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5 齐伯侯(过渡章节)
作者:行关山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3103

孙权自刎于吴县后,接着程普亦自刎于吴县家中,整个孙家势力全降于方宁后,周瑜亦投江自尽于吴淞江上,追随孙策这位义兄弟去了。

黄盖,韩当,吕范,亦相继殉死,而孙贲,孙辅,孙俞,孙皎,孙恒,孙韶亦相继被方宁赐死。其它如朱治,贾华等人,更是直接选择了隐居不出,当然,人家朱治是因为是孙家多年老臣,不想再出山来辅佐于这江东的新主人方宁,而贾华,则直接是因为羞得自己都不好意思再呆在江东之地了,遂选择了避地南交,到那交州的士家去了。

朱家,乃是这江东旺族,与那陆家,顾家,全家,一起并称吴郡四大家,这四大家里,如今陆家的掌权人陆逊已经被方宁因功任命为军师祭酒,关内侯,领四品横江将军位,却是按着方宁的要求,要求陆逊在这江东之地,炼出一支水上精兵和一支陆上精兵来。

这水上精兵,当然是取自江东子弟了,至于这陆上的精兵,方宁却建议那他们取那山越之名。炼就一支善于山地战,平原丛林战的精兵来。

至于孙家其它如董袭,凌统,凌操,朱恒,潘漳,谢旌,留赞,贺齐,吕岱等数员大将,这些个人新投靠的武将,方宁自然是不放心就这般把他们放在江东的,自然是要一并而带回青徐之地去。至于孙家,文臣方面,估计除了个阚泽之外,实在是没有谁,只是,此时的阚泽,亦是因着孙家的灭亡,而避世交州去了。算是间接性地拒绝了方宁的征辟。

不过,这文臣上,倒也不是没有,比如,新得的顾家的顾雍,以及吾粲等,都可以算得上是一代奇才的人物。

至汉建安二年冬十一月,方宁大胜而归,班师回寿春之时,整个孙家,亦全部平定。

至此时,方宁拥有青,徐,扬三州之地,包括整个江东。手下兵马虽然只有区区的一百二十万余,可是,相信这只是暂时的,等到方宁稳定下江东之地后,就可以大肆的在江东之地招兵买马。

而此刻,方宁手上的将领更是早以有数十员之多。

如此情况下,方宁一边上书朝庭,自领了个车骑将军,扬州牧,一边稳坐寿春。

开招贤馆,客劝农桑,暗中支持与糜家把生意做大做强后,又积极鼓励其它商业与手工业者的发展。

方宁可不是这个时代的人,他自然是不会去讲什么士农工商,士字高人一等的说法的。农,工,商的发达,才是立国之根本。

到了现在这个时候,方宁的野心,那已经是昭然若注了,天下间,又有几人会不知道。

但是方宁现在却是管不了那么多。

他现在人就在寿春,那个原本袁术建的那个皇宫里。并且把张昭,张纮,诸葛谨,陈群,顾雍,再另外加上陈宫,徐庶,陈登,庞统,陆逊这十人,一并而叫到寿春来,组成一个临时的政务团,处理这青,徐,扬三州之地。

到了现在,也不用再去管这天下如何的风云变幻,方宁自是只需稳坐钓鱼台变成。

一边鼓励手工艺的兴起,一边又诚招全天下能工巧将至寿春城来,按照方宁的心中所思,去发明,去研究,比如活字印刷术,水车,织布机,当然还有关于战争中,那个刘晔曾经已经使用过的投石机等等等等。

其中,这一些,当属那个活字印刷术最为简单,也最为实用,因为,按着方宁的意思,到了如今,已经是公元一九七年冬十一月了,马上就要进入一九八年,从黄巾之乱起,到得现在,足足已经是过了十五个年头,方宁已经错过了十五个年头,到了此刻,方宁若还不安下心来努力发展的话,那还要等到什么时候?

发展,什么最重要?当然是人才最重要,可是人才,并不是想要有就有的,那必须去培养,去让他们读书才行。

可是想要让他们读书,就现在这种战乱的情况,他们又有几人能读到书,所以,方宁才会想出要这活字印刷术出来,由方宁自己出资印上许多的书籍,免费的发送到各地各县去。好让各地各县的人,不管是寒门子弟也好,还是富家子弟也罢,只要年满四周岁者,皆要就学。

像方宁的青,徐,扬三州之地,比起大汉里的其它州郡,生活条件上,那自然是要好上许多的,所以,相对来说,其中能读书的人,自然也就要多上许多。

但不管怎么样,方宁的最终宗旨,仍然是不会改变,他要发展手工业,好让农民都能挣到钱,他要发展商业,好让经济能更快速的流通,当然,方宁更要建学堂,而且是建许多许多的启蒙学院,要求至少要每个县都要有一个启蒙学堂。

然后,半年或一年一考核,把合格的学生转送至郡里的中级学堂,然后再经过一年至三年的学习,若成绩合格者,可以再保送入州郡的学堂,而方宁自己则在寿春这设立一所最高等的学院,由方宁自己亲为院首,聘请一些大儒在此任教,这样,从那些州郡毕业的尖子生们,便可以进入这一所学院学习,至这一所学校出来的学生,那么,便可以直接任命至一县之地为县长,磨砺一段时间后,便可能是一地太守了。

这就是方宁的人才造法,算是最简单也是最原始版的科举选才法。

这一个提议,特别是创造人才,建造启蒙学堂这一个想法,那几乎是得到了如张昭,张纮,陈群,他们这些人的全票通过的。

因为,就以他们的智商,那实在是太清楚不过人才的重要了,当然,其实亦是明白关于人才断层这种可怕的事情。

接下来,这个几乎已经可以算是集结了大汉最精锐的内政与军事上的人才团体,又商议了关于鼓励人口生育,税收,海域管理,江东地区以及淮南地区战后的生产恢复以及战后人事任命和兵力上的一些调动。当然,还有兵力方面的增加与抚恤,训练等事情。

这一讨论起来,再加上平时三州之地亦是需要再处理上一些问题,便是以张昭,张纮,陈群这一类的内政大才,亦是忙得头昏眼花,前脚背打后脑勺去了。

这一章是个过渡章节,下一章,就要开始进行历史上最有名的官渡之战,嘿嘿!现在我正在考虑着主角是不是也要掺合一脚进去呢。大家给个意见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