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匠户制度 中
作者:石头比较多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3285

当天晚上,朱由校一宿都没有睡好。他翻来覆去,一直都在想着盔甲厂的见闻。

在朱由校看来,盔甲厂就好像一个前世六七十年代的国营企业一样,完全是靠着朝廷供血过日子。那些工匠们,就像那些国营企业的工人一样,没有半点工作积极性。

不过,这些工匠的日子,却没有前世那些工人的日子好过。

在盔甲厂里,活计重,薪水却低。即便是贺尧年提高了赏钱,也难以让工匠得以度日。可即便是这样,那些微薄的赏钱,工匠们也难以完全拿到。这是因为,那些工匠都是有师傅的,也就是那些匠头。

那些匠头多是掌厂太监、官吏的亲信爪牙,他们负责着整个工厂的生产秩序。而相应的,他们也利用职权之便,鱼肉工匠。无奈之下,工匠只好在外面找活干,去寻找第二职业。而相应的,盔甲厂的活计便怠慢下来。

而且,这些工匠还都出身于匠户,必须世代做工,完全没有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

一想到此,朱由校便觉得心中一片刺痛。虽有心废除匠户制度,可又怕大臣阻拦。但让他对那些工匠视而不见,却又难以对的起自己的良心。

思付良久,朱由校才打定主意,昏昏睡下。

次日一早,朱由校便把工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解经邦,工部尚书王佐叫到宫里。

“两位爱卿,昨天朕去盔甲厂一趟。可不去不知道,去了之后,朕才发现,那里的情况不容乐观啊……”朱由校直接开门见山。

昨天朱由校刚走,解经邦和王佐便先后接到了消息。对于皇上今天的召见,两人也并不觉得奇怪。

如今,见皇上语气沉重,直指盔甲厂之非。两人忙对视一眼,向前拜倒,“臣等无能,致使陛下担忧,实在罪过、罪过。”

“好了,”朱由校却不想和两人绕圈子,他明明白白的告诉两人,“工部各作坊积重难返,年代已久,也怪不到两位爱卿身上。只要你们帮朕处理好工部事宜,朕就恕你们无罪。”

“臣等叩谢天恩。”两人终于松了口气。

又对视一眼,才由地位较高的解经邦奏道:“臣等这就回去商议对策,整顿工部事务。”

“怎么个整顿法?”朱由校却嗤之以鼻,“又是对那些工匠进行训斥、责罚吗?”

“臣等愚昧。”解经邦和王佐一惊,连忙低头请罪。

见两人态度尚好,朱由校才缓和了脸色,徐徐说道:“朕昨日和那些工匠详谈良久,对他们的境遇也颇多了解。回来后,又仔细考虑了一番,现在已经有了一个方案,还望两位爱卿帮着斟酌一下。”

解经邦脸色有点古怪,大臣不能为皇帝解忧,让皇帝自己想办法,这无疑是一种耻辱。他扭头看了看王佐,见王佐也是一脸尴尬,便轻轻地叹了口气。

“臣等愿闻其详。”解经邦和王佐一起应道。

“朕的意思是,改革匠户制度,为匠户评级。”朱由校一出手,果然不凡。“朕昨日思虑良久,却最终得到一个结论。那就是,匠户制度僵化,已经不能适应目前情况。

那些工匠,每日操劳不说,却还要受工头剥削,食不果腹。有心想改变户籍,却又非国法所容。至于科考后改籍,更是画饼。而参军打仗,他们又认为是跳入苦海……”

朱由校发了一番牢骚,把工匠的处境描绘的入木三分。在他看来,工匠之所以士气低下,完全是生活无指望,前途无亮光,社会阶层板结造成的。而改变这种现象最彻底的办法,就是废除匠户制度。

可是,贸然做这样大的动作,大臣反对不说,社会也必定会产生一定混乱,这都是朱由校不能承受的。

既然不能完全废除,朱由校便想改革一下,给工匠一些希望,让他们多谢盼头。

解经邦原是地方官员出身,王佐则一直在工部系统打转,都是务实能干之人。对于工部各作坊的现状,工匠的处境,都是相当了解。

如今,见皇帝有心改革匠户制度,两人便静下心来,听皇上如何改革。

“朕决定,把天下工匠,按所属种类不同,各自分级。”见解经邦、王佐两人并没有出言反对,朱由校便接着往下讲,“至于级别,朕初步考虑是分为四阶十级。至于级别的确定,工部要制定出来章程,对工匠技艺进行考核”

“首先是学徒三级,”朱由校微微一笑,解释道:“世间百工,都要先拜师学艺,方能学有所长。这工匠的第一步,就是做学徒。

可是,这学徒也有好赖之分。朕决定,把学徒分为初中高三级,以示优劣。

学徒拜师时,可邀请同业做见证。满一年后,可去考初级学徒称号;而获得初级学徒满一年后,可去考中级学徒称号;至于高级,则是在获得中级学徒一年之后。”

“陛下,”王佐有点疑问,“……有些工艺,做工繁杂,三年时间内,怕是难以学成啊。”

“无妨,”朱由校微微一笑,“这考核的标准,还有学习、准许考试的年限,都要由工部去决定。朕现在,只是打个比方。”

“臣明白了,”王佐点头退下。

解经邦却又有了疑问,“陛下,我工部上下多是读圣贤书之人,这标准制定也好,考试监督也好,都是隔行如隔山啊。再说了,这个法子在全国推行后,工部怎能做到全面考核啊?”

朱由校一愣,这倒是个问题。随即,却笑了,“这好办。那些工匠不是都有同业会吗?”

解经邦点头称是。

“就让他们的同业会组织考核,报工部确认即可。”见解经邦和王佐面面相觑,朱由校又笑了,“至于工匠们的级别是高是低,只是给那些工匠一个盼头,一个比较的机会,实在无关大局。而朕关心的,则是我大明工匠的普遍水平的提高。你们,明白吗?”

解经邦和王佐这才放下心来,不再疑心皇上的意图,而是诚心诚意的拜道:“陛下圣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