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太子领兵
作者:贺兰拓跋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5723

国事危急如此,孟昶也顾不得爱惜那些库里的金银玉帛。果然是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不到三日的功夫,三万士卒就已经招募成功,交予李廷珪在校场训练。

李廷珪年青时一直担任孟知祥府内的护卫队长,当年孟知祥带着高彦俦轻骑从太原赶到成都接受前蜀的兵马并且不断开疆扩土,领兵吞并了东川,一直无暇照顾自己的家人。就是李廷珪带着府里的护卫保护着孟知祥的一家人在兵荒马乱之下从太原平安到了成都。在成都,李廷珪一直也是担任皇宫禁军统领之职,从未上过战场。但是如今蜀国缺乏将领,李廷珪本人又是跟随过先皇的老将,而孟玄喆又是李廷珪从小看着长大的,把孟玄喆交给李廷珪照看,至少在人身安全上是让人放心的。因此,此次孟昶和李昊才选择李廷珪协助孟玄喆领兵出战。

花蕊夫人得知皇上决定让孟玄喆领兵出战,于是领着宫内的宫女们日夜不停地为他赶制出兵用的军服和全军用的旗帜。一袭紫袍上一条金色长龙栩栩如生,巨大的军旗上那黑大的“孟”字苍劲有力。孟昶见了都不禁啧啧夸奖。

出兵当日阳光普照,孟昶亲自为孟玄喆送行,看见皇上亲自送行,这些士卒们高声呼喊着“皇上万岁万万岁”,声响几可震天。看着成都府的所有百姓都在街道两旁翘首看着,孟玄喆英武不凡地坐在马上催马前行,还不时地向两边的百姓挥挥手。

出了城门不到十里,就从旁边的小山中出来一队人马,原来是孟玄喆的侍妾、侍女和他府内的乐队。因着孟昶说过军务不用他管理,是以他就当这次是游山玩水一般,又害怕战场上烦闷,是以才带着府里的这些人出来陪着他。

出城不到三十里,孟玄喆就下令全军停止休息。他自己躲入大帐中纵情于声色之中,其他的事情都交予李廷珪处理。晚上听得身边的侍女说下起了雨,因为担心雨水打湿花蕊夫人赶制的军旗,忙下令让士卒先取下军旗。晚上军营中高高的旗杆上就这样光秃秃地伫立了一晚。直到第二天天色放晴,方才令士卒重新张挂上去。

就这样每天很晚起程,太阳还没有落山就休息,将士们每晚都能听到中军大帐里琴声、琵琶声、箫声阵阵。孟玄喆如此行军倒给李廷珪每日里留下了更多的时间用来训练这些新招募的士卒,队列阵法,行止进退,每日里早晨和晚上各一个时辰操练。

大军就这样像游山玩水似的经过了新都、广汉、德阳,到了绵竹。绵竹位于蜀中西北部,在它的西北部是山地、东南部为平原。孟玄喆在绵竹州府官员的热情款待下多呆了一日,待得第二日出了北门继续北上,不想刚走了半日就在半路上碰到了此次进犯的宋军。

剑门关内,曹彬向赵德昭辞行道:“王爷,末将已经领兵出来多日,现如今特来向王爷辞行。”

赵德昭再三道谢,然后说道:“曹将军,如今我军胜券在握,将军此次返回时间宽裕,情势不急,莫如将军领兵沿路攻克阆中、巴中、然后抵达达州,沿达州直达奉节西面,如此则可与刘将军东西夹攻奉节。”

曹彬听了,笑道:“多谢王爷,如今王爷此路通达成都,末将就不用辛苦了。等王爷拿下孟昶,到时候只要孟昶一纸诏书,我们就能不用吹灰之力拿下蜀国全境。”

赵德昭一想也对,点头应是。两人相视一笑,曹彬告辞带兵离去。

三日后,赵德昭留下将领防守剑门,自己带兵继续南下。

离开剑门关的第一个蜀国城池是江油,大军逼近江油城下,江油守将立即开城投降。赵德昭带兵进入休整一日。

夜晚站在高高地江油城头,北面群山环绕,山路崎岖,到了夜间寂静无声,没有一点***;南面是江油城,城中几条主要的大街酒肆青楼林立,***辉煌,那些青楼里仍然是欢声笑语,没有一丝战争阴影的笼罩,也没有为蜀国不日将亡国的伤感。

赵德昭与他的兄弟们站在城头就这样看着远方的景色,城头大风吹得他们身上的披挂猎猎作响。赵德昭想到了三国的蜀国,想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千古贤相,不由地长叹一声。

韩崇训道:“怎么了,在想什么事情?”

