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六章 有得有失
作者:贺兰拓跋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5770

赵廷翰早已被骇得浑身发冷,当他打开封印看到里面的金瓜子,心脏一下子跳到了嗓门那,时间仿佛都似停止了一般。他和赵普都是跟随赵匡胤许久的老部下,自然熟知赵普对赵匡胤和大宋的贡献。他无法想象若是被皇上看到这么多的金子,不知道赵普会有什么结果?然而事情到了这种地步,他也不敢隐瞒,于是抱着那黑色的坛子走进了屋里。

赵匡胤坐在主座上还没多久就看见赵廷翰抱着一个墙角下的黑色坛子进了屋里,便大笑道:“好你个赵廷翰,如今连朕的话都听不清楚了,朕让你把这些海鲜拿到厨房让赵夫人为朕烧制佳肴,你怎么拿到朕这里了?”

赵廷翰抱着坛子跪下道:“末将……末将不敢隐瞒,请皇上一观。”说完打开怀中坛子呈现给赵匡胤。

赵匡胤原本欢笑的脸瞬间变了颜色,赵普早已吓得跪倒在地上说道:“皇上,昨夜吴越王派人送来时说是海鲜,臣还未打开看过,根本不知坛中是何物啊,皇上!”

赵匡胤脸上阴晴不定,盯着地上的黑坛许久方才说道:“廷翰你去把院中的坛子都给朕打开。”

赵匡胤却是完全不顾还跪在地上的赵普,跟着赵廷翰走出了屋子,赵普知道事已至此,已经无法挽回,无奈起身跟着出了房间。整整十坛金子,赵廷翰和院中的禁军护卫们个个目瞪口呆,不知所措。

赵普虽然是第二次看到这些金子,但是数量如此庞大连他自己都认为这些礼物确实过于厚重了。此时已经顾不得咒骂吴越王,跪在地上额头触地,不敢抬头请求皇上原谅。

赵匡胤看着这些金子脑中却是经过了无数的思考。赵普跟着他多年,鞍前马后。尽心尽力,他们两人不仅是惺惺相惜的贤君良臣,还是共沐风雨的知已好友。以赵普建立的功业这些金子全部赏赐给赵普都是值得的。但是为什么吴越王却会派人给赵普送来这么贵重地礼物?若是别人,他自然可以找各种理由处置,但是赵普却不能。他不相信赵普会背叛他,他也不相信吴越王会对大宋不利。

思考良久,脑海中终于闪现出两个字——权势。赵普是他最为信任的大臣,朝中有什么大事自己都会找赵普商议。就好像这次自己前来找赵普商议赵光义和天下士子的关系这件事情,所以赵普在大宋的权势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想到此,赵匡胤看着地上的赵普高声说道:“好!好!好!看来天下人都知道天下事是由丞相做主的。”说完大袖一甩,怒而离府。

大宋建国之初沿袭周世宗官制,朝政由范质、王溥两位丞相主持。当时的宰相君前奏对都是坐着专椅。赵匡胤为了加强君权,趁着范质起身回话的空挡让人把椅子搬走,范质只好站着说话。王溥见此情景自然也不敢再坐着。从此,宰相也和其他朝臣一样都是站着奏事地。

赵匡胤本是为了加强皇帝的威严而采取了撤去宰相专椅的旧例,但是此举落在范质和王溥的眼中却又变了味。原来范质和王溥都是周世宗柴荣托孤的重臣。在他们的眼中自己就都是周朝的旧人,如今改朝换代,一朝天子一朝臣。所以他们做事都是小心谨慎,一直害怕自己万一出了差错被皇上拉出去砍了脑袋。结果如此下去落在赵匡胤的眼中就是朝中设置两位宰相,官员们不知找何人负责处理事务,而万一遇到重大的事情,如果两位宰相建议相左,误了时辰可就麻烦了。于是等范质和王溥两人告老还乡之时,赵匡胤重新改制,朝中宰相职位只设一人,就这样,赵普成为朝中唯一地丞相。但为了防止宰相权势过大。又增设了参知政事为宰相副使,窦仪、薛居正就是参知政事,也就是朝中的副宰相。然而此时的参知政事没有相印,不升堂主理政务,只是虚职而没有实权。

