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三章 潘美平汉(三)
作者:贺兰拓跋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4513

“稳如磐石,动如脱兔”这是杜林和项仲恒私下里给潘美这次行军的评价。

从汴京出来后,所有人都急不可耐地期望用自己的刀锋利剑踏平南汉的土地,然后潘美却稳如泰山,一直对贺州城只围不攻。然而等贺州城攻下,潘美只休整了一夜,第二天就下令全军迅速向广州城推进。

宋军先是南河一战让救援贺州的南汉军全军覆没,接着不战而得贺州,风声过去,不论是南汉的普通百姓,还是南汉的将领士卒,都被大宋军队的厉害刮目相看。所以,宋军过处,守城的南汉军或是投降,或是只进行了略微的抵抗就开城投降,潘美不费吹灰之力就连得昭州、桂州,兵锋直指韶州。

韶州城是南汉京都广州的北门户。若是韶州一失,广州城的北面便要彻底暴露在宋军的兵锋之下。形势危急,刘此时也是无计可施。连夜召见樊胡子和龚澄枢,希望能想出一个好的计策。

樊胡子和龚澄枢早已被宋军的迅速吓破了胆。他们怎么也想不到自己的援军竟然会全军覆没,而宋军已经连下了贺州、昭州和桂州三城。在他们看来,就是他们领军穿过这三个城池的速度都没有这么快,更何况宋军是攻占。尤其是龚澄枢,更是害怕中带了几分的庆幸。若是他真的领兵去救援贺州,说不定现在连尸首都不知道散到哪里去了。如今刘连夜询问他们二人的意见,那可真是问道于盲了。

刘看着自己最信任的这两个人此时像哑巴一样默不作声,怒道:“都是废物。平日里各个都说自己能干,真到了用的时候怎么都成了哑巴了?不是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吗?朕是白养活了这些庸兵俗将了?”

樊胡子和龚澄枢吃不透刘到底是在骂他们二人还是在骂朝中地将领,迟疑之下倒也不敢贸然说话。

刘见他们二人的样子更加生气了,怒道:“怎么了?你们两人难道也被宋军吓破了胆吗?怎么都不说话?”

樊胡子平日里以辅国大师的身份自居,对任何人或是事都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模样。如今还是第一次见刘如此愤怒地神色,害怕自己以后在刘心目中的地位降低,无可奈何之下,违心道:“皇上,如今宋军连夺我三座城池。士气旺盛,不可小觑。如今之计,朝中最适合抵抗宋军的人选莫如潘崇彻。”

“潘崇彻?”刘乍一听到潘崇彻的名字,声音反而降了下来。

龚澄枢虽然曾经屡屡在刘的面前说过潘崇彻地坏话,但是也知道潘崇彻是目前朝中最会领兵作战的将领。先前他不说。也是顾忌到皇上。如今见樊胡子当先说出了潘崇彻,也赶忙上前附和道:“臣也举荐潘崇彻退敌。请皇上三思。”

刘坐在龙椅上沉默良久方才开口道:“潘崇彻在军中威望卓著,若是此次授予兵权,那朕岂不是再也无法制他?”

“皇上,如今形势危急,应当以大局为重啊。”樊胡子当先劝道。

龚澄枢凑着身子向前道:“皇上,如今宋军即将兵临城下,为今之计莫如先以潘崇彻领兵击退宋军。然后再以庆功之命召潘崇彻入宫封赏。到时候潘崇彻只不过一匹夫耳,是生是死还不是皇上的一句话?”

“妙啊!”刘拍手称赞道,“就这样。传旨下去让潘崇彻领兵前去救援韶州。”

潘崇彻是目前南汉朝中唯一跟着刘岩当年打下南汉如今疆土的将领。五十多岁的他由于这几年地不问世事而显得有点富态。虽然他知道自己在军中的威望一直是刘心中的一根刺,但是如今宋军进犯,朝廷正处于生死存亡的时刻,他也就不再顾忌自己的安危。自从圣旨传来,他立刻领了将符,赶往连州整备兵马。

广州城是南汉的京师,先是为了救援贺州被伍彦柔带走了一部分人马。如今剩下的要守备京师,是以潘崇彻只能到广州左近的连州城召集兵马。

潘崇彻到了连州,一边整顿连州地守军加紧训练,一边发出告示招募壮士。由于潘崇彻在南汉军中威望很高,所以一切措施都进行地很是顺利。

这一日,潘崇彻正在大帐商议出兵救援韶州的事情,突然从帐外跑进一个瘦瘦高高地汉子。到了他的身前小声地回道:“禀将军。帐外有一人自称是将军的好友求见将军。”

