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计出连环
作者:鱼香包子      更新:2019-09-22 04:38      字数:3079

虽然韩启章父子都认同下一步应该直取新郑,不过晋军在大战之后依然需要略作休整。战士的体力需要恢复,立功的奖赏需要分发,磨损的武器也需要重新准备,毕竟接下来将在新郑会进行的是一场攻城战,将士们需要恢复出征时的高昂士气。几天下来,当晋军的士兵们从疲惫和紧张中恢复过来之后,军营之中的气氛确实高涨了不少。毕竟刚刚在颖水收获了一场轻松的大胜,他们中的不少人都获得了丰厚的回报。

在这几天中,韩启章也听到了一些好消息。已经好几日没有向他通报情况的许琢,再一次给他送来了新郑城里最新的情况。

本着用人不疑的原则,韩启章给了许琢很大的行动自由度。大部分消息都是由许琢主动从城中递出来的。当许琢发觉自己的处境危险后,他除了沉船搬家之外,也停止了和城外晋军的联系。直到最近郑军大败的消息传回新郑,导致人心浮动,他才又一次出来进行活动。是灭国的仇恨和复国的夙愿驱使着许琢放下了富家翁的生活,投入到了这场阴谋当中,这一点韩启章早已了然在胸,因此也毫不担心许琢执行计划的决心和意志。

许琢仗着晋国的雄厚兵力以夺回故国,晋国则借着许琢的商旅身份来掩饰阴谋。虽然只是简单的互相利用的关系,可是双方倒也是合作愉快。反而是韩虔和自己,父子不像父子,君臣不像君臣,念及于此,韩启章也多少感到有些感慨和无奈。

整个晋军大营之中,韩虔是唯一一个怎么也高兴不起来的。他的焦躁的已经使他显得越发格格不入了。虽然韩虔明白这种休整必不可少,可他还是无时无刻都在想着赶紧兵临新郑城下,通过立下功勋来弥补自己的过失。不过他也没有忘记,搞砸了父亲计划的,正是自己的急于求成。为了让自己的负面情绪不至于传染给军中将士,他选择了一个人去外面的旷野中练习弓马,也算是为将来的战斗做些聊胜于无的锻炼了。

韩虔的行踪或许躲得开军中的普通将士,但却躲不过韩启章。他看在眼里,又喜又忧。这个儿子倒是懂得克制自己的脾气和情绪,这是将来一家之主应有的品质;可是源于庶子身份的这种不安全感,又真是不知道该怎么排遣。

不过现在,韩虔还有更要紧的事情要应对。这一天,阳城的晋军再一次迎来了来自新郑的使节。

-----------

这一次郑国派来了一位正使和若干位副使前来,携带着几车的绫罗绸缎,金银宝物。相比上一次空手而来,看上去诚意要多了许多。

这一次,韩启章也改变了态度。

郑国君臣公卿的战没,韩启章还没有想好怎么和郑国人交代,但是显然他已经不能指望这些不存在的人质了。何况在前一次的试探之中,这些人质看上去也没有发挥他期待中的作用。所以韩启章把会面直接定在了城外军营之中。迎到了郑国的使节之后,韩启章什么都没说,先带着他们从晋军营中穿过。他带着郑使在韩氏,魏氏,陆浑山戎的营垒都绕了一遍,才找了一个营帐请众人坐了下来。

“我军营中一探,足下以为如何?”这一圈当然不是白逛的,坐定见礼之后,韩启章便直截了当的问道。

“敝人使命,是来探望被俘的我国君臣。”面对韩启章的咄咄相逼,郑国的正使沉吟着一时没有开口。一个副使不紧不慢地接过了话,答非所问含糊道。相比于韩启章的盛气凌人,这位副使平和有风度的多,并没有做出针锋相对的态度。晋军装备精良,士气高亢,盟友众多,郑国没有与之争长的底气。韩启章想要炫耀的是什么,郑国的使者们心中岂能不知。不过一场外交谈判,是不应该以恫吓的方式开场的。

“贵国的这些君臣都在我的手里,足下的使命艰难的很啊。能不能完成,只怕全看我的脸色和心情。”韩启章冷笑了一声。“这么看来,足下应该先听听我有什么要求吧?”