今夜在赵普家中看到吴越王竟然送了赵普数量如此庞大地贿礼。赵匡胤的第一个念头就是“天下只知有丞相,不知有宋皇”,其次就是赵普的权力过大。骑在马上纵马奔驰,冷风呼啸而过,赵匡胤愤怒的心绪渐渐平静下来。他是那种想到事情就要立刻去做的人。于是吩咐赵廷翰派人宣晋王赵光义、武功郡王赵德昭、参知政事窦仪、薛居正、枢密使魏仁浦、枢密副使曹彬、兵部尚书卢多逊等人即刻入宫见驾。

马车缓缓前行。车里只有赵德昭和窦仪两人。窦仪抢先开口道:“我府里的下人打听到皇上还派人去请晋王、参知政事薛居正、枢密使魏仁浦、枢密副使曹彬、兵部尚书卢多逊。”

赵德昭自己也在想着召见的原因:“今夜元宵佳节,父皇还召见这么多朝中大臣定是发生了大事。但是昨夜父皇神色间并无异常,难道是今日方才发生的?”

窦仪见赵德昭还没有想到,提醒道:“往常朝中若有大事发生,皇上必定是召见赵普丞相和晋王二人相商,昭难道没有察觉出什么异常吗?”

赵德昭此时才想到:“父皇今夜召见的大臣中没有丞相赵普。”

“是啊,”窦仪叹道:“皇上和赵普君臣相处十多年,从来都是风雨同舟,今夜的事情颇为反常啊。”

赵德昭却是知道赵普活地可比赵匡胤还好的多,所以对赵普的担心却没有窦仪那么重,笑道:“先生放心,赵普丞相和父皇君臣情意深重,父皇并非无情无义之人。”

赵普的品性并不被窦仪这种正统儒家培养出来的大臣看重,但是赵普专注于大宋统一天下地重任却也是窦仪毕生的心愿,是以他并不希望赵普此时失势。听了赵德昭的劝慰,叹道:“现在情况不明,一切都还只是我们的猜测,等见了皇上再看吧。”

可能是今夜就他们二人出去游玩不在府中。等他们到了宫中却发现其他人都已经到了,连皇上都在等他们,慌忙一起施礼朝见赵匡胤。

在宣召这些大臣地时间内,赵匡胤已经想了很久,见到宣召地大臣都已经来到,赵匡胤高声说道:“今夜本是元宵佳节,众卿应都在好奇朕为何宣召你们入宫?赵廷翰,你给大家讲讲你今夜在赵普丞相家中都见到了什么?”

一听说是赵普。赵德昭就知道他和窦仪猜对了,待得听到皇上竟然在赵普家中发现了整整十坛金子,他知道皇上今夜召见这么多大臣肯定是要商议对赵普地处置方案。想到赵普时常在赵匡胤面前为自己说话,赵德昭知道比起赵光义,赵普肯定是支持自己的,今夜自己一定要为赵普说话了。赵普本就与赵光义不对路,赵光义早想办法对付赵普了,只是赵普与皇上情意深厚,自己没有任何契机。今夜见赵普落入皇上手中,而且听皇上地意思是要对付赵普,心里窃喜。面上却假装道:“皇上,赵普丞相平日尽心尽职,为我大宋立下了无数功劳,臣弟请皇上看在赵相有大功于社稷的份上饶过赵相。”

赵匡胤听了大怒:“就是连赵普自身都存了这份心思方才如此大胆收受吴越王厚礼,朕今日就是要告诉天下百姓,赵普虽贵为我朝宰相但是若犯了过错,朕仍然会秉公处理。”

场内的其他大臣都知道皇上和赵普的情意,思量着如果自己此时落井下石,万一日后皇上气消了再重新启用赵普,那岂不是自找麻烦。于是谁都不开口,大家一副任凭皇上处理地样子。

赵德昭是万万想不到赵光义会给赵普求情,但是见赵匡胤听了赵光义的求情对赵普的怒意反而更大,想了想自己的说辞,上前说道:“父皇。儿臣记得当年父皇继位时曾经立下誓言永不加害世宗皇帝的后代子孙,可见父皇是一位有情有义的铮铮大丈夫。父皇与赵相相识于微末之时,共同经历多少风风雨雨方才有了今日的大宋朝,儿臣可想而知父皇与赵相的情意……”

“难道父皇就当此事没有发生吗?”赵匡胤听了儿子的这几句夸奖心中地怒气已经渐渐消散,但是听儿子的话语好似要自己看在与赵普的情意上饶过赵普便又发怒。

“父皇。您误会儿臣地意思了。父皇身为天子。定当要秉公处理。儿臣是想赵相既然犯了朝廷的法度,父皇就要处置。但是国法不外乎人情,父皇也要看在赵相曾经的情意上多加体谅。”赵德昭赶忙辩解着。

“那你说父皇应该怎么做?”

