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大宋名将
作者:贺兰拓跋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5076

“咚咚咚”,大清早的就有人敲着门,武功郡王府的门房很不情愿地穿好衣服小跑着打开门。如此早就有人敲门,他害怕是皇上有要事前来找武功郡王的,因此也是很着急的来开门。结果打开门却是一位看上去风尘仆仆、但他并不认识的中年人,看那模样也不像是宫中派人的人,于是问道:“你是何人?”

那人见终于有人开门了,略带紧张地说道:“在下从川中赶来有事特来求见武功郡王。还请通报一声。”

门房一听不是大宋的官员,心中被他这么早就惊醒的不满顿时从心底像火一样燃烧起来,怒道:“有你这么早就来求见我们王爷的吗?也不看看时辰,打扰了王爷休息岂是你这样的人能担待的了的!”说完了就要动手关门。

那人立刻用手拦住要合上的门,着急地说道:“是在下鲁莽了,但是情况紧急,还请大哥通报一声。”

门房根本不理他的话还是一如既往的要关门,但是门被那人看似紧张的推着,他用尽了浑身的力气也关不了门。看着那人虽然疲惫但是明亮的双眼,知道这人不是个简单的人,于是说道:“好吧,你先在门口等着。我这就去向王爷禀告。”

听了此话,那人方才放开自己的手,任凭那红色的大门慢慢关上。

门房请后院的侍女前来禀告的时候,赵德昭其实已经醒了。虽然新婚甜蜜,但是由于赵匡胤说过以后还要靠他自己争取,所以他虽然很享受和周薇在一起的快乐,但是每天早晨早早地起来和王承衍、韩崇训、石保吉等三人练习的规律却是仍然坚持着,顺便趁着他们在一起的时候多多培养感情,毕竟他们以后可是自己最可信的人,毕竟他们过不了几年就要迎娶自己的妹妹而搬离。

这个时间,从川中来的人有紧急情况求见,有这两个信息赵德昭就知道肯定是关于蜀国的事情。“难道要与蜀国交兵了吗?”赵德昭一边穿着衣服,一边自己心里默默想着。继而让人通知请那人大厅相见。

赵德昭到了大厅,那人匆忙抱拳作揖道:“蜀国赵彦韬见过武功郡王。”

赵德昭打量着这个第一次才相见的人,见他虽然身量不高、但声音洪亮,虽然低头作揖,但是双眼仍然不时地抬起偷看着他的人。

那人见赵德昭也在紧盯着他,赶忙将看向赵德昭的双眼收回。赵德昭说道:“在下正是赵德昭,只是不知道阁下是谁?找本王何事?”

赵彦韬说道:“在下本是蜀国山南道节度使兼平章事王昭远帐下的裨将,奉王昭远之命前去太原见北汉刘钧的。”

赵德昭听了马上明白其中的缘由,但是还是问道:“赵将军能够弃暗投明,本王很是敬佩。只是不知赵将军为何要见本王呢?”

赵彦韬拱手道:“在下有心投靠大宋但是苦于在大宋无相识的人。王爷领兵平定荆南和湖南,在我蜀国已经是家喻户晓的人物,是以在下特意前来求见王爷。”

赵德昭道:“多谢赵将军。既然赵将军能够前来投靠我大宋,赵德定不负找将军所望。稍候我带赵将军前往皇宫见皇上吧。”

赵彦韬虽然神情激动,但却从身上取出一蜡丸然后说道:“王爷,这是孟昶给刘钧的密信,由王爷送给皇上即可。小人就不用去见皇上了吧。”

赵德昭说道:“赵将军冒着生命危险为我大宋送来如此重要的情报,本王怎能贪功?还是由赵将军亲自送给皇上吧。”

赵彦韬听了感动道:“王爷大恩,小人永世不忘。”

赵德昭忙劝说道:“赵将军客气了,这本就是赵将军的功劳,本王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而已。”

一向不很少上朝的武功郡王竟然有事求见皇上,众臣都窃窃私语起来。待得赵德昭身在朝堂上时才闭口,朝堂上立时安静了下来。

赵匡胤知道自己的这个儿子如今是不喜欢上朝来听政的,今日一反常态肯定是有要紧事情。于是笑着问道:“徳昭有何重要的事情求见朕?”

赵德昭道:“启禀父皇,今日清晨有蜀国裨将赵彦韬求见孩儿送来了关于蜀国联合北汉的信息,孩儿知道事情紧要特意带此人前来求见父皇。”

其实此事已经在赵匡胤的意料之中,他与赵普对视相笑,然后说道:“既然如此就宣他上殿吧。”

赵彦韬跪在地上,此时已经被朝堂上压抑地气氛吓得完全没有了早晨偷看赵德昭时的勇气,伏在地上大气都不敢出,只是双手高高举着蜡丸呈了上去。

赵匡胤猜到蜀国会联合北汉攻击大宋,但是没有想到蜀国派去联络北汉的人竟然前来投靠。承旨太监王继恩下去拿起蜡丸,送给了赵匡胤。赵匡胤一剖为二,取出密信但见上面写道:“早岁曾奉尺书,远达睿听,丹素备陈于翰墨,欢盟已保于金兰,洎传吊伐之嘉音,实动辅车之喜色。寻于褒汉添驻师徒,只待灵旗之济河,便遣前锋而出境。”