“诚如阁下所言,敝使愿聆贵国所求。”开口接话的副使微微一笑。

“入晋,郑国诸卿亦可守其旧土,为上大夫。”韩启章没有一点儿拐弯抹角的意思。想想将来迟早得揭开郑国被俘君臣的去向,现在面子上好不好看已经不那么重要了。

“祖先祭祀,不敢弃毁。”副使皱起了眉,摇了摇头。

“这个事情好说。”韩启章摆了摆手,“除了新郑之外,郑伯可选一座郑国旧邑迁于它处,奉其祭祀。”

“贵国相逼太甚,敝国恐怕实在难以从命。”

“郑君说话,什么时候算数过了。”韩启章挑了挑眉,不屑一顾地嘲弄道。“七穆还留在新郑的族人倒也还不少,你不如回去问问他们。郑国夹在晋楚之间,两面讨好,贡赋沉重。这几年维持地十分艰难,为的却只是郑伯的虚名。”

“晋国不止一次的掳掠郑国百姓,郑人对晋国只有畏,没有敬。不修明德,徒以诈力强取,何以徕远人?”另一个副使开了口,语气就没之前的那位那么和缓了。

“如果郑国公卿还有化解‘诈力’的办法,倒是不妨试一试。”对于郑使的指责,韩启章毫无辩解的意思,只是虚指了一下营帐之外,“如果没有,强撑到玉石俱焚,又有多大意义?”

----------

晋军营中的会晤,双方的分歧无法弥合,最终还是无果而终。

对此韩启章倒也没有太过失望。这不是最理想的状况,但也不是他完全没有预料到的。而且之前许琢传回的最新消息,也符合韩启章在接待的郑国使者身上看到的一切。

城中如今已经开始招募丁壮士民,收集物资粮草,即使面对着晋军压倒性的优势,却依然准备负隅顽抗一阵。战败之后的郑国,反而要比自己预料之中的倔强不少,这让韩启章多少有些始料不及。在之前的谈判之中,以罕钦等人为代表的郑国卿贵总是极力避免与晋国一战,这多少给了韩启章一种软弱可欺的印象。而主导新郑城防的两个名字,罕欣和驷彰,都是郑国七穆中的小辈,韩启章对这两人并不熟悉。看来和父辈的老成持重相比,他们的性格之中还有许多没有磨平的棱角。

如果当时郑国的君臣没有战没于颖水之中,结果可能会很不一样。不过颖水的大胜也不能说没有积极的意义,连粮仓这样的重地都管理不善,新郑还需要很多努力才能从这份惊慌失措中回到正轨上。

现在,一切就等到新郑城下见分晓了。兵不血刃是上选,但是如果实在要决胜于城下,他也早已做好了准备。

----------

适才韩启章将营中晋军虚实尽示于人,固然是希望晋军的装备和士气能够震慑住来使。但是如果郑国执意还要一争胜负,那么在晋营中走这么一趟足够给他们带来一种错觉,影响他们接下来的备战。

为了攻打郑国,前代的韩氏族长韩康子一直在经营河水南岸的成皋,晋国侵掠郑国的大军,一直都是从此出发。而郑国为了应对,也在成皋对面的北部国界修筑了大量墙垣城池并驻守了重兵。这一次韩启章从郑国西部的负黍邑下手,固然出其不意,可是,这里离韩氏远在河水北岸的都城路途遥远,补给不畅,无法为大量晋军提供足够的辎重后勤。

正因如此,进攻负黍的这支晋军,士卒都是经过挑选的精锐。他们个个有以一当三之能,然而单论人数却是不多。这在攻城战斗中可算是个弱点,拿下阳城也是靠着与郑国向来交好的陆浑戎人骗开城门才能得手。现在这个计策已然不能再用。而新郑城恰是中原地区屈指可数的大城市,城墙依水而建,蜿蜒数十里,这点人手不足以将新郑长时间围困。

这支晋军虽然强劲,但是坚城之下,无法久战。这个印象,会鼓励郑人在都城集中力量,也会让郑人忽视防止合围和物资储备的重要性。

然而,郑使看到的这些只是假象。

遥远的河水北岸,另一支数量多得多的晋军,早在韩启章从平阳城开拔的时候就已被召集,但是他们却一直没有走上战场。(1)这是他留的后手,也是他在不得不强攻新郑的时候真正的依赖。郑国人全力向新郑收缩的时候,就是这支人马乘虚而入的良机。

韩启章召来了一个传令官。

“传令给成皋令,让他尽快整修渡口,让留在平阳城的大军渡河南下,从北面向新郑合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