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投靠 (三)
作者:李昊阳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5623

“尔犯欺君之罪不可赦免,免去死罪,罚银一万两以充国库!”

“儿臣赵憩领旨谢恩,吾皇万岁!”

“另:赵憩为保国家秘密,以身涉罪,实为不易,特赐银一万两以做奖励!”

“这……”王平没想到皇帝居然“学”了回康熙罚明珠——先罚后赏,“谢父皇恩典!”心终于放了下来。

“火枪之事皇儿还要尽力啊!”皇帝脸上又露出了微笑。不管怎么说,他确实是对王平手下留情了,否则,决不会只是罚银了事。历史上就有很多为整顿律法,明知事出有因仍痛下杀手的例子。

当然,皇帝之所以这样做,也因为这是自己喜欢的儿子。

“儿臣自当全力以赴!”

“朕听人说,你昨日在冰琉璃贩卖会上赚了一万多银子,这是真的吗?”

“是的,父皇,共卖出冰琉璃制品四百余件,得银一万八千五百三十两。”王平实话实说,不敢有丝毫隐瞒。

此事虽然在王平意料之中,却也在他意料之外,他并不知道太子派人传书之事,只把事情想到了皇帝身上,认为是皇帝派了专人来监视他。想到这个一直对他照顾有佳的老人居然也这样子对他,王平只觉得心里有些冰冷的。

“我大夏帝国一年的岁入只有六千万,你昨日一日居然就赚了一万多两,生产冰琉璃真是个不错的行当。”皇帝笑着对王平说道,他可不知道王平现在所想何事。

“父皇过奖了,这只是微末之技,比不得父皇治国辛劳。稍后,儿臣一定把税金如数交上。”王平应道。

“税金?嗯,好啊。像水晶、琉璃这些物品的税率都是总价值的两成,冰琉璃的税率也应该是两成。这些只有富人买的起的东西,税率也自然高些。”皇帝笑呵呵地说,看起来他也很高兴。

“儿臣已经算过,所交税银一共是三千七百零六两,儿臣会督促杜掌柜早日将税金交到户部。”这些钱听起来不多,却是一个户部尚书三年的俸禄。

“嗯,不错。国家律法既然这样规定,你做为亲王就理应带头。你瞧,朕现在就用着你的冰琉璃呢。”皇帝满意地点头,“这笔洗、笔架都不错,只是这砚台没有朕的这件和田玉砚台好用。”

王平这才抬头观看:皇帝的龙书案右上角摆了两摞书和不少奏折,前面是一个挂干净毛笔的吊架,右手边是一个黄衫青花茶碗,左手边则放着他送给皇帝的淡黄色笔洗、笔架,笔架上还有一支蘸过墨的狼毫毛笔。

“儿臣惶恐,回去自当改进。”

“好,那就这样吧,皇儿早些回去吧。”皇帝显然忘记了要给王平封赏的事。

“是,父皇。儿臣告退。”王平没想到皇帝就这样让他回去,不过,既然自己担心的事情已经解决,他也没什么不乐意的了。

“且慢。”皇帝又叫住了他,“五月就要举行国婚,而皇儿现在连像样的轿马仪仗都没有,成什么体统?太祖皇帝虽然立过不许生活铺张奢侈的祖训,但皇儿这样随便,也太不像话了点。皇儿回去好好招些人,按照我朝礼法来做,莫要在北魏使节来到京城后,让人看轻了我大夏的礼仪法度!还有,那北魏公主的所有应该拥有之物也要备好,等她嫁了你,你也需要把她当做正妃来看待。”

“儿臣遵旨!”王平心里不痛快,这一下,府里至少又要添好几百口人。

“嗯,你以前不问政事,每日只是微服游玩还可以,但既然要娶别国公主,又要执政一方,就不能再像以前那么随便了!”

“父皇教训地是。儿臣回去就办。”

王平从书房出来,心中有喜有忧,虽然忧只有那么一丁点,但也够烦人的。

王平曾听欣儿讲过,按照礼法来说,亲王仪仗共用七十二人,手中拿着什么这旗、那旗、戟氅、仪刀的,连香炉、水盆、水罐、唾壶、痰盂都有。这是一个多大的阵势?

