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厉兵秣马”
作者:叶扶苏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2664

天空还有些灰暗,将逝的月牙儿挂在不远的树尖上,淡淡的留下一个白色轮廓。风掠过树梢,送来阵阵绿叶的清香。黎明的雾气尚未完全散尽,草地上还残存着几滴晶莹的露珠。除了偶尔传来的几声鸟鸣,四周一片寂静。

已经是八月中旬了,从立秋后山里逐渐凉了起来。不过相对于低海拔地区依旧闷热的天气而言,这种凉意更让人感到舒适。崎岖逶迤的林间空地上,叶扶苏大口呼吸着山间清新的空气,舒服的伸了一个懒腰。

进山已经十天了。再过五、六天,军区的“强军”演习就该如期举行了。这是几年以来军区进行的最大规模的实兵演习。为此军区派出了由作战部长张绍宽亲自带队的考察组,对即将成为战场的君武山区进行实地考察。军区参谋部、作战部、后勤部、信息中心等各个相关部门,也跟着考察组进行最后的准备工作。叶扶苏此刻就是被“扣留”在这支庞大的演习筹备组里协助工作。

抗洪抢险在7月底已经胜利结束了。当最后一辆军车驶进独立团驻地的时候,刘爱国长长的出了口气。车上跳下来的战士们又黑又瘦,有些破烂的军装上沾满泥浆,长长的头发再配上来不及刮掉的胡子。怎么看这群兵们都像刚刚遭受了一场大败。历时二十天的抗洪抢险,到此总算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二十天中,虽然经历了两次决堤的考验,但最终,洪水在最后一道防线面前向人们屈服了。新市,这座新兴的城市保住了。二十天中,累计35万的受灾群众得到了转移和疏散。没有一个人因洪水而丧命。这在九曲下游几千年的洪灾史上,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由于在抗洪抢险中出色的表现,独立团先后有四个集体和二十多个个人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表彰。一班也荣立集体二等功,陈平、叶扶苏、张晨、马野、周海城被授予了三等功。私下里,团里很多人都认为,一班这次还是受到了“刺刀事件”的影响。虽说在解决押款车危机的事情上,已经做出了功过相抵、不予追究的结论。但是,随后在大禹村群众转移的问题上,无论是集体二等功还是几个人的三等功,都给的有些低了。甚至有人认为,所谓的刺刀事件,根本就是功大于过。不过一班弟兄们自己倒不这么看。用叶扶苏的话说,能够不予追究就已经烧高香了。换个角度看这个问题,就是把哥几个集体处分都没话说。还给记功。知足吧。既然一班自己都这么说了,别人也就不好再议论了。

从抗洪前线下来,所有人都以为可以好好休息一下了。二十天的日夜奋战,可算是把战士们累垮了。就在独立团按部就班的安排休整、探亲的当口,军区的一纸命令打乱了所有的部署:为了适应未来高科技条件下的战争需要,着眼于建立一支反应迅速、装备现代化的新型军队。军区决定举行以大红一师、军区独立团为骨干,配以陆军各兵种协同的军事演习。两支同样在军区被列为主力的部队,又一次盯着老对手拉开了架势。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演习的背后,还涉及着一个即将组建的军区快速反应部队的问题。换句话说,谁要是在这次打败了对手,将成为这支快反部队的有力竞争者。

接到命令的当天,两支部队的主官不约而同的来到了军区司令部。部队才刚刚从抗洪前线下来,不要说人困马乏急需休整,就是制订方案,进行针对性集训的时间都没有。就这么开始演习,是不是太仓促了。然而陈东副司令的一番话让两个主官连午饭都没吃,立刻赶回了各自的部队:没有人知道战争在什么时候打响。也许一年以后,也许在一个月以后,也许就在今晚。对手不会因为你抗洪抢险就停止对你的进攻,恰恰相反,对手往往会在这个时候给你致命的一击。而且,在战争中,连续高强度作战的情况常常出现,既然洪水已经帮我们完成了一次高强度的演练,为什么我们不能借此机会,更真实的模拟一次真正战争环境下的对抗呢?要知道,军区要组建的是一支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能够拉的动、走的及、打的赢的快速反应部队。在实战中,情况只会比这个更严峻!

早就卯足了劲奔着快速反应部队使劲的刘爱国回到团里,立刻召开了全团连以上干部的讨论会。几十个连长、指导员,外加上营、团领导,整整在团会议室里闷了一天一夜。散会后,刘爱国找到叶扶苏,下达了独立团“强军”演习第一号“作战命令”:设法混入军区信息中心演习筹备小组。

刘爱国的目的很明确,利用叶扶苏和信息中心主任罗纹的私人关系,凭借他信息中心调研员的方便(注:此前叶扶苏从来没有给信息中心正经干过任何工作)找个理由,跟随筹备组尽可能的获取各种有用信息。

还真别说,叶扶苏几经周折,借口有几个新编的小程序需要罗纹审定,竟然成功的混了进去。接着又煞费苦心的跟负责通讯的小女兵一通的套瓷。趁着小丫头五迷三道的晕劲,给独立团发回了好几条有用的情报。只是不知怎么,这个情况被大红一师知道了(估计也有内线)。

既然独立团已经先搞起了小动作,那么一师也就别客气了。就这样,一群“正好”在附近“训练”的一师弟兄们,“巧遇”筹备组。看着筹备组的战友们“辛苦”的扛着各种设备满山跑,一师的战士发扬了“革命互助”精神,三两下就“解除”了这帮机关兵的武装。自愿地当起了“苦力”。

这个情况很快通过叶扶苏传到了独立团,刘爱国当即命令侦察和作训参谋带领团侦察连一排火速赶往筹备组所在地点进行“训练”。

就这样,演习筹备组立刻膨胀了将近一倍。从军区开完演习筹备会的张绍宽,回来看到“充满水份”的筹备组吃了一惊。稍加询问,老将军立刻明白了这里的弯弯绕。拿起电话,劈头盖脸的把两支部队的主官一通臭骂。见鬼了,不说好好准备演习,心眼都用在这里了。不是欠骂是什么。骂完了,老将军告诉电话那头的两个“鸟兵”:既然人你们给我送来了,不用白不用。演习结束前,哪个也别想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