看着他们三人都看向了自己,赵德昭道:“站在江油城头不由地想起了三国时的蜀汉,可怜姜维率数万人马在剑阁抵挡钟会数十万大军,邓艾却出奇兵偷渡阴平到了这江油城。那时候邓艾人马困顿,军中缺乏粮草,只要江油的守将能够尽职守上几日,邓艾便会军心涣散,不战而溃。可惜当时的守将马邈见了魏军就开城投降。可惜了诸葛丞相鞠躬尽瘁,可惜了姜维独撑大梁。”

王承衍道:“万事由人,成败靠天。只能说天意如此啊。”

石保吉也说道:“我们大军前来,这江油城不也投降了吗?”

赵德昭笑道:“我只是想起了三国蜀中的那些先贤,不管古人多么的高风亮节或者功勋卓著都与我们无关,我们能做的就是抓紧自己拥有的时间和能力把眼前的事情做好。”

韩崇训接着道:“不只是眼前的事情要做好,我们还要未雨绸缪把以后的事情也一定要做好!”

第二日全军继续南下,在绵州(三国时称涪城,今绵阳)遇到了守城主将的抵抗。宋军强行攻打了一个下午仍然没有突破。眼看着天色渐晚,赵德昭鸣金守兵,准备第二日再攻打。然而意料之外的事情发生了,城中部分将领害怕宋军破城,在晚间带兵绑了守城主将开城投降,赵德昭领兵进入安抚城中百姓,封赏投降的将领。

第四日继续南下,不想在半路上遇到了蜀国太子孟玄喆领兵的蜀军,双方突然遭遇都没有做好作战的准备,于是各自安营扎寨,观看敌情,等待第二日的战事。

清晨,宋军早早就已经吃过饭,列着整整齐齐地队伍盯着前方的蜀军。赵德昭骑在马上看着对面的蜀军三三两两地开始战列,那些将领不停地呼喝着,手中的马鞭还不时地抽向那些不听命令的士卒。

王承衍跑到他的身边笑道:“徳昭你看到了吧,这就是蜀军。真不知道那个孟昶是怎么当上皇上的,派来的兵将竟然如此这般。”

赵德昭笑着道:“这就是为什么大宋能够越来越强大,蜀国最后只能被我们覆亡的缘故了。千百年来每一个大一统的国家都是这样统一天下的。”

王承衍笑道:“那好啊,咱们四人以后就领兵逐个消灭那些诸侯,统一天下。”

石保吉凑过来道:“我听说江南的女子个个都长的很漂亮,等咱们平定江东的时候我说什么是一定要随军去的。”

韩崇训听了笑道:“你小子小心点吧。说不定公主会用刀劈了你的。”

听了韩崇训的话,四人都笑了起来。

看到蜀军的样子,王全斌一点也不担心今日的胜败,反倒是看着这四个少年情深义重,而且个个都有一身不错的武艺,英气不凡,心里为大宋暗暗高兴。

说了半天的话,王承衍看着蜀军还没有形成队列,说道:“奇怪,对面的蜀军怎么这么慢?我都等不及了要出战呢。”

赵德昭说道:“如果你真等不及了我们就出战吧,不用等他们了。”

石保吉赞同道:“对,我们可没有必要学宋襄公。发兵吧。”

赵德昭正要发出攻击的指令,没想到对面的蜀军突然一分为二。赵德昭担心蜀军有什么奇招,只好先观察。

只见蜀军中央形成了一个宽大的空阔地带,从军帐中突然出现了很多侍女,有的侍女拿着毛毡铺在地上,有的侍女抬着桌案,有的侍女拿着美酒、水果,有的侍女拿着古琴、琵琶等乐器,然后就看见一位身穿紫色长袍的年青人坐在了桌案前。

王承衍看了半天,不明白蜀军在做什么,回头问道:“你们说蜀军这到底是在做什么?”

