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吞吴(一)
作者:谈兵论道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6264

第256章:吞吴(一)

吞吴(一)

周琛率兵十五万,渡江下临吴国边境,沪上、广州两地六万水军北进入长江、彭蠡湖,征南大将军赵云督师五万,自南海郡进兵会稽,镇中将军黄忠率兵三万,从长沙出豫章,吴国四面受困,未亡在即,举国上下人心惶惶,恐怖气息弥漫。(-)

吴国大殿之中,孙坚正襟危坐,静听座下群臣辩论,有人高呼誓死抵抗,举国休戚与共,有人则赞同臣服周国,以免生灵涂炭,吴地百姓遭殃。

“公覆,你且说说你的看法。是战、是降,各有利弊,战固然胜面不大,降又能有什么好结果?”

孙坚见主战的一方无法让主降的一方心服,心中不喜,一摆手,让黄忠继续来说。

黄忠当下出列道:“主公,各位同僚,大周大军压境,是战、是降事关我吴国命运,当慎言之。如今既然主公垂询,黄忠便将浅陋之见,剖析于各位、

大周起大军二十余万,围攻我吴国,形势悬于一发,我等居庙堂之上,当为国献计献策,岂能如普通百姓一般恐慌不可度日,因此便轻言投降?以黄忠看来,战还有一线生机,或可再次天下大乱之时,拖住大周,迎来转着。可若是不战而降,亡国之人,纵然得保性命,却也只能苟活世间,再无法抬头堂堂正正做人。况且我等为吴臣,为人臣属,不思报恩,反劝主上降敌,这岂是人臣之道?”

“黄将军,主公让你说战、降之利弊,你只说这些作甚。谁不知晓你向来主战,为了挣得战功,从不将考虑百姓安危,国家之苦”

吕岱不顾身份,怒起指责黄盖。吕岱,字定公,东汉广陵郡海陵(今江苏如皋)人,三国时是吴国一位开疆拓土的高寿名将。他初为郡县小吏,汉末避乱南渡,投效孙权帐下,先任吴丞,后升余姚长。在余姚,他召募了千余壮士,编练成一支劲旅。

吕岱是地方实权派,他一出面,立刻便有许多人出来响应吕岱。

孙坚见到如此景象,眉头皱得更深了,心中愤怒之余,也是更加担心,如今还未开战,吴国内部便已经乱了,那一旦战争爆发,到时候岂不是问题更多?

“黄将军,你只说战、降之利弊吧,其他无关之事,暂且不谈。”孙坚暗暗将吕岱和几个刚才反对黄盖的人记住,沉声向黄盖道。

“谨尊主公之命。”黄盖再不与其他人争论,拱手向孙坚拱手施礼后,便又向一众文臣武将道:“黄盖主战不假。可是绝无私心,全为我吴国大计尔。至于战、降之利弊,简而言之,战则可保国存家,降则苟延残喘而已。周琛起水陆大军二十余万,我吴国有雄兵十八万,拒收而战,大战一开,胜败之数俱在五五之间。

再者,魏、齐两国北盟不义,不战而和,陷我吴国于危难,国人皆尽悲愤,欲报仇雪恨,民心所向。反观大周,我吴国屡次求和,周琛处处为难,不顾天下、国内和平之民意,战争野心暴露无疑,纵然人口、土地、军队数倍与我吴国,举不义之战,必败亡之。

周琛尝以运兵入神,从无败绩自傲,若为我吴国拜之,天下畏惧之诸侯,必群起攻之,大周就此土崩瓦解,亦未可知。试问,如此机会,我吴国为何要降?”

