编辑出版了《秦陵秦俑研究动态》、《秦文化论丛》、《秦俑、秦文化丛书》、《秦始皇帝陵兵马俑辞典》、《秦始皇评传》、《博物馆研究丛书》等一批专著、工具书及普及读物。并建立了秦俑研究会、秦文化研究会以及容纳图书资料近六万册的资料室多次举办由众多海内外学者参加的秦俑、秦文化学术讨论会从而带动了海内外秦俑秦文化以至中国古代文化史的研究。

在建立了约六万册的图书资料室基本满足业务需要的基础上秦俑博物馆还自一九九一年始和世界上三十多个博物馆和科研单位定期进行信息交流与资料交换。这种长期的学术联系使秦俑博物馆七八十名业务骨干逐渐成为各个研究领域的专家受到国内外文博界与秦汉史研究同行的好评被称为现代“秦人”史学家一支新型的不可忽视的“秦军”。

一座陵园中几个陪葬坑的现导致了一门学问的诞生。“秦俑学”的拓展与深化大大丰富了我国古代军事、艺术、科技、经济等学科历史的内容并在人类文化史上具有着持久的影响力与震憾力。秦始皇帝陵处于承前启后的文化地位它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一大转折点把其纳入中国乃至人类文化史的视野中去研究其魅力更为迷人而秦俑博物馆的“秦文化”研究中心地位亦隐然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