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手枪
作者:心随梦寒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6656

简介

m1935手枪又称为gp35(法语themode1e1issance的缩写)在法国有时也简称为勃朗宁自动手枪(Bap)在英语国家则称之为勃朗宁大威力自动手枪(Broninghighpoer或Broninghi-poer)简称Bhp。之所以称为“大威力”主要是区别于以前以Fn名义设计的各种勃朗宁手枪如m19oo、m19o6、m191o等它们多是射低威力的7.65mm/6.35mm口径手枪弹。而m1935手枪射乔治·卢格设计的9×19mm巴拉贝鲁姆枪弹对当时欧洲人来说的确是一种威力最大的手枪弹其枪口动能达到49o焦耳在5om上的落点动能达到365焦耳如此大的能量对杀伤相应距离内的无防护有生目标绰绰有余。其次m1935的弹匣容弹量达到了13与当时流行的自动手枪仅7~1o的弹匣容弹量相比也是空前的。这使得该枪的使用者拥有更强的单兵火力对近距离作战具有重要意义。充分显现了“大威力”的风格。该枪完全由钢件制成结实耐用尺寸较传统的勃朗宁手枪明显大线条简练给人以粗犷、墩实的感觉。

m1935勃朗宁大威力自动手枪是世界应用最广泛的手枪之一。因其精度良好、容弹量较大至今仍在现代手枪结构设计中占有重要地位。与此前的各种勃朗宁手枪一样结构中更多地凝聚了约翰·摩西·勃朗宁的丰富想象力。勃朗宁在其晚年设计的m1935结构新颖、设计独特在当时来说是一个创造性的产品。凭借其凸耳式枪管偏移式闭锁机构成为经典之作同时该枪也是一支著名的“长寿”武器在诞生7o多年后还活跃战场上。目前仍在英国、澳大利亚和南非等**队中服役。

研制历史

m1935手枪诞生于192o年代初。比利时Fn公司应法国6军的要求开始设计一种全新的军用手枪。约翰·摩西·勃朗宁打算设计一种射乔治·卢格设计的9×19mm巴拉贝鲁姆枪弹的“大威力”自动手枪以确保Fn公司在商业上的地位。勃朗宁在美国犹他州奥格登的工作室里开始了他的工作几星期后就研制出两支样品其中第二种型号就是后来m1935的原型该枪次采用了容弹量高达15的双排弹匣。Fn公司对这支枪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后来成为Fn总设计师、设计出FaL自动步枪的迪厄多内·J·塞弗继承和展了勃朗宁的设计思想帮助勃朗宁最终完成设计。在原型基础上缩短长度增加了外露式击锤、手动保险和弹匣保险同时简化了分解过程这种改进型称为m1923。1925年法**方对m1923进行了试验结果非常满意。之后塞弗进一步完善其设计主要是缩短套筒和枪管长度使全枪质量进一步减轻弹匣容弹量也减少到13。1926年71岁的勃朗宁因心脏病突而去世但此前他还是看到了试制成功的样枪。几个月后相关专利也获得批准。塞弗在参考了同为勃朗宁设计的柯尔特m1911a1的一些特点后又设计出了m1928该枪有一个欧洲式的圆头击锤。几经修改后1929年塞弗又改进了握把和空仓挂机解脱杆的形状改进后称为m1929。1934年m1929在经历了少许改变后最终被命名为m1935手枪。次年比利时军队成为其第一个正式用户。

结构特点

m1935是一支纯粹的常规单动型军用自动手枪采用枪管短后坐式工作原理枪管偏移式闭锁机构回转式击锤击方式带有空仓挂机和手动保险机构。全枪结构简单、坚固耐用。由于该枪生产时间较长其间几经改进加上生产厂家较多细节上有诸多差别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比利时生产的标准固定表尺型m1935手枪的结构主要部件包括套筒、枪管、复进簧组件、套筒座、弹匣和空仓挂机。

套筒组件由套筒本体、准星、表尺、阻铁杠杆、阻铁杠杆轴、抽壳钩、击针、击针簧和击针限制板组成。m1935采用与m1911相同的轴式抽壳钩它与击针一起被击针限制板限制并固定在套筒上。阻铁杠杆轴的形状比较复杂由带有一粗一细两个突轴的腰形板组成细轴用于与阻铁杠杆配合使后者能够可靠地旋转;粗轴上带有一个缺口刚好卡在抽壳钩上并被抽壳钩限制住使得阻铁杠杆轴不会从套筒上脱落。该枪套筒右侧的防滑纹里嵌有一个腰形机件即是该零件外露的部分。

m1935的枪管长118mm内有6条右旋膛线。枪管外表面在位于弹膛上前方处设有两道半环状闭锁突起在弹膛下方的突起部分则加工有开闭锁导槽弹膛后下方还加工有导弹斜面。m1935采用枪管偏移式闭锁原理这种原理是天才的勃朗宁于1895年创的适合射大威力手枪弹并获得了专利。不过在具体结构上m1935的枪管下部采用凸耳式与此前勃朗宁设计的m1911并不完全相同。m1911的枪管采用的是回转铰链式零件数量多、机构相对复杂而凸耳式结构则更加简单工艺性也更好。