“黄盖,你大言不惭,为求一战,竟不惜如此夸大事实”

贺齐不待黄盖说完,出列忍不住驳斥道。贺齐,字公苗,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三国时期吴国名将。早年在平定山越的战斗中立有大功,又讨平叛乱无数,身经百战,所向披靡,深受孙权器重。后来在与魏国的多次边境争斗中也屡立战功,官至后将军,并领徐州牧,并没有在《三国演义》中出现过。

贺齐是地方实权派,家族庞大,颇有才能,但是才刚刚被孙坚启用,并不如黄忠那般一心只为吴国考虑,也为家族和吴地百姓而担忧。

黄盖的话虽然有些道理,但明显是不顾事实,为了增强满朝文武信心,有意贬低周琛,夸大吴国。

吴国君臣在殿上争论之际,周琛却已经率军渡讲,进驻了临江城,他此番不顾吴国投降,调动共计二十万大军,固然是来想一战灭吴,从此摘除吴国这个腹心之患,但却并不会因为占尽优势,便贸然进犯。

再加上,如今北方晋、赵、魏、齐、燕几国,战争态势并未明朗,几次激烈大战,先是燕国、齐国两个盟国攻占了赵、魏两国部分郡县,后来魏国、晋国、赵国又暂时达成和解,痛击最为强大的燕国,公孙瓒大败,燕齐两国不但吐出了先前占领的郡县,还各自损失了部分郡县。

现在北方几国形成了对峙局面,大周兵马南移,灭吴之心暴露后,几个诸侯国立刻都感觉受到了威胁,全部极有默契地开始暗中交涉谈判起来,再加上吴国、秦国不断派出使节求救,这几国都观望起来。

周琛却是并未将这些诸侯的暗流放在心中,这已经不是第一次、第二次发生这样的事情了,这次他便要用实际行动表明他的决心,犯大周者,必诛,哪怕是只辅助实施,还没有实际行动,那也不行

“君上,这些都是最新的情报,又吴国朝堂之争,也有民间人心浮动,避战逃难等事。”

中军大帐,刘晔将整理好的情报,分成几个文件,来向周琛报告。

周琛正站在大大的地图前,仔细查看地形地势,兵力分布,研究破吴之策,见刘晔亲自前来,忙停下手上事情,将报告拿在手中,一边翻看,一边对刘晔道:“子扬,坐,你来说说破吴,是大军压境,凭强大军势,以正破敌好,还是多方牵制,以奇制胜灭吴好。”

刘晔听周琛这话,微微沉吟,便忙道:“主公,各有利弊。灭吴一战,乃我大周灭国第一战此战意义非凡,十分重要。堂堂正正,以强大军势,横扫吴国,必可令天下诸侯变色,胆颤心惊,再不敢轻易对抗吴国,只是吴国势如弱,必不肯与我大战、决战,如此便需我军四方调度,围逼敌军,才可制造一战灭吴之势,这却是不好操控。

但若是能够成功,最后雷霆一击,自然会惊动天下,使天下各国民众知我大周威势,心生畏惧或向往,不会再甘愿为各诸侯国子民。

若是以奇制胜,那便是计谋百出,虽无惊天动地之战,却可以于不动声息中,蚕食吴国兵力,至最后破城擒主都可以灭吴,自然对我方最为有利,可以以方便快捷的速度灭敌,相应的影响也会远远弱于前者”

周琛听着刘晔的分析,默默思索着,他当然是想将利益最大化,若是能在吞吴之战中,让天下诸侯闻风丧胆,使各国臣民畏惧崇拜,那日后覆灭各国时,自然会更为迅速。

“子扬,你看如此刻好。”周琛微微沉思,终于有了决断:“大战略统筹上,制造一战灭吴之可能。小战术上,给与各部主帅应有的自主,如此正奇相辅,可将吴军逼入决战战场,便大战一战灭吴。若是不能,便多路齐下,横扫吴国各路兵马,能破吴都,擒吴主,结束灭吴之战也可。”

刘晔听周琛的决定,微微思索,当即便点点头道:“无欲则刚,主公有此决断,我军之幸。没有限制,各将军自然就能以战场形势,灵活应战,不会贪图执行主公的大战略而冒险犯错。”

刘晔说罢,起身一拱手,却是正色劝道:“主公,灭吴大势已成,但数月半年难以结束。主公当需回襄阳休息,统筹后方。不然,远离国都日久,国内形势有变,必然影响大战持续。毕竟此番大战之前,国内就有许多反对之人,若被各诸侯所收买,在国内掀起暗流,对灭吴形成掣肘却是不好。至于,战场之事,交于一帅即可。”