“儿臣想着父皇既要保全自己重情重义的声誉,又要秉公处置,如此方不负了父皇的一世英明。”皇上和赵普的情意只有他们深知,赵德昭只是略微提醒而已。

赵匡胤听了赵德昭说了这么多,其实想的更多的则是赵普平时常在自己面前为赵德昭说好话,想到自己昨夜找赵普商议的事情,这才恍然知道赵普其实是偏向赵德昭的,于是笑道:“好,若非晋王和昭求情,朕是不会就此罢手地。来人呢,罢去赵普相位,封赵普为河阳三城节度使加检校太尉。”

听得皇上罢了赵普的相位,赵光义见赵普终于离开了大宋的权力中枢,为自己少了一个反对者而高兴,便上前问道:“皇上,赵相若去,何人可为相?”

赵匡胤看向窦仪,本意是由窦仪接任相位,窦仪也明白皇上的意思,但是仍然上前说道:“皇上,臣举荐薛大人继任相位。”

赵匡胤没有想到窦仪竟然推辞,然而看着窦仪花白的胡子便不在勉强,便对薛居正说道:“那薛爱卿就勉为其难吧。”

薛居正本以为相位是窦仪地,没想到窦仪竟然举荐了他,于是跪下叩首道:“臣定不负皇上厚恩。”

赵匡胤笑道:“薛卿既然升任宰相,各位觉得何人可替薛卿担任参知政事一职?”参知政事虽然没有实权,但是确是宰相之位的候选,剩余几人都有这个希望。

赵德昭见窦仪对他指着卢多逊,虽然不明缘由,但是仍然上前说道:“父皇,儿臣认为卢大人忠心耿耿,在兵部尽职尽责,可为参知政事。”

赵匡胤正欲在赵普走后再扶助一个支持赵德昭,看到赵德昭主动推荐卢多逊,况且卢多逊也是追随自己的老臣,便说道:“好,卢卿多年来忠于任事,就由兵部尚书升为参知政事。”

说完,赵匡胤看着众人道:“从今而后朝中大事一律由宰相和参知政事三人商议决定。”此话一出,原本毫无实权的参知政事之职此时却如同原先的宰相一般,窦仪还未怎样,卢多逊却是信心若狂,极力压抑着自己地兴奋地情绪,对推荐他的赵德昭更是满腔感激。魏仁浦也算是周世宗时地老臣了,今日见皇上改制,赵普也要离开汴京,心中悲凉,便上前奏道:“皇上,臣体弱多病,请皇上允许臣告老还乡。”

赵匡胤再三请留,但是魏仁浦态度坚决,赵匡胤于是允了。

赵匡胤见魏仁浦离去便对曹彬说道:“曹爱卿,魏卿家走后就由你主理枢密院吧。只是不知曹爱卿可有枢密院副使的人选?”

曹彬想到当年随赵匡胤在宋州担任幕僚的臣子中,赵普刚遭贬斥,薛居正、卢多逊和自己刚升职,如今就只剩下在长沙主政的吕馀庆,于是上前回道:“回皇上,吕馀庆吕大人可任枢密副使一职。”

赵匡胤很满意这个提议,笑道:“很好,朕也颇为想念馀庆。那朕就封吕馀庆枢密副使兼兵部尚书吧。”

赵光义是万万没有想到走了一个赵普,升任上来的却都是皇兄当年潜邸时的下属,对皇兄的忠心个个都不弱于赵普对皇上的忠心。但是转念又想到这些人却不似赵普那般敢和自己作对便又放心不少。

诸事议定,天色已晚,赵匡胤便让大家散了。赵德昭上了窦仪的马车问道:“先生方才为何让昭推荐卢多逊大人?”

窦仪笑道:“老夫年岁已大,况且身为昭的先生,人人已知是支持昭的。昭前方曾与卢多逊有过摩擦,如今昭推荐卢多逊,卢多逊必定感恩戴德而投向昭。”

“多谢先生。”赵德昭却是不想让窦仪知道那日自己和卢多逊发生的事情,想到今日应该能彻底让卢多逊诚服便由衷地感谢窦仪。

“赵相走时昭定要相送啊。”窦仪仍然语重心长的交代着自己的这个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