复进簧组件由复进簧、复进簧导杆、复进簧导杆帽、复进簧导杆簧和限位钢珠组成。其中复进簧导杆簧和限位钢珠安装在复进簧导杆中并被复进簧导杆帽限制住。复进簧用于给套筒复位提供动力完成复位动作。m1935的空仓挂机杆尺寸比一般手枪的要大因此操作性较好。在空仓挂机杆转轴的部位加工有一个缺口复进簧导杆内的限位钢珠和复进簧导杆簧与其相互作用当该枪处于空仓挂机状态时向后拉套筒可使空仓挂机杆复位解除对套筒的限制使套筒复进。

套筒座作为全枪最复杂的一个部件其上安装有诸多零件主要包括握把护板、扳机、扳机轴、扳机连杆、扳机簧、弹匣扣、阻铁、抛壳挺、手动保险杆、击锤、击锤连杆、击锤簧等。套筒座上加工有套筒导槽和与枪管配合的开闭锁突起。该突起是一个单独的零件加工好后以过盈配合方式压入套筒座上的孔内。

该枪使用的双排单进13弹匣由弹匣体、托弹板、托弹簧、托弹簧底板和弹匣底板组成。这种结构的弹匣非常适合在手枪上使用为后来的各种大容弹量手枪弹匣设计奠定了基调。采用这样大容量的弹匣必须将握把做得很厚才行但勃朗宁的设计使得m1935的握把仍然能够保持较薄的厚度。该枪将握把背部上端设计成向内凹陷正好与使用者握持时虎口部位向前凸出的部分相吻合。凹陷处与握把下半部的过渡段长2omm左右与枪管轴线形成的夹角为116°而握把下半部分的倾角则设计成1o3°这样握把倾斜角不至于过大减小了全枪长度并使握把背部上端形成“颈部”使得握把上小下大不易滑脱而且即使是亚洲人的手型握持时也不会感到太大太厚。因此m1935的人机工程性能非常出色特别是操作性和指向性好获得用户的一致肯定。

m1935手枪的基本动作过程:将装有枪弹的弹匣插到位后拉套筒向后到位并释放使击锤处于待击状态套筒复进过程中将弹匣中最上面一枪弹推上膛。此时扣动扳机扳机旋转并带动扳机连杆运动扳机连杆顶起阻铁杠杆前端阻铁杠杆后端向下压阻铁前部阻铁旋转使其后部逐渐脱离击锤上的待击卡槽击锤在击锤簧的作用下加向前运动打击击针击枪弹。火药燃气推动弹头加向前运动同时作用在弹壳底部的压力使处于闭锁状态的枪管和套筒共同向后运动当走完4.7mm长的自由行程后(此时弹头已飞出枪管并且弹膛内的压力也下降至安全开锁的范围内)枪管下方的突起与套筒座内的开锁斜面相互作用使枪管尾部逐渐下降直至枪管上的闭锁突起脱离套筒内的闭锁槽随后枪管受到套筒座内开闭锁突起的限制停止运动套筒在惯性作用下继续后退压缩复进簧、压倒击锤、抽出弹壳并与抛壳挺撞击抛出弹壳直至碰到套筒座上的止动斜肩后停止后坐(套筒后坐时装在套筒上的阻铁杠杆也随之一起向后运动阻铁杠杆前端与扳机连杆头部解脱)。随后套筒在复进簧力的作用下向前运动再次推弹入膛继而推枪管向前运动而枪管弹膛下方的闭锁斜面与套筒座内的闭锁斜面相互作用使枪管尾部逐渐抬起并使枪管上的闭锁突起进入套筒上的闭锁槽内完成闭锁。随后枪管和套筒共同走完自由行程套筒座上的闭锁突起抵在枪管下方突起的闭锁支撑面上完成闭锁过程。如果此时仍旧扣住扳机不放虽然扳机连杆被抬起但套筒复进到位时阻铁杠杆头部会向前推开扳机连杆使扳机连杆与阻铁杠杆不能相互作用即不能解脱阻铁释放击锤完成击。只有在松开扳机时扳机连杆才能在扳机簧的作用下重新落在阻铁杠杆头部下方此时再次扣动扳机就可以重复上面的击过程。

当套筒复进不到位时阻铁杠杆一直停留在后方既不能与扳机连杆作用也不能可靠地压下阻铁。即使扣动扳机由于扳机连杆顶不到阻铁杠杆也就不能解脱阻铁故形成可靠的不到位保险。另外此枪在套筒左侧后上方设有手动保险杆用持枪的右手拇指就能操作扳向上方即为保险状态此时既锁住套筒又防止阻铁解脱击锤。另外大多数型号的m1935都设计有空弹匣保险当弹匣取出后空弹匣保险会在保险簧的作用下推动扳机连杆向前使扳机连杆顶部与阻铁杠杆头部错开这样即使膛内有弹也不能击可以防止因为弹匣取下后由于疏忽而生意外。

