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作者:水叶子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6802

翰林院者,在银台门内,重廊之后,盖天下以艺能伎术见召者之所聚也。

自栖凤阁陛辞而出的新任翰林承旨崔大人,深吸了一口气后,怀着几丝朝圣的忐忑,当然也有一丝不得不为的无奈,施施然往银台门而去。

翰林苑,自它正式被作为一个独立机构设立的那一刻起,便已经成为历代文人们孜孜以求的梦想所在,御用词臣、散淡清贵。可以说,这是一个最切近于古典文人心性的职缺,尤其是崔破将要到达的这一个翰苑,更曾经因为一个人的存在而永远得以名垂青史,魅力恒存。

约三十年前,一个“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弱冠少年,长剑狂歌的走出僻远的碎叶城,在遍游大唐秀美山川,历安陆十年侨居后,这个山与水的精灵,这个道儒文化浸润出的完美结晶,最终凭借这他那绝世才华走进了银台门,走进了翰林苑,从而成为大唐有史以来最名副其实的“翰林供奉”。

“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朝,自称臣是酒中仙。”杜子美的这一首《酒中八仙歌》无疑是深知“谪仙人”的,这位生于酒,成于酒,最终又亡于酒的不世之才,正是凭借着手中的觥觥琼浆,于翰林供奉任上谱写出了无数不似人间所有的诗篇。

当他被同样风流冠于群帝的玄宗陛下“赐金还乡”离开翰林苑后,似乎翰苑之内所有灵气也随之被全数携去。而当这位一生活于梦中的谪仙人归位仙班之后,似乎更是将大唐所有的诗酒风流也消弭的干净,他的存在固然是盛世唐朝的一个标志,他的走也无可奈何的昭示着辉煌地陨落,从此,大唐也就再没有了慷慨飘逸的盛世放歌,有的只是一群悲苦穷困的诗人们对繁华不再的再三浅吟低唱!!!

当崔破的脑海中浮现出这样的一幕一幕时,立身于御笔所题“翰林苑”牌匾下的他不禁又更添了几分肃穆。心思纷飞流转良久,再长长地吁出一口气后,新任的翰林承旨大人迈开他朝圣般的步伐,缓缓向这个梦一般的所在走去。

梦想与现实之间总是有太多的差距……

据说是一位哲人穿过照壁,入眼处皆是满目荒凉,虽然有几株百年老树绿意频发,然则这丝丝生机却全然掩饰不住庭院中的衰瑟破败气息,庭院两旁的八个硕大花缸。其中有五个已然是残缺不全,更兼院中铺地青石间茁壮而发的青草,若非崔破确信无疑进入的就是翰林苑,他简直就要以为自己一个冒然之间错入了那一个为主人废弃的庄园。

“这就是翰林苑……”坦率而言,眼前的情景将第一次到职理事的崔大人打击得不轻,在他那最瑰丽的梦中,始终坚信着眼前应该是一个百花怒放、绿意葱笼地所在,个个飘逸出尘的士子们长衫飘飘,不沾一丝烟火气的或持锺、或品茗的散于各处对月伤怀,感花溅泪,然而……

一个自小持有的梦想被这样无情的敲碎。崔大人有很长时间都回不过神来。只是保持着第一眼见到这一切的姿势,呆呆发傻不已。

不合他这副诡异的模样正被一个被文卷折腾的不堪其烦,正出来透气的翰林见着。这位正值壮年却为“肩周炎、腰锥肩盘突出”等顽症而苦的翰林才子。在细细的打量了崔破的官服及风仪之后,当即“嗖”的一声又钻了回去。

随即,便是正堂之中响起的一片胡凳挪动声,而后,在崔大人刚刚回过神来之际,便见一群着绿色官服的翰林们在一个白须老者的带领下鱼贯而出。

“未知崔大人到来,下官等有失远迎,还请宽恕我等怠慢上官之罪。”远远还在三步远近,那白须老者已是朗声开言道。

纵然崔破从不曾到过此地,但于眼前的这个生于武后朝。曾与王摩诘等人诗酒唱和的老者也实在是闻名已久了,当下丝毫不敢托大地哈哈一笑,疾步上前虚扶道:“钱夫子身为‘十才子’之首,晚生后学,当年也是吟着夫子的‘曲终人不见,江上数青峰’开始习诗的,今日有缘一见,又如何能当得夫子如此大礼?”