看罢大笑道:“很好,朕正愁没有讨伐蜀国的理由,不想孟昶就这样知趣的送了上来。赵爱卿如此功劳,朕当铭记。”

赵彦韬战战兢兢地回道:“皇上英明神武,微臣愿效犬马之劳。”

赵匡胤道:“赵爱卿能识天命,朕颇感欣慰。不过还请爱卿在汴京呆得几日后返回成都告诉孟昶已经联络成功,让蜀国毫无准备。朕自会派大军前去平定川中,到时出其不意,何愁川中不平。待平定了川中,朕自会重重有赏。”

赵彦韬叩谢道:“谢皇上。微臣定不负皇上所托。”

此时右班中却有一人站了出来说道:“皇上,臣有事上奏。”

赵德昭没想到此时还有人胆敢出列说话,不由地看了上去,但见此人仪容简朴、神态恬静,脸上没有一丝一毫的胆怯或是兴奋。

赵匡胤见是他站了出来,不由地笑道:“原来是曹爱卿。曹爱卿刚从晋州调至枢密院,不知有何事要上奏?”

曹彬言道:“皇上,川中自古以来就以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著称,李太白诗中更言道‘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如今既然赵将军前来投靠,不啻于天送我大宋川中的活地图。微臣认为赵将军能够在我军中担任向导更有利于我大宋。”

赵匡胤听了沉吟道:“若不让赵爱卿回去,朕恐蜀中有所准备。”

曹彬上前道:“皇上,蜀中多年未经历刀兵,军士早已没有士气,对我军来说不值一提。反而是川中的险要地势才是我军最为谨慎的。”

赵匡胤想了想道:“曹爱卿言之有理。”又对赵彦韬说道:“赵爱卿,那你就听从曹爱卿建议留在我军阵中作为前军向导吧。”

赵彦韬听了脸色有变,但还是说道:“臣遵旨。”

曹彬虽然没有看到赵彦韬变了的脸色,但是却听出了他颤抖的声音,心里已经想到其中的缘由,上前道:“启禀皇上,赵将军忠心前来相投,若皇上封赵将军为我军向导,臣恐对赵将军留在蜀中的亲人不利。若孟昶对赵将军亲人下手,微臣恐对皇上亲贤的威名有损。”

赵匡胤本没有想到此处,如今见赵彦韬听了曹彬的言语看向曹彬的眼光充满了感激之情,知道是自己疏忽了,想到曹彬能考虑到如此细致的地方,高兴地说道:“那依曹爱卿之见,朕当如何?”

曹彬说道:“皇上可下旨通晓蜀中与我朝的边境各州县言赵将军是蜀中细作,已经被我朝斩首示众。如此蜀中自可认定赵将军是忠于他们的臣属,自会优待赵将军的家人。而赵将军可改变穿戴藏在我军营中作我军的向导。待得我朝平定蜀中,赵将军再与家人相见即可。”

赵匡胤听了赞道:“好主意!就依曹爱卿。”

退了朝,赵匡胤宣赵光义、赵普、曹彬和赵德昭在他的御书房相谈。赵匡胤当心对着赵德昭说道:“徳昭,这位是晋州兵马团练使曹彬,如今刚刚被父皇任命为枢密院都承旨。你今天是第一次和曹爱卿相见吧。”

赵德昭刚才在朝堂上听赵匡胤称他为曹爱卿,就马上想到了这位北宋自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后最为倚重的大将。现在听赵匡胤亲自介绍,马上见道:“赵德昭见过曹将军,以后还请曹将军指教。”

曹彬没想到这位王爷如此谦恭,早已是惶恐,忙说道:“武功郡王谦虚了。王爷如此年少就能领兵平定荆南和武平,曹彬不敢当。”

赵匡胤笑道:“国华,你就不要谦虚了。徳昭毕竟年幼,以后你可要为朕多指点指点他啊。”说完,就立刻说道:“既然蜀国要联合北汉攻我大宋,那么依各位之见,朕应该派何人前去?”

赵普道:“武功郡王上次领兵出战已经显示出了卓越的领兵才能,如今就要武功郡王再此领兵出征吧。”

赵光义等这个机会已经很久了,也是说道:“皇上,徳昭刚刚完婚,实在不宜让他领兵出征。还是臣弟为皇兄分忧吧。”

赵德昭没想到赵普能如此光明正大的支持自己,想到赵普、窦仪都支持自己,若自己还要退缩已不是丧失了先机,也接着说道:“为我大宋效劳是孩儿的本分,孩儿不敢因自己大婚而退缩。孩儿向父皇请命。”

赵匡胤见自己的弟弟和儿子都争着领兵出征,心里一时难以决断,就问道曹彬道:“曹爱卿,依你之见朕当派何人前往?”

曹彬自幼熟读史书,对皇室争权之事心里早有预料,今日见武功郡王和晋王都争着领兵出征,心里早有计较,但是若自己光明正大的支持某一人,必定会得罪另外一人,于是想了想道:“回皇上,虽然此次赵将军前来相投并没有让蜀国联合北汉南北夹击我朝的计策成功,但是若我朝派遣大军出征蜀国,北汉必定不会放过攻击我朝的大好机会。是以臣认为蜀国要派人平定,北汉亦需防备,也许我朝此次会面临两线作战的局面。”

赵匡胤听了曹彬的分析,笑道:“既然如此,朕就让晋王和徳昭都领兵出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