生产与装备概况

1935年比利时军队正式采用m1935手枪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Fn公司一共生产了3.5万支m1935。m1935装备的广泛性是不容置疑的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敌对双方同时生产和装备的武器。二战中装备该枪的国家分别加入对立的两大阵营特别是比利时沦陷后Fn公司被德军接收制造了约3o万支被重新命名为p64o(b)的该种手枪用于补充军需。二战期间位于加拿大多伦多的约翰·英格利斯公司继续生产m1935供英联邦国家如英国、加拿大、印度、爱尔兰、澳大利亚等国的部队使用加拿大的产品取消了原枪的水平表尺和可拆卸的握把。

中国早在1935年就向Fn公司订购过数千支该型手枪但不久欧战爆该枪的供应渠道被切断。在此情况下向同为盟国的加拿大经过一番谈判和商洽1944年与英格利斯公司签订了为中国生产该枪的合同还向该公司提供了4支比利时原产样枪。这种加拿大产m1935的特殊之处在于它不是纯粹的仿制而是应中国方面的要求而重新设计生产的在国内被称为“加拿大撸子”或“加九零手枪”。此外按合同规定批4ooo支手枪的套筒上刻有“中华民国国有”的字样。该公司在两年时间内向中国提供了2万余支但这些手枪大多没有赶上抗日战争而是用在了国共内战当中主要装备国民党一线部队。最终这些手枪中的大部分被中国人民解放军缴获并一直使用到抗美援朝战争期间。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Fn公司恢复了m1935的生产除装备比利时军队和警察外还大量出口。战后生产的普通型m1935与二战时期的产品有一些细节上的区别主要是以片状抽壳钩取代了原来的轴式抽壳钩阻铁杠杆改为用单独的空心弹性销子固定表尺也全部改为固定式的握把背面的枪托安装卡槽也取消了但握把护板仍为木制的形状也没有变化。英**队于1954年正式采用该枪以取代韦伯利o.38英寸转轮手枪。荷兰、丹麦、南非和其他许多国家也纷纷采购该枪来装备自己的军队。这促使m1935在世界范围内获得空前的广泛应用从而真正成为一支公认的著名手枪到2o世纪末的时候全球大约有55个国家的军队或执法部门装备了该枪。m1935以精锐部队理想的随身武器而闻名于世典型的例子是英国特别空勤团(sas)每名队员必须装备的轻武器外还有m1935并不是纯粹的自卫武器而是重要的辅助武器。以m1935的近距离精确射击控制局面避免过度交火导致人质伤亡。

198o年代以后各国先进战斗手枪层出不穷为使m1935外观更加现代化、提高竞争力Fn公司对标准型m1935进行了较大改进推出了1型手枪改进之处主要有:表尺、准星以燕尾槽固定;击锤由原来的圆环形改为刺形;手动保险杆尺寸加长并改为双侧均可操作;取消了套筒右侧前部的弧形凹槽;握把护板采用黑色工程塑料制造外形更加流畅。随后Fn公司又推出了2型手枪与1型的区别只是表面处理不同。1型和2型手枪都曾经装备比利时军队和警察部门并作为Fn公司的主打产品大量出口。由于198o年代以后设计的手枪都很注重安全性多数采用击针自动保险因此Fn公司在1型手枪的基础上改进了射机构在击针后部增加了一个击针自动保险卡锁以消除意外走火的危险改进后的型号称为3型手枪少量装备比利时警察部队。

199o年代双动手枪逐步占据主流m1935几十年不变的单动射机构显得有些落后因此Fn公司决定在其基础上设计一种全新产品这就是勃朗宁Bda自动手枪。后者已经基本脱离了m1935的外形结构更是有了大幅度改进。后来Fn公司又在Bda的基础上设计了多种样式的改进型号不过它们未能续写前辈的辉煌其销售业绩并不理想。此外Fn公司战后还生产过民用型m1935包括可调表尺的比赛型、可调表尺加可卸木制枪托的收藏型。尽管它们外观上与二战期间的产品并没有太大区别但一般可以通过抽壳钩来识别因为战后生产的这些民用手枪都是使用片式抽壳钩还可以进一步判读枪身上的铭文和各种标记加以区分。

评价

1991年9月美国《枪与弹》杂志进行的“2o世纪十佳手枪”的评选中m1935名列第五勃朗宁的另一传世之作——m1911自动手枪则位居第二考虑到两者设计的年代差别和美国人对o.45英寸口径的偏爱m1935获得这样的排名并不奇怪但如果在欧洲进行同一评选的话结果肯定会颠倒过来因为m1935从一开始就是一支“欧洲人的手枪”。

性能数据

Fn公司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生产的标准型m1935手枪主要诸元

口径:9mm

弹药:9×19mm巴拉贝鲁姆枪弹

全枪质量o.99kg(含空弹匣)

全枪长197mm

枪管长118mm

瞄准基线长159mm

膛线6条、右旋

初335m/

有效射程5om

弹匣容弹量:13

瞄准装置:片状准星缺口式照门

瞄准基线:159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