钱起见如今这位正当令的翰林承旨在红极一时之下,还能如此谦逊。心下大为受用,更听他这一番话语,更是又舒贴三分,及至最后当崔破说到他毕生最为得意之事,这位当时诗坛的冠冕人物也是忍不住的哈哈大笑,直使那一蓬白须也是上下抖动个不停。

原来,这位取字为仲文的吴兴老诗人自小便于乡中大有诗名,然则其人名声最终得以大震天下,却是缘于一件颇有神鬼气息的异事。

天宝九年,当钱起漫游求学之时,曾于某日投宿于京口一家客栈之中,其时,正值月明星稀之夜,卧榻休憩的诗人闻听窗外不断有人于走动之间反复吟诵着两句诗:“曲终人不见,江上数青峰。”好奇之下的钱起当即起身于院中探看,却是半只鬼影也无,悚然而惊之下,这两句诗却是再也难以忘怀了。

越明年,自觉游学有成的诗人前往京都赴礼部试,其考题为《湘灵鼓瑟》,钱起乃一气呵成出前十句:

善鼓云和瑟,常闻帝子灵。冯夷徒自舞,楚客不堪听。

苦调凄金石,清音入杳冥。苍梧来怨慕,白芷动芳馨。

流水传湘浦,悲风过洞庭……

只是笔至此处,诗人却是一时词穷,苦吟良久,也无有中意者,眼见试场时辰已到,无奈之下的钱起竟是福至心灵的想起当日那两句诗来,只觉这“曲终”两句与此次礼部试题真个是珠联璧合,遂小心的恭录其诗,以为完篇。

后,当主试官李伟批阅考卷之时,见钱起此诗,极为赞赏节语两句,以为得“鬼神之助也”,遂将当时名不见经传的钱起以极高名次取中。至此,诗人以进士成名,未久诗名便得以哄传天下,尤其是大历以后,时人更是将他与另一诗人郎士元并称,赞之曰:“前有沈宋,后有钱郎。”其人作诗语言精工,词采清丽,尤擅送别诗,以至于后来大历年间竟形成了“自臣相以下,更出作牧,无钱、郎二人作诗以饯,时论鄙之”的风气。而他那一首成名之作,遂也成为有唐一代三百年间最为著名的“应试之作”。

自钱起之后,崔破又花费了偌大的工夫才算与那些翰林们一一见礼完毕,听着一个个如雷贯耳的名字,脸色并不稍变的崔大人实是心底感慨连连。

这些个个在文学史上留有千古美名的诗人,若是真个对面看起来,委实太过于平常,尤其是在大多数都是衣衫鄙旧,面有菜色之时,更是让崔破失望不已。

“也难怪诗自中唐之后格局变窄,崇尚‘苦吟’,只看看这些写诗的人都是如此一副孤穷模样,又怎生能写出那等气宇宏大,慷慨激昂的绝唱?”崔破于寒暄见礼之间,心下叹息自言道。

……………………

且不理会崔大人的无奈感慨,此时淮南道节帅府中正踌躇满志的神策范将军却是迎来了一位仆仆风尘的不速之客。

“自当年京都常相府中相见,此后一别经年,今日再会,常管家竟是愈发健铄,当真是可喜可贺呀!”用疑惑的眼神探究着眼前这位本应身在京城的人物,范将军哈哈寒暄说道,所谓宰相门人七品官,更何况是一个最得宰相信重的门人头领,所以,当朝四品将军的这一番亲热做派也便是顺理成章之事了。

“噢!小人常听家老爷言说,范将军最是一个不忘旧的好汉子,今日一见,果然如此,如此一来,小人此次的这差事好就好办了,少不得要先行谢过将军了。”常管家微微一笑回道,只看他言语做派,实在是不枉了相府多年历练。

只是这话听在范将军耳中,却是引得心下“咯噔”一跳,遂也无心再绕弯子,挥手示意其他侍侯之人尽皆退下后,乃压低声音轻轻问道:“却不知常管家此来所为何事?”

举盏轻轻呷了一口后,微微皱眉的常管家这才缓缓开言道:“小人于半月之前已是到达江南地方,今日却是自河南道汴州兼程赶来。”言至此处,将话头顿住,瞥了一眼对座的范将军后,方才续又接道:“汴州已经举旗作反了!”

“什么。”闻言无比震惊的范将军蓦然起身道,只是在这一片惊容之下,却是隐有丝丝兴奋之意闪现。

“将军的探马想必正在路上,小人是一连跑死了四匹马才能抢先这一步的。”见范将军并不知情,常管家暗自吁出一口气后道:“老奴此来为的便正是这汴州之事。”

言至此处,常管家也不再保留,乃低下头去,看着手中的茶盏,愈发轻声道:“神策军如今分做四路镇守,这汴州既然作反,于情于理都该由离河南道最近的范将军先行率军平叛才是,老奴此来的目的就是想请将军将这出兵之期押后二十日。”

闻言,范将军蓦然色变青红,眼光直直的看向低头观茶的常管家。

随后,室中便是一片长久的静默。

“噢!看来范将军竟是不肯相帮喽!却不知‘候将军,会不会也是如此不念旧情?”等了良久,不得回应的常管家乃轻轻说出这样一句。

随着这一句话语,只听“当”的一声,范将军微微颤抖的手再也握不住那只细瓷茶盏,于悄无声息之间滑落于地,片片碎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