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欲索回神石
作者:成语01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5080

但这次,他们却连回乡的路费都没有,只好溯流而上沿地乞讨,等到了望江县的江对岸,才求告了摆渡老翁,过了江来。江氏兄弟回到泊湖下江村,马上找到村长江江四海和地保江四国以及本村的一些老者,向他们说了那位军汉的故事,说地方上所以旱灾连连,是因为狠心的怡情庄主于振邦,为了救治自己的女儿于宝钗,用偷梁换柱之计,偷走了本地的保护神真神石,并把它雕成盘龙石柱,所以亵渎了其灵气,触犯了上天,降此旱灾,让乡亲们衣食无着,饿死沟壑。所以,于振邦罪恶滔天,万死不赦!

江四海等人,听过江如潮兄弟的故事,刚开始也不也轻信,说此无凭无据,不可胡乱指责。后来,江氏兄弟说,怡情山庄门前的盘龙石柱,的确是真神石所雕,难道你们没看出来,盘龙石柱的石质材料,与假神石一般无二么?以前,于振邦曾经明火执仗,想把神石搬走,后来知道明取不行,才使用了李代桃僵之计,瞒天过海,在大家眼皮底下,把真神石堂而皇之的竖在庄前!这不是很明显的事么?

江四海等人,最后为江氏兄弟说服,但还要取证。他们考虑到于振邦在当地的势力强大,跟随当年于老庄主过来的于氏一族七八百户人,在怡情庄边另建一庄为于家庄,是于振邦的死党,怡情公子一句话,就可以叫这些人为其拼命。虽然下江村与小汪村人,有上千户人,可如今,因为旱灾,至少有一半人出外漂泊求生,并且,有一半人,是租种于振邦的土地过日子。而且,于振邦一直以来,都是个慈善家,闻名遐迩。平时乐善好施,就是如今这种年景,于振邦的于家庄,没有一个人外出,因为于振邦打开阵年粮仓,供给于氏一族所有人的口粮。正为此,于振邦在于家庄,口碑极好。

下江村地保与村长,叫来小汪村村长一行,把此情况一说,大家共同商议,必须找到些更确凿的证据,才能证明怡情山庄前的盘龙石柱,是被盗的神石。江氏兄弟又说,据那己死军汉之言,在怡情山庄后的小松林中,有四座无碑坟墓,它们就是当年为了神石之事,而死去的四名军汉之墓。当然,对此,江四海他们即刻亲自前往,结果发现,的确有四座外乡人的坟。同时,他们当年也曾听说过,雕刻此盘龙石柱的石匠,为南京一带的名匠,人称“江南第一雕”的呼延峰。为了得到确凿证据,江四海请来凉泉乡有名的落第书生黄佳威,把假神石画成图,——黄佳威虽然文采可怜,然其妙笔丹青,堪称当世一绝,在安庆一地上千里方圆,人们都听说过风流书生黄佳威的山水写意图。许多的达官贵人,都曾为了求得一张黄氏真迹,不远千里而来。可以这么说,在当时那个年代,黄佳威在当地人心中,比他的后辈人唐伯虎更其有名。——于是,江四海,汪大牛和汪大志,带上此图,乘船上南京,找到了“江南第一雕”,向他请教,如果要他在一根精石柱上雕塑一条盘龙,能做到么?

江南第一雕听罢微微一笑,说老夫自开业至今,天上飞的,地上走的,水里游的,只要见过,还没有不会雕的。江四海忙补充说,如果要他雕这样一块大石,要多少工钱,语罢,拿来神石图,铺展在面前,让石匠细看,并说了此是大理石。又说了它的具体的长度,即采了一块长三丈,宽六尺六寸,高三尺三寸的大理石,呼延峰开口要三十两白银。江四海他们吓一跳,故作惊异,问只不过雕刻盘龙石柱,何至于如此昂贵?平时,此等工钱,最高不过十两。呼延峰反驳说,约三年前,望江县泊湖乡一位于老爷,就请他用这样的石头,雕刻了根盘龙石柱,当时,他就是向于庄主要的引价。江四海他们假装不信,说这也许那块石头,比他们这块大得多,粗长得多,或者材料不同,当然另当别论。江南第一雕又看了看图,说好奇怪,他都觉得你们现在拿来的图样,与曾经雕刻的盘龙石柱的巨石,一个模样,大小相同,材料相同。

听到此,江四海他们明白了,知道神石果然是被于振邦偷梁换柱。于是,他们以工钱过高为由,认为谈不妥,告辞呼延峰,回到下处,打点好行李,乘船回家乡。

回到家乡,江四海他们考虑到于振邦在当地的威望与影响力,又想到神石必将被送回小卧龙岗,否则,当地可能会一直干旱下去。为此,他们商量了个办法,准备对于振邦采取先礼而后兵的办法。

旱灾太严重了,己经有三年多光景,如果说望江一县人还没有全部饿死,那也只是因为朝廷下发的救济粮,把一部分人,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在得知神石真的被偷后,就必须马上动手,把神石送回小卧龙岗。于是,次日一大早,江四海与汪大牛等一干人等,亲到怡情山庄拜望,在庄内客厅,见到于振邦后,开门见山地说:

“于老爷,您出尔反尔,以前曾说过不再动神石,却不想您用了瞒开过海、偷梁换柱之计,把真神石用假神石换掉。结果,由于神石不在其位,让望江与周边地带,三年无雨,至令地方受难,百姓受苦!于老爷,您居心不良,于心何安?”

于振邦见江四海一行气势汹汹而来,知来者不善,心中早料到定是偷神石之事东窗事发,仍故作镇静地答复他们道:“各位乡亲,不知你们是听信了何人的谣言,至使大家兴师动众,前来问罪于一个无罪之人?大家有何凭何据,说我偷了神石呢?”

江四海站出来,将江氏兄弟听到的故事,再讲一遍,同时,指出了石匠呼延峰之证词,以及怡情庄后,四座无名外乡客的坟等证据。之后,又补充说:

“于庄主,识时务者为俊杰,如果你不主动地送回神石,我们下江村与小汪村人,将不得不动用武力,来抢走你家门前的盘龙石柱。请你三思为好!——明天一早,我们等你的答复!”说罢,江四海与汪大牛一行人,拂袖告辞而去。

于振邦等江四海与汪大牛一行走后,他才静下心来,细想此事如何解决,却越想越没有头绪,终于只能烦闷地在客厅内踱步。于庄主终于觉察到汪有福的死,对自己是一大损失。他左思右想,也想不出办法。于振邦一个晚上,都在客厅里踱步,于夫人见丈夫忧虑如此,细问详由,知道事情来龙去脉,她沉思良久,就劝丈夫道:

“既然咱们钗儿身体己经完全康复,为什么不把神石归还他们,反正,如今,咱们留着它也没有什么用!”

于振邦心想,这样一来,我怡情公子的威望何在!这班贱民,不会认为我胆心怕事么!怡情山庄的威信将荡然无存!更主要的是,他们没有足够证据,说明我偷偷地换了神石,并把它雕刻成了盘龙石柱。至于因为神石被偷换,导致望江一地三年大旱灾,造成成千上万人离乡背井,饿死途中之罪责,于振邦倒从没有想过。他终于想到了一个主意。