“哦”听到是自己的好友,潘崇彻却是想不起自己的友人中还有谁敢在自己身在营中地时候前来请见。但是能在此时求见,说明有要事。于是潘崇彻挥手道:“那就请他进来。”

“恭喜潘兄天命之年还能重上沙场啊!”不多时,人未现,爽朗的声音倒从帐外飘了进来。话音刚落,只见一人飘然而至,虽然容貌清秀,看年纪却也接近五旬。

“原来是普宣贤弟啊,多年未见,如今安好?”潘崇彻见了来人,赶忙笑着迎了上来。此人名叫李衡,其家族在岭南一带却是极为有名。原因就是其祖上正是中唐时期最为有名的牛李党争中的李党领袖李德裕。

“兄弟一介布衣,无忧国忧民之累,自是平安无事。”李衡笑靥盈盈地看着潘崇彻。

潘崇彻知道李衡从其家追入军营,自是有要事要与自己言。于是当先屏退了众人,方才问道:“普宣不在家中静养,却来到为兄军中,不知有何见告?”

原本满脸笑容地李衡顷刻间变得极为严肃,盯着潘崇彻道:“弟与兄相识相交已三十余年,实不忍看兄陷入险境,今日前来特来相告也!”

潘崇彻却似不信,笑道:“贤弟莫非也是不信为兄能够击败宋军?”

“非也!“李衡知道潘崇彻没有明白自己的话,也不着急就此说明,而是反问道:“潘兄曾不问世事多年,不知潘兄可否告之兄弟我这是何故?”

“这都是过往之事,即便告诉贤弟又有何不可,”潘崇彻说到此处向帐外看了几眼,然后压低声音道:“如今军中就只余为兄是当年开基时的老将,为兄是怕皇上忌惮而容不下啊。”

“正是如此,”李衡附和道:“潘兄试想,潘兄如今就已经得到了皇上的忌惮,若是潘兄一旦打退了宋军,皇上心中又如何想?潘兄又如何自处?”

“这……”说到此,潘崇彻已经陷入了深思。

“潘兄如今是陷入了两难的境地啊。潘兄若是打退了宋军则功高震主,恐怕当今也容不下潘兄了;若是潘兄此战败了,当今也会借此机会将潘兄除去。”李衡在潘崇彻耳边却是已经把话说开了。

“多谢普宣贤弟啊!”潘崇彻终于醒悟过来,“若非普宣贤弟,为兄可真是走向死地了。”

“潘兄不必客气。你我多年交情,我又怎能见贤兄身在险地而不问呢?”

“那以贤弟之见,为兄如今当如何是好?”潘崇彻见李衡说出了自己的处境,便向李衡询问。

“以弟之见,潘兄还是在连州按兵不动为好。”

“可如今宋军就快要打到都城(广州)了?”潘崇彻听了李衡的话急忙站了起来。

“非潘兄不为国考虑,实在是主上逼迫甚急啊。”李衡也是怕潘崇彻为刘效愚忠,急忙劝道。

潘崇彻在大帐中走来走去,慢慢地权衡着自己地利弊。良久,终于抬起头来恨恨地跺脚道:“非我不为,实不能耳!”说完,对李衡道:“那就听贤弟地话,为兄如今就在连州城自保了。”

李衡却是又建议道:“潘兄还要派人秘密接家人前来相会啊。”

南汉这边正在为派遣援军烦恼,宋军却是没有任何顾虑,杜林身为前锋,遇县得县,遇城入城,一路顺畅无比,渐渐对南汉的军队有了小视之心。

翻过了一座小山,韶州城就呈现在杜林地眼中。韶州城上南汉的旗帜迎风招展,城墙上的守军们没有过往城池的守军那样见了宋军就慌乱的样子,就是看见了宋军,也只是有人向守城将领禀告,其他的士卒还是按部就班、不慌不忙地巡守着。

杜林忽略了这些现象,仍然幻想着自己大军一到,城门就大开的情景。待得到了韶州城下,杜林纵马而出,高声叫道:“城上的守军听着,大宋精锐到此,赶快开城投降。”

“哈哈哈”杜林话音未落,韶州城头上现出一人,身材高等,面容黝黑,却是高声笑道:“城下小辈听着,我也韶州守城将军李渥。今日若是不给你点教训,你还真当我大汉朝廷无人吗?小心了。”

杜林听着李渥的话,虽然小心地戒备着,但是却仍然是不屑一顾。

突然间一阵阵整齐地脚步声从城内传来,仿佛是庞然巨物在移动,声音虽然不大,众人却觉得脚下的土地却似发生了地震一般。

杜林虽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却已变了脸色,大宋的将士们面露骇色,纷纷交头接耳地说起话来,似乎想从同伴的身上找到心中害怕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