周琛听到刘晔这话,沉默起来,这已经不是第一个人劝他远离战场了,就刘晔都是第三次了。

周琛也清楚这些下属的意思,他们说的也确实是事实,但最关键的还是,如今他的身份问题。大周可以吃败仗,可以损失土地兵马,但他却决不能有失。

天下大势已经明朗,完全系于他个人的安危上。在这些属下的眼里,只要不出什么意外,他好好在后方统筹谋划经营,只需不断派出大将征讨四方,数年之内,便可一统天下,根本没有必要冒这个险。

“本来还想着日后率领海军,跨海远征,看来怕是没有这个可能了。”

周琛心里微微一叹,当即看着刘晔道:“子扬说的是,处置好这里的一切,本公便返回襄阳,战场之事,便交给你和诸位将军了。”

“主公英明”刘晔见周琛终于听了他的劝言,忍不住上前俯身拜倒,道:“主公,昔年始皇扫灭六国,一统天下,未曾亲临一战。主帅者王翦、王贲,王翦灭赵,灭除,王贲灭魏、取燕,父子二人扫四国。主公若回国图治数年,以始皇胸襟,拜帅封将,征讨天下,何愁十年天下不一”

“子扬,快起来吧,你的心思本公知道了,非是天下无名帅,直叹名帅生不逢时,不遇其主,不得其国,方不能为盖世功业。子扬放心吧,本公必不负各位之才,使武将可征伐灭国,使文臣可治盛世天下”

“多谢主公”刘晔没想到周琛如此明白他的心意,站起身来,不禁双眼有些湿润:“晔若不遇主公,不知万古圣王也”

两人有谈论许久,周琛又花费几日时间,将灭吴战略彻底铺开,在十万军阵前,拜徐晃为帅、刘晔为军师,统辖灭吴大军,这才率领亲卫离开战场,返回襄阳。

一路西去,前方战报不断随后传来,不过五日时间,徐晃统筹各路大军,已经于吴国交战十二次,三万人以上一次,灭敌人两万,一万人以上,三万一下中战四次,共灭敌两万,其他小战共灭敌三万。

短短数日时间,吴国已经损失七万大军,吴国正卒总过不过十万,其余都是没有经过战争或是征募不久的新兵,相比正卒战力要弱许多。

周琛本来拜徐晃为灭吴主帅,尚有一丝担忧,但看着这些战报,却是再没有这些怀疑了。

正如他所说的那样,汉末三国人才辈出,但是却没有一个白起、王翦那样武功赫赫,功盖史册的人物。这不是没有这样的人物,而是人才没有这样的机会,未得其主,未得其国,不能施展这样的抱负。

就拿战国四大名将白起、王翦、李牧、廉颇来说,李牧、廉颇两位赵将相比与两位白起、王翦两位秦将战功要逊色的多,却位列一起,就是因为两人的才能达到同样的水准,只是没有施展的机会而已。

徐晃、张辽、文聘、甘宁这些大将,未必就不能成为那样的帅才,就看周琛能不能用好他们,给他们施展才华的机会

八日之后,周琛一行回到襄阳,文武百官出城相迎,周琛进入襄阳城。

与此同时徐晃统领二十万大军,率黄忠、赵云、文聘、鲁肃、甘宁等将,开始大军合围,相互策应,环环相扣,向吴国发出了一场新的攻势。

而远在千里之外的襄阳城国府中,周琛却是正在开始召集地方各地文官,商议新一轮改革的方案。

期间,陈群有推荐了广陵陈矫、丹阳戴乾两个人才,周琛一一放置到豫

徐晃的安东将军府自新野迁至谯县,桥自己的叔父豫州刺史周忠为豫州都督,戏志才为豫州都督,领安东属下有安南将军

不盟声称只要主公答应他,在他没有挑衅主公之前,,主公不能攻伐他。而主公攻伐其他人,他则愿意率军义务协助。”

PS:

期间,陈群有推荐了广陵陈矫、丹阳戴乾两个人才,周琛一一放置到豫

徐晃的安东将军府自新野迁至谯县,桥自己的叔父豫州刺史周忠为豫州都督,戏志才为豫州都督,领安东属下有安南将军

不盟声称只要主公答应他,在他没有挑衅主公之前,,主公不能攻伐他。而主公攻伐其他人,他则愿意率军义务协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