以前,宁王不问世事,又生性自由活脱,他同王平一样讨厌大队人马跟随,认为这样既花钱,又不自由。在没有什么正式场合需要仪仗的情况下,他居然以太祖皇帝祖训为由省去了这项开支,据说,就连这家伙成婚时的仪仗也是他临时凑齐的,用完之后又将他们遣散。

现在,皇帝突然让王平这样做,王平还真有些不适应。此时,他不但要准备自己的一班人马,还要给北魏公主准备。而且,既然北魏公主有了,少不得还要给王妃、公主每人都准备一套。王妃、公主的标准相同,都是四十八人,但三个人就是一百四十四个,如果崔燕再嫁过来呢?崔燕可是皇帝所赐的同王妃出身啊,所用也一定要和韩柔儿一模一样的。

这一下子可好,光仪仗就要二百六十四人,自己还要再招些护卫呢。即使按照安王一半的普通护卫人数,二百二十人来算,自己至少还要再招来二百名护卫才行。这一下,自己的宁王府的人数,就一下子到了五百五、六十人的规模。每个人的薪水按照最低的标准,每年二十四两白银(一个月六百块钱)来算,加上吃用,每人每年就要三十五两以上,光是这些人的花费,一年就至少要两万两银子。更何况,王府每年给普通护卫的薪俸不是那么少,除了每年三十六两银子外,还有二十四石粮!

王平一阵肉痛,叹道:“怪不得清代的王公贝勒们要靠拆借过日子了!”(清代俸薪较少,亲王一年的薪俸只有一万白银,一万担米。有一些王公拆借维持生活也确有其事。)不过即使这样也只好认了,既然是必须花的钱,就不能省下来。

——————————

刑部,午时初刻。

方正文是刑部的正五品郎中,他三十多岁年纪,一张国字脸,虽然长得不很英俊,却也十分精神。此时,办公房中还有另外五位官员办公,方正文抬起头向左右看了看,见没有人注意到他,才从桌案下抓起一个纸包塞进袖中,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走出办公房,向门外溜去。

他必须早些把东西送出去,否则,等刑部在放工前清点材料后,他就带不走了。

此刻,刑部大门外正有一个人在等候着他。

那是一个卖蒸糕的老汉,五十多岁的年纪,戴着个斗笠,穿着一身麻布衣服,他的摊子就在离刑部门口五、六丈远的地方,正扯着嗓子叫卖。

方正文装作买糕的样子走过去,问了价钱,便让老汉切块糕来。老汉认得他的样子,当下切了一大块给他。方正文接过糕,装成给钱的样子,把袖中的纸包塞进了老汉手里,正常语音道:“够了吧!”

“够了、够了,官爷,您走好,您走好!今天受了您的赏,足够今天的花销了,老汉我也早点收摊了。”把纸包揣进怀里,真的收起摊来,左右做买卖的人见了,也不怀疑。

方正文也没有停留,他刚吃了两口糕,便把它扔掉了,口中还骂:“什么破东西,真难吃!”随后,又进了刑部。

——————————

王平怀着又喜又忧地心情坐上了马车,打道回府,刚到王府街口,护卫许正就向王平禀报:府门前有一位举止可疑的白袍青年。

王平一愣,挑开车帘来看,发现王府门前确实有这样一个身穿白袍的青年。

白袍青年正一步步向王平马车走来,他一边走,一边还在笑!那种笑是胸有成竹的笑,好像王平已经是他的囊中之物。

虽然未到近前,但目力极好的王平依然可以判断出这个青年容貌的级别,他一定长得很“美”,因为现在,他的脸正在反射阳光。

青年不但肤色极白,连走路时的样子和动作也十分幽雅,他一步一摇,手里不知什么时候多了把竹骨折扇,刚扇了两下,又把手腕一抖,将扇子合起来,非常潇洒。

王平有种想笑的感觉,他突然有个极为不错的构思:如果这个青年生活在二十一世纪的话,一定能成为一个被不少少女追求的美男子。到时候,他说不定能还能拍电影,拍广告,成为了不起的偶像明星……

王平正在想自己的好主意,而许正已经高声喊了起来:“围住他,保护王爷安全!”

门口正整齐地站着二十名羽林军军士,他们听到许正的喊声,马上拿起兵器,围住了白袍青年。

白袍青年只是一愣,随即又恢复了刚才随意的神态,他仍然笑着,对正指着他的十杆长枪和十把钢刀毫不在意。他再次打开扇子,扇了两下,又一抖手腕,将扇子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