还没有等身后的人回答,就听见对面蜀军阵中传来了音律声,那张宽阔的毛毡上已经开始奏乐,舞姬们开始翩翩起舞起来。

宋军的这些将领看着个个目瞪口呆,史德威问向王全斌道:“王将军一生征战,有没有在战场上见过如此情景?”

王全斌也已经看呆了,摇头道:“真是怪哉!怎么还有这种事情发生?我们这是在准备打战吗?难道蜀军这次有什么厉害的招数,怎么他们的主将这么有闲情雅致?”

韩崇训笑道:“蜀军的主将是蜀国的太子孟玄喆,我想不是蜀军胜券在握,而是这位太子爷太过于儿戏了。”

赵德昭笑道“不管是蜀军胜券在握,还是这位太子当战争是儿戏,只要我们攻过去一切便自有分晓,不过我们也要小心从事。”

说完看着他们高声叫道:“史德威、王承衍,你二人带兵一万从正面攻击蜀军;韩崇训、石保吉你二人各带五千兵马从左右两翼攻击蜀军。我和王将军在此观战,如若蜀军真有什么奇招妙法,我和王将军也能及时补救。”

王全斌赞同道:“好,攻击不留余地,并且还能留有后手。开始攻击吧。”

顿时宋军战鼓声迭起,宋军杀声震天,分为三叉戟形状向蜀军冲了过去。中间的宋军兵马众多,在两员猛将的带领下如出笼猛虎像蜀军扑去,狠狠地冲击着蜀军的阵线;而两翼的宋军虽然人数不多,但是却像一只离弦的箭,尖锐而有力,重重地打击着蜀军的防守。

孟玄喆昨夜就已经吩咐下去作战的事宜都由李廷珪负责。所以,为了鼓舞士气,他特意在中军大营铺上毛毡不怕刀剑地出帐支持。但是等宋军的战鼓声响起,那些弹琴吟唱的侍女们吓得花容大变,孟玄喆的酒杯在桌案上不停地作响。等到宋军攻来,两边杀生震天,兵士们地惨叫声不绝于耳。那一声声惨叫,撕心裂肺,断人心肠,吓得孟玄喆不顾一切地冲进自己的大帐内,扑身倒在床上,用被子盖住自己的脑袋。

李廷珪没有经历过真正的战场,当年凭借他的武艺和谨慎带领府里的护卫一路平安护送孟知祥的家人从北方的混乱中平安到了成都。在成都,他也是负责皇宫大内的守卫,完全不懂地大兵团作战的配合和协调。如今他只能控制自己眼前的蜀军牢牢占据位置抵挡宋军的攻击,但是其他地方的蜀军就不是他所能指挥和控制的了,于是就在赵德昭放出了所有的宋军之后,战场上出现了这种场面,李廷珪指挥一部分蜀军牢牢护卫在一座大帐前,任前面的宋军怎样的猛烈攻击都没有办法突破,但是其他防线上的蜀军节节败退,最终却让宋军形成了一个包围圈,把蜀军都压缩在了以一个豪华大帐为中心的包围圈中。

久经沙场的宋军知道自己的选择,是以在把蜀军都紧紧围困在一起的时候就开始渐渐放慢了攻击的步伐,因为他们知道落入包围圈中的敌人如果攻击的太紧,很可能会激发起他们同仇敌忾的怒意,如此自己的伤亡就大了;而如果此时放慢了攻击的步伐,士气和信心跌落到了低谷的敌人若看见生存的希望那肯定会放弃继续抵抗下去的勇气。

果然,在宋军停止了攻击后,那些奋战后的蜀军互相看着自己身边的人不知所措,这就像是一个长途跋涉的人突然开始休息,这时候你若要他再继续前行,他肯定不愿意。经过了残酷地作战后突然发现自己没有死,而且还有永远活下去地希望,这些蜀军是万万不会再拿起武器拼杀了。

就在大家互相看着身边的同伴的时候,不知道是谁首先放下了手中的兵器,那兵器落地的声音是如此的清脆,场中的每一位蜀军都听得清清楚楚,一刹间所有的蜀军都纷纷放下自己手中的兵器,放弃了抵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