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天道好还
作者:铁打流水      更新:2019-10-05 02:27      字数:2365

越往西行,路上行人越多,大都携家带口,驱牛赶羊,均是清一色的胡人,浩浩荡荡,好不壮观。经过清河镇时,路上行人几乎已摩肩擦踵。

赫连隆山好奇心起,向邻近一中年汉子询问缘故。那人见他年龄不大,又背着一个废人,顿时消除了戒心,叹道:“小兄弟,现今世道变了,石家江山被其豢养的狗奴才石闵夺了去,石闵忘恩负义,掌握了政权便对我们胡人大开杀戒。凡是汉人,杀掉我们一个胡人,便可拿着首级到邺城领赏,文人封官进爵,武人都封牙门官。

中原是呆不下去了,还是回到塞外草原老家去的好。哎!这一路的汉人都虎视眈眈,想拿我们的人头去邺城邀功,真是凶险哪,能平安地回到草原我就心满意足了。”

哀叹声中,中年汉子匆匆赶到前边去追自己家人。赫连隆山年幼,对国家大事所知甚少,听了中年汉子的抱怨还是一头雾水,不知就里,便向师父请教。

钱穆青在邺城演武院多年,对国家大事也略知一二,听那人一番言辞,联想起张老医师给他讲的天下形势,以及先前持锤汉子要拿自己和赫连隆山的人头到邺城领赏的话,顿时明白其中原委,遂向赫连隆山详细解释。

原来,年初,赵国天王石虎刚当上皇帝即病故,其子为争夺皇位自相残杀,赵帝国顷刻间分崩离析。石虎义子石闵武勇绝伦且有韬略,乘机控制国都邺城。

石闵原姓冉,本是汉人,晋惠帝末年,天下大乱,其祖冉隆、父冉瞻本是北方汉人流民首领,在与赵帝国军队的交战中冉隆战死,冉瞻被俘。赵帝国天王石勒欣赏冉瞻的勇猛,命其侄子石虎收为义子,并改姓石。

石瞻生石闵,杀父之仇,不共戴天,石瞻虽为赵国将领,内心对胡人却恨之入骨,并将仇恨的种子埋在儿子石闵的心中,令其为祖父报仇。

石闵控制邺城局势后,不忘家仇,遂对胡人展开报复,对全国下达“杀胡令”:凡是汉人砍下一个胡人人头送到邺城凤阳门者都加官进爵。

一时间,胡人被杀者以数十万计。本来就紧张的胡汉关系顿时升级为殊死的拼杀。各地较大的坞堡多出去寻杀胡人,势力强大的胡人部落往往为求生存,也时常主动出击,攻打附近的坞堡。

这种相互仇杀的气氛逐渐在赵国全境蔓延开来。境内胡人活不下去,便纷纷西迁,返回老家草原。

钱穆青最后道:“胡汉本是一家,自汉朝以来,多杂居在一起,至今已有数百年之久。石闵残暴蛮横,逆天而行,要对胡人赶尽杀绝,焉有不灭亡的道理!”

赫连隆山道:“师父,石闵既是汉人,如何能在朝廷占据一席之地。”

钱穆青道:“四十年前,石闵的父亲冉瞻还是个十几岁的少年,跟随其父冉隆南征北战,在与石勒军队的交战中,他父亲战死,冉瞻率领几十骑兵突围,前后杀死石勒战将几十人,最后力尽被擒,冉瞻面无惧色,大骂石勒,以求速死。石勒为其勇猛刚毅所折服,免其死罪,让石虎收为义子。石虎对他疼爱有加,视为己出,他的儿子石闵也格外得到照顾,石虎把他当亲孙子一样看待,并送至演武院深造。石闵秉承父志,在演武院刻苦研习武功,以期将来有复仇的机会。演武院三年一大比,夺魁者即可升任将军。石闵没用三年,武功大成,在大比中挫败众位高手,夺得第一,荣升游击将军。石闵所乘赤坐骑名叫朱龙,日行千里,两军交战时,在阵前跃马扬威,左杖双刃矛,右执铁钩戟,舞动如风,无人能敌,立下战功无数,最为石虎所倚重。石虎死后,石闵乘机夺权,开始向所有胡人复仇。有生以来,仇恨的火焰便在他内心燃烧,如今发作出来,殃及天下所有苍生。”

赫连隆山年龄不大,涉世未深,但所见之人,所听之事,莫不与仇恨相关,不禁暗想:这世人到底怎么了,为什么每个人心中都充满了仇恨,相互之间杀戮不断。张老医师应另当别论,他又是一种什么胸怀,明知我们是胡人,还照救不误,不仅不收我们诊费,临了还赠送我们干粮和银子。如果每人都能象张老医师那样,那天下定能太平无事。自己能做到吗?赫连隆山心中对自己发问,同时又摇了摇头,黄羡杀我三个兄长,烧死我八千铁骑,呼延其格屠灭我族,逼死我娘和妻子,这血海深仇如何能够不报……

赫连隆山越想越乱,心情烦躁起来,不由地连连使劲摇头。钱穆青看赫连隆山不断摇头,知他情绪波动,便问缘由。赫连隆山哀叹一声,问道:“师父,为什么人与人之间要互相杀戮?”言未了,泪水已潸然而下。

钱穆青心中也是茫然,暗想:“自己何尝不是活在仇恨之中。自己的女人格桑因本族头人而死,头人一家六口为自己所杀;那五个校尉,细论起来当是同僚,与自己无冤无仇,就为了一本《武学真经》,惨死在自己剑下,还有吕将军,也是间接死在自己手上。自己也落得双腿残废。哎,这些岂不都是仇恨所带来的恶果。”

忽想起国师佛图登的弟子到演武院教练武功,曾向众校尉宣说六道轮回的道理,以及邪淫、杀生、偷盗、妄语所带来的业果,隐隐约约,似有记忆,便向赫连隆山说道:“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佛家称为娑婆世界,也就是有缺陷的世界,是凡圣杂居之地,凡人看这个世界,藏污纳垢,血腥黑暗,充满了假恶丑;圣人看这个世界,却是清净光明,圆融无碍,到处充满了真善美。一切世相,都是因缘际会,各人所遭,无不是因果报应。杀人者偿命,欠债者还钱,世俗之人不懂世间万象本源,快意恩仇,依着自身好恶行事,命终之后,循着自身业力,死此生彼,在六道之生死苦海中循环往复,酬偿业债,永无解脱之日。”

赫连隆山道:“师父,那我亲人枉死的本源又是什么?”

钱穆青一时无语。

赫连隆山续道:“难道他们曾经欠了仇人的命债,应在今世偿还。”

钱穆青依稀记得佛图登弟子是这样解释世间的恩怨情仇,也未曾深究,此时被徒弟追问,一时茫然,沉吟良久,叹道:“世间万象,生死轮回,高深玄远,只有圣哲方能究其本源,我辈凡愚,如何能参得明白。”

赫连隆山忆起往日悲惨遭遇,浑身热血澎湃,虽听师父一番教诲,哪里放得下血海深仇,内心久久不能平息。师徒二人各有所思,都默不作声,一味赶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